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目錄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般若部類
(箕筥斗斛权衡满肆拨乱书糠□中吟诵不辍为/古今诗超超拔俗不轻袭前人片语有采山堂集)
(二十四卷词纬三十卷今词综十/卷析津日记十卷投壶谱一卷)
高佑釲(嘉兴府志字念祖嘉兴人父承埏尝辑自靖/录佑釲续成之博闻强记尤谙隆万以来旧)
(事著怀寓堂/诗脍炙艺林) 盛枫(嘉兴府志字黼宸嘉兴人辛酉举人为安吉学/正尝集明代遗献为嘉禾徵献录著安吉耳闻)
(录观澜 (第 21b 页)
(箕筥斗斛权衡满肆拨乱书糠□中吟诵不辍为/古今诗超超拔俗不轻袭前人片语有采山堂集)
(二十四卷词纬三十卷今词综十/卷析津日记十卷投壶谱一卷)
高佑釲(嘉兴府志字 念祖 嘉兴人父承埏尝辑自靖/录 (第 21b 页)
佑釲 续成之博闻强记尤谙隆万以来旧)
(事著怀寓堂/诗脍炙艺林)
盛枫(嘉兴府志字黼宸嘉兴人辛酉举人 (第 21b 页)
(二十四卷词纬三十卷今词综十/卷析津日记十卷投壶谱一卷)
高佑釲(嘉兴府志字念祖嘉兴人父承埏尝辑自靖/录佑釲续成之博闻强记尤谙隆万以来旧)
(事著怀寓堂/诗脍炙艺林) 盛枫(嘉兴府志字黼宸嘉兴人辛酉举人为安吉学/正尝集明代遗献为嘉禾徵献录著安吉耳闻)
(录观澜 (第 21b 页)
(箕筥斗斛权衡满肆拨乱书糠□中吟诵不辍为/古今诗超超拔俗不轻袭前人片语有采山堂集)
(二十四卷词纬三十卷今词综十/卷析津日记十卷投壶谱一卷)
高佑釲(嘉兴府志字 念祖 嘉兴人父承埏尝辑自靖/录 (第 21b 页)
佑釲 续成之博闻强记尤谙隆万以来旧)
(事著怀寓堂/诗脍炙艺林)
盛枫(嘉兴府志字黼宸嘉兴人辛酉举人 (第 21b 页)
永思堂集(嘉善杨应/标胜林著) 瞻云文集七卷(仁和陈廷/会际叔著)
景疏楼集十卷自怡集一卷(海宁杨雍/建以哉著)
维风集(嘉善魏允/楠交让著) 怀寓堂诗(嘉兴 高佑/釲念祖 著)
袁溪文稿又东园诗又蓝村稿又半蓝居稿又退叟
行吟又力圃萧閒词(嘉兴沈进/山子著)
素业堂 (第 40b 页)
景疏楼集十卷自怡集一卷(海宁杨雍/建以哉著)
维风集(嘉善魏允/楠交让著) 怀寓堂诗(嘉兴 高佑/釲念祖 著)
袁溪文稿又东园诗又蓝村稿又半蓝居稿又退叟
行吟又力圃萧閒词(嘉兴沈进/山子著)
素业堂 (第 40b 页)
年今复裁订求正于海内君子倘谓牧今所问或言
之几于易俾藏诸名山窃附诸儒训诂之末则皓首
穷经之幸也而非所敢望也万历庚戌闰月
高佑釲 曰姚舜牧字虞佐号承庵乌程人万历癸酉
举人新兴知县以子祚端贵封四川道御史
颜氏(素/)易研 (第 2b 页)
之几于易俾藏诸名山窃附诸儒训诂之末则皓首
穷经之幸也而非所敢望也万历庚戌闰月
高佑釲 曰姚舜牧字虞佐号承庵乌程人万历癸酉
举人新兴知县以子祚端贵封四川道御史
颜氏(素/)易研 (第 2b 页)
陆元辅曰烱字晋明华亭人万历己丑进士南京太
仆寺卿
笪氏(继良/)鹅湖读易编
十二卷
未见
高佑釲 曰继良字我箴丹徒人万历辛卯举人初署 …… (第 13a 页)
顺天府丞
刘氏(一焜/)周易略义
一卷
未见
祁承□曰乾坤至比凡八卦
高佑釲 曰一焜南昌人万历壬辰进士
汤氏(宾尹/)易经翼注
四卷
存 …… (第 19a 页)
六卷
未见
周易可说
七卷
存
高佑釲 曰学佺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乙未进士易可
说七卷前有总论八卷同安蔡复一序之
史氏(记事/)读易梦觉
(第 22a 页)
九卷
未见
高佑釲 曰渭南人万历乙未进士
张氏(汝霖/)周易因指
八卷
存
(第 22b 页)
高佑釲 曰山阴人字明若万历乙未进士江西布政
司参议
张氏(维枢/)澹然斋易测 (第 22b 页)
仆寺卿
笪氏(继良/)鹅湖读易编
十二卷
未见
高佑釲 曰继良字我箴丹徒人万历辛卯举人初署 …… (第 13a 页)
顺天府丞
刘氏(一焜/)周易略义
一卷
未见
祁承□曰乾坤至比凡八卦
高佑釲 曰一焜南昌人万历壬辰进士
汤氏(宾尹/)易经翼注
四卷
存 …… (第 19a 页)
六卷
未见
周易可说
七卷
存
高佑釲 曰学佺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乙未进士易可
说七卷前有总论八卷同安蔡复一序之
史氏(记事/)读易梦觉
(第 22a 页)
九卷
未见
高佑釲 曰渭南人万历乙未进士
张氏(汝霖/)周易因指
八卷
存
(第 22b 页)
高佑釲 曰山阴人字明若万历乙未进士江西布政
司参议
张氏(维枢/)澹然斋易测 (第 22b 页)
历三乘易卦为二十六万二千百四十四以授时配
之交会闰积赢缩无不吻合诗与春秋递为爻象屯
蒙而下两济而上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
观火
高佑釲 曰先生字幼玄号石斋漳州镇海人天启壬
戌进士改庶吉士除编修迁右中允以言事为民崇
祯丙子复官升左谕德 …… (第 7b 页)
讲毕门人张拱宸何承都等辑而成编素庵以请学
为圃名斋故曰耨义
张氏(镜心/)易经增注
十二卷
存
高佑釲 曰公磁州人天启壬戌进士授萧县知县调
定远再调泰兴擢礼科给事中升太常少卿历大理
少卿光禄卿出总督两 …… (第 10b 页)
曾雍瞻参定为治举业者作
成氏(勇/)程易发
末见
高佑釲 曰勇字宝慈乐安人天启乙丑进士山西道
御史
黎氏(遂球/)周易爻物当名
二卷
存
遂球自 …… (第 17a 页)
又谓之无穷皆此物也数子者或即事以明理或溯源
以该流其为经传羽翼则一也余读易三十年辄不
自揣量网罗旧闻裁诸管见求庶几无戾于理斯已
矣
高佑釲 曰赓唐缙云人天启丁卯举人官福建按察
佥事
(第 22a 页)
之交会闰积赢缩无不吻合诗与春秋递为爻象屯
蒙而下两济而上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
观火
高佑釲 曰先生字幼玄号石斋漳州镇海人天启壬
戌进士改庶吉士除编修迁右中允以言事为民崇
祯丙子复官升左谕德 …… (第 7b 页)
讲毕门人张拱宸何承都等辑而成编素庵以请学
为圃名斋故曰耨义
张氏(镜心/)易经增注
十二卷
存
高佑釲 曰公磁州人天启壬戌进士授萧县知县调
定远再调泰兴擢礼科给事中升太常少卿历大理
少卿光禄卿出总督两 …… (第 10b 页)
曾雍瞻参定为治举业者作
成氏(勇/)程易发
末见
高佑釲 曰勇字宝慈乐安人天启乙丑进士山西道
御史
黎氏(遂球/)周易爻物当名
二卷
存
遂球自 …… (第 17a 页)
又谓之无穷皆此物也数子者或即事以明理或溯源
以该流其为经传羽翼则一也余读易三十年辄不
自揣量网罗旧闻裁诸管见求庶几无戾于理斯已
矣
高佑釲 曰赓唐缙云人天启丁卯举人官福建按察
佥事
(第 22a 页)
士
李氏(鼎/)学庸大旨
三篇
存
叶氏(祺胤/)大学中庸臆说
三卷
存
高佑釲 曰叶祺胤字钖我嘉兴人大学臆说一卷中
庸臆说二卷天启甲子镂板顾起元序之 (第 20b 页)
李氏(鼎/)学庸大旨
三篇
存
叶氏(祺胤/)大学中庸臆说
三卷
存
高佑釲 曰叶祺胤字钖我嘉兴人大学臆说一卷中
庸臆说二卷天启甲子镂板顾起元序之 (第 20b 页)
右所疏数条言虽浅近然
由浅入深庶几有序天下最深微之理亦即在最粗浅
中舍粗浅无深微矣谨复
答嘉兴 高念祖先生
律历天官具载二十一史南北国学并有雕版国家试
士发策多有及此者本学者所当知也然或者以其不
切于辞章之用 (第 23a 页)
由浅入深庶几有序天下最深微之理亦即在最粗浅
中舍粗浅无深微矣谨复
答嘉兴 高念祖先生
士发策多有及此者本学者所当知也然或者以其不
切于辞章之用 (第 23a 页)
(初闻柳外莺风静御炉香篆细日高斧座衮衣/明螭头陛拥黄麾仗豹尾班联白玉珩最喜及)
(时勤庶政苍蝇声里听鸡鸣真迹存 高上舍佑/釲 处观者疑为思陵御制实枫山集中诗也惟)
(及时二字集本作君王御笔更之是枫山一集/曾归乙夜之览矣附 (第 12b 页)
(时勤庶政苍蝇声里听鸡鸣真迹存 高上舍佑/釲 处观者疑为思陵御制实枫山集中诗也惟)
(及时二字集本作君王御笔更之是枫山一集/曾归乙夜之览矣附 (第 12b 页)
后各出其言务勿
戾于圣贤而有裨世教使吾党之文振起一境之内岂
不盛哉其言之不怍恃韬荒之助我也
与 高念祖 论诗书
京师苦 (第 4b 页)
念祖 无恙伏承手教再四谆谆以诗律下问 (第 4b 页)
念祖 年齐于仆而谦以自牧若此又处客途穷乏之时 …… (第 4b 页)
曲愈下辞未终而意已尽四始六义阙焉而犹谓之诗
此则仆之所不识也而 念祖 以未能工此为虑是何足
道哉比得 (第 6b 页)
念祖 所为述祖德诗讽咏数过深有合乎古
人恭俭好礼廉静疏达之义此非有本者不能为也而
又谦以自牧无一足以动其心 …… (第 6b 页)
于古也不难耳仆
自至大同未尝为诗辱索新诗无以报命谨录杂文六
首冀 念祖 教其不及幸甚幸甚广平之行何日 (第 6b 页)
念祖
同舟而来中忽相失不禁悢悢也 (第 6b 页)
戾于圣贤而有裨世教使吾党之文振起一境之内岂
不盛哉其言之不怍恃韬荒之助我也
与 高念祖 论诗书
京师苦 (第 4b 页)
念祖 无恙伏承手教再四谆谆以诗律下问 (第 4b 页)
念祖 年齐于仆而谦以自牧若此又处客途穷乏之时 …… (第 4b 页)
曲愈下辞未终而意已尽四始六义阙焉而犹谓之诗
此则仆之所不识也而 念祖 以未能工此为虑是何足
道哉比得 (第 6b 页)
念祖 所为述祖德诗讽咏数过深有合乎古
人恭俭好礼廉静疏达之义此非有本者不能为也而
又谦以自牧无一足以动其心 …… (第 6b 页)
于古也不难耳仆
自至大同未尝为诗辱索新诗无以报命谨录杂文六
首冀 念祖 教其不及幸甚幸甚广平之行何日 (第 6b 页)
念祖
同舟而来中忽相失不禁悢悢也 (第 6b 页)
钱而卜也呜呼三传胡氏孰赢孰缩经与传之孰轻
孰重安得起仲原父立而相其平准也与
春秋意林序
往予与 高念祖 同舟至天津 (第 16a 页)
念祖 书簏中携刘仲原父
春秋权衡意林凡一十九卷宋刻甚工时岁在甲辰七
月暑未退挥汗读之舟中未暇抄录也既而 (第 16a 页)
念祖 留京
师二书为有力者所得予在大同闻之颇以为憾越五
年颍州刘考功公㦷相遇济南揖罢亟语予以获权衡 (第 16a 页)
为喜问以意林则无之又五年求之清苑陈参议祺公
遂以权衡抄本贻予复从宛平孙侍郎耳伯所抄得意
林然后二书悉为吾有原父在当日声誉与庐陵欧阳
子相上下暨弟贡父并以经术闻其说春秋尤长二书
之外有春秋传一十五卷予获之书贾舟中又有说例
二卷文权二卷惜乎不能尽得也予感是书自舟中读
后几不复遇求之十年乃始得焉而予之为客不自知
其已老矣南还之日 念祖 无恙尚期共读之兼以二书 (第 16b 页)
孰重安得起仲原父立而相其平准也与
春秋意林序
往予与 高念祖 同舟至天津 (第 16a 页)
念祖 书簏中携刘仲原父
春秋权衡意林凡一十九卷宋刻甚工时岁在甲辰七
月暑未退挥汗读之舟中未暇抄录也既而 (第 16a 页)
念祖 留京
师二书为有力者所得予在大同闻之颇以为憾越五
年颍州刘考功公㦷相遇济南揖罢亟语予以获权衡 (第 16a 页)
为喜问以意林则无之又
遂以权衡抄本贻予复从宛平孙侍郎耳伯所抄得意
林然后二书悉为吾有原父在当日声誉与庐陵欧阳
子相上下暨弟贡父并以经术闻其说春秋尤长二书
之外有春秋传一十五卷予获之书贾舟中又有说例
二卷文权二卷惜乎不能尽得也予感是书自舟中读
后几不复遇求之十年乃始得焉而予之为客不自知
其已老矣南还之日 念祖 无恙尚期共读之兼以二书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