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地理類
別史類
類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之善而自困焉大凡有德之君子必以国与民为心
而忧时慨世之心为独切欲转移之则又势方殷盛
力所未能而心不能以自已适见其困而已矣 蕴仁
义之道怀经济之术跻一世于平康者舍斯人无与
归上之人方委以拯困之责任而朱绂方来矣惟尽
我之诚一念忠 (第 55a 页)
而忧时慨世之心为独切欲转移之则又势方殷盛
力所未能而心不能以自已适见其困而已矣 蕴仁
义之道怀经济之术跻一世于平康者舍斯人无与
归上之人方委以拯困之责任而朱绂方来矣惟尽
我之诚一念忠 (第 55a 页)
净住庵(在城东北隅洪武/十年僧妙策建)
宝光讲寺在城东北隅跨塘桥本郁林太守陆绩故宅
宋绍熙间 僧蕴仁 元至正间僧绍隆先后重建初寺
在娄门内郁林石在焉(石今迁/察院前)洪武中即寺为军营
遂废其后普熏庵 (第 26a 页)
宝光讲寺在城东北隅跨塘桥本郁林太守陆绩故宅
宋绍熙间 僧蕴仁 元至正间僧绍隆先后重建初寺
在娄门内郁林石在焉(石今迁/察院前)洪武中即寺为军营
遂废其后普熏庵 (第 26a 页)
议曰林宗仲弓高标跨世表表焉终而莫不则焉叔度
孺子渊懿宏远林宗尤所敬而盛为称道且自愧焉则
又高矣伯淮子龙见几而作虽近乎闭关绝世其不滓
世污亦其次也诗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易曰箕子之
贞明不可息也诸子有焉议者往往以叔度为颜子夫
颜子具圣人之体发仲尼之 蕴仁 为德之全仲尼与其
不违复为易之几仲尼与其不远是以道冠七十子而
独称入室言其出处则孟子以为与禹稷易地孔 (第 28a 页)
孺子渊懿宏远林宗尤所敬而盛为称道且自愧焉则
又高矣伯淮子龙见几而作虽近乎闭关绝世其不滓
世污亦其次也诗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易曰箕子之
贞明不可息也诸子有焉议者往往以叔度为颜子夫
颜子具圣人之体发仲尼之 蕴仁 为德之全仲尼与其
不违复为易之几仲尼与其不远是以道冠七十子而
独称入室言其出处则孟子以为与禹稷易地孔 (第 28a 页)
贵诚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
性也天垂象圣人则之是郊祀之义也此其通天地
之故究神明之 蕴仁 人孝子之极渊乎穆穆而未易
窥者也三代而下若秦置四畤于咸阳四仲举祀祀
每用驹三年一郊郊则尚白盖惑于 (第 14b 页)
性也天垂象圣人则之是郊祀之义也此其通天地
之故究神明之 蕴仁 人孝子之极渊乎穆穆而未易
窥者也三代而下若秦置四畤于咸阳四仲举祀祀
每用驹三年一郊郊则尚白盖惑于 (第 14b 页)
则故国崔公祐甫颂焉盖伯仲德美焕乎金石试为斯
文铭曰
惟尧之绪在汉开楚导长源兮比部 蕴仁 文公允文(集/作)
(新/)辟儒门兮重世掌史迁固惭美立斯言兮惟公才明
刚中志行直道发兮累佐使臣一麾牧 (第 11a 页)
文铭曰
惟尧之绪在汉开楚导长源兮比部 蕴仁 文公允文(集/作)
(新/)辟儒门兮重世掌史迁固惭美立斯言兮惟公才明
刚中志行直道发兮累佐使臣一麾牧 (第 11a 页)
华藏海圣寿齐天佛道兴隆
勒石于斯以播无穷
宝光讲寺在城东北隅跨塘桥西夲郁林太守陆绩
故宅宋绍熙中 僧蕴仁 元至正间僧绍隆先后重建
初寺在娄门内郁林石在焉(石今迁/察院前)国朝洪武中即 (第 43b 页)
勒石于斯以播无穷
宝光讲寺在城东北隅跨塘桥西夲郁林太守陆绩
故宅宋绍熙中 僧蕴仁 元至正间僧绍隆先后重建
初寺在娄门内郁林石在焉(石今迁/察院前)国朝洪武中即 (第 43b 页)
静寿堂说
静静与曰否静寿与曰未请问曰静莫如山稽诸易山
艮象也艮时静时动曷尝一于静哉山地之隆起者地
坤象也坤静翕动辟曷尝一于静哉山块然静云雨不
作草木不生朽壤尔壤朽斯陁而奚寿焉夫人也如槁
木如死灰曰静可矣干遂枯火遂灭曰寿可乎养生家
有言户枢不蠹流水不冰日月之明不息则久岂必一
于静而后寿哉仁者静仁者寿人知夫子之所已言不
知夫子之所未言武仁夫以静寿扁斋居余为发夫子
未发之 蕴仁 在天地为元元无顷刻之不运贞下之元
静极之动也静根动动根静天地之机也天地之寿无
穷者以此人亦然体静而用 (第 9a 页)
静静与曰否静寿与曰未请问曰静莫如山稽诸易山
艮象也艮时静时动曷尝一于静哉山地之隆起者地
坤象也坤静翕动辟曷尝一于静哉山块然静云雨不
作草木不生朽壤尔壤朽斯陁而奚寿焉夫人也如槁
木如死灰曰静可矣干遂枯火遂灭曰寿可乎养生家
有言户枢不蠹流水不冰日月之明不息则久岂必一
于静而后寿哉仁者静仁者寿人知夫子之所已言不
知夫子之所未言武仁夫以静寿扁斋居余为发夫子
未发之 蕴仁 在天地为元元无顷刻之不运贞下之元
静极之动也静根动动根静天地之机也天地之寿无
穷者以此人亦然体静而用 (第 9a 页)
调补安德县尉。佐幕迁左监门录事参军。转西华县
令太原府司录。咸以抱德经物。不言而治。示清白而观国。 蕴仁 孝以克家。况学富文高。礼崇身俭。穆穆棣棣。夫何言
哉。呜呼。昊天罔极。灾我于栾。皇天不吊。殃余乎蓼荼 (第 04a 页)
令太原府司录。咸以抱德经物。不言而治。示清白而观国。 蕴仁 孝以克家。况学富文高。礼崇身俭。穆穆棣棣。夫何言
哉。呜呼。昊天罔极。灾我于栾。皇天不吊。殃余乎蓼荼 (第 04a 页)
故相国
崔公祐甫颂焉。盖伯仲德美。焕乎金石。试为斯文。铭曰。
惟尧之绪。在汉开楚。导长源兮。比部 蕴仁。 文公允文。辟儒
门兮。重世掌史。迁固惭美。立斯言兮。惟公才明。刚中志行。
直道发兮。累佐使臣。一麾牧 (第 16a 页)
崔公祐甫颂焉。盖伯仲德美。焕乎金石。试为斯文。铭曰。
惟尧之绪。在汉开楚。导长源兮。比部 蕴仁。 文公允文。辟儒
门兮。重世掌史。迁固惭美。立斯言兮。惟公才明。刚中志行。
直道发兮。累佐使臣。一麾牧 (第 16a 页)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七岁就学日诵千言洛
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
大难为用耳及长好谈庄老百家之说周宣
帝时以王室多事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养
形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推步精究医药审
察声色常 蕴仁 慈凡所举动务行阴德济物
为功偶出路行见牧牛童子杀小蛇已伤血
出思邈求其童脱衣赎而救之以药封里放
于草 …… (第 009a 页)
无疾至宋
真宗天禧中僧已一百馀岁后隐去莫知所
之
(臣)道一曰孙思邈炼气养神精究医药务
行阴德常 蕴仁 慈汲汲以善为务小蛇之
伤昆虫之微尔思邈以药封而放之其德
及昆虫非人可及至于龙宫之报感灵异
之若 (第 013b 页)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七岁就学日诵千言洛
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
大难为用耳及长好谈庄老百家之说周宣
帝时以王室多事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养
形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推步精究医药审
察声色常 蕴仁 慈凡所举动务行阴德济物
为功偶出路行见牧牛童子杀小蛇已伤血
出思邈求其童脱衣赎而救之以药封里放
于草 …… (第 009a 页)
无疾至宋
真宗天禧中僧已一百馀岁后隐去莫知所
之
(臣)道一曰孙思邈炼气养神精究医药务
行阴德常 蕴仁 慈汲汲以善为务小蛇之
伤昆虫之微尔思邈以药封而放之其德
及昆虫非人可及至于龙宫之报感灵异
之若 (第 013b 页)
有省。有人语师曰。破句
了也。师曰。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谓之安楞严。至
道元年春。将示寂。有嗣子 蕴仁 侍立。师乃说偈示之。
不是岭头𢹂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
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嘱巳。澡 (第 0214b 页)
了也。师曰。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谓之安楞严。至
道元年春。将示寂。有嗣子 蕴仁 侍立。师乃说偈示之。
不是岭头𢹂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
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嘱巳。澡 (第 0214b 页)
其尘昔其觉邪其种睽其
直但顾前非虑后只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灭则
念念烧煮步步沟隍矣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须 蕴仁
慈积功累德齐戒念佛愿往西方依此修持乃能脱
苦可谓高超三界外诸苦不相干。
* 圆修净土决疑论 出藏经 (第 0474a 页)
直但顾前非虑后只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灭则
念念烧煮步步沟隍矣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须 蕴仁
慈积功累德齐戒念佛愿往西方依此修持乃能脱
苦可谓高超三界外诸苦不相干。
* 圆修净土决疑论 出藏经 (第 0474a 页)
真,但顾前、非虑后,只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
知灭,则念念烧煮,步步沟隍矣!如今或得刹
那在世,须 蕴仁 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恶。书
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
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 (第 0997c 页)
知灭,则念念烧煮,步步沟隍矣!如今或得刹
那在世,须 蕴仁 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恶。书
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
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 (第 0997c 页)
种睽其真。但顾前非
虑后。口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灭。则念念烧煮。步
步沟隍矣。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须 蕴仁 悲。行善修心
除非去恶。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
以世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妄苦皆为 (第 0081b 页)
虑后。口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灭。则念念烧煮。步
步沟隍矣。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须 蕴仁 悲。行善修心
除非去恶。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
以世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妄苦皆为 (第 0081b 页)
此有省。有人语师曰。破句了也。师曰。此是我悟处。
毕生不易。时谓之安楞严 至道元年春。将示寂。法
嗣 蕴仁 侍立。师说偈示之曰。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
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
嘱巳。澡身 (第 0674b 页)
毕生不易。时谓之安楞严 至道元年春。将示寂。法
嗣 蕴仁 侍立。师说偈示之曰。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
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
嘱巳。澡身 (第 0674b 页)
也。师曰。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谓之安楞严。宋太
宗至道乙未春。将示寂。有嗣子 蕴仁 侍立。师乃说偈
示之。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
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嘱巳。澡身 (第 0592a 页)
宗至道乙未春。将示寂。有嗣子 蕴仁 侍立。师乃说偈
示之。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
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嘱巳。澡身 (第 059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