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董熜”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叹又无他本可以校雠止凭腹笥臆改积数年之

  功稍稍可以寓目后得朱氏注笺见其点定之处
  大较与余所改略同南浔 董讷夫
以为朱氏已详
  而此复出似宜节去此非仆之复出亦非敢掠取
  朱氏已成之论攘为已有寔缘校改在前得书在 (第 6b 页)
 汉书注曰阳山在河北指此山也东流径石迹阜西
 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斯阜纳称焉南屈
 径河目县西(西朱本作左 董讷夫
云疑/在为左字之讹作左为是)北假地名也
 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去(谢云宋本作/阳山以西)皆北 (第 6b 页)
轸御秦至于庐柳(全氏曰狐毛与子犯兄弟并从文公其父突以此死如何反为子圉
御秦师耶竹书之缪甚矣
董熜
曰其时晋将为吕郤)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
与师言退舍次于郇盟于军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
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 (第 29a 页)
  沈氏水经校本跋
国初诸老皆有水经校本如顾亭林宛溪胡东樵黄子
鸿阎百诗刘继庄而俱无传者惟亭林之本见于何氏

所录黄氏之本相传入于新城池北库中独渭水沔水
二篇行于世继庄竟脱落若东樵宛溪百诗之本虽未
见而其所證据之旁出者颇多纰缪东樵其尤也苕中
老友沈君绎旃少与其兄东甫从事于此东甫遂以属
之岁在庚午予贻书求其稿绎旃欣然携之至杭并亡
董讷夫
之本以来 (第 4a 页)
讷夫
亦义门高弟也绎旃与予讨
论浃旬遂留置予插架中其发摘讹误如 姑水檀台
冈璅侯亭横山并汉功臣表郸侯之误音 (第 4a 页)
   尚书大传考纂序
余自少治尚书于孔蔡传义外旁及者十馀家既念尚
书之有传自伏生尤见重于群儒凡二千年之撰述多
所援引惜其本散亡而不得尚论焉执友乌程 董君讷
有才子塈之亦以伏生所为大传书最古而罕完乃
日随所读书考而纂之既成编 (第 3a 页)
讷夫
因示余而属题其
首余反覆周览知大传之为功于尚书实大也夫尚书
载二帝三王治天下之道以垂训来哲固有百篇伏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