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類書類
朴为湖州观察使
癸亥礼部侍郎赵挺之为吏部侍郎左司谏郭知章为
工部侍郎
甲子正字林自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 吴伯举
为校书
(陈瓘/云云)大理正许公孙为开封府推官 诏昭宣使荣
州团练使入内押班冯世宁与遥郡防禦使以年 (第 5b 页)
前斥之
云棣作二小文字亦有病败不可用道着一句却有三
两句道不着兼趣操存心众所不与不可用又欲引邓
洵武 吴伯举
亦不谐而所进用者又非其所好故积此 (第 17b 页)
隐遂求得旼文字一卷卞至今收着待须共旼理会上
曰如此即不得又问 吴伯举
如何布曰臣已尝言更在
穜洵武之下无足议上默然(九月二日布又/论洵武 (第 7b 页)
伯举
等) 布因言
近日差除多出圣意外议无不惬服德音昨欲用郭知
章久未闻除改上曰无易也翌日遂以权工部侍郎郭 (第 7b 页)
中丞安惇奏疏论希恕除授不当疏留
中不出(此据/布录) 试中书舍人赵挺之兼侍讲是日三省
拟周常叶棣曾□ 吴伯举
为侍讲而宰执各有所毁誉 …… (第 2a 页)
绾有隙众所知然其斥恂武郑居中叶棣 吴伯举
辈则
亦为公论所称及荐引曾□周穜辈则物论亦莫不罪
之此乃天下之公议也上又曰谢文瓘如何布曰臣亦
论之多 …… (第 5a 页)
为朝廷议论裨补政事分别
忠邪即于朝廷为有补徒尔纷纷诚无益也臣恐向所
谓宰执荐引之人皆未足用适见三省言 吴伯举
乃至
告税若置之经筵岂不取笑中外上亦笑曰却告税布 (第 6a 页)
月六日二月七日又此月二/十五日二十八日当并考) 鄜延奏西人毁新修堡
子寻已修葺讫(布录/壬子)
癸丑 校书郎吴伯举
为神宗正史编修官(闰九月十三/日为小著)
 先是权礼部尚书蹇序辰言请将六曹诸司元丰八年
四月以来应更 (第 4a 页)
小知州王发特勒停
(闰九月十二日辛巳何发狱始竟自五/月末差勘官至今凡一百三十馀日)
壬午奉议郎校书郎 国史编修官吴伯举
为著作佐郎 (第 24b 页)
(伯举
七月十二日校书十/二月二十二日为左史) 权殿中侍御史左肤言权
知开封府吕嘉问慢令不钦违法徇私等事乞赐 (第 24b 页)
 周穜罢著作佐郎国史编修官方天若罢正字先是
蔡京因对讼穜对经筵史院官称周常又对天若称邹
浩诏穜分析而穜坐称常云终是好人又称浩为难得
上令罢穜而章惇谓天若亦当逐故有此命上谕曾布
曰章惇坚以天若为有罪如何布曰臣不知天若与穜
往复语言但闻众议以天若为凶肆可恶上曰惇言天

若有指斥语蔡卞亦云周穜多言惇云天若方事起两
诣卞卞不敢见已令两罢之俱与外任合入差遣布曰
如此处之甚善天若固宜逐穜亦不足惜上又曰蔡京
与卞果不相得布曰此众所共知天若与京甚密而卞
不甚与之刘拯与卞甚密而京亦不喜拯此可见其略
大抵因娣姒不相能又争入政府先后以此弥不足上
曰兄弟间乃如此(御集闰九月二十四日可令 吴伯举/
邓洵武方天若分析周穜称道周常)
(邹浩因依及对蔡京曾说及是何语言子细开具闻奏/今附注此宣德郎秘书省著 (第 5a 页)
衣拱手无为而天下治者以得人也若庙堂得人则亦
不至每事烦圣听上又问 吴伯举
如何布曰亦如曾□
邓洵武之徒陛下论曾□曲尽之矣此三人者乃一体
之人也陛下必欲用洵武之徒亦不妨然须以一 …… (第 18b 页)
祐变更应上朝廷者许直达显有紊乱官制今请并
依元丰旧制从之(新本削昨元祐至/官制等十九字)
甲午著作郎 吴伯举
言奉诏重修日历伏见国史院御 (第 28b 页)
待制令作郡不妨布唯唯退同三省取问两
人者(商英四月入为工侍二人/不知竟如何供答当考)
己未著作佐郎充 国史编修官吴伯举
为起居郎校书
郎充国史编修官邓洵武为起居舍人(十一月辛未布/言可考 (第 13a 页)
伯举
佐)
(著在闰九/月十三日) 三省言陜西钱轻物重遂降旨不许行使
铜钱其后陆师闵奏请公私买卖并依钞面以 (第 13a 页)
  (韪之椿且将与弟完塾之所未备以毕其初之志/继自今濒海之土俗有慈让之风人有君子之行)

  (有以见义塾之/化底于成矣)
 石门县儒学(在万岁/桥东) 至元嘉禾志宋元丰八年令
   吴伯举
始创县学于县南运河之西岸(沈括崇德/县新建儒)
  (学记崇德居山泽之介孔道四出战国之时阖闾/句践尝 (第 13a 页)
大战于槜李禦儿之间裂其地而守之至)
  (今墟垄纲络稻蟹之利转徙数州元丰八年栝苍 吴君伯举
为是邑也始为筑宫庙以祀孔子褧学)
  (者择经师而教之以义理行能不苟使之为文章/诵习务中有司之程而已 …… (第 13a 页)
  雍正元年知县王以和修棂星门六年知县李廷
  铸重修明伦堂尊经阁及儒学大门
  射圃(在尊经/阁东南)名宦祠(祀 吴伯举/
以下八人)乡贤祠(祀赵汝能/以下三十)
  (人/)社学(在县/东)
  传贻书院(在县治/东北)  (第 14a 页)
  贾 青        王子京

  吕公雅        祝安上
  陈师锡        张公庠
   吴伯举        
张 恕
  黄 诰        邵 篪
  王汉之        蔡 渭
  郭茂恂        (第 14b 页)
  宋徽宗
庚辰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夜漏未尽宰臣执政会门下
省黎明诣内东门宣召入会通门至福宁殿皇太后曰
大行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惇厉声曰在礼律当立
同母弟简王皇太后曰神宗皇帝诸子申王虽长缘有
目疾次即端王当立惇又曰论长幼则申王为长论礼

律则简王当立皇太后曰俱是神宗之子岂容如此分
别于次端王当立徽宗乃即皇帝位诏皇太后权同处
分军国事诏大行皇帝皇后号元符皇后 二月吏部
侍郎徐铎知贡举给事中赵挺之宝文阁待制何执中 起居郎吴伯举
同知贡举 知开封府吴居厚因奏对
言陛下即政之初京师有妄议朝政者当行止绝乞增
置逻者上曰及朕躬否居厚曰 …… (第 1b 页)

上谕曾布蒋之奇曰台諌攻蔡卞已十馀章如何得卞
知令自图去就皆莫敢对上曰只说与章惇则卞自知
矣惇欲召 吴伯举
往谕之己卯共奏遣 (第 7a 页)
伯举
上遣 (第 7a 页)
伯举
谕旨卞遂草表乞宫观布又言卞之去固已定然外议
皆以京进为忧上默然忠彦翌日留身具道京不可进
上曰本无用之 (第 7a 页)
 (越武肃王钱氏始内徙之国朝元祐间太守黄履历/考前政若梅询若范仲淹若孙觉辈数公淫潦有祈)
 (靡不响答列其事于朝有诏号至德庙崇宁元祀守/臣 吴伯举
请疏上爵有诏封至德侯建炎扰攘鞠为)
 (灰烬厥后草创殆无以揭虔妥灵今天子拔沈公为/尚书郎以直秘阁尹是 …… (第 3b 页)
 (生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英灵岂不在千古大江横)
吴相伍大夫庙在吴县盘门内旧在县西南三十二里
 胥山上即子胥死处俗云胥王庙宋元嘉三年吴令
 谢询始徙庙入城宋建中靖国间太守 吴伯举
重修
 元大德三年尝著灵异特增为忠孝感惠显圣王至
 正间廉访佥事李仲善别立庙于胥门上(郑元/祐记)(第 5a 页)
 人先帝亲政六年未尝有失独此数事皆卞为之一
 日宰执奏事上曰台谏攻卞已十馀章何以使卞知
 之众未对上曰只付与章惇则卞自知矣惇令 吴伯

 举
谕旨于卞卞乃请去遂有除职与郡之命
筑宁川堡
 时熙河方修湟川膔哥一带堡寨曾布曰外议多谓
 湟州难守臣 (第 43a 页)
  先是一日上谕曾布蒋之奇曰台谏攻蔡卞已十
  馀章如何得卞知令自图去就皆莫敢对上曰只
  说与章惇则卞自知矣退以白惇惇乃召 起居郎
  吴伯举
往谕之卞遂草表乞宫观初赐诏不允卞
  寻入第二章许之九月甲申知江宁蔡卞落职提
  举洞霄宫龚夬言蔡京 (第 10b 页)
 陈师锡(承议郎充秘阁/校理 元符)
 张公庠(中散大夫/ 元符)
 丰稷(枢密直学士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到崇宁元年二月知越州)
  吴伯举(朝奉郎直秘阁崇/宁元年六月到)
 宇文昌龄(宝文阁待制崇宁元年/十月到十一月知越州)
 林邵(显谟直学士朝议/大夫 崇宁) (第 12b 页)
 (为雄甚东汉永兴二年郡守麋豹肇建于阊门外吴/越武肃王钱氏始内徙之国朝元祐间太守黄履历)
 (考前政若梅询若范仲淹若孙觉辈数公淫潦有祈/靡不响答列其事于朝有诏号至德庙崇宁元祀守)
 (臣 吴伯举
请封王爵有诏封至德侯建炎扰攘鞠为/灰烬厥后草创殆无以揭虔妥灵今天子拔沈公于)
 (尚书郎以直秘阁尹是 …… (第 6b 页)
 庙于苏按吴志孙权既称尊号谥坚曰武烈皇帝帝
 号与果仁同况坚墓西地记谓在城南二里许去盘
 门密迩疑此庙恐是祠坚尔建中靖国中太守 吴伯
 举
重修是时蔡京自翰长罢过吴门为作记并书题 (第 8b 页)
  采芹桥至殿阁廊序悉葺而新之今垣墉涂塈亦

  苟完矣
崇德县
县学在县东南一里半宋元丰八年令 吴伯举
始创县
  学为诸邑先沈括存中为之记米芾元章为之序
  学在县南运河之西岸□于方腊令黄扬移建县
   (第 7a 页)
制既行秘书省官异
于故时馆职惟兼经筵国史实录院官则其迁稍异元
祐中张耒黄庭坚皆以著作佐郎绍圣中邓洵武 吴伯
皆以校书郎迁左右史以兼国史院官故也
 
 麟台故事卷三 (第 13b 页)
   台谏纳副本
祖宗时台諌论列宰执未得命章疏不出无纳副本例
赵抃论陈执中至数十章执中不见也元祐间孙觉刘
挚苏辙王岩叟累章论蔡确韩缜确既出别次待罪而

缜安位如故觉乞以前后章疏示之至六年九月中丞
郑雍正言虞策皆论右仆射刘挚挚已待罪暨宣押对
后自辨之奏曰面承圣谕乃知台谏言王巩事外又言
臣牢笼章惇邢恕此即因宣谕乃知所言之事元无
副本也元符三年正言陈瓘论左丞蔡卞言愿以臣章
示卞使卞自为去就后凡六章徽宗谕辅臣曰台谏劾
卞已十馀章当令卞知自为去就众方白遣 吴伯举

之遂降瓘及龚夬章付三省是皆无纳副本事不知示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