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書類
地理類
類書類
来贡灼至福州病卒十一月九经至京五十四年
十一月世曾孙敬遣陪臣马献功阮璋等来贡五
十七年二月敬遣陪臣夏执中 蔡温 等来贡且告
曾祖尚贞父尚益丧六月
上命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充正副使赍
诏敕银印往并 (第 26a 页)
十一月世曾孙敬遣陪臣马献功阮璋等来贡五
十七年二月敬遣陪臣夏执中 蔡温 等来贡且告
曾祖尚贞父尚益丧六月
上命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充正副使赍
诏敕银印往并 (第 26a 页)
郦浃妻冯氏(于越新编名宝娘适浃未数月浃卒冯/年二十三以侄为嗣苦志自守一婢有)
(殊色人求娶冯命之辞曰/愿与主母同老终不嫁)
蔡温 妻吴氏(于越新编年十六归温明年温卒/守节八十五年至一百一岁乃卒)
何映贤妻黄氏(诸暨县志年二十归映 (第 14b 页)
(殊色人求娶冯命之辞曰/愿与主母同老终不嫁)
蔡温 妻吴氏(于越新编年十六归温明年温卒/守节八十五年至一百一岁乃卒)
何映贤妻黄氏(诸暨县志年二十归映 (第 14b 页)
妻陈氏 邵潮妻邹氏
邵童妻陆氏 余乾妻施氏
杨大登妻谢氏 蔡温 妻吴氏
金有德妻钱氏 刘坡妻章氏
胡垫妻孟氏 王慕贞
徐黼后妻李氏 ……氏余乾妻施氏 杨大登妻谢氏
按《绍兴府志》:已上四妇俱馀姚人。嘉靖二十九年旌表。事实不传。 蔡温 妻吴氏
按《绍兴府志》:吴氏,诸暨人,年十六归 蔡温。 明年,温没,守节八十五年。年百有一岁乃卒。
金有德妻钱氏
按《绍兴府志》:钱氏,金有德妻。早寡守节,
邵童妻陆氏 余乾妻施氏
杨大登妻谢氏 蔡温 妻吴氏
金有德妻钱氏 刘坡妻章氏
胡垫妻孟氏 王慕贞
徐黼后妻李氏 ……氏余乾妻施氏 杨大登妻谢氏
按《绍兴府志》:已上四妇俱馀姚人。嘉靖二十九年旌表。事实不传。 蔡温 妻吴氏
按《绍兴府志》:吴氏,诸暨人,年十六归 蔡温。 明年,温没,守节八十五年。年百有一岁乃卒。
金有德妻钱氏
按《绍兴府志》:钱氏,金有德妻。早寡守节,
党攻江西,招讨使宋威出军屡败之,仍宣诏书谕仙芝。仙芝致书于威,求节钺,威伪许之。仙芝令其大将尚君长、 蔡温
玉奉表入朝,威乃斩君长、温玉以徇。仙芝怒,急攻洪州,陷其郛。宋威赴援,与贼战,大败之,杀仙芝,传首京
。帝诏崔安潜归忠武,复起宋威、曾元裕,以招讨使还之,而杨复光监军。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诏谕贼,仙芝乃遣 蔡温
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遗威书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禽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
。帝诏崔安潜归忠武,复起宋威、曾元裕,以招讨使还之,而杨复光监军。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诏谕贼,仙芝乃遣 蔡温
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遗威书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禽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 ……军使宋威为荆南节度招讨使,中使杨复光为监军。复光遣判官吴彦宏谕以朝廷释罪,别加官爵,仙芝乃令尚君长、 蔡温
球、楚彦威相次诣阙请罪,且求恩命。时宋威害复光之功,并擒送阙,敕于狗脊岭斩之。贼怒,悉精锐击官军,威
同立轮公阄书人郡城内吴将军祠街蔡成、蔡景、蔡乾兄弟三人。窃谓兄弟虽亲,亦有分爨之日,兹我等兄弟三人,同承祖父遗存轮公之业,兄弟三人轮值,每人各轮值一年管业,将田园所收之利,为祖先年节忌辰祭坟诸费。兄弟同枝共本,骨肉至亲,各依
轮值,不得乖违滋端。恐口无凭,合同立轮公阄书字三纸,各执一纸存炤。
计开田园业产于左: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蔡盛、蔡熊、 蔡文若 、蔡怀等承祖父垦田大小二丘,受种乙分,在本社前,契内银十六元。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曾万全、 (第 1563 页)
轮值,不得乖违滋端。恐口无凭,合同立轮公阄书字三纸,各执一纸存炤。
计开田园业产于左: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蔡盛、蔡熊、 蔡文若 、蔡怀等承祖父垦田大小二丘,受种乙分,在本社前,契内银十六元。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曾万全、 (第 1563 页)
名胜之迹,天使题为八景,曰崎泉夜月、临海潮声、唐荣竹篱、龙洞松涛、笋崖夕照、长虹秋霁、城岳灵泉、中岛蕉园。又有迎恩亭(明洪武时,武宁王建为迎诏之所)、却金亭(为明嘉靖册使陈侃建)、息思亭(明嘉靖册使郭汝霖有「息思亭说」)、洒露堂(在旧天使馆内)、东苑(在崎山;汪楫有记)、茶亭、同乐苑、观旭峰、神木、全宫、戏马台、翠岩、白金岩、龙洞(八景之一)、金峰洞、崄石、受仝疢山、山南故城(山南王子孙那姓居之)、山北故城、山南王弟故城、佐敷殿、尚圆王旧宅、麻氏隐居、毛家园、澹园 (蔡温
别墅)、碧于亭、山北王茔(在今归仁运天村;土人呼「百按司墓」)、尚圆王祖茔(在叶壁山;中有一山,宛转 …… (第 47 页)
程顺则,字宠文;久米人,官紫金大夫。屡奉朝贡,历著勤劳。请建启圣祠,设学
塾,立关帝庙;国中典制,多其创立。著述甚富(详书籍条)。
蔡温, 字文若;久米人。读书知信程、朱,行必蹈矩规。殚心启沃,裁定典制;王甚尊信之。擢任法司,连姻王府,入居 …… (第 95 页)
白金岩(在兼城丝满村。巨石圆立,前通一门;中可坐数百人,榕树
蔽之。葆光游山南,与大夫 蔡温 等赋诗)
徐葆光 (第 152 页)
程顺则,字宠文;久米人,官紫金大夫。屡奉朝贡,历著勤劳。请建启圣祠,设学
塾,立关帝庙;国中典制,多其创立。著述甚富(详书籍条)。
蔡温, 字文若;久米人。读书知信程、朱,行必蹈矩规。殚心启沃,裁定典制;王甚尊信之。擢任法司,连姻王府,入居 …… (第 95 页)
白金岩(在兼城丝满村。巨石圆立,前通一门;中可坐数百人,榕树
蔽之。葆光游山南,与大夫 蔡温 等赋诗)
徐葆光 (第 152 页)
五十二年,尚益世子尚敬嗣立。遣毛九经、蔡灼入贡;灼至福州,病卒。
五十四年,敬遣马献功、阮璋入贡。
五十六年,敬遣夏执中、 蔡温 入贡;且告曾祖尚贞与其父尚益之丧,请封。
五十七年,遣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充正副使往。
(第 86 页)
五十四年,敬遣马献功、阮璋入贡。
五十六年,敬遣夏执中、 蔡温 入贡;且告曾祖尚贞与其父尚益之丧,请封。
五十七年,遣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充正副使往。
(第 86 页)
台:有三,俱在那霸港口。中流有巨石,名马加;四围皆铁板沙,沙坚踰铁,嵌
空嵯岈,沿海皆是。潮长则没,舟误触辄碎:国人恃为金汤。南北跨海筑长堤,两台并峙;皆琢砺石砌成,极坚整。方广亩许,环以埤堄。北堤中作桥门三,以通潮。桥西有临海寺,门外有「重修临海桥碑」一;康熙三十五年程顺则立,五十二年再刻「碑阴」。桥东迎恩亭前,有「修堤碑」一;康熙五十五年 蔡温 立。南台堤中有番字石碑一,额曰「了揽新森城碑文」,嘉靖三十三年国王尚清时立,馀皆番字;石剥蚀,不可 (第 109 页)
空嵯岈,沿海皆是。潮长则没,舟误触辄碎:国人恃为金汤。南北跨海筑长堤,两台并峙;皆琢砺石砌成,极坚整。方广亩许,环以埤堄。北堤中作桥门三,以通潮。桥西有临海寺,门外有「重修临海桥碑」一;康熙三十五年程顺则立,五十二年再刻「碑阴」。桥东迎恩亭前,有「修堤碑」一;康熙五十五年 蔡温 立。南台堤中有番字石碑一,额曰「了揽新森城碑文」,嘉靖三十三年国王尚清时立,馀皆番字;石剥蚀,不可 (第 109 页)
翠岩:在首里金城村。
白金岩:在兼城丝满村。巨石围立,前通一门;中可坐数百人,榕树蔽之。徐葆光游山南,与大夫 蔡温 等联句于此(徐葆光「丝满村白金岩」诗:『边土行将尽,摇鞭丝满村;溪深查渡马,庐合树为门。村女窥崖隙, …… (第 191 页)
麻氏隐居:在陶厂西(徐葆光诗:『寻幽小步厂西村,一曲池塘未掩门;种树阴成
云满径,灌园人老竹生孙。隔墙翠袖翻蕉影,绕砌文螺叠石根。半醉归来弦管闹,泉崎桥外落潮痕』) 。
毛家园:在金城村王府西南,国丈毛氏居此。园内有凌霄亭,甚宏丽。
澹园:为法司 蔡温 别墅,在首里王府北(徐葆光诗:『澹园一曲倚王城,赐第依然举室清;松岭乍通粗辟径,草亭未盖已题名。烹茶 (第 193 页)
白金岩:在兼城丝满村。巨石围立,前通一门;中可坐数百人,榕树蔽之。徐葆光游山南,与大夫 蔡温 等联句于此(徐葆光「丝满村白金岩」诗:『边土行将尽,摇鞭丝满村;溪深查渡马,庐合树为门。村女窥崖隙, …… (第 191 页)
麻氏隐居:在陶厂西(徐葆光诗:『寻幽小步厂西村,一曲池塘未掩门;种树阴成
云满径,灌园人老竹生孙。隔墙翠袖翻蕉影,绕砌文螺叠石根。半醉归来弦管闹,泉崎桥外落潮痕』)
毛家园:在金城村王府西南,国丈毛氏居此。园内有凌霄亭,甚宏丽。
澹园:为法司 蔡温 别墅,在首里王府北(徐葆光诗:『澹园一曲倚王城,赐第依然举室清;松岭乍通粗辟径,草亭未盖已题名。烹茶 (第 193 页)
(自古属国封号,祇及其王;而其臣之品秩,不与闻焉。琉球越在重洋,圣天子授之王印以示尊宠,亦政不欲遥制之尔。前使臣徐葆光「传信录」有「官制」一篇,云从其臣紫金大夫 蔡温
得其大概,紫金大夫程顺则又以所辑「官制」进。臣观其体制,亦颇典重;乃徐察其实,十不符二、三。始知蔡、 (第 195 页)
那霸江以南,皆故时山南王地也。自迎恩亭渡,沿江有村,曰垣花。左带南台,
抵海;右翼小禄,迤连丰见城。村中米廪数区,屋茅,荫树一径。南出道仪,见山高不数仞,可骑而越也。
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偕紫金大夫 蔡温 、都通事红士显、从客翁长祚、黄士龙、吴份、弟尊光等上下骑从百馀人渡江截山而南;微风从西北来,吹衣不冽 …… (第 269 页)
窃以我王之德,体天地之心;夏氏之量,佐栽培之功。所以斯亭虽夏氏之所营,实我王之所就。古之所谓「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此之谓欤!是为之记。
重修南北台记
中山陪臣 蔡温
霸江,百川所会,与海相通,贡船暨西北诸艘往来中山之咽喉也。南距饶波,北抵泉崎,东达宇平、板敷。近 (第 271 页)
抵海;右翼小禄,迤连丰见城。村中米廪数区,屋茅,荫树一径。南出道仪,见山高不数仞,可骑而越也。
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偕紫金大夫 蔡温 、都通事红士显、从客翁长祚、黄士龙、吴份、弟尊光等上下骑从百馀人渡江截山而南;微风从西北来,吹衣不冽 …… (第 269 页)
窃以我王之德,体天地之心;夏氏之量,佐栽培之功。所以斯亭虽夏氏之所营,实我王之所就。古之所谓「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此之谓欤!是为之记。
重修南北台记
中山陪臣 蔡温
霸江,百川所会,与海相通,贡船暨西北诸艘往来中山之咽喉也。南距饶波,北抵泉崎,东达宇平、板敷。近 (第 271 页)
那霸(在首里西十里那霸江港口,有南北台并峙。海门旁,有巨石当中流,名马加四围。皆铁板沙,沙坚如铁;其平如板,板面嵌空槎牙:沿海皆是。潮长沙没汐秽女,舟误触,无完者:故国人恃为金汤。南北台,皆从江口跨入海中,蛎石筑成长堤,蜿蜒半里许。北台堤,中作桥门三,以通潮。南台堤,中有番字石碑一,额题曰「了揽新森城」,碑文「嘉靖三十三年国王尚清时立」,馀皆番字;石颇剥蚀。又有一石,上题一「梵」字,下小字云书「法华经」,一石一字。台石工甚整,皆于康熙五十三年新修。大夫 蔡温
有碑文,记其修筑始末;立北堤上。北台堤中临海寺门外,有重修临海桥旧碑文,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立,大 …… (第 48 页)
琉球旧无地图,前「使录」云:『周围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皆意揣也。葆光咨访五、六月,又与大夫 蔡温 遍游中山、山南诸胜,登高四眺,东西皆见海。本国里数,皆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今皆以中国里数定之,乃南北长 (第 51 页)
琉球旧无地图,前「使录」云:『周围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皆意揣也。葆光咨访五、六月,又与大夫 蔡温 遍游中山、山南诸胜,登高四眺,东西皆见海。本国里数,皆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今皆以中国里数定之,乃南北长 (第 51 页)
十七日(戊辰),大雨竟日。长史觅得法司 蔡温
、紫金大夫程顺则、蔡文溥三人集,诗皆有作者气。顺则别著「航海指南」,言渡海事甚悉。 (第 176 页)
蔡温 尤肆力于古文,有「蓑翁语录」、「至言」等目,语根经籍,有道学气,间出入二氏之学;盖学朱子而未纯者。 …… (第 176 页)
二十六日(丁丑),雨。杨文凤来,问以国中官制、士习。对曰:『敝国皆世爵、世禄,官至大夫乃食采。亦论功升赏,如渡海为一功、充朝贡使为一大功,无文字之试。士、农、工、商,各世其业。首里七大姓,世为王室婚姻;法司、紫巾官,大都不出七姓。其子弟年十四以上,入王宫应差,渐以资授职;由库司官,积功至曷闼理官、耳目官而至法司官,大者曰「亲方」。食俸,自库官始。世官,惟荫适长子孙。久米人,官始于通事、止于紫金大夫,从未有至法司者。惟 蔡温 学优功著,王特用为法司;子尚翁主,亦即移居首里,与七姓同贵。温之前有郑迵,积功至法司;后为日本所执, (第 179 页)
蔡温 尤肆力于古文,有「蓑翁语录」、「至言」等目,语根经籍,有道学气,间出入二氏之学;盖学朱子而未纯者。 …… (第 176 页)
二十六日(丁丑),雨。杨文凤来,问以国中官制、士习。对曰:『敝国皆世爵、世禄,官至大夫乃食采。亦论功升赏,如渡海为一功、充朝贡使为一大功,无文字之试。士、农、工、商,各世其业。首里七大姓,世为王室婚姻;法司、紫巾官,大都不出七姓。其子弟年十四以上,入王宫应差,渐以资授职;由库司官,积功至曷闼理官、耳目官而至法司官,大者曰「亲方」。食俸,自库官始。世官,惟荫适长子孙。久米人,官始于通事、止于紫金大夫,从未有至法司者。惟 蔡温 学优功著,王特用为法司;子尚翁主,亦即移居首里,与七姓同贵。温之前有郑迵,积功至法司;后为日本所执, (第 179 页)
尚敬,尚益第一子。年十四岁,康熙五十二年立。是年,遣耳目官毛九经、正议大夫蔡灼入贡;灼至福州,卒。五十四年,遣耳目官马献功、正议大夫阮璋入贡。五十六年,遣耳目官夏执中、正议大夫 蔡温
入贡,且告曾祖尚贞与其父尚益之丧,请袭;疏云:『琉球国中山王世曾孙尚敬谨奏:为请封袭爵,以效愚忠,以 (第 125 页)
昭盛典事。臣曾祖尚贞,于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三日薨逝。臣祖尚纯为世子,时早已弃世;臣父尚益未及请封,已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五日薨逝。念臣小子,曾孙承祧;然侯服有度,不敢僭称。王业永存,循例请袭。俾臣拜纶音于海岛,砥柱中流;
膺诰命于波区,雄藩外甸。谨遣陪臣耳目官夏执中、正议大夫 蔡温 等虔赍奏请,伏望圣恩体循臣曾祖事例,乞差天使封袭王爵;上光宠渥之盛典,下效恭顺之微忱:庶藩业得以代代 (第 126 页)
昭盛典事。臣曾祖尚贞,于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三日薨逝。臣祖尚纯为世子,时早已弃世;臣父尚益未及请封,已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五日薨逝。念臣小子,曾孙承祧;然侯服有度,不敢僭称。王业永存,循例请袭。俾臣拜纶音于海岛,砥柱中流;
膺诰命于波区,雄藩外甸。谨遣陪臣耳目官夏执中、正议大夫 蔡温 等虔赍奏请,伏望圣恩体循臣曾祖事例,乞差天使封袭王爵;上光宠渥之盛典,下效恭顺之微忱:庶藩业得以代代 (第 126 页)
那霸(在首里西十里。那霸江港口,有南北台并峙海门。旁有巨石当中流,名马加。四围皆铁板沙,沙坚如铁;其平如板,板面嵌空槎牙:沿海皆是。潮长沙没,舟误触,无完者:故国人恃为金汤。南北台,皆从江口跨入海中,蛎石筑成长堤,蜿蜒半里许。北台堤,中作桥门三,以通潮。南台堤,中有番字石碑一,额题曰「丫揽新森城碑文,嘉靖三十三年国王尚清时立」,馀皆番字;石颇剥蚀。又有一石,上题一「梵」字,下小字云书「法华经」,一石一字。二台石工甚整,皆于康熙五十五年新修。大夫 蔡温
有碑文,记其修筑始末;立北堤上。其略云:『霸江,百川所会,与海相通;贡船暨西北诸艘往来中山之咽喉也。 …… (第 142 页)
琉球旧无地图,前「使录」云:『周围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皆意揣也。葆光咨访五、六月,又与大夫 蔡温 遍游中山、山南诸胜,登高四眺,东西皆见海。本国里数,皆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今皆以中国里数定之,乃南北长 (第 150 页)
琉球旧无地图,前「使录」云:『周围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皆意揣也。葆光咨访五、六月,又与大夫 蔡温 遍游中山、山南诸胜,登高四眺,东西皆见海。本国里数,皆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今皆以中国里数定之,乃南北长 (第 1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