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国初教习多以内院学士为之侍读等亦间有预者/ 自康熙九年后皆以掌院学士领其事而内阁学)
(士时参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书 陈/元龙 领教习事嗣后大学士尚书侍郎均得为之)
(特简皆由制小教习始置于康熙三十三年雍正八年/ 无常) (第 8b 页)
(士时参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书 陈/元龙 领教习事嗣后大学士尚书侍郎均得为之)
(特简皆由制小教习始置于康熙三十三年雍正八年/ 无常) (第 8b 页)
得释十一月
特旨开复七年正月
谕曰满汉大学士俱各全备办理妥协无容再增因
圣祖仁皇帝时所有年久老臣今在朝者甚少时深注念
尚书陈元龙 左都御史尹泰历事
圣祖多年屡经任使虽年近八旬而精力尚健著加恩授
额外大学士以示优眷至意寻授尹泰
(第 33a 页)
特旨开复七年正月
谕曰满汉大学士俱各全备办理妥协无容再增因
圣祖仁皇帝时所有年久老臣今在朝者甚少时深注念
尚书陈元龙 左都御史尹泰历事
圣祖多年屡经任使虽年近八旬而精力尚健著加恩授
额外大学士以示优眷至意寻授尹泰
(第 33a 页)
粤西山多田少需米湖南而衡湘米船由永州奸
民藉禁粜阻索致商贩不前米价多昂请于上官
禁止总督杨琳巡抚 陈元龙 疏奏准行寻擢贵州
巡抚镇远至常德滩河多溺患云贵湖南三省官
修纤道国材率先捐助并捐修城垣及 …… (第 18b 页)
将广西积榖酌借贫民为牛种农器资得
旨李绂条陈垦荒请动支监榖为开荒之费不过为开销
广西昔年捐纳榖石之计此项原系 陈元龙 王沛坦经 (第 22a 页)
手其间有名无实首尾不清之处甚多可著 陈元龙 王
沛坦前往广西将此项彻底清楚倘有不清着李绂查
明据实参奏三月李绂奏通政使臣王沛坦到粤咨称
(第 22b 页)
康熙五十三年前任广西巡抚今升 礼部尚书陈
元龙 奏明广西捐纳榖石至五十五年停止沛坦
于五十七年七月到广西布政使任距停捐将及
三年其收捐榖 (第 22b 页)
石系 陈元龙 与前任布政使黄国
材任内之事当日经管官系桂林知府吴元臣柳 …… (第 22b 页)
抚司道等官质讯得
旨阅李绂奏疏当日收捐榖价数倍于正项著黄国材将
收捐始末情弊奏闻如敢欺隐必从重治罪国材疏称
广西捐纳一事抚臣 陈元龙 与督臣赵宏灿委桂
林府知府吴元臣等在省城收捐委梧州柳州南
宁三府知府李世孝赵世勋沈元佐等 (第 23b 页)
民藉禁粜阻索致商贩不前米价多昂请于上官
禁止总督杨琳巡抚 陈元龙 疏奏准行寻擢贵州
巡抚镇远至常德滩河多溺患云贵湖南三省官
修纤道国材率先捐助并捐修城垣及 …… (第 18b 页)
将广西积榖酌借贫民为牛种农器资得
旨李绂条陈垦荒请动支监榖为开荒之费不过为开销
广西昔年捐纳榖石之计此项原系 陈元龙 王沛坦经 (第 22a 页)
手其间有名无实首尾不清之处甚多可著 陈元龙 王
沛坦前往广西将此项彻底清楚倘有不清着李绂查
明据实参奏三月李绂奏通政使臣王沛坦到粤咨称
(第 22b 页)
康熙五十三年前任广西巡抚今升 礼部尚书陈
元龙 奏明广西捐纳榖石至五十五年停止沛坦
于五十七年七月到广西布政使任距停捐将及
三年其收捐榖 (第 22b 页)
石系 陈元龙 与前任布政使黄国
材任内之事当日经管官系桂林知府吴元臣柳 …… (第 22b 页)
抚司道等官质讯得
旨阅李绂奏疏当日收捐榖价数倍于正项著黄国材将
收捐始末情弊奏闻如敢欺隐必从重治罪国材疏称
广西捐纳一事抚臣 陈元龙 与督臣赵宏灿委桂
林府知府吴元臣等在省城收捐委梧州柳州南
宁三府知府李世孝赵世勋沈元佐等 (第 23b 页)
之府州县卫学准以次贡作恩贡再次贡作正贡
雍正元年 礼部尚书陈元龙 疏称国子监监生皆
由捐纳入监能文之士稀少旧例各省学臣于府
州县生员内每学拔取一名送监肄业 (第 1b 页)
雍正元年 礼部尚书陈元龙 疏称国子监监生皆
由捐纳入监能文之士稀少旧例各省学臣于府
州县生员内每学拔取一名送监肄业 (第 1b 页)
风教有裨世用之文仰承
睿藻亲挥品题甲乙凡百家之工拙具著
御评洞鉴之中洵乎玉律金桴为万世摛文之矩矱矣
御定列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
二十二卷
康熙四十五年詹事 陈元龙 等奉
敕编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赋者六义之一也风雅颂兴赋比
六者而赋居兴比之中盖其敷陈事理抒写物情兴 …… (第 4a 页)
焉故夫诗者极其至足以通天地类万物而不越乎虫
鱼草木之微诗之咏物自三百篇而已然矣孔子曰迩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夫事父事君
忠孝大节也鸟兽草木至微也吾夫子并举而极言之
然则诗之道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即一物之情而
关乎忠孝之旨继自骚赋以来未之有易也此昔人咏
物之诗所由作也欤朕自经帷进御覃精六籍至于燕
暇未尝废书于诗之道时尽心焉爰自古昔逸诗汉魏
六朝洎夫有唐讫于宋元明之作博观耽味搴其萧稂
掇其菁英命大学士陈廷敬尚书王鸿绪校理之翰林
蔡升元杨瑄 陈元龙 查升陈壮履励廷仪张廷玉钱名
世汪灏查慎行蒋廷锡编录之名曰佩文斋咏物诗选
盖蒐采既多义类咸备又不仅如向 (第 7b 页)
睿藻亲挥品题甲乙凡百家之工拙具著
御评洞鉴之中洵乎玉律金桴为万世摛文之矩矱矣
御定列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
二十二卷
康熙四十五年詹事 陈元龙 等奉
敕编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赋者六义之一也风雅颂兴赋比
六者而赋居兴比之中盖其敷陈事理抒写物情兴 …… (第 4a 页)
焉故夫诗者极其至足以通天地类万物而不越乎虫
鱼草木之微诗之咏物自三百篇而已然矣孔子曰迩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夫事父事君
忠孝大节也鸟兽草木至微也吾夫子并举而极言之
然则诗之道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即一物之情而
关乎忠孝之旨继自骚赋以来未之有易也此昔人咏
物之诗所由作也欤朕自经帷进御覃精六籍至于燕
暇未尝废书于诗之道时尽心焉爰自古昔逸诗汉魏
六朝洎夫有唐讫于宋元明之作博观耽味搴其萧稂
掇其菁英命大学士陈廷敬尚书王鸿绪校理之翰林
蔡升元杨瑄 陈元龙 查升陈壮履励廷仪张廷玉钱名
世汪灏查慎行蒋廷锡编录之名曰佩文斋咏物诗选
盖蒐采既多义类咸备又不仅如向 (第 7b 页)
冯济国(馀姚/人) 孙嵘叟(馀姚/人)
赵若秀(馀姚/人) 赵时龄(馀姚人通/判扬州)
董朴(临海人户/部侍郎) 陈元龙(临海人都/大干官) 金炳(临海/人) 萧元英(临海人知/南安军)
章泽祖(临海/人) 黄友 …… (第 14b 页)
吕震卿(仙居人/泾阳尉) 张申甫(仙居人户/部员外郎)
国子才(宁海/人) 葛炳午(宁海/人)
王渊(宁海/人) 萧 元龙(宁海/人) 舒斗祥(宁海人/长洲令) 许觥(金华人主/管架阁)
金之焱(兰溪人工/部架阁) …… (第 15a 页)
陈寀(永嘉/人) 赵与霆(永嘉人/知抚州)
刘锡(永嘉人/国子簿) 赵必槐(永嘉人/知徽州)
薛 元龙(永嘉人/司理) 赵希听(永嘉人监/丰储仓)
赵与□(永嘉/人) 刘镕(永嘉人通/判镇冮)
张 …… (第 16b 页)
项子合(龙泉/人) 鲍志及(龙泉/人)
景定二年辛酉
王济(义乌人国子/免解进士)
景定三年壬戌方山京榜
戴 元龙(钱塘/人) 沈庆孙(仁和/人)
郁正大(仁和/人) 吴元凯(仁和/人)
夏鼎(仁和/人 (第 34b 页)
赵若秀(馀姚/人) 赵时龄(馀姚人通/判扬州)
董朴(临海人户/部侍郎) 陈元龙(临海人都/大干官) 金炳(临海/人) 萧元英(临海人知/南安军)
章泽祖(临海/人) 黄友 …… (第 14b 页)
吕震卿(仙居人/泾阳尉) 张申甫(仙居人户/部员外郎)
国子才(宁海/人) 葛炳午(宁海/人)
王渊(宁海/人) 萧 元龙(宁海/人) 舒斗祥(宁海人/长洲令) 许觥(金华人主/管架阁)
金之焱(兰溪人工/部架阁) …… (第 15a 页)
陈寀(永嘉/人) 赵与霆(永嘉人/知抚州)
刘锡(永嘉人/国子簿) 赵必槐(永嘉人/知徽州)
薛 元龙(永嘉人/司理) 赵希听(永嘉人监/丰储仓)
赵与□(永嘉/人) 刘镕(永嘉人通/判镇冮)
张 …… (第 16b 页)
项子合(龙泉/人) 鲍志及(龙泉/人)
景定二年辛酉
王济(义乌人国子/免解进士)
景定三年壬戌方山京榜
戴 元龙(钱塘/人) 沈庆孙(仁和/人)
郁正大(仁和/人) 吴元凯(仁和/人)
夏鼎(仁和/人 (第 34b 页)
顾永年(钱塘/人) 陆筠(钱塘人上/犹知县)
傅光遇(仁和人望/江知县) 陈元龙(海宁人榜眼大/学士太子太傅) 陆𩆩(秀水人/知县) 沈辰垣(嘉善人侍/读学士)
丁策(嘉善人兵/部主事) (第 35a 页)
傅光遇(仁和人望/江知县) 陈元龙(海宁人榜眼大/学士太子太傅) 陆𩆩(秀水人/知县) 沈辰垣(嘉善人侍/读学士)
丁策(嘉善人兵/部主事) (第 35a 页)
蔡自远(德清/人) 汪麒孙(钱塘人石/门教谕)
冯起蕊(平湖/人) 袁嘉灿(慈溪/人)
陈元龙(海宁人乙/丑榜眼) 赵苍璧(钱塘人壬/戍进士)
戴超(山阴人戊/辰进士) 沈廷文(秀水人戊/辰状元)
(第 41a 页)
冯起蕊(平湖/人) 袁嘉灿(慈溪/人)
陈元龙(海宁人乙/丑榜眼) 赵苍璧(钱塘人壬/戍进士)
戴超(山阴人戊/辰进士) 沈廷文(秀水人戊/辰状元)
(第 41a 页)
刘石龄字介于长洲人孝子龙光子也七岁即能
诵三都两京诸赋及长笃嗜古学以能诗名尤工
五言韩菼 陈元龙 欲荐之朝力辞以布衣终
王世琛字宝传长洲人明大学士鏊八世孙父铨
字东发康熙庚午副榜累官礼科给事 (第 80a 页)
诵三都两京诸赋及长笃嗜古学以能诗名尤工
五言韩菼 陈元龙 欲荐之朝力辞以布衣终
王世琛字宝传长洲人明大学士鏊八世孙父铨
字东发康熙庚午副榜累官礼科给事 (第 80a 页)
天柱桥在府城东旧名花桥又名嘉熙桥东崖有
小山平坡突起高约五六丈大可五十围形如础
柱故名天柱明景泰间太守何永全建嘉靖十八
年倾圯靖江安肃王妃重建
国朝康熙二十年大水西半复圯巡抚郝浴倡修五
十二年总督赵宏灿巡抚 陈元龙 布政黄国材各
捐赀重修有记
接龙桥在城东北虞山后皇泽湾 …… (第 2a 页)
成顺桥在城东南五里跨弹丸溪为临桂阳朔灌
阳诸邑径道明正德间靖江王重建周进隆有铭
序
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巡抚 陈元龙 重修
通济桥在城东二十里熊家湾康熙九年建
月桂桥在城东四十里腊林村宋绍定间建
马溪 …… (第 4b 页)
甘棠渡桥在县南二十里原系石桥康熙七年巡
抚金光祖同藩臬守令捐建寻为大水冲塌五十
一年巡抚 陈元龙 捐俸檄桂林同知黄之孝建造
舟三十驾为浮梁并设桥夫十五名看护
北门渡在北门外
富邱渡在县南 …… (第 7b 页)
贝子堡在桑江内城北二百三十里东属灵川西
属县并路通兴安及湖广城步绥宁地方广远猺
苗狑獞杂居二十馀村康熙五十六年有灵川獞
贼廖三窜据为害巡抚 陈元龙 发兵讨平之设立
堡目并设堡卒分守桑江皮水石门诸要隘近获
宁戢
石门堡在县东八里两石对峙如门限故 (第 17b 页)
小山平坡突起高约五六丈大可五十围形如础
柱故名天柱明景泰间太守何永全建嘉靖十八
年倾圯靖江安肃王妃重建
国朝康熙二十年大水西半复圯巡抚郝浴倡修五
十二年总督赵宏灿巡抚 陈元龙 布政黄国材各
捐赀重修有记
接龙桥在城东北虞山后皇泽湾 …… (第 2a 页)
成顺桥在城东南五里跨弹丸溪为临桂阳朔灌
阳诸邑径道明正德间靖江王重建周进隆有铭
序
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巡抚 陈元龙 重修
通济桥在城东二十里熊家湾康熙九年建
月桂桥在城东四十里腊林村宋绍定间建
马溪 …… (第 4b 页)
甘棠渡桥在县南二十里原系石桥康熙七年巡
抚金光祖同藩臬守令捐建寻为大水冲塌五十
一年巡抚 陈元龙 捐俸檄桂林同知黄之孝建造
舟三十驾为浮梁并设桥夫十五名看护
北门渡在北门外
富邱渡在县南 …… (第 7b 页)
贝子堡在桑江内城北二百三十里东属灵川西
属县并路通兴安及湖广城步绥宁地方广远猺
苗狑獞杂居二十馀村康熙五十六年有灵川獞
贼廖三窜据为害巡抚 陈元龙 发兵讨平之设立
堡目并设堡卒分守桑江皮水石门诸要隘近获
宁戢
石门堡在县东八里两石对峙如门限故 (第 17b 页)
陡河自县属海阳山发源流至县城北三里秦史
禄始筑石为堤以堵御湍流一注于北曰湘江一
注于南曰漓江俗以其有七十二湾三十六陡因
名陡河汉马援唐李渤及宋元明诸名臣相继修
筑我
朝康熙五十二三四年间巡抚 陈元龙 捐通省俸工
二万四千两有奇委员修葺迄今十有馀年陡座 (第 6b 页)
禄始筑石为堤以堵御湍流一注于北曰湘江一
注于南曰漓江俗以其有七十二湾三十六陡因
名陡河汉马援唐李渤及宋元明诸名臣相继修
筑我
朝康熙五十二三四年间巡抚 陈元龙 捐通省俸工
二万四千两有奇委员修葺迄今十有馀年陡座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