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潘说” 相关资源

易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地理類
儒家類
別集類
 卦画东卿字少梅丘先生名程字宪古建阳人尝有
 诗云易理分明在画中谁知易道画难穷不知画意
 空笺注何异丹青欲画风少梅学传潘冠英 潘说

 三卦数处内象极当而少梅所撰无之盖闻之乡人
 于公梁国辅于亲受之潘也
吴园解
 周易解九卷题吴园 (第 31a 页)
 易道画难穷不知画意空笺注何异丹青欲画风(东/卿)

 (字少梅丘先生名/程字宪古建阳人)宪古之学傅郑东卿东卿之学傅
 潘冠英 潘说
十三卦处内象极当而少梅所撰无之
 盖闻之乡人于公梁国辅于亲受之潘也
刘翔易解六卷(宋志冯氏作易/卦解 (第 73a 页)
 冯椅曰东卿字少梅自称合沙渔父周易疑难图解
 三十卷绍兴丁巳自序其云丘先生者名程字宪古
 建阳人宪古之学传东卿东卿之学传潘冠英 潘说
 
十三卦处内象极当而少梅所撰无之盖闻之乡人
 于公梁国辅于亲授之于潘也
 马廷鸾曰此书本五行卦气之说而 (第 2b 页)
 进士丘宪古先生程
丘程字宪古政和二年进士建阳人按朱氏经义考冯
椅曰宪古之学传郑东卿东卿之学传潘冠英 潘说

十三卦处内象极当而少海所撰无之盖闻之乡人于
公梁国辅于亲授之于潘也沙随程迥可久曰丘先生 (第 2a 页)
邑与涿鹿同先儒所谓天地间大事千百
年无人理会者一旦有之矣空幕北之腥膻
进中国之礼乐是当不远期也
舜都 潘说
天舜濮人也而曰生于冀都蒲也而曰在于潘
此千载所疑也然考之舜生于姚墟其侧微也
耕稼陶渔在于雷泽河滨寿丘 (第 32b 页)
弱而程子文集与温公书仪都误注为五寸五分弱故用其制者多失其真
然按今程集及书仪具在并无五寸五分之说不知 潘说
何所自来也王氏曰主式古无传只安昌公苟氏始
有祠版而温公因之然字已舛讹分寸不中度难以遽从程子创为式极精 (第 51b 页)
   跋抱朴子
庄子朝菌不知晦朔司马彪云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
日则死一名日及潘尼云木槿也尔疋椵木槿郭景纯
云或呼日及按朝菌有二解而均有日及之名菌槿声
又相近则 潘说
得之抱朴子论仙篇云蜉蝣校巨鳌白
芨料大椿本用庄子语当作日及今云白芨字之讹也
予后读宋史田敏传言尔疋注 (第 26b 页)
 
潘三山幽暗之中(止)不自觉者。○人以隐微之地。为幽暗不显。故曰莫见于隐莫显于微。以明己所独知。不异乎人所共知也。 潘说
非是。 (第 209L 页)
潘说
中。是非善恶。皆不能逃乎此心之灵云云。正亦言己所独知。不异于人所共知也。至其发既远以下。是言不慎独之 …… (第 209L 页)
 三山潘氏曰。君子致存养省察。(止)中庸相反。○经文无忌惮与时中为对。即反中庸也。潘氏以无忌惮对戒惧而为反中庸之由。少失本旨。 潘说
果与章句意不同。而或问亦如此说。更当参考。
 黄氏曰。德行人人不同。○以气质言则性情亦各 (第 210H 页)
 
臣对曰或说有味矣。
野有死麇
御问曰朱子尝曰野有死麇。潘叔恭谓强暴欲以不备之礼。为侵陵之具者得之。华谷严氏云欲取其肉。犹以茅包。彼吉士何不以礼取之。乃诱之乎。此与 潘说
孰优欤。
 臣对曰严氏取肉之喻。盖本注疏也。然臣以为昏礼摄盛。故士摄大夫之礼。贽用生雁。庶人之贽。宜 (第 392L 页)
用一死。居山者以麋鹿为礼。而古有俪皮之制。则死鹿其宜也。茅束者岂非贽乎。臣谓上下章语意不同。以茅包之则麇之肉以也。(也。以)茅束之则鹿之皮也。怀春则淫女也。如玉则贞女也。诱之则败礼也。纯束则致敬也。言非礼之物。只可诱怀春之女。致敬之贽。始可聘如玉之女也。以此言之。 潘说
似优也。
有女如玉。集传以为上三句。兴下一句。后之论者。以为诗无三句兴一句者。此说何如。
  (第 392L 页)
  杜云昭八年。失于照检。今改作十。
(襄三十)传。其季于今三之一也。(注)季末也。指最后甲子而言。
  出潘耒说。杜解犹未详尽。故益以 潘说
而明之。
 传。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注)二首。亥字上二画。六身。亥字下三画。三画而谓之六者。 (第 493L 页)
 若镛对。悔恨之极。亦当舒啸。而终与愤懑有异。且啸属既悔。则歌字无味。以此句属之媵妾。亦不为无见矣。
朱子尝曰野有死麇。潘叔恭谓强暴欲以不备之礼。为侵陵之具者得之。而大旨则无此意。只以因所见以兴其事而美之为言何欤。华谷严氏云野有死麇。人欲取其肉。犹以白茅包裹。有女怀春。彼吉士何不以礼取之。乃诱之乎。此说与 潘说
孰优欤。
 能迪对。从 (第 340H 页)
潘说
则当作赋体。从严说则当作兴体。而集传以兴为正义。以赋为附说。潘严之优劣。即此可决。
林有朴樕。野有死 (第 340H 页)
无缘至矣。旋增怅怅惘惘。陈台爷终至不淑。至今思之陨涕。天涯地角。音问莫接。不知其孀孤在何地无恙否也。 潘说
有行脚到老爷所者。敢附起居。思以薄礼承筐。而虑有殷生状。未果也。幸老爷有以谅情。肃楮耑候。不宣。
(第 527H 页)
虽非正意。深可味玩。何攻斥之至此耶。 愚谓凡解经。既非正义。则虽说得善。未免剩语。 潘说
恐终有未稳者。如何。
三山一段。虽曰非本文正意。其言精微透彻。能发前人之所未发。恐不可轻斥也。所谓是 (第 408H 页)
诸鬼神。以幽显言。百世以俟圣人。以身后言。其言之次序。不亦分明乎。问。章句法。法度也。则准则也。小注 潘说。
分属于言行。则于言其不可换著法度。而于行亦不可换著准则邪。曰。法度有一定之义。准则有依据之义。行有迹 (第 445H 页)
 潘氏说。不可非之云云。
按语类。问以存诸中者言。则悠久在高明博厚之前。以见诸用者言。则悠久在博厚高明之后。先生答曰云云。(此说亦载本章小注。而上久字误作远。)据此则悠久二字皆兼内外。自是朱子之意。 潘说
恐不可从。如何。
  …… (第 194H 页)
说。可见 潘说
为未安。盖此段大义。毋论博厚高明与悠久。皆以著于外者言之。(语类朱子曰。博厚高明悠久。言圣人功业著见 (第 195H 页)
 恩胜处则引而远之。义合处则引而进之。
窃谓出继子降其本生。非嫌其恩胜而远之也。所重在所后。不敢二统故也。所后子。为所后父母若子者。非以其义合而进之也。礼所不容已者也。未知如何。以所后服谓之义服。盖未安。星湖亦辨之甚力。
与柳叔远(辛巳)
借来文字。谨以封完。诸条大槩合一。似无更商量者。悠久一段。因景晦所传。得以致疑。亦无见成意解。乃者始得究观议论本末。为赐多矣。但两家所论。尚无归宿。更不敢妄有指陈。然章下陈潘二氏说。自是一样说话。双峰云峰二家说。又是一样说话。左右所执。似与饶胡之论出入。鄙初间亦专主胡说。更以本文章句反复致思。更觉陈 潘说
有据依。恐不可遽非斥之。悠久即悠远一句。川上菊庄两说。似得立言之意。幸更仔细玩绎。以求会通如何。兼内 (第 250L 页)
 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注。三山潘氏曰云云。
(自)潘氏所谓(止)觉之时耶。○尹丈曰上文朱子所谓自家自是先见得分明者。正意也。潘氏说又一意也。来示是也。然潘氏说极警切。使人悚惕。虽非正意。深可味玩。何攻斥之至此耶。○愚谓凡解经。既非正意。则虽说得善。未免剩语。 潘说
恐终有未稳者如何。
 致中和条注。自戒惧而约之。以至静之中。无所偏倚。
(自)戒惧通动(止)中之静也 (第 10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