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郑 赐(阳朔人教谕旧志作锡) 邓 伦(阳朔人)
管 律(阳朔人训导) 陈 珩(全州人见进士)
陈 文(全州人南安推官) 曹 穆(全州人夷陵知州详人物) 刘 惠(全州人) 梁永寿(平乐人)
甘思贤(苍梧人训导) 尹 淳(苍梧人 (第 11a 页)
管 律(阳朔人训导) 陈 珩(全州人见进士)
陈 文(全州人南安推官) 曹 穆(全州人夷陵知州详人物) 刘 惠(全州人) 梁永寿(平乐人)
甘思贤(苍梧人训导) 尹 淳(苍梧人 (第 11a 页)
李嘉言桂平人成化间举人历官苏州同知郡属
粮长多逋负率赂官以免有赂嘉言千馀金者即
发之重其罪以前金偿所逋负粮长慑服争输恐
后积弊遂清擢江西佥事见宁濠有逆志遂移疾
归(浔州府志)
曹穆 字德容全州人成化庚子乡荐授南丰训导
令诸生悉就斋舍寝读夜分作粥饲之贫而来学
者捐俸为助擢荆门州同知操 (第 13a 页)
粮长多逋负率赂官以免有赂嘉言千馀金者即
发之重其罪以前金偿所逋负粮长慑服争输恐
后积弊遂清擢江西佥事见宁濠有逆志遂移疾
归(浔州府志)
曹穆 字德容全州人成化庚子乡荐授南丰训导
令诸生悉就斋舍寝读夜分作粥饲之贫而来学
者捐俸为助擢荆门州同知操 (第 13a 页)
除舞蹈可也
六年春正月卒丑遣知北院枢密使萧塔喇台知南院
枢密使事牛温舒使宋讽归所侵夏地 冬十月乙亥
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 曹穆 来告
契丹国志曰夏四月辽遣签书枢密院萧良诣宋言
朝廷出兵侵夏国今大辽以帝妺嫁夏国主请还所
侵地 (第 3b 页)
六年春正月卒丑遣知北院枢密使萧塔喇台知南院
枢密使事牛温舒使宋讽归所侵夏地 冬十月乙亥
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 曹穆 来告
契丹国志曰夏四月辽遣签书枢密院萧良诣宋言
朝廷出兵侵夏国今大辽以帝妺嫁夏国主请还所
侵地 (第 3b 页)
(礼记室而无丨丨/则乱于堂室也)庙阼(论语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注立于丨之丨阶)即阼(魏志文帝/纪乃为坛)
(于 繁阳王 升坛丨丨百官陪位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丨丨物无违拒)坛阼(宋史乐志载登/丨丨载酌尊彝)王阼(吴/越) (第 39b 页)
(于 繁阳王 升坛丨丨百官陪位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丨丨物无违拒)坛阼(宋史乐志载登/丨丨载酌尊彝)王阼(吴/越) (第 39b 页)
清河悼王贡广平哀王俨并文帝子黄初三年封
明帝以黄初七年即位立皇子囧为清河王
太和三年九月立皇子穆为 繁阳王
青龙三年八月立皇子询为秦王
蜀甘陵王永字公寿先主子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
(许靖/也)立永为鲁王策曰小 (第 30a 页)
明帝以黄初七年即位立皇子囧为清河王
太和三年九月立皇子穆为 繁阳王
青龙三年八月立皇子询为秦王
蜀甘陵王永字公寿先主子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
(许靖/也)立永为鲁王策曰小 (第 30a 页)
(贽贞元元年大赦制/王者丨丨立极钦若) (丨/丨)
(乎天/地) 繁昌(魏志文帝纪为坛于 繁/阳王 升坛即阼百官陪)
欣戴(国语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丨丨) (位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以颍 (第 23a 页)
(乎天/地) 繁昌(魏志文帝纪为坛于 繁/阳王 升坛即阼百官陪)
欣戴(国语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丨丨) (位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以颍 (第 23a 页)
送孟司户赴山南序
今之天府急贤为事者多矣然则中丞张公贤而佐之
公惣统巴徼盖郡邑百数皆夙兴夜寐奔走乎梁州一
方无虞千里坐啸何寇盗之敢暴不澄清而弥肃所以
贤与不肖有别而孟户曹应辟焉非夫学究精微德含
光大贞干克副于公望勤劳可著乎王家岂中丞之与
能而幕府之英选能致如此闰四月告軷指途出郊相
饯昨夜残雨朝烟稍霁黄鸟上下绿阴若浮此时送君
微我无酒况东郊西郊鼓鼙犹作征轴之弊又急乎安
人勉旃孟侯无以自媚
送穆司法赴剑州序二首
决 曹掾穆 侯理行归于剑十月寒矣艰哉是行休于嘉
陵之阳(一作/隅)日与樵牧为伍而吾子言涉江水至于室
庐告軷之期不 (第 16a 页)
今之天府急贤为事者多矣然则中丞张公贤而佐之
公惣统巴徼盖郡邑百数皆夙兴夜寐奔走乎梁州一
方无虞千里坐啸何寇盗之敢暴不澄清而弥肃所以
贤与不肖有别而孟户曹应辟焉非夫学究精微德含
光大贞干克副于公望勤劳可著乎王家岂中丞之与
能而幕府之英选能致如此闰四月告軷指途出郊相
饯昨夜残雨朝烟稍霁黄鸟上下绿阴若浮此时送君
微我无酒况东郊西郊鼓鼙犹作征轴之弊又急乎安
人勉旃孟侯无以自媚
送穆司法赴剑州序二首
决 曹掾穆 侯理行归于剑十月寒矣艰哉是行休于嘉
陵之阳(一作/隅)日与樵牧为伍而吾子言涉江水至于室
庐告軷之期不 (第 16a 页)
甘泉贵县人成化庚子乡贡授常德推官以忧去后补
苏州清刑狱人罔称冤征崇明海寇有功会勘徐府赃
田适逆瑾用事竟免官瑾败起用辞疾不行所著有东
津手稿
曹穆 字德容全州人成化庚子举于乡授南丰训导令
诸生就斋寝读至夜分作粥饲之擢荆门州同知得漏
伍几四百户迁夷陵 (第 44b 页)
苏州清刑狱人罔称冤征崇明海寇有功会勘徐府赃
田适逆瑾用事竟免官瑾败起用辞疾不行所著有东
津手稿
曹穆 字德容全州人成化庚子举于乡授南丰训导令
诸生就斋寝读至夜分作粥饲之擢荆门州同知得漏
伍几四百户迁夷陵 (第 44b 页)
封曹南王谥桓毅
夫恩礼覃于百官则先近臣漏泽施于九原则观来者
平章伊苏岱尔祖母追封 曹国夫人穆 噜蚤嫔高门无
违宫事克相君子为王虎臣又有闻孙赞予景运俾有
司议封乃追命尔为王夫人以曹南之田为脂泽之赋 (第 10a 页)
夫恩礼覃于百官则先近臣漏泽施于九原则观来者
平章伊苏岱尔祖母追封 曹国夫人穆 噜蚤嫔高门无
违宫事克相君子为王虎臣又有闻孙赞予景运俾有
司议封乃追命尔为王夫人以曹南之田为脂泽之赋 (第 10a 页)
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魏志曰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为魏王)
(汉帝以众望在魏遂禅位乃为坛于 繁阳王 升坛即阼/改元为黄初尚书曰将逊于位逊与巽同涓择也古玄)
(切淮南子曰君人之道俨然玄墨马融论语注曰菲薄 (第 29a 页)
(汉帝以众望在魏遂禅位乃为坛于 繁阳王 升坛即阼/改元为黄初尚书曰将逊于位逊与巽同涓择也古玄)
(切淮南子曰君人之道俨然玄墨马融论语注曰菲薄 (第 29a 页)
。秋八月辛巳,立皇子囧为清河王。
按《三国志·魏明帝本纪》云云。
明帝太和二年秋九月乙酉,立皇子穆为 繁阳王。 按《三国志·魏明帝本纪》云云。
太和五年,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适子一人朝京师。
按《三国志·魏明帝
按《三国志·魏明帝本纪》云云。
明帝太和二年秋九月乙酉,立皇子穆为 繁阳王。 按《三国志·魏明帝本纪》云云。
太和五年,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适子一人朝京师。
按《三国志·魏明帝
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九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于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 繁阳王。
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 ……在汝而已。
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礼薨。六月癸卯, 繁阳王穆 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高皇后。秋七月,诏曰:礼,皇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
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礼薨。六月癸卯, 繁阳王穆 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高皇后。秋七月,诏曰:礼,皇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
李造福等来谢。秋七月癸巳,阻卜来贡。甲午,如黑岭。庚子,猎鹿角山。冬十月己亥,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 曹穆
来告。庚辰,以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惕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为南府宰相。十一月乙未,以谢家奴为南院
造福等。来谢。秋七月癸巳。阻卜来贡。甲午。如黑岭。庚子。猎鹿角山。冬十月乙亥。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 曹穆
来告。庚辰。以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愓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为南府宰相。十一月乙未。以谢家奴。为南
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九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于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 繁阳王。
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 ……在汝而已。」)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礼薨。六月癸卯, 繁阳王穆 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高皇后。
秋七月,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太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礼薨。六月癸卯, 繁阳王穆 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高皇后。
秋七月,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太
秋七月癸巳,阻卜来贡。甲午,如黑岭。庚子,猎鹿角山。
冬十月乙亥,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 曹穆 来告。庚辰,以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惕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为南府宰相。
十一月乙未,以谢家
冬十月乙亥,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 曹穆 来告。庚辰,以皇太叔、南京留守和鲁斡兼惕隐,东京留守、越国王淳为南府宰相。
十一月乙未,以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