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金正默”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幸相继死。独敦焕在。敦焕亦沉嘿定静。有才禀。庶几不坠先人绪业。忽年二十。今上丙寅八月十五日又死。清风 金正默
之女。恩津宋彦镇之女。其前后妻也。俱无子。于是血属绝。取族人子致弘为嗣。年才十二岁。翌月。穿前妻冢。 (第 612L 页)
其纰缪也。臣若不自揣分。而遽欲膺命。则其忘廉没耻。贻笑招讥。岂惟为一己之狼狈哉。抑又念臣从游于坐累人 金正默
之门。则自处之义。有不敢比于恒人。而不宜为朝著间所擸掇。顾何可抗颜冒进。滓秽清朝乎。未及自胪于 先朝 (第 14H 页)
无穷者也。于不休哉。臣等窃伏念。昔在 先朝故持平臣 金正默。
以硕德宏儒。方膺㫌招。而遭家国不幸之会。有乱贼近出之变。其辞疏之 批。有曰。予之必欲致尔于朝者诚也。 …… (第 40H 页)
有望于尔者。予之待尔。奚但止于侧席而已。丝纶反覆。可见圣意之恻怛恳至。而伊时廷臣。过为法外之论。终使 正默。
杜门林下以没其世。士林之所以嗟惜而抑塞者。为如何哉。及我 殿下嗣服之初。俯循公议。亟许复逸。此实有光 …… (第 40H 页)
。久而愈不能已矣。臣等以为与其徒怀嗟惜。曷若仰请褒赠。毋阙令典。玆敢相率而陈章。惟 圣明垂察焉。噫。 正默
之道德崇庳。造诣浅深。固非臣等浅陋所可窥测。然以臣等所闻见而知之者言之。亦足以垂世而范俗矣。盖 (第 40H 页)
正默
挺生诗礼之家。专意性理之学。资禀刚果。器局疏通。自在幼少。操执之坚。见识之明。已有人不可及者矣。尝谓 …… (第 40H 页)
之美。则亦不可谓终不遇矣。顾今 殿下勤御经筵。广加傍招。四方欣耸。拭目新化。而凡有识之忧世道者。咸为 正默
深恨其不得遐龄。是岂私于 (第 41L 页)
正默
而然哉。然则臣等之请。实公议之所不可已。而臣等之言。非所以阿好也。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亟降指挥。赠 (第 41L 页)
正默
以崇班。仍命议谥。以著崇道之实。以增斯文之光。千万幸甚。
刚斋先生集卷之二
 书启
  
史官承膺祚 (第 41L 页)
孙。听予体先之谕。不思所以幡然。则是岂特负予知也。非所以承尔家休烈也。府君上疏辞。仍言臣从游于坐累人 金正默
之门。则自处之义。有不敢比于恒人。而不宜为朝著间擸掇。何可抗颜冒进。滓秽清朝。未及自胪于 先朝。重误 (第 310H 页)
宠命于今日。臣之罪戾。于此为大。大司谏俞岳柱疏请金先生复逸。 上询于大臣。大臣奏曰。 金正默
之复逸。亦所以特开宋稚圭进身之路。 上遂命复逸。二月。 上又下别谕曰。尔以世禄之家。本非隐遁之比。则 …… (第 310H 页)
洪直弼]
过斋金先生。道尊德成。为世儒宗。因家祸削儒选。刚斋宋先生。上章辞 召命。仍言臣游从于坐累人 金正默
之门。义不敢比恒人。 上询于在廷大臣。台臣咸请 (第 317H 页)
金正默
复逸。以开宋某进身之路。 上从之。噫。世教衰。师生之伦先坏。或不复知有生三事一之义。于是得先生。而天 (第 317H 页)
 八月。升拜户曹佐郎。是冬。又 下别谕。
纯祖大王元年辛酉。(先生四十三岁。)正月。拜司宪府持平。 

贞纯大妃。又下谕召。上疏辞。(大妃谕旨。略曰。予固未接尔面目。未听尔谟猷。而尚此惓惓于招徕之礼者。诚以尔为先正之孙。足可以无忝乃祖。一心王室。成就 冲王之德。资益冲王之学故也。尔以乃祖之孙。听予体先之谕。不思所以幡然。则是岂特负予知也。非所以承尔家休烈也云云。○是疏末段曰。臣从游于坐累人 金正默
之门。则自处之义。有不敢比于恒人。而不宜为朝著间所擸掇。顾何可抗颜冒进。滓秽清朝乎。大司谏俞岳柱。继 (第 332L 页)
而疏请金先生复逸。上询于大臣。大臣奏曰。 金正默
之复逸。亦所以特开宋稚圭进身之路。 上遂命复逸。)
 二月。又承 别谕。上章陈情。兼辞 经筵官。(谕 (第 332L 页)
 幼学李尚岩对。扬雄以圣人自期。荀彧以王佐自许。不审去就。身名俱辱。如裴枢,独孤损辈。又何足论也。外托名检。虽惜一乐卿于优人。甘为全忠所用。不能敛退。则毕竟名坏身灭。不亦宜哉。
士之去就。亦大矣。可以去而不去。可以不就而就。均之为失。而其去也以时。而更就也不以时。则将为两截看人。而前功甚可惜。如司空图者。唐之高士也。既弃官屡徵不起。及柳璨以诏书召之。惧而入见。且其坠笏衰野之态。非出真心。何其苟且之甚也。始如避弋之鸿。轻举而不返。终似恋轩之马。拘制而更至。则先儒之称以贤者何欤。
 幼学 金正默
对。洁身长往。即司空图之素志。而独于柳璨徵辟之日。去就两难。如示浼浼则一死非 (第 443L 页)
。取从父兄达修子有元为子。司谏院大司谏。初娶二女。嫁李彦灿县令,李英教。继娶四女。嫁李惠膺,李惟仁, 金正默,
李锡祜。侧出男有春。孝修娶县令李彦臣女。有二男。有邻。原任吏曹判书。有防。吏曹参判。百修初娶左尹张泰 (第 302L 页)
(并序)
过斋金先生。道尊德成。为世儒宗。因家祸削儒选。刚斋宋先生上章辞 召命。仍言臣游从于坐累人 金正默
之门。义不敢比恒人。 上询于在廷大臣。台臣咸请 (第 352L 页)
金正默
复逸。以开宋某进身之路。 上从之。仍谕先生进身之意。先生又陈疏谢辞。噫。师与君父均。故惟其所在致死。 (第 352L 页)
卒皆壬戌。葬通明山南下竹村后艮原。夫人兴德张氏显周女。甚有妇德。一男性菶。趾父克家。玉川赵麟浩,庆州 金正默
婿也。孙四。炯奎,昌奎,哲奎,益奎。冢曾孙镛俊。与其从父兄镛泰。并辔过余。谒为牲石之铭。世好不敢辞。 (第 249L 页)
集序
   [重山斋集序○宋达洙]
重山斋集卷之一
 诗
   金忠悯公(弘翼)延谥筵韵
   过斋 金先生(正默)
(己未)
   自赤裳西门。登表路阁。(庚申)
   与安洞诸友。赏 景慕宫莲池。往游北寺洞。终日   [重山斋集序○宋达洙]
重山斋集卷之一
 诗
   金忠悯公(弘翼)延谥筵韵
   过斋金先生 (正默)
(己未)
   自赤裳西门。登表路阁。(庚申)
   与安洞诸友。赏 景慕宫莲池。往游北寺洞。终日 ……   嫁女戒辞(十三条○辛巳)
   自警诸语
   杂录
重山斋集卷之六
 祭文
   祭仲氏文(丙辰)
   祭过斋金先生 (正默)
(己未)
   祭尹龙仁(聚东)
   祭 赠吏曹参判苍坡郑公(鲁)(壬申)
   祭郑嘉山(
   我外七代祖默斋金公。以连山宰。殉节于丙子之乱。 朝家屡赠至吏曹判书。谥曰忠悯。延谥于大桥故宅。宴席有诗。渭阳走书于余兄弟。使之和韵。不敢违教。谨步以呈。(丙辰)
非死为难处死难。精忠不与世情阑。身全汉塞褊裨节。位是平原太守官。秋岭峰高祖孙义。鹤洲名并弟兄观。百年今日攀荣谥。再拜遗祠血泪丹。
过斋 金先生(正默)
(己未)
落落过斋老。儒林一代宗。家传溪上业。私淑华阳翁。身静贫何病。德尊世不容。平生有馀志。寂寞   我外七代祖默斋金公。以连山宰。殉节于丙子之乱。 朝家屡赠至吏曹判书。谥曰忠悯。延谥于大桥故宅。宴席有诗。渭阳走书于余兄弟。使之和韵。不敢违教。谨步以呈。(丙辰)
非死为难处死难。精忠不与世情阑。身全汉塞褊裨节。位是平原太守官。秋岭峰高祖孙义。鹤洲名并弟兄观。百年今日攀荣谥。再拜遗祠血泪丹。
过斋金先生 (正默)
(己未)
落落过斋老。儒林一代宗。家传溪上业。私淑华阳翁。身静贫何病。德尊世不容。平生有馀志。寂寞
矣。今此操文而哭。所怀山积。而神志迷错。笔不能下。语不能尽。只冀尊灵俯鉴微诚而已。伏惟尚飨。
祭过斋 金先生(正默)
(己未)
维年月日。延安李趾秀。敬祭于过斋金先生之灵曰。呜呼。二五之杂。人材之生。鲜得其完厚。叔季 (第 379H 页)
此操文而哭。所怀山积。而神志迷错。笔不能下。语不能尽。只冀尊灵俯鉴微诚而已。伏惟尚飨。
祭过斋金先生 (正默)
(己未)
维年月日。延安李趾秀。敬祭于过斋金先生之灵曰。呜呼。二五之杂。人材之生。鲜得其完厚。叔季 (第 37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