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杜泰姬” 相关资源

地理類
載記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仲珍乃革行交友贤人兄弟为名士泰瑛之教流于
 三世四子才官隆于先人故时人为语曰三苗止四
 珍复起(汉中士/女志)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圭稚圭有
 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也曰中人情性可上下也昔
 西门豹佩韦以自宽 (第 8a 页)
 既至无贤者母怒责之仲珍乃革行交友贤人兄弟
 为名士泰瑛之教流于三世四子才官隆于先人故
 时人为语曰三苗止四珍复起
杜氏之教父母是遵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
 男七女若元圭稚圭有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也曰
 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检耳若放而不检 (第 61b 页)
  右一人刘氏之世李穆姜(安众令程祗妻/李法姑也子基)
刘泰瑛(巨公女/杨拒妻) 杜泰姬(南郑人犍为/太守赵宣妻)
杨礼圭(成固杨元珍/女陈省妻)
李文姬(太尉固女/赵瑛妻)
陈顺谦(邓令曹宁妻陈伯台从女/也兄子陈 (第 27b 页)
 王永寿(南郑人博学强记言行不苟乡评推重典畿/衡收薛应旂教成均得唐汝楫时称知人云)
 (官至刑/部司务)
列女 杜泰姬(南郑人赵宣女生七男七女其教男曰中/人性情可上下者若放而不检则入恶也)
 (以故男元圭稚圭皆有望五人皆令德其戒诸女及/妇曰吾之孕身在乎正顺及其生也恩存于抚爱及)

(第 50b 页)
(人故时人为识曰三苗虽止四珍复起稚又曰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圭 圭有望五人)
(皆令德其教男也曰昔西门豹佩韦以自宽宓子贱带/弦以自 (第 26a 页)
急故能改身之恒为天下名士后七子皆辟命)
(察举牧州守郡而汉中太守南郑令多与七/子同岁季考上计无不敬 泰姬
执子孙礼) 原徙择
邻 归除墓(列女传孟轲之母三徙择邻以教子人通/鉴严延年为河南太守阴鸷酷烈吏 号 (第 26a 页)
 赵伯高妇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母
陈顺谦
陈惠谦
 张亮则妻
曹贞玦
 字琼玉牛鞸人 俱华阳国志
黄景华 (第 26a 页)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圭稚圭有
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也曰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
检耳若放而不检则入 …… (第 56a 页)
守郡而汉中太守南郑令多与七子同岁季考上计无
不修敬 泰姬
执子孙礼
礼圭成固陈省妻也杨元珍之女生二男长娶张度辽
女惠英少娶荀氏皆贵家豪富从婢七八资财自富礼
(第 56b 页)
  又荅秦嘉(徐淑/)
既惠音令兼赐诸物厚顾殷勤出于非望外镜有文彩
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益好惠异物于鄙
陋割所珍以相赐非丰恩之厚孰肯若斯览镜执钗情
想髣髴操琴咏诗思心成结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
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
妤有谁荣之叹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

还未睹光仪则宝钗不列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
  寄子元圭季圭 (杜泰姬/
)
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检耳若放而不检则入恶也
昔西门豹佩韦以自宽宓子贱带弦以自急故能改身
之恒为天 (第 6a 页)
  寿董思白元配龚夫人七十序(陈继儒/)
往者董宗伯杖国之年凡里俗羔雁牛酒逆屏不敢前
即家居集冠盖悬钟鼓傞傞歌舞以上百岁觞侦之寂
如也夫人少于公两岁今丙寅小春朔七十矣谢祝复
如前太守曰古长吏崇重风化表女宗号母师又如汉
中太守执子孙礼如 杜泰姬
皆载在史册今率诸大夫
诣门而祝董夫人抑犹行古之道也夫人出海上龚氏 (第 12b 页)
    (○王俭褚渊碑汉结叔高/晋姻武子方斯蔑如也)
弃妻斥女敬白窦生卑贱鄙陋不如贵人妾日以远彼
日以亲何所控诉仰呼苍旻悲哉窦生衣不厌新人不

厌故悲不可忍怨不可去彼独何人而居斯处(艺文类/聚○古)
(怨歌云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华阳国志汉中士女云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圭稚圭有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也)
 (曰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检耳若放而不 (第 39a 页)
使母弟得归本郡,则施过天地,存没幸赖。(《后汉·梁竦传》,又见袁宏《后汉纪》》十四,稍有删节。) 杜泰姬
   泰
姬,南郑人,楗为太守赵宣妻。(案《典引序》:「永平十七年,有小黄门赵宣。」非即此。)

教子
 王霸妻      陈文矩妻
  梁鸿妻孟光    杨子拒妻刘氏
  季姜       张礼修
   杜泰姬      
杨礼圭
  吴
  孟宗母
  魏
  钟会母张氏
  晋
  贾充母      贾充妻李氏
  郑 ……当绝于贤妇手中。后遭米贼,嵩死。乃碧涂面,乱首怀,刀托言,病贼不逼也。养遗生女,依父叔,立义终身。 杜泰姬
按《汉中士女志》: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圭、稚圭、有、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也,曰: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 ……,而无不善。汝曹庶几勿忘吾法也。后七子皆辟命察举州郡。汉中太守南郑令,与七子同岁。季考上计,无不修敬 泰姬。
执子孙礼。
杨礼圭
按《汉中士女志》:礼圭,成固陈省妻也。杨元珍之女。生二男,长娶张度辽女惠英,少娶
行。交友贤人。兄弟为名,士泰瑛之教流于三世。四子才官,隆于先人。故时人为语曰:三苗方止,四珍复起。 杜泰姬,
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圭、稚圭有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曰: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检耳。若放而 ……善。汝曹庶几勿忘吾法也。后七子皆辟命察,举牧州守郡,而汉中太守南郑令多与七子同岁,季考上计,无不修敬 泰姬,
执子孙礼。《世说》:谢安夫人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吴录》:孟仁字恭武,江夏
百二十馀人。后汉书:黎阳民妻产三男一女。永宁元年,南昌有妇人生四子;见唐檀传。华阳国志:南郑人郑宣妻 杜泰姬
生男女共十四人。后汉书:邓禹有子十三人。博物志:陈成生十女。宋书:山阴公主面首三十人。后周书:李迁哲 (第 94 页)
   秋胡妇
   漆室女
   宿瘤女
   乐羊子妻
   老莱妻
   浣纱女
   缇嫈
   杜泰姬
   桓氏
   范滂母
   文姬
   皇甫规妻
   马融女
   梁鸿妻
   王霸妻
  
女世不重。况当缓急用。垂髫扣汉阙。殁身言为重。恳恻合慈仁。生成人共诵。因(缺)除肉刑。错综多刑统。 杜泰姬
生男教以义。生女勉以正。七男与七女。僶勉循性行。 (第 9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