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史評類
類書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續道藏
  (而不著于春秋其著于春秋者唯管仲郤缺耳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
  (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
  (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不若也执枹鼓)
  (立于军门使百姓 (第 56a 页)
  齐
管敬仲夷吾颍上人也始与召忽俱为齐公子紏传襄
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
出奔莒及襄公遇弑管仲召忽奉公子紏奔鲁齐人立
公子无知既而杀之公子小白自莒先入得立为君是
为桓公桓公使鲁人杀子紏召忽死之管仲请囚桓公
使鲍叔为宰辞曰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涷馁
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

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
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
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
(第 2b 页)
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
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
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
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弗 (第 7b 页)
为言
潜善乃请用祖宗故事命近臣各举所知一二人以俟
选择于是户部尚书吕颐浩举宗谔兵部尚书卢益举
朝请郎 惠柔民
刑部尚书兼侍读王宾举新通判襄阳
府程千秋翰林学士叶梦得举直龙图阁新知潭州辛 …… (第 13a 页)
数人亦皆知名之士上甚喜宗谔高密人 柔民
晋陵人
潜浩弟根邵武人鞸安吉人公彦临川人谊南昌人读
闽县人虎臣管城人也致和间虎臣为永康令部使者
科须 (第 14a 页)
 奔鲁说亦异
公使叔牙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
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
则管夷吾乎臣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
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
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 (第 12a 页)
 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
 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
 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
 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
 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 (第 3b 页)
   相
国语曰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君加惠于
臣使不冻馁则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
也其管夷吾乎臣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 (第 44b 页)
黄唐傅张微各奉诏举二人执权开封人哲华阳人唐
傅侯官人也时颐浩举朝议大夫褚宗谔修职郎李迨
益举朝请郎 惠柔民
宾举前知公安县程千秋梦得举
直龙图阁知潭州辛炳朝散郎致仕王庭秀潜善举登
州教授邹潜绹举通直郎蔡向珏举 …… (第 9a 页)
宗谔高密人 柔民
晋陵人炳侯官人庭秀鄞县人潜浩
弟根邵武人直柔弼孙公彦临川人谊南昌人读闽县
人虎臣馆城人壬辰宰执进呈上 (第 9b 页)
于齐使鲍叔为宰乱曰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君之赐也若以治国家则非
臣之所能也其管夷吾乎臣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
弟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弗若 (第 26b 页)
具所有送纳或敢隐
匿并正军法捕奴婢笞击问之 以王时雍兼开封府
就本府治事免致官吏分擘不前差祠部员外郎 惠柔
部绢纳军前分三门出敌各以官受之南薰门四百 (第 44a 页)
   齐鲍叔牙
鲍叔牙齐公子小白之傅也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
邱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
谋作乱乱作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管夷吾召忽奉公
子纠来奔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鲍叔

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
子纠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先
是桓公入自莒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
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
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不若管夷吾者五宽
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
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于军门
使百姓皆加勇焉弗 (第 1b 页)
(列子田氏相/齐盈则已降)
(云/云) 结百姓法四方(国语云齐桓公使鲍叔为宰辞曰/臣之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
(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
( (第 5a 页)
𡰥曰父命也遂逃
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增国语曰齐桓公自莒返
于齐使鲍叔牙为宰辞曰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
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
门使百姓皆加勇焉 (第 38a 页)
  霸略(十八则/)
齐桓公 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
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
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

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
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
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弗 (第 1b 页)
  相(国相/)

燕政大治(韩诗外传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饶)
(曰君犹不见鸡乎虽有五德君犹曰瀹而食之者何以/其所从来者近也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
(鳖啄君捈梁无此五德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者远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止吾将书子之言也饶曰臣闻)
(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臣不用何/书其言遂去之燕燕使为相之三年燕政大治哀公喟)
(然太息为/之避寝)辞不若夷吾者五(国语桓公使鲍叔为宰辞/曰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桓鼓立)
(于军门使百姓皆加 (第 10a 页)
 贱不能临贵以为上卿 贫不能使富赐租一年
 疏不能制亲以为仲父
鲍叔五不若(鲍叔自谓不/若夷吾者五)
 宽 惠柔民
弗若也 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忠
 信可结百姓弗若也 礼义可法四方弗若也 执
 旗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 (第 24a 页)
  齐桓公(鲁左丘明/)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
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
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所不

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
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
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弗 (第 1b 页)
   桓公自莒反于齐(齐语/)

桓公自莒反于齐(桓公齐太公之后僖公之子襄公之/弟小白也襄公立其政无常鲍叔牙)
(奉小白出奔莒公孙无知杀襄公而立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齐人杀无知鲁庄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
(莒先/入)使鲍叔为宰(鲍叔齐大夫叔/牙也宰大宰也)辞曰臣君之庸臣也
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
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管夷吾/齐卿姬)
(姓之后管庄仲/之子敬仲也)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
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
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 (第 29a 页)
(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圉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
(于军门使百姓/加 (第 18b 页)
 焉者亦必有其道矣观者详之
国语桓公使鲍叔为宰辞曰君加惠于臣使
不冻馁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
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第 00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