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吴光运” 相关资源

別集類
   辞大提学疏
   内阁应 旨劄
   因沈晋贤疏。辞刑曹判书疏。
   辞吏曹判书疏
   因 吴光运
谥状陈情疏
   辞吏曹判书疏
   因蔡济恭劄自引疏
   辞大提学疏
   辞加资疏
 应制录
一端也。玆于 召牌之下。敢陈肝膈之恳。伏乞 圣明亟命镌免臣铨衡之任。以卒终始生成之泽。千万幸甚。
吴光运
谥状陈情疏
伏以日月迅迈。 文孝世子邸下终祥奄过。中外臣民普切悲痛。伏惟 圣怀抚时悼疚。益复如新。臣 …… (第 431L 页)
霣。不知死所。噫。 吴光运
反詈先臣之疏。极意搆捏。遣辞叵测。在臣之道。固当崩心痛骨。力避其谥事。臣实愚迷。始不能更详疏语。视若 …… (第 432H 页)
状文中所谓自服云云。臣之向疏。既陈其爽实。今不必追理。而窃闻彼家为言。专在先臣第三疏云。噫。如以岂以 光运
比之渊说辈一句有所云云。则大有不然者。先臣所以引朱子章奏而为说。亶出于援先贤之成训辨义理之如斯。而 (第 432H 页)
光运
不究旨意。辄皆自认。搀及时世。反诋不伦。欲以惎间上下。故先臣疏语。只明其引据之意。如此而不如彼。以辨 (第 432H 页)
其悖妄而已。平日意见。未始或少改。观乎疏中斥 光运
辞严义伸等句语。晓然可见。何尝丝 (第 432H 页)
间拜吏曹郎兼校书校理,守御从事,筹司郎。台臣李匡谊投启。述辛壬馀论。公为正言。溯本极言。命匡谊岛棘。 吴光运
疏救匡谊。语极闪忽。公与诸僚上劄严斥。 上尝谒 陵。临杖一武臣。公言军门大杖。非御前所宜。 上嘉纳焉 (第 18H 页)
学辑要。 上曰。 景庙朝。有一儒臣。斥栗谷以异端。而故宰臣 吴光运。
独称先正矣。彼儒臣议论何如。公对曰。臣高祖臣履祥。与先正道义相与。挽诗传于世。故臣祖子孙无敢斥先正。 (第 108L 页)
之。自解语。受诗书子史章句。即成诵。能通晓其旨义。稍长。文辞大进。才气风发。十五。发乡解。药山 吴公光运,
菊圃姜公朴。负词林重望。尝指庭前老松障。命公赋。公立就有纵成屈曲当前障。不忘升腾向上心之句。是公十八 …… (第 486L 页)
。享八峰院。又四传至讳玉铉。文科承旨。是为公高祖。曾祖讳澍。文科观察使。祖讳正模。 赠吏曹参议。考讳 光运。
文科掌令。公继季父 赠吏曹参判讳光进后。三世推 恩。以公贵也。妣 赠贞夫人平康蔡氏。通德郎讳庆全女。 (第 497L 页)
绽。闾里日骚。民心汹汹。而内庭漠然不之知也。及奉朝贺崔公奎瑞。自龙仁驰上变。而设鞫之命久未下。时公与 吴公光运。
对直玉堂。相语曰。逆贼之起。本无方所。而朝廷之处之雍容暇豫如此。安知无肘腋之变乎。遂以语正字李公宗城 …… (第 188H 页)
戊申事。今 上十二年春。以旧甲重回。特降纶音。遍录当时诸臣。教曰。片言折冲。有故大司宪洪景辅,故参判 吴光运。
令有司锡以美谥。又因李公宗城改谥之命。引 先朝两臣之忠。不让元勋之教。以申褒之。异数也。公之从祖弟参 (第 188L 页)
   陪家大人。自洪州庄舍。发向京城。路中次李兄尚辅(载望)赠别韵。(丁巳○时。余将行委禽之礼。)
   委禽翌日。敬次药山先生 (吴公光运)
见赠韵。却呈。
   药山宅菊圃令丈(姜公朴)。以青松障命题呼韵。即席草呈。
   陪伯父玄岩公家大 ……   与丁提学法正书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祭文
   领议政文翼公李德馨不祧致祭文
   赠吏曹判书行礼曹参判 吴光运
别致祭文
   故府尹郑干致祭文(代人)
   故知中枢府事权相一致祭文(代人)
   故大司宪李世
  敬附家大人韵
一面云霞际海苍。天容半日几阴阳。田逢渴雨通滋短。鹭占斜晖送影长。风饭经过新酒店。山灯辽阔旧词场。浮骖去去川原杳。欲向何边借旅床。
委禽翌日。敬次药山先生 (吴公光运)
见赠韵。却呈。
苍苍药岫竦千寻。簪笏投如管氏金。今日龙门修刺礼。百年甥馆复圭心。白云湖外乡山远。孤烛 (第 79H 页)
焉义起。特许世祭。百代芬苾。与国毋替。爰命礼官。庸申予臆。英灵不昧。庶歆此爵。
赠吏曹判书行礼曹参判 吴光运
别致祭文 (第 151H 页)
海恩命恒白 上曰。 吴光运,
洪景辅有扶社稷功。当策勋。公力辞之。 上亦察公志事遂已。有勋帅请屠杀安阴古县吏民从逆者。公进曰。歼魁 …… (第 274L 页)
昧之科。为王者之政也。 上从之。后因酌处诸囚多所宽纵。臣下有争之者。辄 教曰。人不可置之闇昧。予欲施 吴光运
之言。故如是耳。时。廷议务调停保合。公疏言为党论者。各循其私。各务其胜。或藉昨日之是而护今日之非。或 …… (第 274L 页)
尔。何尝出于至公血诚哉。臣平生不为党论而亦不能畏时讳也。于是大臣重臣攻之者众。 上谓丰原君赵显命曰。 吴光运
以疏逖而言信用者之过。予知其为名类。朝廷之纷然迭攻。岂非不可之甚欤。连除坡州牧使,广州府尹,承旨,刑 …… (第 275H 页)
凡有不平之事。不肯宣散。每以藏蓄为务此病根之大者也。 上曰。卿言唤醒予睡矣。自是频许引对。辄曰。予思 吴光运
之言。欲开否卦也。其以礼参入宾对也。奏曰。近日士大夫风教扫地。一窠出。奔竞如市。关节填门。握铨者惟视 …… (第 277L 页)
。皆出常典之外。及启覆日。 亲阅松京文书。叹曰。见其名不见其人。曷胜感怆。后当闭閤之时。 教曰。若使 吴光运
在者。岂使予作此举也。葬于高阳多井壬坐之原。公居家斩斩有法度。虽子侄未敢干以私。事父母爱敬备至。及孤 …… (第 278L 页)
蓍如蔡。追念不已。特祭之。今 上戊申。感旧甲重回。 特下纶音。追叙诸勋臣旧绩。有曰片言折冲则有故参判 吴光运。
故大司宪洪景辅。两臣之忠。不让元勋。特赠美谥以贲其忠。前 圣后 圣之不忘旧臣。 恩及九原。有足以感泣 (第 279H 页)
闾族党之制。罢粜籴而设朱子社仓之规。则庶乎其可矣。不然。无以为国。此公之经济之蓄也。戊申春。公见药山 吴公光运
言曰。崔相国上变之后。朝家务为镇定。应变疏缓。吾父子今得死所矣。吴公曰吾志也。仍相对雪涕。明日。吴公 (第 413L 页)
守。尝为绍修院长。道伯审院而去。语人曰。绍修主人。见甚眇少。坐语移时。渐觉充满一室。非凡常人也。药山 吴公光运
尝论通朝人物曰。郑玉公平忠洁。执东西铨。甄拔无一失。非此手莫可。清台权公相一。以承旨侍 上。上问岭人 …… (第 425H 页)
驰见按抚使。因赴倡义所。为文谕四方。辞义严正慷慨。将指日赴斗。俄而贼破捷报至。乃止。庚戌。岭南按覈使 吴公光运
委来访。礼貌甚恭。及还朝。以公首荐曰。金玉其人。是年。除 英陵参奉。一谢即归。壬子。丰原君赵公显命。 (第 426L 页)
盥栉。俨然傍侍。有问方有对。否则不敢先有言。退而对书丌。整襟以坐。俯而读仰而思。惟致君泽民是期。药山 吴公光运
年少自好。眼无一世。闻公名委往见之。归以语家人曰。李某果如泰山乔岳。吾先子入公之门。为公从妹婿。公相 …… (第 533L 页)
 
右两条。载屏谷权公矩遗集。权公岭南之笃学君子。其言可信。其事不可不传。就其文删润。作清风义妇林孝子传。
朴进士传
朴进士趾文。字世能。务安后人也。父涏为中书舍人。卒官银台。以学行为士流所推重。公惟父训是承。律己甚严。矩步绳趋。发言迟重。人未见有遽色之发也。性至孝。终日不离父左右。父或有一言微差。徐曰这般辞教。果合理否。父改容曰吾误矣。喜读书。经史子集。醲郁胸中。少也出游升庠。以诗大名于世。后进辈

诵以为模范。此在公不足张之也。既登国子上庠。专心学问。所诵法惟程朱。吴忠章 光运,
李芐亭德胄。常以为畏友。朝廷闻其行谊笃实。除 陵寝郎。公时适往大岭外。未及闻知。以过限未肃谢递。 英 (第 535H 页)
生以遗衣招公之魂。又遍求公常所亲爱同志者诔若挽。裒聚而纳诸坎。封之为若斧若堂者焉。乡人谓之诗冢。药山 吴学士光运
铭诸碑以树之。呜呼其可哀也已。然冢藏体魄。体魄犹外也。况久则为灰土者耶。其人之精神气节。性情嗜好。与 (第 495H 页)
乎。慷慨语激切。 上曰血忠也。及 世子薨。初终悉委公治之。递拜礼曹参判。己酉。复授判决事。岭南按覈使 吴光运
言逆族废锢为致乱之由。且斥荡平以为假饰欺君。公以特进入侍。痛辨之曰。今之为荡平者。皆 殿下腹心之臣。 …… (第 371H 页)
其心出于至公血诚。 殿下既尝纳其说矣。今忽于 光运
假借之如此者。何也。夫党论之流风馀韵。坏人心而后已。党论之要归成就。亡人国而后已。为荡平之论者。盖欲 …… (第 371L 页)
柳成龙,文康公张显光,文穆公郑逑,文忠公金宗直,故参判金宇颙之孙六人。以为国家用。初公斥南人甚严。与 吴光运
辨。谈锋又森然不可犯。及是。所论荐皆南之望士。盖公之意。以为持论主乎中正。用人贵乎宽广也。亡何。移拜 (第 372H 页)
峙。尝以绍修洞主接见道伯。道伯去而语人曰始以为渺少。坐语移时。渐觉凝重严厚。充满一室。决非凡常人也。 吴侍郎光运
论通朝人物。以公为第一曰执东西两铨。甄拔无一失。惟此人乎。清台权僖靖公亦以公为岭人首。而顾不克享遐寿 (第 280H 页)
瑞雨)得其宗。而松谷之诗工致少远致。燕超斋(吴尚濂)松门之颜子。希庵(蔡彭胤)松门之曾子。嗣此唯药山 (吴光运)
菊圃(姜朴)得其传。若吾(吾樊翁自道。)有不及梦瑞(李艮翁献庆。)法正。(丁海左)然后进无所托。子其 (第 308H 页)
夜。促饬骤降。不受命。 上罢府君职。遽令假承旨替行。居数日复授。趣召相属。不得已就职。初文穆公尝举劾 吴光运
谄佞状。 (第 404H 页)
光运
反詈罔测。是时蔡济恭撰 (第 404H 页)
光运
谥状。䵝昧事实。阴售侵诬。而谥状之并时到曹者。几屡十度。适会事甚滚急。未及详阅。与诸状混署。追始觉之 (第 404H 页)
济恭,知春秋郑昌顺,同春秋闵钟显。 命博考广询。济恭曰。此事终古有疑信之说。昔掌令姜必慎尝劝礼曹参判 吴光运
以此陈达。 (第 97H 页)
光运
沈思久之。乃悟曰。 显德王后升遐后。 文庙无册嫔事。庚午二月在谅闇。壬申四月乃禫月。而五 (第 97H 页)
 命入承文院褒贬启目。公曰殿最开坼。自有期日。预先取览。非严考绩之义。 上从之。兼中学汉学教授。转吏曹佐郎。持平李匡谊启请金福泽孥籍。诪张诗案。以实圣诬。而其兄匡德继投疏伸救。并被鞫窜。参判 吴光运
上疏讼光德。并及于光谊。公洞陈 (第 530H 页)
光运
之罪曰。光谊无严犯上。王法所不容。殿下分实。由于八字凶言。虽以匡德同气之情。其所自解。犹不及于处党心 (第 530H 页)
二字。则 光运
之别作新语。专归党心者。究其心迹。有浮于匡谊。疏入不答。又言元景夏自称荡平。延揽东西南北之人。色目之 (第 53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