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永元论历
永元十四年待诏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
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密诏书
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远近 太史令舒承
梵 等对案官所施漏法率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退夏
历漏随日南北为长短密近于官漏分明可施行其年
十一月甲寅诏曰 (第 5a 页)
永元十四年待诏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
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密诏书
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远近 太史令舒承
梵 等对案官所施漏法率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退夏
历漏随日南北为长短密近于官漏分明可施行其年
十一月甲寅诏曰 (第 5a 页)
上言官
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至差二刻半
不如夏历密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
远近 太史令舒承梵 等对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
符漏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
壬午诏书施行漏刻以日长短为数 (第 6a 页)
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至差二刻半
不如夏历密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
远近 太史令舒承梵 等对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
符漏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
壬午诏书施行漏刻以日长短为数 (第 6a 页)
(舒氏姓苑云出庐江春秋有舒唐舒鸠舒蓼舒又有/龙舒谓之群舒皆偃姓皋陶后世本云舒鲍偃姓国)
(又云舒任姓后汉舒仲应为沛相又 太史令舒承梵/ 诗疏有舒瑗唐舒元舆元褒南唐舒雅宋舒亶舒焕)
郑玄卿
(郑氏周宣王弟桓公友封畿内咸林子武公徙新郑/其 (第 18b 页)
(又云舒任姓后汉舒仲应为沛相又 太史令舒承梵/ 诗疏有舒瑗唐舒元舆元褒南唐舒雅宋舒亶舒焕)
郑玄卿
(郑氏周宣王弟桓公友封畿内咸林子武公徙新郑/其 (第 18b 页)
皇帝陛下。建光元年九月己卯朔二十日戊戌上。(《说文》本作「己亥塑二十日戊午上」,今依四分术推改。)
舒承梵 承梵,永元中为太史令。
天度远近对
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品》,孝宣皇帝三年十
舒承梵 承梵,永元中为太史令。
天度远近对
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品》,孝宣皇帝三年十
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密。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远近。 太史令舒承梵
等对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壬午,诏书施行漏刻,以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