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严儒”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学者古人已成之迹思者吾心自得之趣此二者合则
双美离则两伤究而言之不思何为学

  攻乎异端章

  甚矣异端之害世也其中于贤知更甚无本以胜之反
退然自处其下故为圣贤立防当先 严儒
释之辩 程 (第 11a 页)
  英妻李氏(高陵人夫殁年二十馀织履度日奉姑/抚子乾隆元年/旌同县来汝林妻李)
(氏李蕴锦妻张氏李廷选妻赵氏吴祐妻马氏凡/宗玺妻李氏张凤翮妻王氏张永龄妻胡氏刘孔)
(仰妻曹氏吴希孔妻银氏张宗孔妻聂氏马珏妻/高氏张明建妻段氏史君用妻吴氏周文教妻刘)
(氏邸宗禹妻巩氏梁璋妻郝氏刘 严儒
妻聂氏吴/居业妻郝氏李届馥妻翟氏李育材妻郭氏鬲伯)
(信妻王氏刘统妻史氏韩麟生妻刘氏喻琅妻刘/氏刘暾 (第 13b 页)
 以一洗士习之陋诚在今日矣
洪武十五年五月十七日上幸国子监谒先师孔子释
菜礼成退御讲筵祭酒吴颙等以次讲毕上谓之曰中
正之道无踰于儒上古圣人不以儒名而德行实儒后
世儒之名立虽有儒名或无其实孔子生于周末身儒
服行儒道立儒教率天下后世皆欲归于中正惜乎鲁
国君臣无能用之者当时独一公父文伯之母知其贤
责其子之不能从卿等为师表正当以孔子之道为教

使诸生咸趋乎正则朝廷得人矣复命取尚书大禹皋
陶谟洪范亲为讲说反覆开论群臣闻者莫不悚悦遂
赐宴竟日而还
 臣若水通曰我皇祖中正之训深契尧舜禹汤文武
 周孔相传执中建极一贯之指矣又 严儒
者名实之
 辨而以表正之责归之师儒以为诸生脩德业之规
 诚开一代道德之原也夫何后之士习日异贵名而
  (第 13a 页)
   寓燕课录序

孟子道性善其说盖本之孔子大学止至善此复性体
也性本至善惟不知止则其学荡而无归其究也无善
之说且得以乘隙而肆其辨呜呼弊也久矣镜源涂公
力承正学慨然以斯道为己任而独揭大学知止二字
为宗令学者当下直见性体可谓开关启钥直窥圣学
之原矣一日以寓燕课录寄余山中余一一读之不逆
盖公之言曰说至善则事物之本末始终皆在其中说
知止即修身之主意工夫一齐俱到又曰神莫神于止

善实莫实于修身止善修身合为一语不是无生有不
是有归无允执厥中于此焉在若能实见得入路庶几
不差呜呼精矣微矣至于以终日凛凛为洒落以一悟
便了为误人以偏于枯寂薄于伦常为释氏之弊其峻
学者之坊 严儒
佛之辨尤为恳至必如此而后谓之修
身止善必如此而后谓之真能知止其有功于圣学匪
浅鲜矣或谓王文成言致良知 (第 9a 页)
理学宗传一书自濂溪以下十一子为正
宗后列汉隋唐儒考宋元儒考明儒考端绪稍异者为
补遗其大意在明天人之归 严儒
释之辨盖吾儒传心
之要典也八十年中躬行心得悉见于此斌谢病归田 (第 4a 页)

能为国一行乎予曰弟虽不才然君父之难何敢辞也
既而寇退议亦罢十月考满本部考语云器深而志远
学懋而守 严儒
行占其夙成壮猷可以大受末句盖谓
予粗知兵欲吏部用以治兵事也自南之北由山东路
乃特趋曲阜谒孔颜庙又枉道 (第 33a 页)
  一时举动万年规,暮夜辞金适所宜;欲吐经纶酬主愿,岂将温饱负心期!明经私淑三千教,壮志轻驱十万师;义利欲 严儒
者事,清风何必使人知!(萧崇业) (第 164 页)
子又何说敢赘也。呜呼。先生不幸值殷周之际。尽忠所事。扶植纲常。以正万世君臣之大经。而明夏夷尊攘之义。 严儒
佛卫辟之道。以启我 朝理学之源。则其功不下于成仁之殷少师。倡道之周元公。呜呼。千秋在前。百世在后。东 (第 8H 页)
移谏院。丁丑出为三和府使。适岁大侵。所以措处赈政者。靡不周悉。阖境赖活。刷民田之占入宫家者。以纾民。 严儒
校之别。以存名分。半岁为治。而公之丧。其民相率出钱。以私赙之。其实政之入人可知。崔氏节度。本道兵马。 (第 53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