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客官署三藏以西域僧
故得馆于此自古惟官府有寺佛庙得名盖踵鸿胪之
名始于白马也寺有斗圣堂二所世传三藏与 褚善信
雠校经义之所又有三藏赞碑一通撰文书篆皆宋真
宗御制也又有翰林学士苏易简所撰碑一通备载寺 (第 2a 页)
故得馆于此自古惟官府有寺佛庙得名盖踵鸿胪之
名始于白马也寺有斗圣堂二所世传三藏与 褚善信
雠校经义之所又有三藏赞碑一通撰文书篆皆宋真
宗御制也又有翰林学士苏易简所撰碑一通备载寺 (第 2a 页)
郎将秦景将士王道等西寻
佛法至印度国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经至洛
阳帝造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不
悦请较试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集白马寺南门
信等以灵宝诸经置道东坛上帝以经像舍利置七宝
行殿上 (第 41a 页)
佛法至印度国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经至洛
阳帝造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不
悦请较试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集白马寺南门
信等以灵宝诸经置道东坛上帝以经像舍利置七宝
行殿上 (第 41a 页)
揽佛经一千馀卷。隋辅惠祥改
涅槃经为长安经。笑道论曰。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
为道经。又按汉明帝时。 褚善信 等总将道经诸子书等三
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晋葛洪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
消灾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 (第 02b 页)
涅槃经为长安经。笑道论曰。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
为道经。又按汉明帝时。 褚善信 等总将道经诸子书等三
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晋葛洪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
消灾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 (第 02b 页)
欲升天入地。种种
咒术并不能得。大生愧伏。太傅张衍曰。卿今
无一可验。宜从西域佛法𩮜发。尔时外道 褚善信 等。于时不答。南岳道士费叔才等自
憾而死。佛之舍利放五色光。上空如盖覆
日映众。摩腾法师踊身高飞神化 (第 0417a 页)
咒术并不能得。大生愧伏。太傅张衍曰。卿今
无一可验。宜从西域佛法𩮜发。尔时外道 褚善信 等。于时不答。南岳道士费叔才等自
憾而死。佛之舍利放五色光。上空如盖覆
日映众。摩腾法师踊身高飞神化 (第 0417a 页)
朝正之次。自相命曰。天子弃我道法远求
胡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
十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
人。至于方术无所不能。愿与西僧比较得
辨真伪。若比对不如任听重决。如其有胜乞
除虚妄。敕 …… (第 0700b 页)
佛法初来。至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
年矣。初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与摩腾捔力
之时。道士不如。南岳道士 褚善信 费叔才等。
在会自憾而死。门徒弟子归葬南岳不预出
家。无人流布。后遭汉政凌迟兵戎不息。经今
多载始得 …… (第 0700c 页)
上垂拱问道坐朝九族既
亲平章百姓。寔可黜三张之秽术。阐五千
之妙门。
又案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道士 褚善信 等
六百九十人。闻佛教入雒请求捔试。总将道
家经书合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就中五
十九卷是道经。馀 (第 0704b 页)
胡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
十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
人。至于方术无所不能。愿与西僧比较得
辨真伪。若比对不如任听重决。如其有胜乞
除虚妄。敕 …… (第 0700b 页)
佛法初来。至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
年矣。初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与摩腾捔力
之时。道士不如。南岳道士 褚善信 费叔才等。
在会自憾而死。门徒弟子归葬南岳不预出
家。无人流布。后遭汉政凌迟兵戎不息。经今
多载始得 …… (第 0700c 页)
上垂拱问道坐朝九族既
亲平章百姓。寔可黜三张之秽术。阐五千
之妙门。
又案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道士 褚善信 等
六百九十人。闻佛教入雒请求捔试。总将道
家经书合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就中五
十九卷是道经。馀 (第 0704b 页)
以谋反。废徙丹阳自杀。累及千馀人)。
(二十六 壬申) 释道比较焚经。是年正月一日。五岳诸
山道士 褚善信 等上表欲相比较。时南岳
道 (第 0507b 页)
褚善信 等。西岳道士刘正念等。北岳
道士桓文度等。东岳道士焦德心等。嵩岳
道士吕惠通等。诸山道士费叔才祁文信 …… (第 0507b 页)
。四岳道
士吕惠通等六百二十八人。抽簪落发。夫
人王婕妤等与宫媛二百三十馀人。厌俗
归真。南岳道士葬 褚善信 不蒙披剃。既而
明帝设斋。亲与下发广施衣钵。大启玄宗
广度僧尼。高崇十寺。城外七寺安僧。城内
三寺安 (第 0507c 页)
(二十六 壬申) 释道比较焚经。是年正月一日。五岳诸
山道士 褚善信 等上表欲相比较。时南岳
道 (第 0507b 页)
褚善信 等。西岳道士刘正念等。北岳
道士桓文度等。东岳道士焦德心等。嵩岳
道士吕惠通等。诸山道士费叔才祁文信 …… (第 0507b 页)
。四岳道
士吕惠通等六百二十八人。抽簪落发。夫
人王婕妤等与宫媛二百三十馀人。厌俗
归真。南岳道士葬 褚善信 不蒙披剃。既而
明帝设斋。亲与下发广施衣钵。大启玄宗
广度僧尼。高崇十寺。城外七寺安僧。城内
三寺安 (第 0507c 页)
中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
平十一年佛法初至。计今赤乌四年。则一百
七十年矣。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乞与西僧角法。于是 (第 0516b 页)
善信 负妄而死。其
徒以尸归葬南岳。凡中国人例不许出家。
无人流布。加之罹乱岁深方至本国。吴主
曰。孔子制 (第 0516b 页)
平十一年佛法初至。计今赤乌四年。则一百
七十年矣。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乞与西僧角法。于是 (第 0516b 页)
善信 负妄而死。其
徒以尸归葬南岳。凡中国人例不许出家。
无人流布。加之罹乱岁深方至本国。吴主
曰。孔子制 (第 0516b 页)
千馀卷。隋辅惠祥改涅槃经为长安经。笑
道论曰。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为道
经。又按汉明帝时。 褚善信 等总将道经诸
子书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晋葛洪
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消灾之法凡九
百三十卷。符书 (第 0581c 页)
道论曰。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为道
经。又按汉明帝时。 褚善信 等总将道经诸
子书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晋葛洪
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消灾之法凡九
百三十卷。符书 (第 0581c 页)
正之次。自相命曰。天子弃我道法。远求胡
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十
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
人死罪上言。臣闻太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
虚无自然。大道出于造化之前。上古同尊百
王不易 …… (第 0099a 页)
虚妄。敕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
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马寺。道士等便置三
坛。坛别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 褚善信。 华岳
道士刘正念。恒岳道士桓文度。岱岳道士焦
得心。嵩岳道士吕惠通霍。山天目五台白鹿
等十八山道士祁 …… (第 0099a 页)
之时。道士不如。南岳道士 褚善信 费叔才等。
在会自憾而死。门徒弟子归葬南岳。不预出
家无人流布。后遭汉政陵迟兵戎不息。经今
多载始得 (第 0100a 页)
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十
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
人死罪上言。臣闻太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
虚无自然。大道出于造化之前。上古同尊百
王不易 …… (第 0099a 页)
虚妄。敕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
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马寺。道士等便置三
坛。坛别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 褚善信。 华岳
道士刘正念。恒岳道士桓文度。岱岳道士焦
得心。嵩岳道士吕惠通霍。山天目五台白鹿
等十八山道士祁 …… (第 0099a 页)
之时。道士不如。南岳道士 褚善信 费叔才等。
在会自憾而死。门徒弟子归葬南岳。不预出
家无人流布。后遭汉政陵迟兵戎不息。经今
多载始得 (第 0100a 页)
。乃明帝王治化古今之道。故后汉书法本
内传云。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朝正
之次。五岳十八观诸山道士 褚善信 等六百
九十人。闻摄摩滕竺法兰等将佛经像来到
雒阳。倾国敬崇率土归向。信等内怀恶嫉
求欲挍量。尽将道 (第 0174b 页)
家经书。合三十七部七百
四十四卷。当时对烧并皆焚烬。 善信 等惭愤
憾激而死。以此而推。汉明之时。道家经书
止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虽有多轴非
尽道经。唯五百 (第 0174b 页)
内传云。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朝正
之次。五岳十八观诸山道士 褚善信 等六百
九十人。闻摄摩滕竺法兰等将佛经像来到
雒阳。倾国敬崇率土归向。信等内怀恶嫉
求欲挍量。尽将道 (第 0174b 页)
家经书。合三十七部七百
四十四卷。当时对烧并皆焚烬。 善信 等惭愤
憾激而死。以此而推。汉明之时。道家经书
止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虽有多轴非
尽道经。唯五百 (第 0174b 页)
行而后至。帝于城西雍门外别立一寺。
腾兰居之。以白马驮经而来遂名白马寺。永
平十四年。五岳道士费叔牙 褚善信 等忌之。
斥言虚伪。腾兰白于帝曰。吾佛出世间。法水
火不能坏请与方士验之。帝敕叔牙等。尽出
所有奇经 …… (第 0766b 页)
佛教入中
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
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年矣。永平十四年
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乞与西僧觕法。于是善
信负妄惭而死。其徒以尸归葬南岳。凡中国
人例不许出家。无人流布。加之罹乱岁深 (第 0771c 页)
腾兰居之。以白马驮经而来遂名白马寺。永
平十四年。五岳道士费叔牙 褚善信 等忌之。
斥言虚伪。腾兰白于帝曰。吾佛出世间。法水
火不能坏请与方士验之。帝敕叔牙等。尽出
所有奇经 …… (第 0766b 页)
佛教入中
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
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年矣。永平十四年
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乞与西僧觕法。于是善
信负妄惭而死。其徒以尸归葬南岳。凡中国
人例不许出家。无人流布。加之罹乱岁深 (第 0771c 页)
迦叶摩腾。竺法兰。明帝请升殿。供养故洛阳
城西创置白马寺。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
岳霍山白鹿山道士。 褚善信 费斋才等。六百
九十人等表奏。臣闻。太上无形。虚无自然。上
古同尊。百王不易。陛下弃本逐末。求教西 …… (第 0179a 页)
十五日平旦。集于白马寺。道士在寺
门外。置三坛开二十四门。帝在寺门外。置
舍利及佛经像。设七宝行殿。 褚善信 费斋才
等。以道经子书苻术等。置于坛上。以火验之。
悲泪咒曰。胡神乱我华夏。愿太上天尊。晓众
生得辨 …… (第 0179b 页)
愕。先升天者升天不得。先隐形者
隐形不得。先入水火者不敢入。先禁咒者
唤策不能应。种种功能并无一验。 褚善信
费斋才等。自感而死。时佛舍利放五色光
明。旋环如盖。遍覆大众。光蔽日轮。摩腾法师
坐卧虚空。神化自在 (第 0179b 页)
城西创置白马寺。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
岳霍山白鹿山道士。 褚善信 费斋才等。六百
九十人等表奏。臣闻。太上无形。虚无自然。上
古同尊。百王不易。陛下弃本逐末。求教西 …… (第 0179a 页)
十五日平旦。集于白马寺。道士在寺
门外。置三坛开二十四门。帝在寺门外。置
舍利及佛经像。设七宝行殿。 褚善信 费斋才
等。以道经子书苻术等。置于坛上。以火验之。
悲泪咒曰。胡神乱我华夏。愿太上天尊。晓众
生得辨 …… (第 0179b 页)
愕。先升天者升天不得。先隐形者
隐形不得。先入水火者不敢入。先禁咒者
唤策不能应。种种功能并无一验。 褚善信
费斋才等。自感而死。时佛舍利放五色光
明。旋环如盖。遍覆大众。光蔽日轮。摩腾法师
坐卧虚空。神化自在 (第 0179b 页)
朝正之次。自相命曰。天子弃我道法远求胡
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十
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
人死罪上言。臣闻。太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
虚无自然大道出于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
王不易 …… (第 1093c 页)
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 褚善信。 华岳道士刘
正念。恒岳道士桓文度。岱岳道士焦得心。嵩
岳道士吕惠通。霍山天目五台白鹿等十八
山道士祁 …… (第 1094a 页)
寺僧 善信。 即山之慈忍大师也。师从马祖密
传心要。北游五台山礼文殊师利。瞻睹殊胜
自庆。菩萨有缘发愿为众僧炊爨三 (第 1096b 页)
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十
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
人死罪上言。臣闻。太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
虚无自然大道出于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
王不易 …… (第 1093c 页)
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 褚善信。 华岳道士刘
正念。恒岳道士桓文度。岱岳道士焦得心。嵩
岳道士吕惠通。霍山天目五台白鹿等十八
山道士祁 …… (第 1094a 页)
寺僧 善信。 即山之慈忍大师也。师从马祖密
传心要。北游五台山礼文殊师利。瞻睹殊胜
自庆。菩萨有缘发愿为众僧炊爨三 (第 1096b 页)
惑众。
帝曰。姜斌既有妖言付狱斩决。又案。后汉明
帝永平十四年。道士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人。
闻佛法入洛。请求捔试。总将道家经书。合三
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就中五百九卷是道
经 …… (第 0209c 页)
小。应同明镜。逐庶
物以妍嗤。然由道冠二篇理踰百氏。典谟在
目可略言焉。故后汉太傅张衍谓南岳道士
褐 善信 曰。夫西域教者。法王说也。济于六道
普润含灵。卿可弃妄归真。励心遵学。若不奉
敬。可谓虚度百年。无功 (第 0211a 页)
帝曰。姜斌既有妖言付狱斩决。又案。后汉明
帝永平十四年。道士 褚善信 等六百九十人。
闻佛法入洛。请求捔试。总将道家经书。合三
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就中五百九卷是道
经 …… (第 0209c 页)
小。应同明镜。逐庶
物以妍嗤。然由道冠二篇理踰百氏。典谟在
目可略言焉。故后汉太傅张衍谓南岳道士
褐 善信 曰。夫西域教者。法王说也。济于六道
普润含灵。卿可弃妄归真。励心遵学。若不奉
敬。可谓虚度百年。无功 (第 0211a 页)
。中见天香郁然。帝驾幸拜
瞻。光随步武旋绕。自午及申而灭○帝于佛法。深相
敬信。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 褚善信 费叔才等忌之。
斥言。佛法虚伪。腾兰白帝曰。吾佛出世间法。水火不
能坏。请与道士验之。帝敕 (第 0582b 页)
善信 等。尽出所有奇经秘
诀。与沙门所持梵筴。于正月十五日。筑坛火验。火作。
而道士诸经俱烬。惟佛经像俨然 (第 0582b 页)
。 善信 等自愧而死。
道士一众。稽首钦服。法兰于大众中。即唱偈言。狐非
师子类。灯非日月明。池非江海纳。丘无 (第 0582b 页)
瞻。光随步武旋绕。自午及申而灭○帝于佛法。深相
敬信。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 褚善信 费叔才等忌之。
斥言。佛法虚伪。腾兰白帝曰。吾佛出世间法。水火不
能坏。请与道士验之。帝敕 (第 0582b 页)
善信 等。尽出所有奇经秘
诀。与沙门所持梵筴。于正月十五日。筑坛火验。火作。
而道士诸经俱烬。惟佛经像俨然 (第 0582b 页)
。 善信 等自愧而死。
道士一众。稽首钦服。法兰于大众中。即唱偈言。狐非
师子类。灯非日月明。池非江海纳。丘无 (第 0582b 页)
虚妄。敕书遣尚书令宋庠。引
入长乐宫。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马寺。道士等置
三坛。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 褚善信。 华岳刘正念。
北岳桓文度。东岳焦得心。中岳吕慧通。霍山天目
五台白鹿等。十八山道士祁文信等。都合六百 …… (第 0038c 页)
诸宫人士庶等千馀人出家。及五岳诸山
道士吕慧通等。六百二十八人出家。诸宫嫔御等
二百三十人出家。道士 褚善信 气咽而死。其中不
顺而嚼舌自死者。五十馀人。于是帝大悦。建寺十
所。七所城外安僧。三所城内安尼。】 (第 0039a 页)
入长乐宫。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马寺。道士等置
三坛。开二十四门。南岳道士 褚善信。 华岳刘正念。
北岳桓文度。东岳焦得心。中岳吕慧通。霍山天目
五台白鹿等。十八山道士祁文信等。都合六百 …… (第 0038c 页)
诸宫人士庶等千馀人出家。及五岳诸山
道士吕慧通等。六百二十八人出家。诸宫嫔御等
二百三十人出家。道士 褚善信 气咽而死。其中不
顺而嚼舌自死者。五十馀人。于是帝大悦。建寺十
所。七所城外安僧。三所城内安尼。】 (第 0039a 页)
。何嫌
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斋
僧。此之始也。
辛未 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上表至。中
书门下为之进。帝览表。令通事舍人宋祥引对。朕远
求圣教。西方佛说。其旨微妙。图与养生。 (第 0142a 页)
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斋
僧。此之始也。
辛未 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 褚善信 等上表至。中
书门下为之进。帝览表。令通事舍人宋祥引对。朕远
求圣教。西方佛说。其旨微妙。图与养生。 (第 014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