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朝请然而世绪寖
远皇枝益蕃属有亲疏则恩有隆杀才有贤否则禄有
重轻今而一贯于周行是亦奚分于流别虽敦睦之
广而德施之义未周故廷臣数言宰司继请谓宜定
正限以等夷朕惟亲戚之间经史有训汉唐之世故事
具存或以九族辨 (第 16b 页)
 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

 也明器之用仁知之 道诚
信之至者也知此则可以
 无悔也
 金华应氏曰附于棺者若卜其宅兆丘封壤树之事
 不独明器之属也
 严陵 (第 27a 页)
 霅川倪氏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不诚无物者岂有此乐哉
 蔡氏曰此主诚之者之用为言诚者是言天之 道诚
 
之为贵是言人之道 又曰诚者生知安行成固自
 然成道亦自然道乃天道生物不测之机也故曰物
 之终始不诚则 (第 48b 页)
 过曰诚而已不贰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
 有莫知其所以然者此以下复以天地明至诚无息
 之功用也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言天地之
  道诚
一不贰故能各极其盛而有下文生物之功天
 之昭昭此指其一处而言之及其无穷也犹十二章
 及其至也之意盖举 …… (第 11b 页)
 藏以殖货财为主
 钱塘于氏曰四条皆以今夫言之盖指今人见天地
 山川其所多者若甚微而不知其实甚大于此以表
 天地之 道诚
为博厚高明悠久不可以其所见者之
 多而谓其止于此而已也天斯昭昭小明也若曰见 (第 24a 页)
 特如天而已此道之至也非夫达天德者其孰能知
 之上言至圣此言至诚何也以人言之则与天地相
 似而已故如天如渊以至圣言之诚者天之 道诚

 天也故其天其渊以至诚言之此其异也
 河东侯氏曰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
 天下之大本经常 …… (第 4b 页)
 知鬼神之情状是也如政也者蒲卢也体诚而为政
 者也不诚未有能化者也为政之诚脩身为本脩身
 之本自明善始故曰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诚者天
 之 道诚
之者人之道自诚而明生知者也天之为天 (第 6a 页)
 亦曰诚而已故曰天之道自明而诚反之者也人之
 为人脩道而已故曰人之 道诚
则明矣明则诚矣诚
 固明矣明而未至诚非明也尽其性则尽人之性至
 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者言人能体夫诚 …… (第 6b 页)
 不谓显矣乎知所以入德则成德其庶几乎正心之

  道诚
意而已故继言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
 所不可及者其唯人所不见乎言慎独不息则久久
 则天故君子不动而 (第 28a 页)
 而不见其影烛诚明矣举掌翳之则咫尺不辨人眉
 目况富贵之汨其志贫贱之翳其心哉惟好学君子
 为不然己之 道诚
善也是也虽茹之以藜藿如粱肉
 临之以鼎镬如茵席诚恶也非也虽位之以公相如
 涂泥赂之以万金如粪壤如此则 (第 33a 页)
 子事亲无所不用诚信至明器则备物不可用亦诚
 信乎盖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之死而致生
 之不知而不可为明器之用仁知之 道诚
信之至者
 也知此则可以无悔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无一朝之患毁不灭性也(孔疏终/身念亲) (第 20b 页)
 至诚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至诚
 之性是上天之道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自
 然信著四时是天之 道诚
之者人之道也者然人能 (第 19b 页)
 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
  道 诚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
 此覆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
 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 …… (第 20a 页)
 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郑氏康成曰此言其著见成功也
 朱子曰言天地之 道诚
一不贰故能各极其盛而有 (第 37a 页)
 妄奏命锦衣官校押名父赴陵所验看名父身亲三
 木朝辞赋诗人共怜之孝庙圣体竟葬此中言之可
 为寒心
 嘉靖祀典泰陵葬孝宗建天明 道诚
纯中正圣文神
 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
 敬皇后张氏
 名山藏孝康张皇后兴济人父峦 (第 37b 页)
  于诚则物胜诚而诚日以衰诚过于物则诚胜物
  而诚日以著鬼神惟诚而后通物亦因诚而可荐
  则祭祀之 道诚
在所先而物在所后明矣是以东
  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也象言西邻
  之时盖君子诚之为贵方既济 (第 19b 页)
  流行万物方资以始而未实也成之者性云者物
  生已实造化与物各藏其用而无所为也(答张/洽书)
  东莱吕氏曰太极图义曰所谓一阴一阳之谓
  诚
者圣人之本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动而生阳 (第 16a 页)
 (于其他诗词则多微婉而或不能明白简切各言一/事而或不能通于上下故夫子独称思无邪之一言)
 (以示学诗者守约施博之 道诚
意正心之方也○王/氏守仁曰思无邪一言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
 (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语思无 (第 7b 页)
 一号令之所发一赏罚之所施天下之民将拭目而
 视倾耳而听实治乱安危之所自始故高宗曰以台
 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 道诚
以听
 政之初不可不慎也故召公谓王政之隆替盖萌于
 初服之日若人之生子其善恶之习无不在于初生
 之日 (第 35b 页)
 主祭之薄者非无物也然以诚为主物过于诚则物
 胜诚而诚日以衰诚过于物则诚胜物而诚日以著
 鬼神惟诚而后通物亦因诚而可荐则祭祀之 道诚
 
在所先而物在所后明矣是以东邻杀牛不如西邻
 之礿祭实受其福也象言西邻之时盖君子诚之为 (第 11a 页)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此以下复以天地明至诚无息之功用天地之道可
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不贰所以诚也(陈氏曰不贰者纯一
之意)
诚故不息(蔡氏曰不贰则无间断所以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
其所以然者(陈氏曰自开辟以至于今其生成万物无有穷已盖莫知其所以然)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言天地之 道诚
一不贰故能各极其盛而有下文生
物之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 (第 22a 页)
  力不足者欲进而不能画者能进而不欲(辅氏曰欲进而不能
者心欲进而力有所不及也能进而不欲者力能进而心有所不肯也)
谓之画者如画
地以自限也(辅氏曰画地以自限自不踰耳非力有所不能踰也○愚谓画则先有不敢当
之意如画地自限非有险阻不可进而不前也)
○胡氏曰夫子称颜回不改

其乐冉求闻之故有是言然使求悦夫子之 道诚

口之说刍豢则必将尽力以求之何患力之不足哉
画而不进则日退而已矣此冉求之所以局于艺也
(辅氏曰道若 (第 51b 页)
大路人病不求使其说圣人之 道诚
如口之说刍豢则将尽心竭力以求之仁与道岂远乎
哉固不患力之不足也尽而不进此所以日退而局于艺焉耳矣)
(第 51b 页)
 李衷一曰从来诚者自成兼物言而道
 自道以人言诚者物之终始兼物言申言自成不诚
 无物二句以事言申言自 道诚
者非自成已二句言
 成已之能成物成已仁也以下言成已所以能及物
 之故
诚者自成也节 吴因之曰自成自道 (第 50b 页)
 子是仁之理在我言君臣则义之理在我 翼注曰
 盖所谓我者非孑然之我又非与物对立之我实万
 物皆备之我
反身而诚节 存疑云此章与中庸言诚者天之 道诚

 之者人之道相似极是若蒙引谓反身而诚即中庸
 所谓则亦天之道者也则稍偏矣细玩自见 大全
 程氏复心以 (第 9a 页)
自此以前直言诚者二十六章言诚之不可掩
是以天道言诚上文曰诚身是以人道言诚所以于此总两者言之曰诚者天之 道诚
之者人之道而下
数章又以天道人道分言之也不勉而中者安行之仁不思而得者生知之知从容中道者自然之勇此
(第 43a 页)
  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节斋蔡氏曰不贰则无间断所以不
息○陈氏曰不贰者纯一之意自开辟以至于今其生成万物无有穷己盖莫知所以然)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言天地之 道诚
一不贰故能各极其盛而有下文生
物之功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