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县东南涌水出焉又东涌水注之涌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阎敖游涌而逸于二水之间者)
(也晋元兴三年桓玄败传首建邺从子 桓振 迁于/华容之涌中又义熙六年刘道规镇荆州讨卢循)
(将荀林于涌口林走追斩之于巴陵是也今在监/利县东 (第 12a 页)
(也晋元兴三年桓玄败传首建邺从子 桓振 迁于/华容之涌中又义熙六年刘道规镇荆州讨卢循)
(将荀林于涌口林走追斩之于巴陵是也今在监/利县东 (第 12a 页)
(鹄机而南直鹦鹉洲之下尾黄鹄山林涧甚美谯/郡戴仲若尝隐此山东北对夏口城孙权所筑也)
(杜佑曰鲁山三国南北朝为必争之地 桓振 据江/陵刘毅进讨至夏口振遣其党冯该守东岸孟仙)
(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却月垒何无忌遏中流二/城皆溃 (第 23a 页)
(杜佑曰鲁山三国南北朝为必争之地 桓振 据江/陵刘毅进讨至夏口振遣其党冯该守东岸孟仙)
(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却月垒何无忌遏中流二/城皆溃 (第 23a 页)
(为治所至今仍之元和志云安州即郧子国杜氏/通典曰安州即郧楚灭之以封斗辛郧郧涢三字)
(通用又其地故名郧城五代志云安陆县理郧城/晋太元八年苻坚大举入寇慕容垂进拔郧城义)
(熙初 桓振 据江陵为刘毅等所败逃于涢川既又/自郧城袭江陵梁武帝攻鲁山谓郧城竟陵之粟)
(方舟而下是也岂安陆实 (第 14b 页)
(通用又其地故名郧城五代志云安陆县理郧城/晋太元八年苻坚大举入寇慕容垂进拔郧城义)
(熙初 桓振 据江陵为刘毅等所败逃于涢川既又/自郧城袭江陵梁武帝攻鲁山谓郧城竟陵之粟)
(方舟而下是也岂安陆实 (第 14b 页)
振士庶效节社稷载安
四海齐庆其大赦天下凡诸畏逼事屈逆命者一无所
问戊寅奉神主入于太庙闰月己丑桓元故将 扬武将
军桓振
陷江陵刘毅何无忌退守寻阳帝复蒙尘于贼
营六月益州刺史毛璩讨伪梁州刺史桓希斩之秋七
月戊申永安皇后何氏 …… (第 87b 页)
阮腆之而还慕容德死兄子超嗣伪位
义熙元年春正月帝在江陵南阳太守鲁宗之起义兵
袭破襄阳己丑刘毅次于马头 桓振 以帝屯于江津辛 …… (第 88a 页)
法驾迎帝于江陵弘农太守戴宁之
建威主簿徐惠子等谋反伏诛平西参军谯纵害平西
将军益州刺史毛璩以蜀叛三月 桓振 复袭江陵荆州
刺史司马休之奔于襄阳建威将军刘怀肃讨振斩之 …… (第 88b 页)
二年
恭帝讳德文字德文安帝母弟也初封琅邪王历中军
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
录尚书六条事元兴初迁车骑大将军桓元执政进位
太宰加衮冕之服绿綟绶元篡位以帝为石阳县公与
安帝俱居寻阳及元败随至江陵元死 桓振 奄至跃马
奋戈直至阶下瞋目谓安帝曰臣门户何负国家而屠
灭若是帝乃下床谓振曰此岂我兄弟意邪振乃下马 (第 96b 页)
四海齐庆其大赦天下凡诸畏逼事屈逆命者一无所
问戊寅奉神主入于太庙闰月己丑桓元故将 扬武将
军桓振
营六月益州刺史毛璩讨伪梁州刺史桓希斩之秋七
月戊申永安皇后何氏 …… (第 87b 页)
阮腆之而还慕容德死兄子超嗣伪位
义熙元年春正月帝在江陵南阳太守鲁宗之起义兵
袭破襄阳己丑刘毅次于马头 桓振 以帝屯于江津辛 …… (第 88a 页)
法驾迎帝于江陵弘农太守戴宁之
建威主簿徐惠子等谋反伏诛平西参军谯纵害平西
将军益州刺史毛璩以蜀叛三月 桓振 复袭江陵荆州
刺史司马休之奔于襄阳建威将军刘怀肃讨振斩之 …… (第 88b 页)
二年
恭帝讳德文字德文安帝母弟也初封琅邪王历中军
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
录尚书六条事元兴初迁车骑大将军桓元执政进位
太宰加衮冕之服绿綟绶元篡位以帝为石阳县公与
安帝俱居寻阳及元败随至江陵元死 桓振 奄至跃马
奋戈直至阶下瞋目谓安帝曰臣门户何负国家而屠
灭若是帝乃下床谓振曰此岂我兄弟意邪振乃下马 (第 96b 页)
及义军并以为然贼徒大
败即克湓口连进大破元军无忌笃欲乘胜追元直造
江陵道规曰诸桓世居西楚群小皆为竭力 桓振 勇冠
三军且可顿兵以计策縻之无忌不从果为振败乃退
还寻阳缮舟甲复进遂平巴陵无忌翼卫天子还京师
道规留 (第 8a 页)
败即克湓口连进大破元军无忌笃欲乘胜追元直造
江陵道规曰诸桓世居西楚群小皆为竭力 桓振 勇冠
三军且可顿兵以计策縻之无忌不从果为振败乃退
还寻阳缮舟甲复进遂平巴陵无忌翼卫天子还京师
道规留 (第 8a 页)
倚伏烦密少于鉴略以至于败子简之载丧下都葬于
丹徒遂居墓侧义旗建率私僮客随义军蹑桓元元死
简之食其肉 桓振 之役义军失利简之没阵弟旷之有
父风仕至剡令
杨佺期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后也曾祖准太常自
震至准七世有 …… (第 47b 页)
于峥嵘洲毅乘风纵火
尽锐争先元众大溃烧辎重夜走元将郭铨刘雅等袭
陷寻阳毅遣威武将军刘怀肃讨平之及元死 桓振 桓
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元将冯该以兵会于振毅进击
为振所败退次寻阳坐免官寻原之刘裕命何无忌受
毅节度无 …… (第 51b 页)
破冯该
于豫章口推锋而进遂入江陵振闻城陷与谦北走乘
舆反正毅执元党卞范之羊僧寿夏侯崇之桓道恭等
斩之 桓振 复与苻宏自郧城袭陷江陵与刘怀肃相持
毅部将击振杀之并斩伪辅国将军桓珍毅又攻拔迁 …… (第 52b 页)
破走元于峥嵘洲无忌进据巴陵元从兄谦从子振乘
间陷江陵无忌道规进攻谦于马头攻桓蔚于龙泉皆
破之既而为 桓振 所败退还寻阳无忌与毅道规复进 (第 61b 页)
丹徒遂居墓侧义旗建率私僮客随义军蹑桓元元死
简之食其肉 桓振 之役义军失利简之没阵弟旷之有
父风仕至剡令
杨佺期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后也曾祖准太常自
震至准七世有 …… (第 47b 页)
于峥嵘洲毅乘风纵火
尽锐争先元众大溃烧辎重夜走元将郭铨刘雅等袭
陷寻阳毅遣威武将军刘怀肃讨平之及元死 桓振 桓
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元将冯该以兵会于振毅进击
为振所败退次寻阳坐免官寻原之刘裕命何无忌受
毅节度无 …… (第 51b 页)
破冯该
于豫章口推锋而进遂入江陵振闻城陷与谦北走乘
舆反正毅执元党卞范之羊僧寿夏侯崇之桓道恭等
斩之 桓振 复与苻宏自郧城袭陷江陵与刘怀肃相持
毅部将击振杀之并斩伪辅国将军桓珍毅又攻拔迁 …… (第 52b 页)
破走元于峥嵘洲无忌进据巴陵元从兄谦从子振乘
间陷江陵无忌道规进攻谦于马头攻桓蔚于龙泉皆
破之既而为 桓振 所败退还寻阳无忌与毅道规复进 (第 61b 页)
十五年三月大赦 十七年正月大赦除逋租宿债
安帝即位大赦 隆安二年十月大赦 四年正月大
赦 七月大赦 元兴元年正月大赦 十二月桓元
擅政曲赦广陵彭城大逆以下 三年二月刘裕讨桓
元置留台承制大赦惟桓元一族不宥 五月帝反政
于江陵大赦凡诸畏逼屈事逆命者一无所问 义熙
元年大赦改元唯桓元 桓振 一族及同党不在原例
三年春大赦 五年正月大赦 六年五月大赦 八
年八月大赦 十一年正月大赦 九月大赦 (第 6a 页)
安帝即位大赦 隆安二年十月大赦 四年正月大
赦 七月大赦 元兴元年正月大赦 十二月桓元
擅政曲赦广陵彭城大逆以下 三年二月刘裕讨桓
元置留台承制大赦惟桓元一族不宥 五月帝反政
于江陵大赦凡诸畏逼屈事逆命者一无所问 义熙
元年大赦改元唯桓元 桓振 一族及同党不在原例
三年春大赦 五年正月大赦 六年五月大赦 八
年八月大赦 十一年正月大赦 九月大赦 (第 6a 页)
翻)
(又音/祈)诸军犹未至时桓谦匿于沮中(沿沮水上下为沮/中临沮上黄二县)
(皆其地也/沮干余翻) 扬武将军桓振 匿于华容浦(华容县自汉以/来属南郡水经)
(注江水左迤为中夏口右则中郎浦出焉华容县今在/监利县界晋书 …… (第 28b 页)
曰(帅读/曰率)主上法尧禅舜今楚祚不终百姓之心复归于
晋矣以琅邪王德文领徐州 刺史振 为都督八郡诸军
事荆州刺史谦复为侍中卫将军加江豫二州刺史帝
侍御左右皆振之腹心振少薄行玄不以子妷齿 …… (第 29b 页)
刘毅等上笺请罪(上时/掌翻)刘裕以毅节度诸军免其青州 刺史桓振 以桓蔚为雍州刺史镇襄阳(雍于/用翻)柳约之罗
述甄季之闻桓玄死自白帝进军至枝江(枝江县自汉/以来属南 (第 30b 页)
郡)
(我朝省为镇属松/滋县甄之人翻)闻何无忌等败于灵溪亦引兵退俄
而述季之皆病约之诣 桓振 伪降欲谋袭振事泄振杀
之约之司马时延祖(时姓/也)涪陵太守文处茂收其馀众
保涪陵(处昌吕翻/涪音浮) …… (第 30b 页)
下复自同)
桓玄兄子亮自称江州刺史寇豫章敬宣击破之刘毅
何无忌刘道规复自寻阳西上至夏口(夏户/雅翻) 桓振 遣镇
东将军冯该守东岸扬武将军孟山图据鲁山城辅国 …… (第 32b 页)
字)士卒为
虎狼所杀及冻死者五千馀人 十二月刘毅等进克
巴陵毅号令严整所过百姓安悦刘裕复以毅为兖州 刺史桓振 以桓放之为益州刺史屯西陵文处茂击破
之放之走还江陵 高句丽侵燕(句如字又音/驹丽力知翻) 戊辰 (第 33b 页)
(又音/祈)诸军犹未至时桓谦匿于沮中(沿沮水上下为沮/中临沮上黄二县)
(皆其地也/沮干余翻) 扬武将军桓振 匿于华容浦(华容县自汉以/来属南郡水经)
(注江水左迤为中夏口右则中郎浦出焉华容县今在/监利县界晋书 …… (第 28b 页)
曰(帅读/曰率)主上法尧禅舜今楚祚不终百姓之心复归于
晋矣以琅邪王德文领徐州 刺史振 为都督八郡诸军
事荆州刺史谦复为侍中卫将军加江豫二州刺史帝
侍御左右皆振之腹心振少薄行玄不以子妷齿 …… (第 29b 页)
刘毅等上笺请罪(上时/掌翻)刘裕以毅节度诸军免其青州 刺史桓振 以桓蔚为雍州刺史镇襄阳(雍于/用翻)柳约之罗
述甄季之闻桓玄死自白帝进军至枝江(枝江县自汉/以来属南 (第 30b 页)
郡)
(我朝省为镇属松/滋县甄之人翻)闻何无忌等败于灵溪亦引兵退俄
而述季之皆病约之诣 桓振 伪降欲谋袭振事泄振杀
之约之司马时延祖(时姓/也)涪陵太守文处茂收其馀众
保涪陵(处昌吕翻/涪音浮) …… (第 30b 页)
下复自同)
桓玄兄子亮自称江州刺史寇豫章敬宣击破之刘毅
何无忌刘道规复自寻阳西上至夏口(夏户/雅翻) 桓振 遣镇
东将军冯该守东岸扬武将军孟山图据鲁山城辅国 …… (第 32b 页)
字)士卒为
虎狼所杀及冻死者五千馀人 十二月刘毅等进克
巴陵毅号令严整所过百姓安悦刘裕复以毅为兖州 刺史桓振 以桓放之为益州刺史屯西陵文处茂击破
之放之走还江陵 高句丽侵燕(句如字又音/驹丽力知翻) 戊辰 (第 33b 页)
安皇帝已
义熙元年春正月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
桓蔚走江陵(蔚纡/勿翻)己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 桓振 挟帝 …… (第 1a 页)
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冈盖因冈而得名其地去江陵城二)
(十/里)桓谦弃城走毅等入江陵执卞范之等斩之 桓振 还 …… (第 1b 页)
古/苋翻) 二
月丁巳留台备法驾迎帝于江陵刘毅刘道规留屯夏
口(夏户/雅翻)何无忌奉帝东还 初毛璩闻 桓振 陷江陵帅
众三万顺流东下将讨之使其弟西夷校尉瑾蜀郡太
守瑗出外水(璩求于翻瑾渠吝翻瑗于眷翻蜀有内水 …… (第 3b 页)
兄子平南将军抚据之 癸亥魏主圭还自豺山罢尚
书三十六曹(魏三十六曹始见于/一百九卷隆安元年) 三月 桓振 自郧城
袭江陵(杜预曰江夏云杜县东南有郧城古郧子之国/郧音云振先逃于郧川郧城盖在郧川也郧音)
(云 …… (第 4b 页)
子河间王洪生子威徙封章武传至孙/无嗣河间王钦以子范之继之秀范之子也)及益州刺
史司马轨之谋反伏诛秀妻 桓振 之妹也故自疑而反 …… (第 8b 页)
盖国镇兄弟刘裕兴复篡意未彰国)
(璠宜如刘敬宣辈南归可也乃攻扰晋边者钦孙秀嗣/封章武国璠从兄弟也秀以 桓振 妹婿谋反诛故国璠)
(兄弟不敢南归耳岂知裕之/必篡哉昙徒含翻璠孚袁翻)二月甲戌国璠等攻陷弋
阳 燕军 (第 13b 页)
义熙元年春正月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
桓蔚走江陵(蔚纡/勿翻)己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 桓振 挟帝 …… (第 1a 页)
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冈盖因冈而得名其地去江陵城二)
(十/里)桓谦弃城走毅等入江陵执卞范之等斩之 桓振 还 …… (第 1b 页)
古/苋翻) 二
月丁巳留台备法驾迎帝于江陵刘毅刘道规留屯夏
口(夏户/雅翻)何无忌奉帝东还 初毛璩闻 桓振 陷江陵帅
众三万顺流东下将讨之使其弟西夷校尉瑾蜀郡太
守瑗出外水(璩求于翻瑾渠吝翻瑗于眷翻蜀有内水 …… (第 3b 页)
兄子平南将军抚据之 癸亥魏主圭还自豺山罢尚
书三十六曹(魏三十六曹始见于/一百九卷隆安元年) 三月 桓振 自郧城
袭江陵(杜预曰江夏云杜县东南有郧城古郧子之国/郧音云振先逃于郧川郧城盖在郧川也郧音)
(云 …… (第 4b 页)
子河间王洪生子威徙封章武传至孙/无嗣河间王钦以子范之继之秀范之子也)及益州刺
史司马轨之谋反伏诛秀妻 桓振 之妹也故自疑而反 …… (第 8b 页)
盖国镇兄弟刘裕兴复篡意未彰国)
(璠宜如刘敬宣辈南归可也乃攻扰晋边者钦孙秀嗣/封章武国璠从兄弟也秀以 桓振 妹婿谋反诛故国璠)
(兄弟不敢南归耳岂知裕之/必篡哉昙徒含翻璠孚袁翻)二月甲戌国璠等攻陷弋
阳 燕军 (第 13b 页)
三司江州都督后以贰于裕被攻众散而缢
南北朝宋刘怀肃彭城人武帝从母兄征孙恩有战
功为费令后为司马斩 桓振 平江陵封东兴县侯
弟怀敬怀慎怀默俱显怀敬子真道钱唐令有美
政为刺史讨破杨难当加建威将军怀慎以 (第 31a 页)
南北朝宋刘怀肃彭城人武帝从母兄征孙恩有战
功为费令后为司马斩 桓振 平江陵封东兴县侯
弟怀敬怀慎怀默俱显怀敬子真道钱唐令有美
政为刺史讨破杨难当加建威将军怀慎以 (第 31a 页)
既战胜以为大事已定不急追蹑又遇风舡未能进玄
死几一旬诸军犹未至时桓谦匿于沮中 扬武将军桓
振 匿于华客浦玄故将王稚徽戍巴陵遣人报振云桓
歆已克京邑冯稚复克寻阳刘毅诸军并中路败退振
大喜聚党得二百 …… (第 45b 页)
谥曰武悼皇帝癸巳谦等
帅群臣奉玺绶于帝曰主上法尧禅舜今楚祚不终百
姓之心复归于晋矣以琅邪王德文领徐州 刺史振 为
都督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谦复为侍中卫将军加江
豫二州刺史帝侍御左右皆振之腹心振少薄行玄不
以子侄齿 …… (第 46a 页)
青州 刺史桓振 以桓蔚为雍州刺史镇襄阳柳约之罗
述甄季之闻桓玄死自白帝进军至枝江闻何无忌等 (第 47a 页)
败于灵溪亦引兵退俄而述季之皆病约之诣 桓振 伪
降欲谋袭振事泄振杀之约之司马时延祖涪陵太守
文处茂收其馀众保涪陵六月毛璩遣将攻汉中斩桓
希璩自领 …… (第 47a 页)
阳西上至夏口 桓振 遣镇东将军冯该守东岸扬武将
军孟山图据鲁山城辅国将军桓仙客守偃月垒众合
万人水陆相援毅攻鲁山城道规攻 …… (第 47b 页)
冬十二月刘毅等进克巴陵毅号令严整所过百姓安
悦刘裕复以毅为兖州 刺史桓振 以桓放之为益州刺
史屯西陵文处茂击破之放之走还江陵 是岁晋
民避乱襁负之淮北者道路相属 …… (第 47b 页)
义熙元年春正月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
相蔚走江陵己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 桓振 挟帝出屯
江津遣使求割江荆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许辛卯宗
之击破振将温楷于柞溪进屯纪南振㽜桓谦冯该守
江 …… (第 48a 页)
冯该于豫章
口桓谦弃城走毅等入江陵执卞范之等斩之 桓振
还
望见火起知城已陷其众已溃振逃于涢川乙未诏大
处分悉委冠军将军刘毅戊戍大赦改元惟桓氏不赦 …… (第 48a 页)
澹之温楷皆奔秦怡弘
之弟也 二月丁巳留台备法驾迎帝于江陵刘毅
刘道规留屯夏口何无忌奉帝东还 三月 桓振 自
郧城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战败奔襄阳振自称
荆州刺史建威将军 …… (第 48b 页)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七下
宋 袁枢 撰
谯纵之乱
晋安帝义熙元年 初毛璩闻 桓振 陷江陵帅众三万
顺流东下将讨之使其弟西夷校尉瑾蜀郡太守瑗出
外水参军巴西谯纵侯晖出涪水蜀人不乐远征晖 (第 69a 页)
死几一旬诸军犹未至时桓谦匿于沮中 扬武将军桓
振 匿于华客浦玄故将王稚徽戍巴陵遣人报振云桓
歆已克京邑冯稚复克寻阳刘毅诸军并中路败退振
大喜聚党得二百 …… (第 45b 页)
谥曰武悼皇帝癸巳谦等
帅群臣奉玺绶于帝曰主上法尧禅舜今楚祚不终百
姓之心复归于晋矣以琅邪王德文领徐州 刺史振 为
都督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谦复为侍中卫将军加江
豫二州刺史帝侍御左右皆振之腹心振少薄行玄不
以子侄齿 …… (第 46a 页)
青州 刺史桓振 以桓蔚为雍州刺史镇襄阳柳约之罗
述甄季之闻桓玄死自白帝进军至枝江闻何无忌等 (第 47a 页)
败于灵溪亦引兵退俄而述季之皆病约之诣 桓振 伪
降欲谋袭振事泄振杀之约之司马时延祖涪陵太守
文处茂收其馀众保涪陵六月毛璩遣将攻汉中斩桓
希璩自领 …… (第 47a 页)
阳西上至夏口 桓振 遣镇东将军冯该守东岸扬武将
军孟山图据鲁山城辅国将军桓仙客守偃月垒众合
万人水陆相援毅攻鲁山城道规攻 …… (第 47b 页)
冬十二月刘毅等进克巴陵毅号令严整所过百姓安
悦刘裕复以毅为兖州 刺史桓振 以桓放之为益州刺
史屯西陵文处茂击破之放之走还江陵 是岁晋
民避乱襁负之淮北者道路相属 …… (第 47b 页)
义熙元年春正月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
相蔚走江陵己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 桓振 挟帝出屯
江津遣使求割江荆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许辛卯宗
之击破振将温楷于柞溪进屯纪南振㽜桓谦冯该守
江 …… (第 48a 页)
冯该于豫章
口桓谦弃城走毅等入
望见火起知城已陷其众已溃振逃于涢川乙未诏大
处分悉委冠军将军刘毅戊戍大赦改元惟桓氏不赦 …… (第 48a 页)
澹之温楷皆奔秦怡弘
之弟也 二月丁巳留台备法驾迎帝于江陵刘毅
刘道规留屯夏口何无忌奉帝东还 三月 桓振 自
郧城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战败奔襄阳振自称
荆州刺史建威将军 …… (第 48b 页)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七下
宋 袁枢 撰
谯纵之乱
晋安帝义熙元年 初毛璩闻 桓振 陷江陵帅众三万
顺流东下将讨之使其弟西夷校尉瑾蜀郡太守瑗出
外水参军巴西谯纵侯晖出涪水蜀人不乐远征晖 (第 69a 页)
(人/)抽刀而前元曰汝何人敢杀天子迁曰我杀天子
之贼耳遂斩之乘舆反正于江陵以脩之为骠骑将
军大赦奉神主于太庙毅等传送元首枭于大桁
闰月 桓振 袭江陵陷之刘毅等进兵讨之不克
毅等既战胜以为大事已定不急追蹑元死几一旬
诸军犹未至桓谦及振窜匿复 …… (第 28a 页)
(华殿负土北门与榖同价苻氏尝季/夏思冻鱼熙下有司切责不得斩之)
(乙/巳)义熙元年(南燕主慕容超太上/元年西凉建初元年)春正月刘毅等入江
陵 桓振 亡走谦奔秦
先是刘毅等进克巴陵号令严整所过百姓安悦至
是军至马 (第 29b 页)
桓振 挟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荆二
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许会南阳太守鲁宗之(字彦仁/扶风郿)
(人/)起兵袭 …… (第 29b 页)
以鲁宗之为雍州(东晋侨置雍/州于襄阳)刺史毛璩为征西将
军督梁益等五州弟瑾为梁秦刺史瑗为宁州刺史
桓谦何澹之等皆奔秦(既而 桓振 复袭江陵将军刘/怀肃与战诛之 刘怀肃彭) …… (第 30a 页)
无忌奉帝东还
益州参军谯纵(巴西南/充人)杀其刺史毛璩自称成都王
先是毛璩遣兵攻梁州诛元所署刺史桓希已闻 桓
振 陷江陵帅众三万顺流东下将讨之使其弟瑗出
外水(蜀有内水外水内水即涪江亦曰内江外水即/岷江亦曰蜀江水 (第 31a 页)
之贼耳遂斩之乘舆反正于江陵以脩之为骠骑将
军大赦奉神主于太庙毅等传送元首枭于大桁
闰月 桓振 袭江陵陷之刘毅等进兵讨之不克
毅等既战胜以为大事已定不急追蹑元死几一旬
诸军犹未至桓谦及振窜匿复 …… (第 28a 页)
(华殿负土北门与榖同价苻氏尝季/夏思冻鱼熙下有司切责不得斩之)
(乙/巳)义熙元年(南燕主慕容超太上/元年西凉建初元年)春正月刘毅等入江
陵 桓振 亡走谦奔秦
先是刘毅等进克巴陵号令严整所过百姓安悦至
是军至马 (第 29b 页)
桓振 挟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荆二
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许会南阳太守鲁宗之(字彦仁/扶风郿)
(人/)起兵袭 …… (第 29b 页)
以鲁宗之为雍州(东晋侨置雍/州于襄阳)刺史毛璩为征西将
军督梁益等五州弟瑾为梁秦刺史瑗为宁州刺史
桓谦何澹之等皆奔秦(既而 桓振 复袭江陵将军刘/怀肃与战诛之 刘怀肃彭) …… (第 30a 页)
无忌奉帝东还
益州参军谯纵(巴西南/充人)杀其刺史毛璩自称成都王
先是毛璩遣兵攻梁州诛元所署刺史桓希已闻 桓
振 陷江陵帅众三万顺流东下将讨之使其弟瑗出
外水(蜀有内水外水内水即涪江亦曰内江外水即/岷江亦曰蜀江水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