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別集類
罗氏(职方司陈良言妻徐氏俞氏其妾也良言贵州/石阡卫人携家避乱长乐丙戌值东城陷窜居)
(禅定寺四营贼露刃胁其财罗不受辱缢死徐与 俞/继之 幼女二姐三姐四姐弟将仕郎仆永禄婢福妹)
(俱投缳而死一门节烈邑人哀之为/合葬寺傍立祠以祭表为九烈墓 (第 42b 页)
(禅定寺四营贼露刃胁其财罗不受辱缢死徐与 俞/继之 幼女二姐三姐四姐弟将仕郎仆永禄婢福妹)
(俱投缳而死一门节烈邑人哀之为/合葬寺傍立祠以祭表为九烈墓 (第 42b 页)
兵曹判书李哲辅辞职书批
馆学儒生俞汉师等。请旌表四大臣书批。
副司直南有容。请敦召在乡儒臣书批。
执义 俞彦述。 请治金丹母子罪状书批。
持平吴奉源言事书批
副修撰洪良汉。请披览 大朝纶音书批。
馆学儒生俞汉师等。请旌表四大臣书批。
副司直南有容。请敦召在乡儒臣书批。
执义 俞彦述。 请治金丹母子罪状书批。
持平吴奉源言事书批
副修撰洪良汉。请披览 大朝纶音书批。
政院两司牌招达批(丙子)
每以台臣不即入来。以致时刻过时。终或停止者数。事体极为未安。待开门。即为牌招。牌去来。各别督促。
副司直金圣应。引亲年辞将任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虽若此。职带将任。不可轻许。卿其勿辞察任。
兵曹判书李哲辅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本兵之职。金吾之任。俱为紧要。卿其勿辞。从速行公。
馆学儒生俞汉师等。请旌表四大臣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业已谕。至于四大臣事。 大朝已处分。我何更为烦禀乎。尔等退修学业。
副司直南有容。请敦召在乡儒臣书批。
览书具悉。在外辅养官事。所陈是矣。令政院别谕。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执义 俞彦述。 请治金丹母子罪状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事。渠既不知其父。则亦岂知其母乎。况以子之招罪其母。法意有乖。 (第 82H 页)
拜 命。时 上以故赞善宋明钦癸未疏事。 威怒震叠。至命追夺官爵。三司启请加律。累朔不停。铨曹以朴师海 俞彦述。
连拟两司长官事。 上教曰。一朔之内。六十七十之人俱拟。其果常道乎。此诚有司直之论。宜有弹劾之举。公论 …… (第 562L 页)
见。每怅念伤怀。其女婚。悉力助奁具。女婿笠服之类。亲自监择。伯氏为伯父庶尹公后。早卒无子。公以子汉云 继之。 奉章宪公祀。依宗家而居。事丘嫂。极其尊敬。视季弟子如己子。抚育而成立。为之置田宅。俾免冻馁。少习丧礼 (第 564H 页)
见。每怅念伤怀。其女婚。悉力助奁具。女婿笠服之类。亲自监择。伯氏为伯父庶尹公后。早卒无子。公以子汉云 继之。 奉章宪公祀。依宗家而居。事丘嫂。极其尊敬。视季弟子如己子。抚育而成立。为之置田宅。俾免冻馁。少习丧礼 (第 564H 页)
总裁续大典。至是而成。条制毕具。 上亟称其精尽。丙寅公请放李彦世窜配。止 许减等。未几复奏放之。司谏 俞彦述
言事被责。公条奏 上教失处请改。 上皆从之曰。辞令之间。卿每欲补过。诚可嘉也。筵臣尝有勉 上以刚毅严 (第 529H 页)
渐。人望之不厌。未有如今。玆所被之尤万万无谓也。除目之下。惊赧罔措。封驳之论。悚息以俟。即见前大司宪 俞彦述
上疏。以前大提学徐命膺之承命荐代。谓之忘廉冒当。夫臣之有是命。即以有是荐也。主是荐者。既遭冒当之斥。 …… (第 39L 页)
比例让。将臣新授职名。亟许收回。以重公议。以全微谅。不胜幸甚。
批曰。省疏具悉。今者此任。舍卿谁先。 俞彦述 之章。岂特曰老昏。万万为骇。虽徐命膺。不必撕挨。况卿之越一岗之引嫌。千千万万过矣。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 (第 39L 页)
。以靖私分。不胜幸甚。
批曰。省疏具悉。噫。文衡之任。自古有足(一作定)价。荐者何累。观者亦何骇眼。 俞彦述 老而守前议。不思荡平界。万万无状。故业已严处。渠虽无状。既不提卿名。则其何越津而乘船。国体决不可以此 (第 40L 页)
比例让。将臣新授职名。亟许收回。以重公议。以全微谅。不胜幸甚。
批曰。省疏具悉。今者此任。舍卿谁先。 俞彦述 之章。岂特曰老昏。万万为骇。虽徐命膺。不必撕挨。况卿之越一岗之引嫌。千千万万过矣。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 (第 39L 页)
。以靖私分。不胜幸甚。
批曰。省疏具悉。噫。文衡之任。自古有足(一作定)价。荐者何累。观者亦何骇眼。 俞彦述 老而守前议。不思荡平界。万万无状。故业已严处。渠虽无状。既不提卿名。则其何越津而乘船。国体决不可以此 (第 40L 页)
掩其迹于千百代。 上召见是其言。遂罢馆阁会圈。寻因持平李匡谊劾公去职而圈选复行。尝与副提学尹汲,司谏 俞彦述,
持平安允行。合启论李光佐,赵泰亿罪状。其后言者相继抵罪。适 英庙御金商门。鞫囚威甚。金霔,曹允济等。 (第 570L 页)
情势耶。即命于殿中。招大臣九卿会圈。公不获已乃书李公福源于荐。从容趍出。一筵莫不股栗。未数日。大司宪 俞彦述。
言以公情势。强使当荐。非礼下之道。公即引入。不赴经筵召罢。冬。叙为知敦宁。兼惠民署提调。癸巳。三因事 (第 319H 页)
陁阳里社孙靖平公(洪亮)奉安文
道山里社遁庵徐公常享祝文
甲山世德祠蔚珍县监权公常享祝文
靖忠祠 知足堂 朴公(明搏)常享祝文
德谷追远祠峄阳文公(景虎)常享祝文
祭文
祭外舅竹所金公文(癸亥
道山里社遁庵徐公常享祝文
甲山世德祠蔚珍县监权公常享祝文
靖忠祠 知足堂 朴公(明搏)常享祝文
德谷追远祠峄阳文公(景虎)常享祝文
祭文
祭外舅竹所金公文(癸亥
四月己亥入金刚。至南山驿秣马。谨次先集韵。
宿高山村。次拙翁言志韵。
晓过铁岭。用东岳韵。
花川途中。用泽堂韵简淮阳守 俞继之(彦述) 。
长安寺初见金刚数峰。用农岩韵。
坐明镜台。窥玉镜潭拈韵。
鸣渊
宿表训寺 四月己亥入金刚。至南山驿秣马。谨次先集韵。
宿高山村。次拙翁言志韵。
晓过铁岭。用东岳韵。
花川途中。用泽堂韵简淮阳守俞继之 (彦述) 。
长安寺初见金刚数峰。用农岩韵。
坐明镜台。窥玉镜潭拈韵。
鸣渊
宿表训寺。赠载森长老。用简易韵。
登天逸台。观众香,毗卢诸峰有作。
正阳寺拈遥字
登歇惺楼。用三渊韵。又简 继之。 还宿表训。憩白华庵。三渊读书处也。
入万瀑洞观九潭。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韵。赋长句 …… 次俞四宰良甫(最基)贺致仕韵
初夏乙未。同尹知枢季章,俞四宰良甫,尹吏部景孺。集郑判敦宁阳来宅。季章具酒馔。主人翁 继之。 竟夕极欢而罢。五老皆耆社中人。而适符睢阳故事。季章用杜祁公当日韵属诸公和之。
有怀鉴湖香山。吟
宿高山村。次拙翁言志韵。
晓过铁岭。用东岳韵。
花川途中。用泽堂韵简淮阳守 俞继之(彦述) 。
长安寺初见金刚数峰。用农岩韵。
坐明镜台。窥玉镜潭拈韵。
鸣渊
宿表训寺 四月己亥入金刚。至南山驿秣马。谨次先集韵。
宿高山村。次拙翁言志韵。
晓过铁岭。用东岳韵。
花川途中。用泽堂韵简淮阳守俞继之 (彦述) 。
长安寺初见金刚数峰。用农岩韵。
坐明镜台。窥玉镜潭拈韵。
鸣渊
宿表训寺。赠载森长老。用简易韵。
登天逸台。观众香,毗卢诸峰有作。
正阳寺拈遥字
登歇惺楼。用三渊韵。又简 继之。 还宿表训。憩白华庵。三渊读书处也。
入万瀑洞观九潭。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韵。赋长句 …… 次俞四宰良甫(最基)贺致仕韵
初夏乙未。同尹知枢季章,俞四宰良甫,尹吏部景孺。集郑判敦宁阳来宅。季章具酒馔。主人翁 继之。 竟夕极欢而罢。五老皆耆社中人。而适符睢阳故事。季章用杜祁公当日韵属诸公和之。
有怀鉴湖香山。吟
通德郎延安李公墓碣铭(并叙)
四未轩文集卷之十
墓碣铭
赠教官月峰尹公墓碣铭(并叙)
光山金公墓碣铭(并叙)
知足堂 卞公墓碣铭(并叙)
一善金公墓碣铭(并叙)
星山吕公墓碣铭(并叙)
孝子文公墓碣
四未轩文集卷之十
墓碣铭
赠教官月峰尹公墓碣铭(并叙)
光山金公墓碣铭(并叙)
知足堂 卞公墓碣铭(并叙)
一善金公墓碣铭(并叙)
星山吕公墓碣铭(并叙)
孝子文公墓碣
躬俭约。处世圆方。孝孙求铭。为图不朽。山苍水深。公藏之厚。百世瞻扫。徵信在玆。敢有阿好。记耳目之。 知足堂
卞公墓碣铭(并叙)
余年踰八十。避地于 (第 489L 页)
知足堂 卞公之乡。公五世孙源奎。赍公遗事。属福枢曰。吾祖谦德。谓所著述。无足传后。尽火之。今所存。只是诸贤挽 (第 489L 页)
余年踰八十。避地于 (第 489L 页)
知足堂 卞公之乡。公五世孙源奎。赍公遗事。属福枢曰。吾祖谦德。谓所著述。无足传后。尽火之。今所存。只是诸贤挽 (第 489L 页)
。宜其策立事功。有补世道。而命与仇谋。卒为党祸所拘。百不一施。其所著见。不过粗迹循良而止。识者惜之。 松湖俞公彦述
哭公诗有曰。落落人皆不我同。今人之世古人风。不同未必为公病。人自为人公自公。此可以见公之大槩也。公玄 (第 389L 页)
追和李歌瑟翁(铉祥)晬日韵(庚午)
美堂郑尚书回榜诗次韵
次自乐堂权公 貤赠韵
次朴 知足堂(明榑) 弄月亭韵(辛未)
次宋倻溪(希奎)追爵韵(后 赐谥忠肃)
次朴武肃公(震英)延谥韵
美堂郑尚书回榜诗次韵
次自乐堂权公 貤赠韵
次朴 知足堂(明榑) 弄月亭韵(辛未)
次宋倻溪(希奎)追爵韵(后 赐谥忠肃)
次朴武肃公(震英)延谥韵
佑。玄孙显者涵养堂德馨,三五亭德聪。来孙雪峰公澯。以道义交吾州两冈先生。世称大儒。昆孙槎翁明胤进士。 知足堂
明榑监司。仍孙学渊,震耇进士。并登寒冈门称高足。岭隐尔点禀学于桐溪郑先生。九世孙晦谷泰敏及其子默庵台 (第 222L 页)
璧号龟山。雅誉林园蔚。伟哉赵文正。持剡要引拔。玆惟入济昌。来耳缤兴勃。曰清 赠承宣。倾囷犒天卒。楚珉 知足堂。
当时推经术。宗履与师伋。且镠且纲曰。乔木屏山下。隐德世承述。延城李鼎林。有女授纲匹。继配永阳氏。姓崔 (第 236H 页)
礼判留在。而大臣以下即退。)○二十日癸巳。昼讲入 侍。(入侍于景贤堂。下番金载顺,知经筵沈锈,特进官 俞彦述,
承旨金应淳,注书柳云翼,史官姜彝福,安圣彬,武臣尹僖东同入。读近思录致知篇伊川先生易传序。贱臣曰。体 …… (第 469L 页)
。 上曰。然矣。经筵官各陈文义。遂先退。)夕讲入 侍。(入侍于景贤堂。下番金载顺,知经筵沈锈,特进官 俞彦述, 承旨李海重,注书柳云翼,史官安圣彬,兼春秋慎基敬同入。读近思录致知篇伊川答张闳中书。贱臣曰。伊川著易 (第 469L 页)
。 上曰。然矣。经筵官各陈文义。遂先退。)夕讲入 侍。(入侍于景贤堂。下番金载顺,知经筵沈锈,特进官 俞彦述, 承旨李海重,注书柳云翼,史官安圣彬,兼春秋慎基敬同入。读近思录致知篇伊川答张闳中书。贱臣曰。伊川著易 (第 469L 页)
。春宫亦俯伏涕泣。 上曰。予下教而元良亦涕泣。此诚好消息。史官书入于东宫可也。公俯伏感泣。九月与司谏 俞彦述,
持平闵百祥,修撰黄升源合启请贼臣泰耇,凤辉,光佐,锡恒,泰亿追夺官爵。耇,辉,锡恒则允之。光佐,泰亿 …… (第 631H 页)
耆耇朝参。教曰。此乞言黄耇意也。公备陈科举频数之弊。上命条陈节目。公退而书陈五条。皆切时矫弊之策也。 继之 曰罕设科简其额。当为第一义。而苟求其本。徒法不足以自行。上心若不坚定。则难望其久而不挠。群下若不精白 (第 640L 页)
耆耇朝参。教曰。此乞言黄耇意也。公备陈科举频数之弊。上命条陈节目。公退而书陈五条。皆切时矫弊之策也。 继之 曰罕设科简其额。当为第一义。而苟求其本。徒法不足以自行。上心若不坚定。则难望其久而不挠。群下若不精白 (第 640L 页)
德海奏以一无违错矣。
命时原任进前。 上曰。应赫所供。更无可疑。为先特放德海。前后所供。亦无疑端。三十年册侩姓名。犹能记得。则见通记罔测之说。万无不记得之理。虽或暂忘。见朴疏闻使行。而亦必觉得。既觉得之后。如欲隐匿此册。则必当藏置家中。或投之火中。
岂可置之耳目烦多之龙马所乎。况应赫见营关之后。又复提说通记。则亦无仍置龙马所之理。以此以彼。其册之未经眼。昭昭可知。如以谓此册之久置家中。万无不见之理为罪。则向日徐命敏。岂不正法乎。今番德海处分。当与徐命敏。宜无异同。诸大臣之议何如。领议政金,左议政韩,判府事金曰。两造俱无隐情。实仰 处分之平正。更无仰达者矣。独判府事李,大司宪 俞彦述, 大司谏尹坊曰。德海供辞。似无隐情。而但册子未及来。姑待册子来到后酌处何如。
上曰。此则不然。既明知其 (第 524H 页)
命时原任进前。 上曰。应赫所供。更无可疑。为先特放德海。前后所供。亦无疑端。三十年册侩姓名。犹能记得。则见通记罔测之说。万无不记得之理。虽或暂忘。见朴疏闻使行。而亦必觉得。既觉得之后。如欲隐匿此册。则必当藏置家中。或投之火中。
岂可置之耳目烦多之龙马所乎。况应赫见营关之后。又复提说通记。则亦无仍置龙马所之理。以此以彼。其册之未经眼。昭昭可知。如以谓此册之久置家中。万无不见之理为罪。则向日徐命敏。岂不正法乎。今番德海处分。当与徐命敏。宜无异同。诸大臣之议何如。领议政金,左议政韩,判府事金曰。两造俱无隐情。实仰 处分之平正。更无仰达者矣。独判府事李,大司宪 俞彦述, 大司谏尹坊曰。德海供辞。似无隐情。而但册子未及来。姑待册子来到后酌处何如。
上曰。此则不然。既明知其 (第 52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