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徐阅” 相关资源
古籍库
 悌   简 怡
 邹宪先   高 嵩   徐昌先
 张若日   李 宣   万 岸
 李名芳    徐 阅   
王祚宾 (第 95b 页)
  弘治十九年河决睢州之野鸡冈由汴河入淮于

  是开李景高口支河引水出 徐阅
二年复淤
 武宗正德四年河溢皮狐营决曹县温家口冯家口
  等处又北徙至仪封小宋集而决黄陵冈埽坝溢
  (第 22a 页)
  奏言切查徐州丰砀厅毛城铺原设碎石滚坝为
  宣泄黄水盛涨之水启闭机宜最关𦂳要乾隆二
  十七年恭逢
圣驾南巡临 徐阅
视北门外志桩水势仰蒙
睿谟广运因时制宜钦奉
谕旨毛城铺迤东之唐家湾引河视徐城水志长至一 (第 14a 页)
  地势稍高向有倒钩引河可以减泄漫滩之水二

  十七年
圣驾南巡临 徐阅
视北门外志桩水势仰蒙
睿谟广运因时制宜奉
谕将毛城铺迤东之唐家湾引河俟徐城水志长至一
 丈一尺五寸以 (第 16a 页)
古中途博换而不可暂易者
其中委曲乃如此不明乎此所以久而未定弼自成化戊戍之夏到
任军民男妇哭诉者日数百 徐阅
成案既争而断既断复争由当时
文移鲜得其肯綮致是纷纷也遂据父老之辞明利害之要者达诸
江西广东藩臬与巡历 (第 66b 页)
  为尽善也岁丁巳之夏五新安王仲交以伯时书
  画慈孝故实八则见示初意盖欲得余跋以为传
  家清玩耳及余 徐阅
之见其画较九歌卷尤细润
  而古雅每则伯时亲书其事迹且澄心纸本也末
  用伯时龙眠印章二押字一皆奇伟 (第 66b 页)
 孟母三迁 敬姜儆逸 疏广散金 曾参养志
老莱奉亲 董生行义 唐氏乳姑 始余得李伯时
画九歌卷于太原王氏乃前元谢奕修藏本具载云烟
过眼录中绝爱之制文千馀言跋其尾遂以御李名吾
斋并作记而微病其绢本非澄心纸画九歌系曹纬笔
非伯时书尚未号为尽善也岁丁巳之夏五新安王仲
交以伯时书画慈孝故实入则见示初意盖欲得余跋

以为传家清玩耳及余 徐阅
之见其画较九歌卷尤细
润而古雅每则伯时亲书其事迹且澄心纸本也末用
伯时龙眠印章二押字一皆奇伟亦雅胜其 (第 20b 页)
须令人裴回寻咀
且感且疑再反之沉吟歔欷又三复之涕泪俱下情事
欲绝赋览之初如张乐洞庭褰帷锦官耳目摇眩已
之如文锦千尺丝理秩然歌乱甫毕肃然敛容掩卷
之馀徬徨追赏
物相杂故曰文文须五色错综乃成华采须经纬就绪 (第 18b 页)
   纯正虚谷提出通复复通四字亦误如何
答曰吾初在郡于石梅林所见天原发微阅其目录太
极下偏注云元名冲漠尝笑曰如此不可知何年改今
名太极乎 徐阅
之见其揽取议论亦有不可少处亦不 (第 31b 页)
何也论夫理之当然者耳公培今去为照磨照磨
以阅案牍察谬误为职其事非一也然非有主乎中则
亦岂能不眩乱哉徐 徐阅
之而灼之于理理有所不通
则事之谬误可知非徒阅案牍为然也若事有专制者
亦如是焉已矣故君子不患事之不立而 (第 8b 页)
昕前庭。
冠青萝冠毕箓衣。冰颜雪肤。皓髭苍眉。端简促迹。肃容陈
词。予不知幸之喜之之至也。既休馆。徐 徐阅
所惑。景为具
辨。因裂牍直纪。用祛后疑。

* 卢宏正 (第 14b 页)
  荆山桥记

乾隆丙寅允尹继善之请重修荆山桥越明年丁卯桥
成而未有记丁丑壬午忽忽两过之各有诗纪梗概然
亦未悉其肯𦂳为之记也去年甲申用崔应阶议浚微
湖下游乃复疏剔荆山以资宣泄兹自韩庄遵陆往
河长桥所必经兼欲洞烛源委因凭舆历览过北山
口不一里许则逮桥之北梁两旁麦田齐桥顶渐南田
渐低见跨桥有堤 (第 5a 页)
陈应龙
按《福建通志》:应龙字定夫,精《尚书》、《春秋》,又喜读孙吴书,淳熙间以武举试。右庠陈,傅良持文,衡见其文诧曰此馆阁。才也,寘首选授修,仁尉徐应持宪。广右以其缓趋迎而,督过之。应龙乃,书十六韵以呈 徐阅
之。曰:豪杰士也遂加礼焉。
刘度
按《浙江通志》:度字汝一,长兴人,博览强记汪藻一见,异之。以制科,
编书曰。此吾仲子师儒述也。儿八岁入学。二十八而夭。吾不忍其湮没也。愿子惠之一言。余固重公之请。谨诺而 徐阅
其编。未终卷。不觉舌呿而涕随之也。嗟乎。天之生才。将用之也。故杞梓必寿。用之需也。君生育儒门。饮沐家 (第 434L 页)
古冢
行笑山前累累冢。贤愚不别骨俱枯。还家 徐阅
床头史。只见英雄无众夫。
碧澜渡
孤舟冲石舞层澜。鱼腹几人白骨寒。变色相看同渡客。汝曹只解此津难。 (第 495H 页)
与提擞以扶持一脉于凛凛将坠之会。是区区祈仰。痴集精致可宝。甚贺诸公趋事之诚。字画之讹。未及遍校。容俟 徐阅。
示及二千六百四十年。其误无疑。便当改正。盖前日于此等去处。未曾一一计会者。以其寻常数 (第 463H 页)
诘斯理也。余于延城李重哲之亡。实累欷而深惜焉。始生之踵余门。年才志学。符彩俊雅。礼貌整肃。坐定语阑。 徐阅
其所贽卷。步趍中节。边幅不窘。昂昂若汗血之驹。郁郁如耸壑之松。其势不一蹴千里直上万寻则不肯止也。其才 (第 21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