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太玄部
 年下诏使内外详议卫将军虞潭议曰世祖武皇帝

 光有四海元皇后应乾作配元后既崩悼后继作至
 杨骏肆逆祸延天母 孝怀皇帝
追复号谥岂不以鲧
 殛禹兴义在不替者乎又太宁二年臣忝宗正帝谱
 泯弃罔所循案时博咨旧齿以定昭穆与故骠 …… (第 25a 页)
 亡欲不以礼葬和帝以奉事十年义不可违臣子之
 道务从丰厚仁明之称表于往代又见故尚书仆射
 裴頠议悼后故事称继母虽出追服无改是以 孝怀皇
 帝
尊崇号谥还葬峻陵此则母子道全而废事荡革
 也于时祭于宏训之宫未入太庙盖是事之未尽非 (第 25b 页)
 义典也若以悼后复位为宜则应配食世祖若复之
 为非则号谥宜阙未有位号居正而偏祀别室者也
 若以 孝怀皇帝
私隆母子之道特为立庙者此苟崇
 私情有亏国典则国谱帝讳皆宜除弃匪徒不得同
 祀于世祖之庙也会稽王昱等 (第 26a 页)
后配庙之仪谭议曰世祖武皇帝光有四海元皇后应
乾作配元后既崩悼后继作至杨骏肆逆祸延天母
怀皇帝
追复谥号岂不以鲧殛禹兴义在不替者乎又
太宁二年臣忝宗正帝谱泯弃罔所循案时博咨旧齿
以定昭穆与故骠骑将 …… (第 6b 页)
事十年义不可违臣子之
道务从丰厚仁明之称表于往代又见故尚书仆射裴
頠议悼后故事称继母虽出追服无改是以 孝怀皇帝

崇谥号还葬峻陵此则母子道全而废事荡革也于时
祭于弘训之宫未入太庙盖是事之未尽非义典也若 …… (第 7a 页)
以悼后复位为宜则应配食世祖若以复之为非则谱谥
宜阙未有位号居正而偏祀别室者也若以 孝怀皇帝
私隆母子之道特为立庙者此苟崇私情有亏国典则
国谱帝讳皆宜除弃非徒不得同祀于世祖之庙也会
稽王昱中书监 (第 7b 页)
 葬静陵
孝庄帝静陵
 魏书永安三年十有二月甲寅尔朱兆迁帝于晋阳
 甲子崩于城内三级佛寺中兴二年谥为武 怀皇帝
 
太昌元年又谥孝庄皇帝十一月葬定陵
后废帝墓
 魏书后废帝殂于门下外省永熙二年葬于邺西南
 野马冈 (第 47b 页)
 此乃见桓公规模处
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五/年)
 媵本是卑者为之此特使虞公媵正要屈辱他如刘
 聪使 晋怀帝
青衣行酒相似
而修虞祀(五/年)
 此一句左氏正欲应宫之奇神其吐之之语
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 (第 11b 页)
年下诏使内外详议卫将军
虞谭议曰世祖武皇帝光有四海元皇后应乾作配元
后既崩悼后继作至杨骏肆逆祸延大母 孝怀皇帝

复号谥岂不以鲧殛禹兴义在不替者乎又太宁二年
臣忝宗正帝谱泯弃罔所循按时博咨旧齿以定昭穆 …… (第 22a 页)
厚仁明之称表于往代又见故尚书仆射裴頠议悼后
故事称继母虽出追服无改是以 孝怀皇帝
尊崇号谥
还葬峻陵此则母子道全而废事荡革也于时祭于弘
训之宫未入太庙盖是事之未尽非义典也若以悼后
(第 23a 页)
位为宜则应配食世祖若以复之为非则谱谥宜阙
未有位号居正而偏祠别室者也若以 孝怀皇帝
私隆
母子之道特为立庙者此苟崇私情有亏国典则国谱
帝讳皆宜除弃匪徒不得同祀于世祖之庙也会稽王 (第 23a 页)
  郊庙
唐玄宗开元初奉昭成皇后祔睿宗室又欲肃明皇后
并升焉陈贞节奏言庙必有配一帝一后礼之正也昭
成皇后有大姒之德宜升配睿宗肃明皇后既非子贵
宜在别庙周人奏夷则歌小吕以享先妣先妣姜嫄也

以生后稷故特立庙曰閟宫晋简文帝郑宣皇后不配
食筑宫于外以岁时致享肃明请准周姜嫄晋宣后纳
主别庙时享如仪于是留主仪坤庙诏𨽻太庙毋置官

陈贞节与博士苏献上言曰睿宗于孝和弟也按贺循
说兄弟不相为后故殷盘庚不序阳甲而上继先君汉
光武不嗣孝成而上承元帝 晋怀帝
继世祖不继惠帝
故阳甲孝成出为别庙又言兄弟共世昭穆位同则毁 (第 1b 页)
朝简易之至化下以表万世无穷之规则此刍荛之言
有补万一尘露之微有增山海
元帝时 孝怀
太子为敌所害始奉讳有司奏曰天子三
朝举哀群臣一哭而已司空王导以为皇太子副贰宸
极普天有情宜同三朝之哀 (第 28b 页)
百寮入殿中因勒兵讨成都王
颖戊戌大赦复皇后羊氏及皇太子覃己亥司徒王戎
东海王越高密王简平昌公模吴王晏 豫章王炽
襄阳
王范右仆射荀藩等奉帝北征至安阳众十馀万颖遣
其将石超距战己未六军败绩于荡阴矢及乘舆百寮
分散侍 …… (第 81a 页)
锡之仪陈留王送貂蝉衣鹖尾明日乃备法驾幸于邺
豫章王炽
司徒王戎仆射荀藩从庚申大赦改元为
建武八月戊辰颖杀东安王繇张方复入洛阳废皇后
羊氏及太子覃匈奴左贤王 …… (第 81b 页)
失望不可承重其以王还第 豫章王炽
先帝爱子令问
日新四海注意今以为皇太弟以隆我晋邦以司空越
为太傅与太宰颙夹辅朕躬司徒王戎参录朝政光禄 …… (第 83a 页)
  惠帝永平九年元康元年太安二年永兴二年光
  熙元年即位十六年 孝怀皇帝
讳炽字 (第 87b 页)
丰度
武帝第二十五子也太熙元年
封豫章郡王属惠帝之时宗室构祸帝冲素自守门绝
宾游不交世事专玩史籍有誉于时初 …… (第 87b 页)
荀崧又常谓人曰 怀帝
天姿清劭少著英猷若遭承平
足为守文佳主而继惠帝扰乱之后东海专政无幽厉
之衅而有流亡之祸
  怀帝永嘉 …… (第 99a 页)
领雍州刺史为盟主承制选置
建兴元年夏四月丙午奉 怀帝
崩问举哀成礼壬申即
皇帝位大赦改元以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雍州刺史曲
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京兆太守索 (第 100a 页)
刺史刘琨遣子导为质乞师帝使弟子平文皇帝助琨
破白部大人次攻铁弗刘虎 晋怀帝
进帝大单于封代
公帝以封邑去国县远从琨求句注陉北地琨大喜乃
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人于陉南更立城邑 (第 6a 页)
帝于礼为祢如汉光武上继元帝故事时西京神主陷
于虏庭江左建庙皆更新造寻以登 怀帝
之主又迁颍
川府君位虽七室其实五世盖以兄弟为世数故也于
时百度草创毁主权居别室太兴三年将祭悯帝之主 (第 6a 页)
(咸宁元年复置以掌宫事及永康中复不置自大安以/来又置终 孝怀
之世晋职拟尚书令掌三令四率中庶)
(子庶子洗马舍人等官银印青绶介帻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宋与晋同 (第 29a 页)
年春二月乙未白虹贯日 孝)
(献帝初平元年春二月壬辰白虹贯日永吴大帝赤乌/十一年春二月白虹贯日 晋孝怀帝
嘉二年春正)
(月戊申白虹贯日二月癸卯白虹贯日和明帝太宁元/年冬十一月丙子白虹贯日 成帝咸 九年 (第 17b 页)
  武十二王
武帝二十六男杨元后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

审美人生城阳怀王景楚隐王玮长沙厉王乂徐才人
生城阳殇王宪匮才人生东海冲王祗赵才人生始平
哀王裕赵美人生代哀王演李夫人生淮南忠壮王允
吴敬王晏严保林生新都怀王该陈美人生清河康王
遐诸姬生汝阴哀王谟程才人生成都王颖王才人生 孝怀帝
杨悼后生渤海殇王恢馀八子不显母氏并早
夭又无封国及追谥今并略之其玮颖乂自有传
毗陵悼王轨字正则初拜骑 (第 44b 页)
孝怀皇帝
梓宫未反履端元日正始之初贡士鳞萃
南北云集有识之士于是观礼今荣耳目之观崇戏弄
之好非纳轨物有尘大教谓 (第 4a 页)
镇广陵获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于太
庙此玺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纽交盘龙其文曰受命于
天既寿永昌二汉相传又历 魏晋晋怀帝
败没于刘聪
聪败没于石氏石氏败晋穆帝永和中濮阳太守戴僧 (第 52b 页)
 谋欲以马羁相续以系帝腰时中宫仆伏德扶中宫
 一手持十匹绢乃取德绢连续为辇行军校尉尚宏
 多力令宏居前负帝乃得下登船  晋怀帝
遣平北
 将军曹武次大阳讨刘元海不克 石勒率轻骑
 二万会刘粲于大阳大败晋监军裴邈于渑池 东
 晋义 (第 17b 页)
 丹朱墓相传在城北二十里王曲村有前后二冢上
 有旧祠明洪武二年重建(旧志并见翼城县名金井/又见长子县南二十五里) 晋怀帝
悯帝二陵胥在晋州平阳县宋乾德四年禁樵 (第 18a 页)
 士陈贞节苏献等议曰古者兄弟不相为后殷之盘

 庚不序于阳甲汉之光武不嗣于孝成而 晋怀帝

 继世祖而不继惠帝盖兄弟相代昭穆位同至其当
 迁不可兼毁二庙荀卿子曰有天下者事七世谓从
 祢以上 (第 12b 页)
 十月张方杀长沙王义大赦 永兴元年正月大赦
改元 三月立成都王颖为皇太弟大赦 七月戊戌

陈昣讨颖大赦 庚申颖败王师大赦 八月张方迎
帝幸其营大赦十一月方劫帝幸长安大赦 十二
月立 豫章王炽
为太弟大赦(是岁大/赦凡七) 二年大赦光
熙元年大赦
怀帝即位大赦 永嘉元年正月大赦改元 三月立
(第 3b 页)
 改元三(泰始十/) (咸宁五/) (泰康十/)
孝惠皇帝名衷武帝第二子以庚戌嗣立时年三十一
在位十七年丙寅崩寿四十八
 改元七(永熙一永元康九光永康一/安二 兴二 熙一) (永宁一/) (太/) 孝怀皇帝
名炽武帝第二十五子惠帝时立为皇太弟 (第 17b 页)
帝崩以丙寅嗣立时年二十三在位五年辛未刘曜石
勒兵陷洛阳蒙尘于平阳壬申遇害寿三十
 改元一(永嘉五/)
孝悯皇帝名邺武帝孙吴孝王晏之子洛阳倾覆奔长
安众推为 太子怀帝
崩以癸酉即位时年十三在位四
年丙子刘曜陷长安丁丑遇害寿十八
 改元一(建兴四/)
  右西晋四帝共五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