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洞玄部
 终南山祠 唐文宗开成二年建(贾/志)开成二年四月
  辛酉诏终南山兴云必雨若当晴霁虽密云他至
  竟不沾霈况兹山北面阙庭日当恩 顾修
其望祀
  宠数宜及令中书门下差官设奠宣告恩礼择立
  庙处所以闻八月乙未长安令杜慥奏准诏置终
   (第 6b 页)
  皇上御极之八年予承乏桂守奉有修治灵渠之
旨下督抚会估以

  闻于时总督鄂公尔泰巡抚金公鉷聚而谋曰陡河之
为利大矣自秦至今农工商旅永是赖焉 顾修

者代不乏人而迄无百年可久之工何欤岂真水
势使然哉毋亦疏凿节宣未尽其道也我

  皇上念切民依锐志 (第 39a 页)
(氏顾德舆妻钱氏王甸服妻潘氏于永华妻包氏/袁胜伯妻王氏周定山妻顾氏俞在渊妻金氏郭)
(柱周妻邱氏 顾修
吉妻陈氏王石奇妻钮氏庄璋/妻钱氏顾景椿妻朱氏叶鼎升继妻陈氏何绍宇)
(妻徐氏陈启宏妻沈氏沈鸿儒妻胡氏 (第 54b 页)
翊冯妻江氏徐邦策妻封氏沈球/妻徐氏沈云石妾顾氏水荣材妻杨氏马华祚妻)
(赵氏徐天章妻王氏王佩苍妾甘氏 顾修
爵妻朱/氏李元庆妻顾氏陆发祥妻顾氏吴敏修妻羌氏)
(邵继阳妻夏氏印同壁妻陆氏李芳继妻许氏邱/九德妻张 (第 63b 页)
神草玉/海造历者上推下减先定丨丨然后历元可求陶潜命子诗群川)
(载导丨/丨载罗)合条(义熙起居录吴令 顾修
期言县西乡有柿树/殊本丨丨王融诗灵丘比翼栖芳林丨丨起)执条(世/说)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 (第 33b 页)
  柿二
增东观汉记曰韦顺为东平相赏罚必信有柿树生屋
上徙庭中遂茂顺至孝人以为感于天地而生 原义

熙起居注曰吴令 顾修
期言县西乡有柿树殊本合条
依旧集贺诏停之 增五行志曰景云二年高祖故第
有柿树自天授中枯死至是复生
  (第 11a 页)
观汉记常顺为东平相赏罚必信有丨/丨生屋上 庭中遂茂顺至孝行人以为感于天地而)
(生条义熙起居注吴令 顾修
期言县西乡有丨丨殊本/合 依旧集贺诏停 酉阳杂俎慈恩寺中丨丨是法)
(力上人手植如宋稗类钞滕昌祐 (第 29b 页)
  丰润县本玉田之永济务金史称太和间置明寰宇通
志一统志因之今观至元七年县令孙庆瑜碑记则改
务为县乃大定年事且云承安中以怀远大将军夹谷
公习捏来宰是县足徵置县在泰和之先也碑又云太

安初避东海郡侯讳更名曰丰闰东海郡侯者即卫绍
王然则县始置时仍名永济可见又云大朝开创以来
庚辰之岁改县为闰州考元史竟未之载宋王诸公未
免失于讨论矣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云洪武元年改闰
为润而今国子监金元史雕本闰旁均着水非也碑之
书法虽不工然辞足以达其述先后政颇详 顾修
地志
者曾不引證何哉(按跋内夹谷应改瓜尔佳习捏应改锡纳因载碑刻原文故仍其旧)

  霍山庙建文元年碑 (第 22b 页)
晋宫阁名─华林园柿六十七株晖章殿前柿一株 ─义
熙起居注─吴令 顾修
期言县西乡有杮树殊本合条依
旧集贺诏停 ─述异记─番禺有酸柿甜梅李乂果赋云
梅甜柿酸 ─酉阳杂俎─慈 (第 20b 页)
   元丰闰县令碑记跋
丰闰县本玉田之永济务金史称太和间置明寰宇通
志一统志因之今观至元七年县令孙庆瑜碑记则改

务为县乃章宗大定年事且云承安中以怀远大将军
夹谷公习捏来宰是县足徵置县在泰和之先也碑又
云大安初避东海郡侯讳更名曰丰闰东海郡侯者即
卫绍王然则县始置时仍名永济可见又云大朝开创
以来庚辰之岁改县为闰州考元史竟未之载宋王诸
公未免失于讨论矣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云洪武元年
改闰为润而今国子监金元史雕本闰旁均著水亦非
也碑书法虽不工然辞足以达其述先后政颇详 顾修

地志者曾不引證何哉
   霍山庙建文元年碑跋
右霍山庙碑建文元年正月壬午祇祭上帝于南郊二
月癸亥鸿胪 (第 12b 页)
生平执友大士七十登第九青官已隃九卿
骎骎公辅矣介生沦落诸生自如也先生初以少长兄事介生既显贵倾
介生客 顾修
旧节唯谨于事必首介生而已为之下介生亦不以贫贱故
少有所抑损世称友道以周张为难受先既谢病归先生亦请假还 (第 3a 页)
   重称法位
具位(臣)谨重诚上启
三清上圣十极高真三界万灵醮筵真宰臣
闻企虎关九重之邃莫与阶升瞻狮座五丈
之悬遥承陛奏飨帝昭宣于礿祭吁天衣被
于宸恩虽戴德之情深 顾修
辞之语浅以今
千枝光泠百和烟残银潢影射于青冥玉磬
声沉于碧汉红尘杂还莫挽霓旌紫雾笼葱 (第 006b 页)
法眼。若知痛痒。这老宿拂袖起去。
未得在。法眼遂与修辈。同行廊庑间。读寺额。乃知。是
石山地藏。法眼 顾修
等曰。此老琛禅师也。意欲留。语
未卒。琛又至。雨巳止。业巳成行。琛送之。问云。上座寻
常爱说。三界唯 (第 0059b 页)
。承凶怆痛,慨然留连。(《艺文类聚》三十八,《御览》五百二十六,案,王封东亭侯,隆安四年卒。) 顾修


修其,义熙初为吴令。

上言柿瑞

  西乡有柿树,殊本合条,依旧集贺。(《御览》九百七十
道体如何,众内咸宜也。雁门远法师四依菩萨,翻飞朔野,栖息南山。自斯以后,名德相继。智者见令为寺檀越, 顾修
寡薄,非敢克当。奖导既引,良深随喜。敬德指此承问。杨广和南。三月二十一日。(《释藏》起二,《国清百录
柿部纪事
《东观汉记》:韦顺为东平相,赏罚必信。有柿树生屋上,徙庭中遂茂,顺至孝,行人以为感于天地而生。晋宫阁名华林园,柿六十七株,晖章殿前柿一株。《义熙起居》注:二年正月,吴令 顾修
期上言:西乡有
极暄法师道体何如。众内咸宜也。雁门远法师四依
菩萨,翻飞朔野,栖息南山。自斯以后,名德相继智者见。令为寺檀越, 顾修
寡薄非,敢克当奖导。既引良深随喜敬德。指此承问,杨广和南。
《与峰顶寺书》同前
暮春暄和寺众,清胜禅
  一、十阄圳 引溉十阄庄之田.


    谨按大圳则众佃出谷,请一圳长盼 顾修
整;小圳则无圳长,系佃自顾;而陂塘小圳又当别论.但北埔溪圳较无支流,免虞绝渔之害.惟九芎林、树杞林之 (第 33 页)
  介生之从兄曰仲驭鏖,南司农郎,著风节,解官讲授南都。兄曰简臣铨,才不及弟,与彝仲、卧子同举丁丑进士。介生生平执友大士七十登第、九青已踰九卿,骎骎公辅矣;介生沦落诸生,自如也。先生初以为少,长兄事介生,既显贵,倾介生客, 顾修
旧节唯谨;于事必首介生,而己为之下。介生亦不以贫贱故,少有所抑损。世称友道,以周、张为难。
  受先 (第 35 页)
  补陀在东海之中,蕞尔一隅,视泰山犹仓粟也。当举世沈冥昏昧之初,而泰山日观之峰鸣未鸣而见日,阳光万道,世莫之睹;而独显于登峰陟巅者之前,盖天地灵异之气独先也。补陀以海上孤拳,乃亦有如是大观。所以泰山之下有圣人出,而其后贤士、异人相继而起;补陀与大陆悬绝,则为菩萨所栖真,而其后释子、高僧亦往往卓锡其间。 顾修
行者流,每每深于禅、浅于诗;天地灵异之气,盖犹有憾!惟太虚上人,在落伽山以禅悟诗、因诗见道,天风海涛 (第 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