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霞林” 相关资源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總集類
  咸丰五年(乙卯科)刘懿璜榜:淡水厅黄廷祚(骧云子.粤籍.现官晋江学教谕)、彰化县蔡启华(籍晋江.大挑知县) 陈霞林(附生.原籍同安.官内阁中书、候选知府)
、彰化林凤池(龙溪人).黄玉桂(府学附生.现官广西思恩知府)、黄花节(钦赐举人)
  咸丰九年(己 (第 400 页)
   (本日奉旨,刘铭传八月十五日奏报接仗情形,已悉。所请治罪之处,著加恩宽免。前已叠谕南、北洋拨船援应,该抚当督军固守,并设法驱逐法人,无任久佔基隆。援军一时难到,总须就地取材。闻住居大稻城之知府 陈霞林,
豪侠可用。举人连日春、潘成清、陈树蓝,均有乡望。富绅林维源,现在避匿,闻厦门举人陈宗超为该绅所信,可 (第 436 页)
    钦加盐运使衔在任候补道署理台北府事台湾府正堂全台善后总局提调纂脩台湾通志局提调兼台北各口通商事务加四级陈批:据此,查此案前据该县禀八里坌董事张东峰、新庄山脚董事陈绳芳即淡绅 陈霞林
业已在粤病故,该家属能否将此项学租如期缴解,尚难预料,请即提归新邑,公举妥绅,议章经理等由,业经本府 …… (第 78 页)
水。至所举金兴文是否公正,并据面禀,将以谷价馀润,办理清节之会,均于地方大有裨益,务宜认真经理,勿蹈 陈霞林
故辙。兹由府发给谕戳,交该绅 …… (第 78 页)
,以便收缴等情。计粘结状三纸到府。据此,查此案前据该县禀:八里坌董事张东峰、新庄山脚董事陈绳芳即淡绅 陈霞林
业经在粤病故,该家属能否将此项学租如期缴解,尚难预料,请将即提归新邑,公举妥绅,议章经理等由,业经本 …… (第 80 页)
院经费,可拨出一百六十元为新庄山脚旧明志义塾会文膏奖及岁修春秋二季之用,似属均得其平。查该县前开摺内 陈霞林
经收时,每年仅收七百馀元,今两处共得七百三十元,所损并不甚多,当可平心。惟所馀归学海者,本属无多,又 …… (第 80 页)
,务宜认真经理,勿蹈 陈霞林
故辙。兹由府发给谕戮,交该绅承领,该绅即禀县查照,除分札行知,并由府批示立案外,合行札饬。为此札仰该 …… (第 81 页)
,以便收缴等情。计粘结状三到府。据此,查此案前据该县禀:八里坌董事张东峰、新庄山脚董事陈绳芳即淡绅 陈霞林,
业已在粤病故,该家属能否将此项学租如期缴解,尚难预料,请即提归新邑公举妥绅议章经理等由,业经本府批准 (第 82 页)
即左宗棠疏中所称各将领以及土著之人愿告奋勇攻基隆者,系九月初旬事也。
  又绅士 陈霞林
等屡言,内山御番土勇常见仗,可以挑募。臣告知各军前往内山选募,一面令工匠连夜修理各营所缴旧枪,分拨应 (第 143 页)
用。搜查饷项,仅敷月馀。各军招募,有尚未成军者,亦有成军尚无器械者。值疫气染至台北沪尾一带,军民俱病。提臣孙开华、署台湾镇总兵章高元、总兵柳泰和等俱抱重病。曹志忠六营营官,无不病者。臣随从文武员弁,日殁数人。自封口后,内地音信不通,兵单援绝,土匪四起。臣日夜忧急,无所措手。台北府知府陈星聚,每见必催进攻基隆。臣因其年近七旬,不谙军务,详细告以不能进攻之故。奈该府随言随忘。绅士 陈霞林
并署淡水县知县刘勋,皆明白晓畅,见将士多病,土勇尚未募齐,器械缺乏,俱知不能前进。陈星聚除面催进攻外 …… (第 143 页)
  至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本系沪尾通商委员。臣到台北,提臣孙开华称其办事勤能,熟悉洋务,现因身弱多病,决意乞退。臣商之提臣,台北现在用人之际,不可任其乞退,托其致书慰留。六月十二日臣同提臣并台湾道刘璈至沪尾察看台地基,李彤恩扶病出见,瘦弱不堪。臣令其赶紧调养,不必请假,当委兼办沪尾营务。六月十五日基隆开仗以后,李彤恩禀请买船填石塞口。时值秋茶上市,英商阻挠。李彤恩同英领事往复辩论,始将口门堵塞。隔日法船即至,英兵船告以口门封塞,随即驶回。七月二十日,

臣至沪尾查看台,孤拔亲坐三号兵船,亦至沪尾查探水道,并托英兵船代觅引港之人。若非李彤恩先期塞口,法船混入一只,台北已不堪问。绅士 陈霞林
等每晤谈时,辄称其功。臣到台北,有言招募土勇者,臣因其所用土枪不能御敌,不肯操练,未曾招募。李彤恩力 …… (第 145 页)
共闻。十月初,臣因饷项支绌,札令李彤恩来城,同福建候补知县郑建中会同官绅办理捐借饷事。该守到后,即同 陈霞林
等议向城乡殷户借银票二十馀万元,毫无勉强,现已办成。如果李彤恩有误大局之处,绅民当共切齿,曷有听其分 (第 145 页)
林汝梅,任事勇往;二绅皆有才识,物望所归。当令林朝栋带练助防台北,林汝梅带练至新竹协防。其馀绅士知府 陈霞林
等,皆令设局办团,以期联络,官民一气,上下翕然,可纾注。惟法围基、沪,分船四面环台梭巡,遇有民船即 (第 186 页)
用,知县郑建中著免补本班以直隶州知州仍留闽省归候补班补用,郎中林汝梅著以道员不论双单月尽先选用,知府 陈霞林
著免补本班以道员仍留原省归候补班补用,内阁中书潘成清著以同知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前选用,廪生李秉钧著以 …… (第 377 页)
  臣曩岁家居,即闻台湾有此冤狱,及渡台后又备知此案奏结之未得确情。去秋寇事方亟,饷匮援绝,林朝栋偕林文明之子林朝昌自备资财,募勇五百,血战前敌,艰苦备尝,累战获捷,经臣论功先后奏保各在案。臣复询访台湾绅士林维源、 陈霞林
、潘成清等,据称林文明被控,多属虚诬,被杀尤为奇惨。林文明胞兄林文察殉发寇之难,林文明亦累著战功,擢 …… (第 384 页)
  再臣接准前陕甘督臣杨岳斌咨开,光绪十一年六月初五日具奏遵旨确查据实覆陈一摺,六月二十三日军机大臣奉旨:『览奏均悉。李彤恩,著即驱逐回籍,不准逗遛台湾;朱守谟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该部知道。钦此』。钦遵恭录咨会到臣。旋据李彤恩禀销各差,八月间遵旨回籍。嗣因淡水各乡拆毁教堂一案,并李彤恩经办捐输,殊多棘手,复经署台北府知府刘勋、绅士广东候补道 陈霞林
等叠次函请李彤恩于十月底来台,立将教案结清,捐输亦办理就绪。查李彤恩自同治元年台,至今二十馀年,历办 (第 386 页)
  同治八年,淡水黄鉴澄之妻何氏自尽,里党悲伤,争传其事。杨雪沧为之立传曰:『何氏,廪膳生黄如许妻,竹堑人。夫病笃,医者佥云不起,何氏侍药备苦。闻星士有相剋之语,告其姑曰:『死无子,宗祀斩矣!愿以身代』。遂仰药死,年二十。夫竟霍然』。事入「厅志」。里人郑超俊为之徵诗,作者颇多。
  淡水 陈霞林
诗曰:『误信刑夫测子平,从容就义出愚诚。可怜入地身先死,只望回天婿更生。鸩毒自甘心自苦,鸳俦为重命为 (第 190 页)
轻。世间多少须眉辈,奇气谁堪日月争』。 霞林
字洞渔,咸丰五年举人,官内阁中书。
  余撰「诗乘」,搜罗颇广,而宜兰作者绝少。后得李静斋先生「西行 (第 190 页)
  一、客兵、土勇,宜并重也。臣接厦门信云:台北淮军不习水土,受瘴故者十之五、六。刘铭传以亲军过单,志在固守待救。土人疑其退怯,汹汹不平;官绅积疑,久恐激变等语。臣惟台人强悍性成,缓急可用;刘铭传历台未久,人情风尚犹未尽知,故不能就地取材、因势利导。臣谓与其上下猜愤,将同室以操戈;不若兵、团相资,化墙为御侮。盖土勇之胜客军,其利有五:无瘴故之患,利一;习山蹊之险,利二;伤亡即补,无转战之艰,利三;各卫身家,其战必力,利四;游手无业者悉编伍籍,敌人无从

诱胁,利五。第非假以重权,则责成不专,易致观望。查林维源本有三品卿衔、 陈霞林
系候补知府,可否破格录用,宠以虚衔,特授团练大臣字样,谕以「刘铭传孤军无援,兼须统顾全局」;该绅等籍 …… (第 85 页)
  再,台郡情形,官与绅不协,绅与绅复不协;外患方殷,内讧未息,何以御侮!虽闻屡饬刘铭传转谕各绅,而伏处遐陬者,恐未能喻中旨。现在吴鸿源度已渡台,拟请寄谕该员,酌选公正绅士,详布朝廷德意;务令林维源、 陈霞林
共释夙嫌,协心努力。遇有战守事宜,尤当进商抚臣,无得阻挠推诿。庶几万里臣民,如聆天语;忠愤感激,不戒 (第 86 页)
  一、客兵土勇宜并重也。臣接厦门信云,台北淮军,不习水土,受瘴故者甚多。刘

铭传以亲军过单,志在固守待救,土人疑其退怯,汹汹不平,官绅积疑,久恐激变等语。臣惟台人强悍性成,缓急可用,刘铭传历台未久,人情风尚,犹未尽知。故不能就地取材。因势利导。臣谓与其上下猜愤,将同室以操戈,不若兵团相资,化阋墙为御侮。盖土勇之胜客军,其利有五。无瘴故之患,利一。习山蹊之险,利二。伤亡即补,无转载之艰,利三。各卫身家,其战必力,利四。游手无业者,悉编伍籍,敌人无从诱胁,利五。第非假以重权,则责成不专,易致观望。查林维源本有三品卿衔, 陈霞林
系候补知府,可否破格鼓励,宠以虚衔,特授督办团练大臣字样,谕以刘铭传孤军无援,兼须统顾大局,该绅等籍 (第 398 页)
束,屡次滋事,不敢招募。此即左宗棠疏中所称各将领以及土著之人愿告奋勇往攻基隆者,系九月初旬事也。绅士 陈霞林
等屡言:内山御番土勇常行见仗,可以挑募。臣告知各军前往内山选募,一面令工匠连夜修理各营所缴旧枪,分拨 …… (第 258 页)
府知府陈星聚,每见必催进攻基隆。臣因其年近七旬,不谙军务,详细告以不能进攻之故;奈该府随言随忘。绅士 陈霞林
并淡水县知县刘勋皆明白晓畅,见将士多病、土勇尚未募齐、器 …… (第 258 页)
  至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本系沪尾通商委员;臣到台北,提臣孙开华称其办事□能、熟悉洋务,现因身弱多病,决意乞退。臣商之提臣,现在用人之际,不可任其乞退;托其致书慰留。六月十二日,臣同提臣并台湾道刘璈至沪尾察看台地基,李彤恩扶病出见,疲弱不堪。臣令其赶紧调养、不必请假,当委兼办沪尾营务。六月十五日基隆开仗以后,李彤恩禀请买船填石塞口。时值秋茶上市,英商阻挠;李彤恩同英领事往复辩论,始将口门填塞。隔日法船即至,英兵船告以口门封塞,随即驶回。七月二十日,臣至沪尾查看台;孤拔亲坐三号兵轮亦至沪尾查探水道,并托英船代觅引港之人。若非李彤恩先期塞口,法船混入一只,台北已不堪问。绅士 陈霞林
等每晤谈时,辄称其功。臣到台北,有招募土勇者;臣因其所用土枪不能御敌、不肯操练,未曾招募。李彤恩力保 …… (第 260 页)
共闻。十月初,臣因饷项支绌,札令李彤恩来城,同福建候补知县郑建中会同官绅办理捐借饷事。该守到后,即同 陈霞林
等议向城乡殷户借用银票二十馀万元;毫无勉强,现已办成。如果李彤恩有贻误大局之处,绅民当共切齿,曷有听 (第 260 页)
  甲寅(十三日),谕军机大臣等:『刘铭传八月十五日奏报接仗情形已悉。所请治罪之处,著加恩宽免。前已叠谕南北洋拨船援应,该抚当督军固守;并设法驱逐法人,无任久佔基隆。援军一时难到,总须就地取材。闻住居大稻埕之知府 陈霞林,
豪侠可用;举人连日春、潘成清、陈树蓝,均有乡望。富绅林维源现在避匿,闻厦门举人陈宗超为该绅所信,可令 (第 76 页)
建中,著免补本班以直隶州知州仍留闽省归候补班补用;郎中林汝梅,著以道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选用;知府 陈霞林,
著免补本班以道 (第 113 页)
四]一三九~四0
陈鼎元 [六四]一四三
陈棨仁 [六四]一八六~八七、二四一~四二、二六一~六二 陈霞林
 [六四]一九0
陈衍  [六四]二0二~0三
陈文騄 [六四]二二五~二六
陈凤昌 [六四]二三一 (第 504 页)
  十三日(甲寅),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李鸿章等:刘铭传八月十五日奏报「接仗情形」已悉。所请治罪之处,加恩宽免。前已叠谕南、北洋拨船援应,该抚当督军固守

并设法抵御法人,毋任久占基隆。援军一时难到,总须就地取材。闻居住大稻埕之知府 陈霞林
豪侠可用,举人连日春、潘成清、陈树蓝均有乡望;富绅林维源现在避匿,闻厦门举人陈宗超为该绅所信,可令赴 (第 143 页)
  窃照上年法兵犯台,民心义忿成仇;台北为通商口岸,各国洋商杂处,居民不暇分辨为何国之人,地方官保护亦难周妥。随于八月十七日,据英国驻劄台北领事费里德来函,内称八月十六夜,景尾、新店礼拜堂被民抢拆。又于十八日,接据该领事照会,以据偕教士报称:艋舺、锡口、水返脚、大龙峒、和尚洲等处礼拜堂,均被土匪拆毁。又于二十九日,续据照报,三角涌教堂被匪搬抢:各等情前来。本爵部院以前敌军情正在万紧之际,若操之过急,深恐另酿事端,转多窒碍。一面檄饬台北府督同淡水县严密查拿究办;一面照复费领事劝慰偕教士,允以事后赔偿。费领事深明大义,遇事和衷,允从宽缓追究。至本年五月间,台防解严;叠据费领事照送估计起盖各教堂及失物价值清单七纸,共银一万二千馀元,请赔前来。本爵部院当委通商委员李彤恩会同台北府知府刘勋、绅士 陈霞林
等带同工匠驰往被拆各教堂处所查勘估计去后。旅据李彤恩等禀覆: …… (第 533 页)
  为照复事。准贵领事照会,窃查淡属各处教堂被匪毁抢一案,除原文有案不录外,查偕教士人甚厚道,既经发誓,所开失单谅无虚假。惟此案应照贵领事照会委员出沪,澈底查考。除札委通商委员李彤恩会同台北府刘代守勋、团防局陈绅 霞林
前往所拆教堂之处详细查明、禀候办理以臻妥善外,合先照覆。为此照会贵领事,请烦查照施行。须至照会者。 …… (第 547 页)
堂,亟应委员前往查明如何毁坏,所开失单是否尽实?以凭核办。查有通商委员李彤恩堪以委派,会同该府及绅士 陈霞林
等剋日出沪,澈底查考。除照覆费领事查照外,合行札饬。札到该府,即便遵照会同出沪,详细查办;并即妥议具 …… (第 549 页)
送清单,一并抄发。毋违。此札』。计发抄单七纸等因。卑府、彤恩并蒙札饬前因,各奉此,卑府等当即会同陈绅 霞林
带同工匠先订偕教士前往艋舺、锡口、三角涌、新店、和尚洲、大龙峒、水返脚等七处教堂履勘。查水返脚、三角 (第 549 页)
  采访:署台湾府学训导杨承藩(敏甫.侯官人)、举人吴子光(芸阁.本厅人)、候选同知翁林萃(史云.本厅人)、举人张书绅(子训.本厅人)、户部湖广司员外郎林维让(巽甫.本厅人)、候选知府 内阁中书陈霞林(洞渔.本厅人,举人)
、候选内阁中书苏衮荣(子褒.本厅人,举人)、候选道郑如梁(稼田.本厅人)、五品衔候补府经李彤恩(迪臣 (第 7 页)
  李春华,咸丰元年辛亥恩科,孟曾谷榜.附生,籍噶玛兰.
  黄延祚,咸丰五年乙卯科,刘懿璜榜.骧云子,粤籍.现官晋江学教谕.
   陈霞林,
同上.附生,原籍同安.官内阁中书,侯选知府.
  黄玉桂,同上.府学附生.现官广西思恩知州.
  黄 …… (第 245 页)
  郑用铦,以兄子如梁贵,貤赠通奉大夫.
  陈文澜,以孙维英贵,赠通奉大夫.
  陈逊言,以子维瑛贵,赠通奉大夫.
  陈鸿同,以孙 霞林
贵,赠通奉大夫.
  陈天来,以子 (第 253 页)
霞林
贵,封通奉大夫.
  杨庆,以孙春波贵,貤赠朝议大夫.
  杨仰,以子春波贵,赠朝议大夫.
  翁 (第 253 页)
  旨:『闻台湾之可通大舟者,有南路之打鼓、东港。其蛲港、笨港,胥通小舟;笨港并有小舟可达鹿耳。我师由厦门而澎湖、而鹿耳,则台南北均可策应。昨谕杨岳斌统领兵轮援闽,著杨昌浚将进兵之路与该前督妥商。惟杨岳斌到尚需时,著杨昌浚先拨兵勇、探明路径,赶紧设法渡台援剿。台郡之人素习水性,并著酌量募用。有人奏:「应令道员林维源、知府 陈霞林
督办台北团练。该二员平日龃龉,请谕饬前嫌尽释,齐心保卫。台南、嘉义团务,令知府陈熙年募办。凤山等处, (第 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