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河壖地数起争讼锡命籍其地收租绢岁二十馀万
讼者亦息屡迁龙图阁直学士进翰林侍讲学士判
太常寺国子监卒赠尚书工部侍郎 锡淳 重清约虽
贵奉养如少贱时读书老而弥笃初举广文馆进士
考官任随以为第一及随死无子屡赒其家 (第 1b 页)
讼者亦息屡迁龙图阁直学士进翰林侍讲学士判
太常寺国子监卒赠尚书工部侍郎 锡淳 重清约虽
贵奉养如少贱时读书老而弥笃初举广文馆进士
考官任随以为第一及随死无子屡赒其家 (第 1b 页)
张锡字贶之京兆人进士甲科试秘书省校书郎知
新州初建学于州自是人始知学迁枢密直学士进
翰林侍读学士判太常国子监卒 锡淳 重清约虽贵
奉养如少贱时读书老而弥笃
薛利和河东人皇祐中知春州秉心耿介勤于修职
劝农兴学得为政 (第 74a 页)
新州初建学于州自是人始知学迁枢密直学士进
翰林侍读学士判太常国子监卒 锡淳 重清约虽贵
奉养如少贱时读书老而弥笃
薛利和河东人皇祐中知春州秉心耿介勤于修职
劝农兴学得为政 (第 74a 页)
张锡(字贶之汉阳人进士甲科历知南昌新州东/明以治绩闻李及瀳为御史丁谓贬崖州议)
(还内地锡疏谓奸邪弄国本与天下共弃之今腹/还是违天下意由是止徙雷州玉清昭应宫灾连)
(系甚众锡言天灾反以罪人恐重天怒狱遂解累/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国子监 锡淳 重清)
(约虽贵奉养如少贱/时读书老而弥笃)张昌中(汉阳人处家以/义历世不分)党仲
升(汉川人 (第 5b 页)
(还内地锡疏谓奸邪弄国本与天下共弃之今腹/还是违天下意由是止徙雷州玉清昭应宫灾连)
(系甚众锡言天灾反以罪人恐重天怒狱遂解累/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国子监 锡淳 重清)
(约虽贵奉养如少贱/时读书老而弥笃)张昌中(汉阳人处家以/义历世不分)党仲
升(汉川人 (第 5b 页)
(熊景星 黄子高 莹子宗浚) 吴敏树(杨彝珍) 周寿昌(李希圣) 斌良 (锡缜
李云麟) 何绍基(孙维朴 李瑞清) 冯桂芬(王颂蔚 叶昌炽 管礼耕 袁宝璜) 李慈铭(陶方琦 谭廷献 ……法良,字可盦。梅曾亮称其诗学东坡,得清旷之气,而运以唐贤优游平夷之情。有《沤罗盦诗集》。
附 锡缜
锡缜, 原名锡淳,字厚安,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咸丰六年进士。由户部郎中授江西督粮道,为驻藏大臣,乞病
附 锡缜
锡缜, 原名锡淳,字厚安,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咸丰六年进士。由户部郎中授江西督粮道,为驻藏大臣,乞病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滑州,迁右谏议大夫、知审官院。进翰林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国子监。卒,赠尚书工部侍郎。 锡淳
重清约,虽贵,奉养如少贱时。读书老而弥笃。初,举广文馆进士,考官任随以为第一,及随死,无子,锡屡赒其
甲申官泰安时,郡守为闽中杨蓉峰先生(惠元)。至壬辰年,先生作古人,而余以升高唐州去。世兄长士琮、次士珩,皆佳公子;琮,戊子孝廉。越甲辰,余巡闽漳,复晤于侯官,皆颓然老矣。门庭衰落,为之戚戚。后琮亦逝。丁未,余服阕,复以巡台至闽,珩欲同渡,不果。庚戌九月乃至台,赠朝珠、文具等件,皆蓉峰先生手泽。又眉道人草书一卷。接谭之下,笑语宛如先生复生。延至幕中,亦无忘故旧,以志今昔之感耳。余家与闽人最有缘,乡荐座师为廖仪卿师。出仕后,侍蓉峰太守,共事将十年,亦保荐卓异。师后苏鳌石(廷玉)、梁芷林(章钜)、杨雪秽(庆珠)、陈叙斋(功),皆山东上官而受知者。季弟则廖钰夫师(鸿荃)取弟子员,侄 (锡淳)
荐卷出廖(名)鸿苞房中,皆仪卿师昆仲也。其先人官于闽而有造于闽之报欤!
十月初二日,海东书院课期 (第 64 页)
十月初二日,海东书院课期 (第 64 页)
黄基燮。履实子庆淳。百林子令毅显。基燮男钟玉。女适金炉,进士申命球。顺行二男。长履平。次履初。履平子 锡淳。
女适沈能万。履初 (第 298L 页)
锡淳。 女李宪度,尹堉。在渊子启植。女适县监柳诲,金钟烈,沈能祜。 (第 298L 页)
锡淳。 女李宪度,尹堉。在渊子启植。女适县监柳诲,金钟烈,沈能祜。 (第 298L 页)
与族孙范洙(应天○癸巳四月十日)
答族侄晶镐(武卿)论语问目
与族人国宾(载典○丁亥)
答族侄 锡淳(琎五○癸卯十一月) 答族从贞钦(昊景○甲辰十一月廿二日)
与族人硕基(宅汝)
答相元,宽荣,敬荣诸宗
答族侄晶镐(武卿)论语问目
与族人国宾(载典○丁亥)
答族侄 锡淳(琎五○癸卯十一月) 答族从贞钦(昊景○甲辰十一月廿二日)
与族人硕基(宅汝)
答相元,宽荣,敬荣诸宗
孝友是亦为政。则是乃一家之政。行乎一家而后可行于一国乎。
孝友是一家之政。而推广其心。亦为一国之政。示意亦得。大抵为圣贤之学者。先须知自守之道。惟为吾所当为。无慕乎其外。是为自重。自重则道尊。故曰志虽有须。而恬然若将终身。乃能用常。虽不进而志动者。不能用常也。今之为士者。此义尤不可不知也。
与族人国宾(载典○丁亥)
比试有日。想不以一例奔惘者与之短长。若豫有一分期待之念。则十年读书。反不为吾自修之方。而胸中已不觉更添一事。岂不可惧之甚耶。
答族侄 锡淳(琎五○癸卯十一月) 前者惠书。癃淹未复。想恕谅。盛课不其放过耶。盖读书所以明理。明理所以实行也。无徒以咿唔为学。而多体 (第 437L 页)
孝友是一家之政。而推广其心。亦为一国之政。示意亦得。大抵为圣贤之学者。先须知自守之道。惟为吾所当为。无慕乎其外。是为自重。自重则道尊。故曰志虽有须。而恬然若将终身。乃能用常。虽不进而志动者。不能用常也。今之为士者。此义尤不可不知也。
与族人国宾(载典○丁亥)
比试有日。想不以一例奔惘者与之短长。若豫有一分期待之念。则十年读书。反不为吾自修之方。而胸中已不觉更添一事。岂不可惧之甚耶。
答族侄 锡淳(琎五○癸卯十一月) 前者惠书。癃淹未复。想恕谅。盛课不其放过耶。盖读书所以明理。明理所以实行也。无徒以咿唔为学。而多体 (第 43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