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㙖” 相关资源
別集類
挽郑警轩光远(东璞○六首)
谨次约窝李公(显靖)韵
赠尹莱伯(弼秉)
次横溪书堂韵
挽郑道源
寄 李稚春(㙖) 挽崔毅仲(光镇○二首)
赠李善述(述靖)
家兄迟庵公回甲日。作诗献寿。
次权松溪春兴诗(三十首○连押平声。尾句押其原韵。)
闻 李稚春 蒙 宥
挽柳临汝斋(■(氵奎))
挽崔喘翁山甫(兴岦)
挽崔清彦(湜)
三足 …… 百弗庵先生挽(缅礼时)
挽聋叟李进士晦伯(鼎五)
次丹山塾六老会韵
重阳后会江亭
挽 李稚春(二首)
呈郑立斋
谨次愚伏先生愚山二十景韵
鸥江书院(享圃隐晦斋两先生) …… 与郑士仰
与郑士仰别纸
与李参判(尚度)
答金子野(㙆)
与族侄希元(万运)
与李 稚春
与李 稚春 与李 稚春
答郑季相(东弼)
与尹清道(守翼)
与崔锡章(鸿晋)
答李善述
晚觉斋
谨次约窝李公(显靖)韵
赠尹莱伯(弼秉)
次横溪书堂韵
挽郑道源
寄 李稚春(㙖) 挽崔毅仲(光镇○二首)
赠李善述(述靖)
家兄迟庵公回甲日。作诗献寿。
次权松溪春兴诗(三十首○连押平声。尾句押其原韵。)
闻 李稚春 蒙 宥
挽柳临汝斋(■(氵奎))
挽崔喘翁山甫(兴岦)
挽崔清彦(湜)
三足 …… 百弗庵先生挽(缅礼时)
挽聋叟李进士晦伯(鼎五)
次丹山塾六老会韵
重阳后会江亭
挽 李稚春(二首)
呈郑立斋
谨次愚伏先生愚山二十景韵
鸥江书院(享圃隐晦斋两先生) …… 与郑士仰
与郑士仰别纸
与李参判(尚度)
答金子野(㙆)
与族侄希元(万运)
与李 稚春
与李 稚春 与李 稚春
答郑季相(东弼)
与尹清道(守翼)
与崔锡章(鸿晋)
答李善述
晚觉斋
善人那无食报天。兰玉庶几馀休光。老年江干渔钓约。观鱼台下月苍苍。嗟哉道源奈子何。只将芜语题哀章。
寄 李稚春(㙖) 斯翁消息近何如。金玉其音隔岁疏。归梦几悬湖上月。相思时检箧中书。江山闭户三春晚。天地论心一釰馀。遥 …… (第 437H 页)
微材自阻青云路。长物犹存白木镵。语燕双栖亲似友。流莺百啭巧如谗。儒家乐地存名教。不数清虚晋阮咸。
闻 李稚春 蒙 宥
天祐宗祊国是彰。吾南义理万人章。鸡竿大霈恩深海。汗竹高名岭有光。万古伦纲悬日月。 两朝心法继 …… (第 439L 页)
胜游。何处泛花非九日。今宵得月亦中秋。城山夕燧平安报。瑟岳晴岚隐映浮。俛仰之间今古感。槛前流水自悠悠 。
挽 李稚春(二首)
大小山前学舍清。百年诗礼一家声。青毡继世渊源正。白首穷经践履精。林下啸歌安素分。閒中 (第 447H 页)
寄 李稚春(㙖) 斯翁消息近何如。金玉其音隔岁疏。归梦几悬湖上月。相思时检箧中书。江山闭户三春晚。天地论心一釰馀。遥 …… (第 437H 页)
微材自阻青云路。长物犹存白木镵。语燕双栖亲似友。流莺百啭巧如谗。儒家乐地存名教。不数清虚晋阮咸。
闻 李稚春 蒙 宥
天祐宗祊国是彰。吾南义理万人章。鸡竿大霈恩深海。汗竹高名岭有光。万古伦纲悬日月。 两朝心法继 …… (第 439L 页)
胜游。何处泛花非九日。今宵得月亦中秋。城山夕燧平安报。瑟岳晴岚隐映浮。俛仰之间今古感。槛前流水自悠悠 。
挽 李稚春(二首)
大小山前学舍清。百年诗礼一家声。青毡继世渊源正。白首穷经践履精。林下啸歌安素分。閒中 (第 447H 页)
可易其方。乾坎之各兼两象而已。岂可遂谓乾本西而坎本南乎。才识浅短。莫知其所以然。幸明白指教如何。
与 李稚春
谓有漆溪之行。必不我弃。闻御者自乌山直还。此心怅望。尚有耿结。典礼疏举。系是吾岭大义也。闻以疏首之望 …… (第 458L 页)
再次呈单。递免乃已。道中诸友不念此间情状。其所诮责。必无所不至矣。若闻疏行还归。当躬晋面谢计耳。
与 李稚春
海岛佩玦之行。决非七耋翁所可堪任。况其蜒风瘴雾。水土异宜。区区向虑。无时暂弛。即因便风。伏闻稳税远驾 …… (第 459H 页)
最后。未得握别于过境之时。逖仰行尘。只切悲恨而已。 天鉴孔昭。恩霈必降。未前十分保重。以副远祝。
与 李稚春
各在衰暮。不能命驾往复。寒暖亦有意未就。时因便风。叩询动静以自慰而已。三阳回泰。伏惟节宣神休。东汲志 (第 459H 页)
与 李稚春
谓有漆溪之行。必不我弃。闻御者自乌山直还。此心怅望。尚有耿结。典礼疏举。系是吾岭大义也。闻以疏首之望 …… (第 458L 页)
再次呈单。递免乃已。道中诸友不念此间情状。其所诮责。必无所不至矣。若闻疏行还归。当躬晋面谢计耳。
与 李稚春
海岛佩玦之行。决非七耋翁所可堪任。况其蜒风瘴雾。水土异宜。区区向虑。无时暂弛。即因便风。伏闻稳税远驾 …… (第 459H 页)
最后。未得握别于过境之时。逖仰行尘。只切悲恨而已。 天鉴孔昭。恩霈必降。未前十分保重。以副远祝。
与 李稚春
各在衰暮。不能命驾往复。寒暖亦有意未就。时因便风。叩询动静以自慰而已。三阳回泰。伏惟节宣神休。东汲志 (第 459H 页)
异于踵门挟册之人。遂自附于私淑之义。而于百弗先生缅礼时。为文以祭之。
与默轩李公万运,立斋郑公宗鲁, 俛庵李公㙖 为道义交。凡义理剖判。经旨讲说。源源往复。以资丽泽之益。
乙卯修契于星山之布川。号其洞曰九老。
己未 (第 519L 页)
与默轩李公万运,立斋郑公宗鲁, 俛庵李公㙖 为道义交。凡义理剖判。经旨讲说。源源往复。以资丽泽之益。
乙卯修契于星山之布川。号其洞曰九老。
己未 (第 519L 页)
答南宗伯启蒙疑义[二]
答南宗伯启蒙疑义[三]
答郑理卿(台摄)
答郑监察(元善)
与 李稚春(㙖○丙寅) 李稚春 朱蕫二说不同辨
答 李稚春 朱蕫二说疑义[二]
与李致道(埦○己酉)
答金道彦(宗德)
答金道彦
答金道
答南宗伯启蒙疑义[三]
答郑理卿(台摄)
答郑监察(元善)
与 李稚春(㙖○丙寅) 李稚春 朱蕫二说不同辨
答 李稚春 朱蕫二说疑义[二]
与李致道(埦○己酉)
答金道彦(宗德)
答金道彦
答金道
不能自已。不知此生更有稳接清仪大家团圞之日耶。一怅又一企。馀非尺书可既。惟祝益懋崇深。用副瞻想。
与 李稚春(㙖○丙寅) 𩃬曀乍滥。恩沛自天。感祝洪造。何以报答。途见章子厚回返。古人当让执事一头地矣。伏惟素位居易。髭发 …… (第 249H 页)
答 李稚春 朱蕫二说不同辨
阳仪生八卦上阴爻。而阴仪生八卦上阳爻。则谓之交。阳仪生八卦上阳爻。阴仪生八卦上阴爻。 …… (第 249L 页)
之上。故见其位次而知其二太交而生艮兑。二少交而生震巽尔。胡氏并指乾坤而谓六卦相挨者。亦似可疑耳。
答 李稚春 朱蕫二说疑义[二]
(第 250H 页)
与 李稚春(㙖○丙寅) 𩃬曀乍滥。恩沛自天。感祝洪造。何以报答。途见章子厚回返。古人当让执事一头地矣。伏惟素位居易。髭发 …… (第 249H 页)
答 李稚春 朱蕫二说不同辨
阳仪生八卦上阴爻。而阴仪生八卦上阳爻。则谓之交。阳仪生八卦上阳爻。阴仪生八卦上阴爻。 …… (第 249L 页)
之上。故见其位次而知其二太交而生艮兑。二少交而生震巽尔。胡氏并指乾坤而谓六卦相挨者。亦似可疑耳。
答 李稚春 朱蕫二说疑义[二]
(第 250H 页)
题清潭诗卷
题李深远咏画诗后
题李用康(惟䄵)咏书绝句后
题伯愚樵唱诗卷
书岭儒 李㙖 入侍 筵本要语后
题李深远遗稿卷首
伸冤录跋
东宫书进无逸抑屏风跋
王世孙颁
题李深远咏画诗后
题李用康(惟䄵)咏书绝句后
题伯愚樵唱诗卷
书岭儒 李㙖 入侍 筵本要语后
题李深远遗稿卷首
伸冤录跋
东宫书进无逸抑屏风跋
王世孙颁
岂独斯人也哉。伯愚他日还 朝。幸为告公卿大夫。毋轻天下士。己丑早春。梦梧山人。书于菊里草堂。
书岭儒 李㙖 入侍 筵本要语后
上招 (第 545L 页)
李㙖 等至前。语之曰。予于此事。自有量度秤停者。数拾年讲明者。即此个义理也。又曰。欲尽言则有所不敢。宁受天 …… (第 545L 页)
快伸义理。顾何伤乎。 上曰。阴翳虽无损。螮蝀虽无关。而语及太清与日月。己有所不敢矣。
壬子夏。岭儒 李㙖 等一万有馀人。上疏请卞 先诬。讨诸逆贼罪。则 上命引见㙖。 玉色悽然。掩抑者久之。 下教千百言。而大 (第 545L 页)
书岭儒 李㙖 入侍 筵本要语后
上招 (第 545L 页)
李㙖 等至前。语之曰。予于此事。自有量度秤停者。数拾年讲明者。即此个义理也。又曰。欲尽言则有所不敢。宁受天 …… (第 545L 页)
快伸义理。顾何伤乎。 上曰。阴翳虽无损。螮蝀虽无关。而语及太清与日月。己有所不敢矣。
壬子夏。岭儒 李㙖 等一万有馀人。上疏请卞 先诬。讨诸逆贼罪。则 上命引见㙖。 玉色悽然。掩抑者久之。 下教千百言。而大 (第 545L 页)
上使检书官问疾。 谕曰。不见卿久矣。不翅若渴者之思饮。卿不量筋力。过守礼
防。以致荣卫之受损。得无怍于古人之垂诫耶。窃为之慨惜。须念勉抑之方。姜桂以苏胃。蔘桠以调疴。速复常度。毋贻虑念。今日是何日。年年是日。每颂 先大王天地日月之之大之明。而赖有卿等协力阐廓。使大义不至湮晦。今焉忠宪逝矣。伊时藜藿之势。以卿在野愿忠而多助。岂有关于托名原书之与否乎。誊送忠宪家赐祭文一度。烦卿修明之功。卿其努力故谕。(忠宪徐命善谥也。)
上复遣阁吏。问疾。
十六年壬子。(公年六十五岁。)正月。 上遣阁吏问疾。
上复遣阁吏。 宣珍剂。
二月。 上遣阁吏。问疾。
三月。 上遣阁吏。存问。
闰四月。跋岭儒 李㙖 等入侍 筵本。
岭南儒生 (第 602L 页)
李㙖 等一万馀人上疏。请辨先世子诬。讨诸逆贼罪。 上召见㙖等。 下教至数千百言。有曰。予于此事。自有量度称 (第 602L 页)
防。以致荣卫之受损。得无怍于古人之垂诫耶。窃为之慨惜。须念勉抑之方。姜桂以苏胃。蔘桠以调疴。速复常度。毋贻虑念。今日是何日。年年是日。每颂 先大王天地日月之之大之明。而赖有卿等协力阐廓。使大义不至湮晦。今焉忠宪逝矣。伊时藜藿之势。以卿在野愿忠而多助。岂有关于托名原书之与否乎。誊送忠宪家赐祭文一度。烦卿修明之功。卿其努力故谕。(忠宪徐命善谥也。)
上复遣阁吏。问疾。
十六年壬子。(公年六十五岁。)正月。 上遣阁吏问疾。
上复遣阁吏。 宣珍剂。
二月。 上遣阁吏。问疾。
三月。 上遣阁吏。存问。
闰四月。跋岭儒 李㙖 等入侍 筵本。
岭南儒生 (第 602L 页)
李㙖 等一万馀人上疏。请辨先世子诬。讨诸逆贼罪。 上召见㙖等。 下教至数千百言。有曰。予于此事。自有量度称 (第 602L 页)
与赵晦之(学洙○丁巳)
答李景瞻(癸酉)
与李君宅(仁行○戊辰)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与 李稚春(㙖)致道(埦○丁酉)
与 李稚春(丙寅)
与李致道(癸卯)
与李致道(己酉)
与柳天瑞(己酉)
与柳天
答李景瞻(癸酉)
与李君宅(仁行○戊辰)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与 李稚春(㙖)致道(埦○丁酉)
与 李稚春(丙寅)
与李致道(癸卯)
与李致道(己酉)
与柳天瑞(己酉)
与柳天
与 李稚春(㙖) 致道(埦○丁酉)
八秋进去时。团圞三夜话。固不可谓草草。但 (第 194H 页)
稚春 是识面伊始。致道则约与联镳沙村而不谐。立马回首。怅失已甚。居然岁暮。此时两庭道体。伏未审万康。佥侍馀 (第 194H 页)
学履珍相否。每羡佥左右擩染庭训。文质斐然。又与及门诸贤。切磋。其足目所到。必非昧陋所能窥测。而顷者以耽闻函丈之诲。未及叩问。佥亦侍侧中。一于谨默。如 稚春 尤不闻其绪馀。然观于气像。亦大略知之矣。未知何修而能树立乃尔耶。若宗鲁迷涂伥伥人也。及此晚暮。乍有悔 …… (第 194H 页)
不留得半壁明耶。以此有望于佥左右尤切。幸以所得频惠德音。使得分寸跻攀。卒免为小人之归。如何如何。
与 李稚春(丙寅) 七十翁走千里入瘴海已数月矣。未知起居节能无大损否。此非独从者一人谪也。实万人谪也。望勿以只影为孤。 (第 194H 页)
疏后言乎。圆胪方趾之教。已悉于前批。而今此申申。寔出于待士之意。金翰东虽在罢散中。使之冠带常仕。疏首 李㙖
招致政院。以此下教。传之岭儒。必当日捲归矣。翌晓承 命入侍。 上教曰诸儒留欲何为。公对曰 圣教至此。 (第 256H 页)
左议政蔡济恭遭人言乞退疏批
谏院请鞫前正言柳星汉启批
刑曹判书李敏辅司,直郑景淳。讨柳星汉联疏批。
岭南儒生 李㙖 等疏批(二首)
司直徐有邻。请以惩讨事编书疏批。
礼曹以南坛羹品及献官品秩。问议大臣启批
谏院请鞫前正言柳星汉启批
刑曹判书李敏辅司,直郑景淳。讨柳星汉联疏批。
岭南儒生 李㙖 等疏批(二首)
司直徐有邻。请以惩讨事编书疏批。
礼曹以南坛羹品及献官品秩。问议大臣启批
生平玩赜之积劳神精。自以为尽在是。今于幺么星汉。何所事而如是龂龂寄语。卿等自令寻予意在处。
岭南儒生 李㙖 等疏批(二首)
省疏具悉。尔等千里踰岭。跋涉叫阍。其事则至敬至重。莫大莫严。其言则听不忍见不忍。不敢 (第 147H 页)
岭南儒生 李㙖 等疏批(二首)
省疏具悉。尔等千里踰岭。跋涉叫阍。其事则至敬至重。莫大莫严。其言则听不忍见不忍。不敢 (第 147H 页)
答金直甫
答金直甫
答金景蕴(戊戌)
答金景蕴(己亥)
与金景蕴(庚子)
答 李稚春(㙖○甲辰) 答李致道(埦○乙未)
答李致道(丁酉)
与李致道(辛丑)
与李致道(壬寅)
答金直甫
答金景蕴(戊戌)
答金景蕴(己亥)
与金景蕴(庚子)
答 李稚春(㙖○甲辰) 答李致道(埦○乙未)
答李致道(丁酉)
与李致道(辛丑)
与李致道(壬寅)
无浮动失措之恨否。学优仕优。莫非用功处。平日所讲。必有见验者。而地步阔远。不能扣承。徒用耿耿也。
答 李稚春(㙖○甲辰) 向者情札。寄意不偶。披来如对雅范。爱玩久而不已。昏聩无以即谢。旋愧不情也。其间月易春暮。谨问尊堂鼎 (第 78L 页)
答 李稚春(㙖○甲辰) 向者情札。寄意不偶。披来如对雅范。爱玩久而不已。昏聩无以即谢。旋愧不情也。其间月易春暮。谨问尊堂鼎 (第 78L 页)
本生先妣练期已过。而长子缞服尚在身。常居及出入时。当服黪欤。服缞欤。
按杂记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麻易之。注。大功之服。盖为长殇降服云。则虽殇大功之麻绖。犹易三年之练冠。况本生练期已过。则服已除矣。岂可以心制而不服长子斩乎。愚意则常居及出入服缞。在本生殡。服黪恐当。更询于知礼家。如何。
答张周谦(祚远)
询及宗孙方在本生淑夫人葬前。其妻葬。似有难安之节。然揆以礼意。重丧葬前。无轻丧不葬之文。故父葬前。子妇葬服。有问于权遂庵。父葬前母丧题主。有问于 李俛庵。 然则虽同宫之轻丧。犹许行于重丧葬前。其在异宫。岂有不葬之理哉。
答安乃叔
台胤一疏。今世有古争臣风。 (第 332L 页)
按杂记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麻易之。注。大功之服。盖为长殇降服云。则虽殇大功之麻绖。犹易三年之练冠。况本生练期已过。则服已除矣。岂可以心制而不服长子斩乎。愚意则常居及出入服缞。在本生殡。服黪恐当。更询于知礼家。如何。
答张周谦(祚远)
询及宗孙方在本生淑夫人葬前。其妻葬。似有难安之节。然揆以礼意。重丧葬前。无轻丧不葬之文。故父葬前。子妇葬服。有问于权遂庵。父葬前母丧题主。有问于 李俛庵。 然则虽同宫之轻丧。犹许行于重丧葬前。其在异宫。岂有不葬之理哉。
答安乃叔
台胤一疏。今世有古争臣风。 (第 33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