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易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類
時令類
法制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清代道教文獻
家之说参之可以袪胡氏之障矣
又案史伯璿陈定宇张敷言 陈廷敬 蔡德晋
诸家著论以證改时改月之说者甚众其文
繁多所徵引经传大略相同不能悉载至如
(第 62a 页)
又案史伯璿陈定宇张敷言 陈廷敬 蔡德晋
诸家著论以證改时改月之说者甚众其文
繁多所徵引经传大略相同不能悉载至如
(第 62a 页)
(迷之反后得主三字当连读观文言自明苏氏易传/云先则迷而失道后则顺而得主张横渠曰东北丧)
(朋虽得主有庆而不可怀也故曰安贞吉杨慈湖曰/迷为失道后而得主利莫大焉 午亭陈氏 曰阳为阴)
(主得主故利参同契于坤卦亦云先迷失轨后为主/君利字当另为一句本义谓先迷后得而主于利以) (第 23a 页)
(朋虽得主有庆而不可怀也故曰安贞吉杨慈湖曰/迷为失道后而得主利莫大焉 午亭陈氏 曰阳为阴)
(主得主故利参同契于坤卦亦云先迷失轨后为主/君利字当另为一句本义谓先迷后得而主于利以) (第 23a 页)
三正通于民俗
夏书怠弃三正 马氏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
蔡注曰三正子丑寅之三正也怠弃不用夏之正朔也
此见三正迭建其来久矣子丑之正唐虞之前当已有
之 陈氏廷敬 曰有扈氏不畏天不恤人故虽颁寅正
而兼言三正者所以深责之也 吕氏祖谦曰豳诗陈
先公风化而载其言曰嗟我妇 (第 10b 页)
夏书怠弃三正 马氏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
蔡注曰三正子丑寅之三正也怠弃不用夏之正朔也
此见三正迭建其来久矣子丑之正唐虞之前当已有
之 陈氏廷敬 曰有扈氏不畏天不恤人故虽颁寅正
而兼言三正者所以深责之也 吕氏祖谦曰豳诗陈
先公风化而载其言曰嗟我妇 (第 10b 页)
立门侧立一峰曰系马桩有试剑山双岩夹红峪水
巅有石人山又有三盘山
九女台在县东南四十里屹峙沁河中涛响轰雷上有
九天仙女祠 陈廷敬 九女台北黑龙潭诗河流雨
沄沄此山罄而控其北皆连峰排拶故纵送陡崖临
数仞潭水郁澒洞相传是海眼仰口若 …… (第 27b 页)
里连老马岭山麓为湘峪村 张慎言勒石曰肫岳
樊山在县东百二十五里山后即可乐山 午亭诗注
樊山一名芙蓉九蕊山 陈廷敬 老姥掌游记上党 …… (第 46a 页)
沟水名杏水折而东十馀里合梅水
海子河源出秋谷岭西南流至端氏入沁河
玉溪河源出空仓岭西北流五十里至金峰东合海子
河
慈泉在樊山巅 陈廷敬 慈泉铭序樊山之阳高千仞
未至巅百步有泉在山径沙石间坎甃清澈味甘冽
异他水不盈不涸百鹤阡在其东故名 (第 53a 页)
巅有石人山又有三盘山
九女台在县东南四十里屹峙沁河中涛响轰雷上有
九天仙女祠 陈廷敬 九女台北黑龙潭诗河流雨
沄沄此山罄而控其北皆连峰排拶故纵送陡崖临
数仞潭水郁澒洞相传是海眼仰口若 …… (第 27b 页)
里连老马岭山麓为湘峪村 张慎言勒石曰肫岳
樊山在县东百二十五里山后即可乐山 午亭诗注
樊山一名芙蓉九蕊山 陈廷敬 老姥掌游记上党 …… (第 46a 页)
沟水名杏水折而东十馀里合梅水
海子河源出秋谷岭西南流至端氏入沁河
玉溪河源出空仓岭西北流五十里至金峰东合海子
河
慈泉在樊山巅 陈廷敬 慈泉铭序樊山之阳高千仞
未至巅百步有泉在山径沙石间坎甃清澈味甘冽
异他水不盈不涸百鹤阡在其东故名 (第 53a 页)
体仁书院在府治北明万历间知州王所用建捐田
二十四亩崇祯间巡盐御史杨鹗檄捐田三十三亩
崇祀周二程张朱二吕七贤
国朝康熙间知州伦可大拓修 陈廷敬 记
凤台县儒学新设奉文议建
高平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元祐三年知县张持记曰
唐吴道子画孔子为鲁司寇时像 (第 17b 页)
二十四亩崇祯间巡盐御史杨鹗檄捐田三十三亩
崇祀周二程张朱二吕七贤
国朝康熙间知州伦可大拓修 陈廷敬 记
凤台县儒学新设奉文议建
高平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元祐三年知县张持记曰
唐吴道子画孔子为鲁司寇时像 (第 17b 页)
合禅理笔当驻空已而果然(明一统志书远公州志/书北周僧慧远疑误)
香炉寺在城南三十里香炉山元建
乾明寺在城西北三十里可寒山唐天祐十四年建裴
骞云唐末避兵地后兴造以报佛恩
国朝康熙间重修 陈廷敬 有募缘疏并诗
松林寺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松岭山
元泉寺在城北五十里唐建 (第 11a 页)
普照寺在县南六十里月院山金建
国朝 陈廷敬 有诗
崇寿寺在城北郜村后魏建
资圣寺在城北大阳镇北齐建
显庆寺在城东金村后赵建
灵岩寺在城西南松岭山 …… (第 11b 页)
龙有塔记
圣乐寺在城西洞阳山唐建
广福寺在城西周村镇唐建
普觉寺在城北四义村唐建
景德寺在城东南都镇唐建
大乘寺在城北板桥村元建
香烟寺在城南上元社元建
寿胜寺在城东张庄村元建
净影寺在城东南九十里蟠龙山后周建
开元寺后唐天祐十一年七月十三日李嗣昭胜梁于
上党范铜为钟凡四各万馀觔开元寺其一也铸有
铭记今移元妙观
国朝 陈廷敬 有诗
石佛阁唐陈子昂诗览胜诗千首登高酒一壶此情谁
管领分付石浮图
元妙观在城安远坊宋建内有开元铜钟 (第 12b 页)
香炉寺在城南三十里香炉山元建
乾明寺在城西北三十里可寒山唐天祐十四年建裴
骞云唐末避兵地后兴造以报佛恩
国朝康熙间重修 陈廷敬 有募缘疏并诗
松林寺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松岭山
元泉寺在城北五十里唐建 (第 11a 页)
普照寺在县南六十里月院山金建
国朝 陈廷敬 有诗
崇寿寺在城北郜村后魏建
资圣寺在城北大阳镇北齐建
显庆寺在城东金村后赵建
灵岩寺在城西南松岭山 …… (第 11b 页)
龙有塔记
圣乐寺在城西洞阳山唐建
广福寺在城西周村镇唐建
普觉寺在城北四义村唐建
景德寺在城东南都镇唐建
大乘寺在城北板桥村元建
香烟寺在城南上元社元建
寿胜寺在城东张庄村元建
净影寺在城东南九十里蟠龙山后周建
开元寺后唐天祐十一年七月十三日李嗣昭胜梁于
上党范铜为钟凡四各万馀觔开元寺其一也铸有
铭记今移元妙观
国朝 陈廷敬 有诗
石佛阁唐陈子昂诗览胜诗千首登高酒一壶此情谁
管领分付石浮图
元妙观在城安远坊宋建内有开元铜钟 (第 12b 页)
一鹭芦中起双鸥沙上鸣翠烟含碧嶂瑞霭覆琼英
洲转牙樯乱江流大块横智仁山水德动静也移情
赐大学士(臣/)吴琠(臣/) 陈廷敬 各一
山庄书怀 …… (第 27a 页)
待旦勤勤望雨晴京南塞北察安氓已知云敛无霪
潦未卜田间有稻粳八月秋成欢宇内四方风景解
春卿大川舟楫同忧戚更觉凝承信洛英
赐吏部尚书(臣/) 陈廷敬
西湖二首
湖光开潋滟临幸及芳时浅翠堆山色轻香拂水湄
彩桴看自动画鹢觉平移静坐观群类资生得所宜 …… (第 27b 页)
晴雨分山色临流启壮观楼台横水面梵塔插云端
忽讶松间竹当誇岩下兰风光被草木无处不成欢
(此首书金/扇一柄)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午日
令序当重午南台日正中玉阶鸣瀑水瑶轸奏薰风
菖叶浮杯绿榴花照槛红临流看竞渡转忆济川功
…… (第 28a 页)
夏浅云高惜阪田江南比岁赖丰年麦秋遍野堪收
穫灵雨愆期倍惕乾夜半篷窗闻淅沥晓来练浦听
潺湲此行往返无他事益见民情远近虔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诗(并序/)
朕览皇清文颖 (第 28b 页)
大学士陈廷敬 作各体诗清雅醇 …… (第 28b 页)
横经召视草记事翼鸿毛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
房姚比点韵李杜并诗豪何似升平相开怀宫锦袍
赐挽大学士(臣/) 陈廷敬
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
朝恩葵衷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赐编修(臣 …… (第 29a 页)
竹地经山雨几生苔井当深夜泉微上阁入高秋户
渐开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临米/芾书)
赐翰林院掌院学士(臣/) 陈廷敬
曲江丝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消才见春光生绮
陌旋闻天乐动云韶(仿董其/昌书)
空山无鸟迹何物知人 (第 34a 页)
意委曲结绳文离披学书字
赐户部尚书(臣/) 陈廷敬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
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饱食但觉愧梁鸿
(临米/芾 …… (第 34b 页)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捲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上梦与白云游
(仿董其昌/书扇一柄)
赐吏部尚书(臣/) 陈廷敬
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馀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
云移莲势出苔驳锦纹疏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临米/芾 …… (第 34b 页)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俱临董/其昌)又录周子爱莲说金扇一柄 千字文一卷
(临米/芾)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波罗密多心经一册
墨刻穹览寺碑文一册
东岳庙碑文一卷
赐编修(臣/)陈壮履
酌酒会临泉石抱琴 …… (第 35b 页)
宽简便民
赐平阳府知府(臣/)秦棠
清素
赐大学士(臣/)吴琠
风度端凝
思诚堂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龙飞凤舞
清慎勤 (第 46b 页)
格物
点翰堂
清立堂
博文约礼
午亭 山村
赐大学士(臣/)卫周祚
表率班联
赐两江总督谥清端(臣/)于成龙 …… (第 47a 页)
无技喜推天下士有怀爱读古人书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精研书史知今古慎典丝纶见泰平
谨言慎行皆臣职教孝成忠是朕心
春 (第 52b 页)
洲转牙樯乱江流大块横智仁山水德动静也移情
赐大学士(臣/)吴琠(臣/) 陈廷敬 各一
山庄书怀 …… (第 27a 页)
待旦勤勤望雨晴京南塞北察安氓已知云敛无霪
潦未卜田间有稻粳八月秋成欢宇内四方风景解
春卿大川舟楫同忧戚更觉凝承信洛英
赐吏部尚书(臣/) 陈廷敬
西湖二首
湖光开潋滟临幸及芳时浅翠堆山色轻香拂水湄
彩桴看自动画鹢觉平移静坐观群类资生得所宜 …… (第 27b 页)
晴雨分山色临流启壮观楼台横水面梵塔插云端
忽讶松间竹当誇岩下兰风光被草木无处不成欢
(此首书金/扇一柄)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午日
令序当重午南台日正中玉阶鸣瀑水瑶轸奏薰风
菖叶浮杯绿榴花照槛红临流看竞渡转忆济川功
…… (第 28a 页)
夏浅云高惜阪田江南比岁赖丰年麦秋遍野堪收
穫灵雨愆期倍惕乾夜半篷窗闻淅沥晓来练浦听
潺湲此行往返无他事益见民情远近虔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诗(并序/)
朕览皇清文颖 (第 28b 页)
大学士陈廷敬 作各体诗清雅醇 …… (第 28b 页)
横经召视草记事翼鸿毛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
房姚比点韵李杜并诗豪何似升平相开怀宫锦袍
赐挽大学士(臣/) 陈廷敬
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
朝恩葵衷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赐编修(臣 …… (第 29a 页)
竹地经山雨几生苔井当深夜泉微上阁入高秋户
渐开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临米/芾书)
赐翰林院掌院学士(臣/) 陈廷敬
曲江丝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消才见春光生绮
陌旋闻天乐动云韶(仿董其/昌书)
空山无鸟迹何物知人 (第 34a 页)
意委曲结绳文离披学书字
赐户部尚书(臣/) 陈廷敬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
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饱食但觉愧梁鸿
(临米/芾 …… (第 34b 页)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捲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上梦与白云游
(仿董其昌/书扇一柄)
赐吏部尚书(臣/) 陈廷敬
云移莲势出苔驳锦纹疏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临米/芾 …… (第 34b 页)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俱临董/其昌)又录周子爱莲说金扇一柄 千字文一卷
(临米/芾)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墨刻穹览寺碑文一册
东岳庙碑文一卷
赐编修(臣/)陈壮履
酌酒会临泉石抱琴 …… (第 35b 页)
宽简便民
赐平阳府知府(臣/)秦棠
清素
赐大学士(臣/)吴琠
风度端凝
思诚堂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龙飞凤舞
清慎勤 (第 46b 页)
格物
点翰堂
清立堂
博文约礼
午亭 山村
赐大学士(臣/)卫周祚
表率班联
赐两江总督谥清端(臣/)于成龙 …… (第 47a 页)
无技喜推天下士有怀爱读古人书
赐大学士(臣/) 陈廷敬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精研书史知今古慎典丝纶见泰平
谨言慎行皆臣职教孝成忠是朕心
春 (第 52b 页)
维黍及稌农夫之报自陬越涂我从籥章载歌豳雅辨
神之号告诸方夏
皇清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 吏部
尚书说岩陈公 墓志铭 李光地 …… (第 48a 页)
上亲制诗以哀之谥曰文贞赙恤甚厚遣官护丧归葬
葬有日其子奉状来乞铭地为公后辈同在政地久不
可以辞公初名敬其加廷字馆选日
章皇帝所赐也字 子端 一字 (第 49a 页)
说岩 世泽州人曾祖三乐祖经
济考昌期皆赠如公官曾祖妣卢祖妣范先妣李继妣
张皆一品夫人公祖为州诸生生 …… (第 49a 页)
拟馀閒手编危坐每两服焉晚信真灵位业之篇虽机
务填委而胸次渊超萧然出尘壒之外里居别业名 午
亭 庄太行横前沁水径下虽跻荣仕未尝忘归
予告之日
上书 (第 54a 页)
午亭 山村及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以
宠之手删所著尊闻堂集为五十卷曰 (第 54a 页)
午亭 文编他著
数十种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葬于紫云新阡系以
铭曰黄流沛沛太行熊熊泄云布润泽当其中山川降 (第 54a 页)
神之号告诸方夏
皇清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 吏部
尚书说岩陈公 墓志铭 李光地 …… (第 48a 页)
上亲制诗以哀之谥曰文贞赙恤甚厚遣官护丧归葬
葬有日其子奉状来乞铭地为公后辈同在政地久不
可以辞公初名敬其加廷字馆选日
章皇帝所赐也字 子端 一字 (第 49a 页)
说岩 世泽州人曾祖三乐祖经
济考昌期皆赠如公官曾祖妣卢祖妣范先妣李继妣
张皆一品夫人公祖为州诸生生 …… (第 49a 页)
拟馀閒手编危坐每两服焉晚信真灵位业之篇虽机
务填委而胸次渊超萧然出尘壒之外里居别业名 午
亭 庄太行横前沁水径下虽跻荣仕未尝忘归
予告之日
上书 (第 54a 页)
午亭 山村及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以
宠之手删所著尊闻堂集为五十卷曰 (第 54a 页)
午亭 文编他著
数十种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葬于紫云新阡系以
铭曰黄流沛沛太行熊熊泄云布润泽当其中山川降 (第 5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