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明故丹邱先生姚公墓志铭(杨循吉/)
公姓姚氏讳绶字公绶浙西嘉善人也天顺末第进士
拜监察御史成化初元寻出知永宁县解官归所居在
大云里东绕水竹作室曰丹邱啸咏其中自称丹邱先
生大抵多取老庄神仙之说以自况又作沧江虹月之
舟游泛吴越间甚适弘治八年四月十日卒于家年七
十三公少有才名攻古文辞弱冠始业举子遂取科第
以至为御史政能多出人右尝奉敕巡盐两淮钩剔积
弊既尽势人惴惴弗敢渔利布令张体务以激扬为事
淮饥曰吾御史宜无所不可行画策赈饥民多 复生巡
抚 三山林熙敏公奇之具以闻朝廷特降玺书俾终厥
事未几被言而有永宁之命遂弗复思仕矣公善书法
钟王劲婉咸妙诗 (第 16b 页)
公姓姚氏讳绶字公绶浙西嘉善人也天顺末第进士
拜监察御史成化初元寻出知永宁县解官归所居在
大云里东绕水竹作室曰丹邱啸咏其中自称丹邱先
生大抵多取老庄神仙之说以自况又作沧江虹月之
舟游泛吴越间甚适弘治八年四月十日卒于家年七
十三公少有才名攻古文辞弱冠始业举子遂取科第
以至为御史政能多出人右尝奉敕巡盐两淮钩剔积
弊既尽势人惴惴弗敢渔利布令张体务以激扬为事
淮饥曰吾御史宜无所不可行画策赈饥民多 复生巡
抚 三山林熙敏公奇之具以闻朝廷特降玺书俾终厥
事未几被言而有永宁之命遂弗复思仕矣公善书法
钟王劲婉咸妙诗 (第 16b 页)
府功过。谕疏导京师河道沟渠,平治道涂。谕各省实行团练。赏内阁侍读杨锐、中书林旭、刑部主事刘光第、江苏 知府谭嗣同
并加四品卿衔,参预新政。赈建水水灾。癸酉,罢李鸿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以裕禄为礼部尚书,在总理各国 ……子,诏捕康有为与梁启超。庚寅,户部侍郎张荫桓、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御史杨深秀暨杨锐、林旭、刘光第、 谭嗣同
并坐康有为党逮下狱。辛卯,上称疾,徵医天下。召荣禄来京。命逮文廷式,捕孙文。壬辰,诏复设詹事府,通政 ……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癸巳,拨江漕八万石改折,备徐、海赈。赈高州水灾。甲午,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 谭嗣同
、康广仁俱处斩。谪张荫桓新疆。徐致靖禁锢。命荣禄为军机大臣。以裕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乙未,以康有
造学者。二十四年,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疏荐工部主事康有为、刑部主事张元济、湖南盐法长宝道黄遵宪、江苏 知府谭嗣同
、广东举人梁启超,特予召见。徵遵宪、 嗣同
至京,赏启超六品衔,任译书局事。时德宗亲政,激于外势,亟图自彊。诏求通达时务人才,中外纷纷荐举。而草茅新进之臣,刻励求新,昌言变法矣。未几党祸起,慈禧皇太后训政,有为窜海外,其弟广仁及御史杨深秀、 军机章京谭嗣同
、林旭、杨锐、刘光第弃市,致靖以党附下狱禁锢,复追论原保诸臣罪。御史宋伯鲁、湖南巡抚陈宝箴,开缺户部
练新军,而调甘肃提督董福祥军入卫京师。
二十四年,晋大学士,命为直隶总督。是时上擢用主事康有为及 知府谭嗣同 等参预新政,议变法,斥旧臣。召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入觐,超授侍郎,统练兵。荣禄不自安。御史杨崇伊奏请太后再垂帘,于是太后复临朝训政,召荣禄为军机大臣,以世凯代之。命查拿康有为,斩 谭嗣同 等六人于市。以上有疾,诏徵医。复命荣禄管兵部,仍节制北洋海陆各军。荣禄乃奏设武卫军,以聂士成驻芦台为
二十四年,晋大学士,命为直隶总督。是时上擢用主事康有为及 知府谭嗣同 等参预新政,议变法,斥旧臣。召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入觐,超授侍郎,统练兵。荣禄不自安。御史杨崇伊奏请太后再垂帘,于是太后复临朝训政,召荣禄为军机大臣,以世凯代之。命查拿康有为,斩 谭嗣同 等六人于市。以上有疾,诏徵医。复命荣禄管兵部,仍节制北洋海陆各军。荣禄乃奏设武卫军,以聂士成驻芦台为
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李端棻 徐致靖(子仁铸) 陈宝箴 黄遵宪 曾鉌 杨深秀 杨锐 刘光第 谭嗣同 唐才常 林旭 康广仁
李端棻
李端棻,字苾园,贵州贵筑人。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大学士 ……、州、县遍设学堂,分斋讲习;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生。二十四年,密荐康有为及 谭嗣同 堪大用。又以各衙门则例,语涉纷歧,疏请删订,上尤善之,诏趣各长官定限期革前敝。擢礼部尚书。未几,有为 ……条上新政皆联衔,而鄂抚谭继洵反不与。
会康有为言事数见效。宝箴素慕曾、胡荐士,因上言杨锐、刘光第、 谭嗣同 、林旭佐新政。上方诏求通变才,遽擢京卿,参新政,于是四人上书论时事无顾忌。宝箴又言四人虽才,恐资望轻 ……赴粤。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考取内阁中书。
二十四年,之洞荐应经济特科。又以陈宝箴荐,与刘光第、 谭嗣同 、林旭并加四品卿,充军机章京,参新政。召见,锐面陈兴学、练兵为救亡策,称旨。七月,礼部主事王照上封事 ……。朕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非力行新政不可?然此时不惟朕权力所不及,若强行之,朕位且不能保。尔与刘光弟、 谭嗣同 、林旭等详悉筹议,必如何而后能进用英达,使新政及时举行,又不致少拂圣意,即具奏,候朕审择,不胜焦虑之 ……?」狱卒强之跪,光第崛立自如。杨锐呼曰:「裴村,跪!跪!遵旨而已。」乃跪就戮。著有介白堂诗文集。 谭嗣同(唐才常) 谭嗣同, 字复生,湖南浏阳人。父继洵,湖北巡抚。 嗣同 少倜傥有大志,文为奇肆。其学以日新为主,视伦常旧说若无足措意者。继洵素谨饬,以是颇见恶。 嗣同 乃游新疆刘锦棠幕,以同知入赀为知府,铨江苏。陈宝箴抚湖南, 嗣同 还乡佐新政。梁启超倡办南学会, 嗣同 为之长。届会期,集者恒数百人,闻 嗣同 慷慨论时事,多感动。
光绪二十四年,召入都,奏对称旨,擢四品卿、军机章京。四人虽同被命,每召对, 嗣同 建议独多。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令 嗣同 拟旨,必载明前朝故事,将亲诣颐和园请命太后。 嗣同 退谓人曰:「今乃知上绝无权也!」时荣禄督畿辅,袁世凯以监司练兵天津。诏擢世凯侍郎,召入觐。 嗣同 尝夜诣世凯有所议。明日,世凯返天津。越晨,太后自颐和园还宫,收政权。启超避匿日本使馆, 嗣同 往见之,劝 嗣同 东游。 嗣同 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卒不去。未几,斩于市。著有仁学及莽苍苍斋诗集等。唐才常,字佛尘。少与 嗣同 齐名,称「浏阳二生」,两湖学堂高材生也。闻 嗣同 死,忧愤,屡有所谋,每言及德宗,常泣下。二十六年,两宫出狩,才常阴结富有会谋举事,号勤王,将攻武、汉 ……为福州将军,雅好闽士,及至天津,延旭入幕。俄以奏保人才召见,操土语,上不尽解。退缮摺,上称善,遂命与 谭嗣同 等同参机务,诏谕多旭起草。及变起,同戮于市,年二十有四。著有晚翠轩诗集。妻沈葆桢孙女,闻变,仰药不死
李端棻 徐致靖(子仁铸) 陈宝箴 黄遵宪 曾鉌 杨深秀 杨锐 刘光第 谭嗣同 唐才常 林旭 康广仁
李端棻
李端棻,字苾园,贵州贵筑人。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大学士 ……、州、县遍设学堂,分斋讲习;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生。二十四年,密荐康有为及 谭嗣同 堪大用。又以各衙门则例,语涉纷歧,疏请删订,上尤善之,诏趣各长官定限期革前敝。擢礼部尚书。未几,有为 ……条上新政皆联衔,而鄂抚谭继洵反不与。
会康有为言事数见效。宝箴素慕曾、胡荐士,因上言杨锐、刘光第、 谭嗣同 、林旭佐新政。上方诏求通变才,遽擢京卿,参新政,于是四人上书论时事无顾忌。宝箴又言四人虽才,恐资望轻 ……赴粤。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考取内阁中书。
二十四年,之洞荐应经济特科。又以陈宝箴荐,与刘光第、 谭嗣同 、林旭并加四品卿,充军机章京,参新政。召见,锐面陈兴学、练兵为救亡策,称旨。七月,礼部主事王照上封事 ……。朕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非力行新政不可?然此时不惟朕权力所不及,若强行之,朕位且不能保。尔与刘光弟、 谭嗣同 、林旭等详悉筹议,必如何而后能进用英达,使新政及时举行,又不致少拂圣意,即具奏,候朕审择,不胜焦虑之 ……?」狱卒强之跪,光第崛立自如。杨锐呼曰:「裴村,跪!跪!遵旨而已。」乃跪就戮。著有介白堂诗文集。 谭嗣同(唐才常) 谭嗣同, 字复生,湖南浏阳人。父继洵,湖北巡抚。 嗣同 少倜傥有大志,文为奇肆。其学以日新为主,视伦常旧说若无足措意者。继洵素谨饬,以是颇见恶。 嗣同 乃游新疆刘锦棠幕,以同知入赀为知府,铨江苏。陈宝箴抚湖南, 嗣同 还乡佐新政。梁启超倡办南学会, 嗣同 为之长。届会期,集者恒数百人,闻 嗣同 慷慨论时事,多感动。
光绪二十四年,召入都,奏对称旨,擢四品卿、军机章京。四人虽同被命,每召对, 嗣同 建议独多。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令 嗣同 拟旨,必载明前朝故事,将亲诣颐和园请命太后。 嗣同 退谓人曰:「今乃知上绝无权也!」时荣禄督畿辅,袁世凯以监司练兵天津。诏擢世凯侍郎,召入觐。 嗣同 尝夜诣世凯有所议。明日,世凯返天津。越晨,太后自颐和园还宫,收政权。启超避匿日本使馆, 嗣同 往见之,劝 嗣同 东游。 嗣同 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卒不去。未几,斩于市。著有仁学及莽苍苍斋诗集等。唐才常,字佛尘。少与 嗣同 齐名,称「浏阳二生」,两湖学堂高材生也。闻 嗣同 死,忧愤,屡有所谋,每言及德宗,常泣下。二十六年,两宫出狩,才常阴结富有会谋举事,号勤王,将攻武、汉 ……为福州将军,雅好闽士,及至天津,延旭入幕。俄以奏保人才召见,操土语,上不尽解。退缮摺,上称善,遂命与 谭嗣同 等同参机务,诏谕多旭起草。及变起,同戮于市,年二十有四。著有晚翠轩诗集。妻沈葆桢孙女,闻变,仰药不死
韪之。自辰入,至日昃始退,命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特许专擢言事。旋召侍读杨锐、中书林旭、主事刘光第、 知府谭嗣同
参预新政。有为连条议以进,于是诏定科举新章,罢四书文,改试策论,立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兴农学,奖新书
其五:『蜥蜴本无声,偏缘四壁鸣。宵深闻嘎嘎,翻讶鸟支更』。
其六:『怪尔缗蛮鸟,笼来别有情。画眉眉不画,无乃负虚名』。
浏阳 谭壮飞先生嗣同, 字复生,敬甫中丞之第三子也。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弱冠后,两渡台湾,有所擘画,因 (第 208 页)
其六:『怪尔缗蛮鸟,笼来别有情。画眉眉不画,无乃负虚名』。
浏阳 谭壮飞先生嗣同, 字复生,敬甫中丞之第三子也。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弱冠后,两渡台湾,有所擘画,因 (第 208 页)
西北涛头起,故人曾独来;徙薪谋议苦,横海壮心摧。碧血随(按:「诗荟」作「垂」)青史,名山托古哀。欲寻旧綦迹,溽雨长莓苔(按:「诗荟」此两句作「履綦寻后死,溽雨泣莓苔」)。
(死友 谭壮飞 于甲午前后曾两渡台,欲有所建树;不得志而归。其所著「仁学」,初题曰「台湾人所著书」(按:「诗荟」「书 (第 254 页)
(死友 谭壮飞 于甲午前后曾两渡台,欲有所建树;不得志而归。其所著「仁学」,初题曰「台湾人所著书」(按:「诗荟」「书 (第 254 页)
十九画
罗桂芳 [一五六]四八八~八九
罗大佑 [六四]二0六~0七
谭昌言 [五六]八三
谭垣 [一二一]九六八~七一、[一七二]四四二、[六四]六八~七0 谭嗣同 [六四]二0八
二十画
苏茂相 [五六]九八
苏潮 [一四六]四五九、[七三]四九0
苏荪浦 (第 521 页)
罗桂芳 [一五六]四八八~八九
罗大佑 [六四]二0六~0七
谭昌言 [五六]八三
谭垣 [一二一]九六八~七一、[一七二]四四二、[六四]六八~七0 谭嗣同 [六四]二0八
二十画
苏茂相 [五六]九八
苏潮 [一四六]四五九、[七三]四九0
苏荪浦 (第 521 页)
至则余已归淮南矣。辄欲向风大哭。复申之以书。而称余为决。尤若羡之者。呜呼。孰知今日羡之者反在于吾耶。 谭嗣同
之言曰。不有死者。孰为之先。不有生者。孰为之后。夫兄既已先之矣。吾其可以后之耶。谓之后者。为能远于枯 (第 355L 页)
绿杨枝,人倦纱窗刺绣迟。花压阑干寒食近,一帘微雨燕归时。”可见一斑也。
戊戌被难六君子,最以名闻者厥 为谭壮 飞,生平诗文尤脍炙人口。湖南有郭四者,郭嵩焘之子,以文自矜,目空千古。尝评定前此文章之士,独谭浏阳得 ……柳、归、方诸贤,率在四十分以下也。所为诗有《莽苍苍斋集》行世。说者谓其谨严豪放,才兼杜苏,洵不诬也。
谭复 生之次有唐才常,世称浏阳二杰。戊戌之变,才常痛极,欲航海复仇不果。庚子汉口之役,事败被难,论者痛之。
戊戌被难六君子,最以名闻者厥 为谭壮 飞,生平诗文尤脍炙人口。湖南有郭四者,郭嵩焘之子,以文自矜,目空千古。尝评定前此文章之士,独谭浏阳得 ……柳、归、方诸贤,率在四十分以下也。所为诗有《莽苍苍斋集》行世。说者谓其谨严豪放,才兼杜苏,洵不诬也。
谭复 生之次有唐才常,世称浏阳二杰。戊戌之变,才常痛极,欲航海复仇不果。庚子汉口之役,事败被难,论者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