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太平部
 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
 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
 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 令狐村
 峨
嵋原南秦晋交争东西经画多在令狐瑕城之间
 公子重耳济河首围令狐桑泉曰入臼衰曰取而令
 狐独曰围是令狐 (第 36a 页)
 者惮之有马大士依止废寺遇贼即杀道路复通马
 公将卒以山门托燕京大智宗主遂重修寺焉(以上/东台)
 (外/)
圭峰寺 在峨
谷隋建豹子熊头向阳育王望台石门六
 寺胥 (第 34b 页)
在峨
谷隋唐间建
铁勒寺在台西南六十里铁勒山唐慧洪大师建(以上/西台) (第 34b 页)
 明知嵊县高孜墓 嵊县志在星子峰下(傅详/名宦)

 明南京尚宝卿周汝登墓 嵊县志在超化寺右崇
  祯间赐葬(传详/儒林)
 明通判王禹佐墓 嵊县志 在峨
峤山南崇祯间赐
  葬(传详/忠臣)
 连枝墓 嵊县志在凤凰山(裘德璋妻章氏仲弟德/璇妻费氏季弟德瑜 (第 33a 页)
  仁寺(在州/北)鹤云寺(在州/北)万寿观(在高幖山明时建/康熙七年知州高)
  (仰昆/重修)
  峨眉县
  光相寺 (在峨/
山顶)金殿(康熙四十一年/ 敕赐额联)西坡寺(在县西/一里)
  灵崖寺(在县/西)西禅寺(在县南 (第 86a 页)
二十里)万年寺 (在峨
山康熙/四年巡抚张) (第 86a 页)
  (德地/重修)伏虎寺(在县西北/光明山)峨眉观(在县/西)藏经阁 (在峨/
山)
  飞来殿(在县西/五里)报恩寺(在县东/门外)三清观(在县西/门外)
  佛寺(在县东/门 (第 86b 页)
 (衣曰写经曰满月曰涌莲凡/三十峰参差耸峙为郡胜观)碧藏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山(在城西郭外上有石/形如屏高八尺馀)鸣凤山 (在峨
□山左蜿蜒/起伏环峙十数里)
 (相传蒙诏时有/凤鸣其上故名)文殊山(在城西十里/上有云泉寺)薇溪 (第 55b 页)
 (大使一俱在府署内又县一在𥔲嘉城内又巡检六/一在吕合一在舍资一在会基关一在罗平关一在)

 (黑井一在琅井又驿六一在吕合一在舍资一在/路甸一 在峨
㟤一在定边一在新田今俱裁废)
 黑井盐课提举司署(在井西金泉坊明/洪武二十五年建)训导署(在井/北系 (第 183a 页)
   管理盗贼侦探声息官员遵照晓谕喀尔喀可

   也
上从之
   庚子
 命预备官兵时尚书班第奏言(臣/)遣人赴克鲁伦等
   处侦得噶尔丹 在峨
格穆尔布尔哈苏泰之地
   度冬俟雪后乃行因真伪未审复遣员外郎达
   赖台吉格根乡导万舒克等佐以四 (第 25a 页)
  臣遇挽蒋诗云文星一夜落峨嵋仙佛因缘有夙
  期莫道生天非易事再来幻迹自神奇
  谨按蒋虎臣迹甚奇而参大博在京师蜕化 在峨

  
嵋伏虎寺中仅一至盘山耳列流寓传未免牵附
  故录其事于此
 僧慧喜字心悦满城刘氏子万历已卯年十六闻盘 (第 7b 页)
 注北翔而南折如凤鸟之矫翼然山半有玉皇宫石
 楼古木时出清钟遥对长河岸柳浅浦沙汀历历行
 人閒閒鱼鸟最为幽绝 在峨
岭西南隔水对峙
 玉皇宫宋刻四圣御押 …… (第 2b 页)
 名在城东偏

黑山 环城诸山多青石此独黑取而炼之一石石得
 二斗铁孝乡之釜鬵镃犁是取资焉郡志谓言林木
 蔽亏常如晦暝闻之不详也 在峨
岭东十五里
瓮口岭 自土门道至青石关二十里两山夹溪崖壁
 峻竦岩树交参单车徐引数步一息时则秋泉鸣于 (第 6b 页)
  长城考
昔魏武侯美山河以为固吴起犹曰在德不在险此固
七雄之始也后世不耀德而观兵乃以河山之险为未
足复表崇墉以冠山绝洪川以立防彼其霸心雄举堑
山堙谷即殚民力绝地脉岂遑恤哉今试按图籍履巉

岩探故迹之所存败垣榛莽盖久墟矣聊述见闻助后
人之一嘅云尔
古长城 在峨
岭之巅西绝孝水跨凤皇岭(俗称小顶/)
 山迤南入泰山莱芜界东踰秋谷东阜而东皆长城
 旧迹也
 史记 (第 1b 页)
  竞秀亭(在乐山县西/宋陆游有诗)太白亭(在乐山县北锦江山/之巅唐李白于此赋)
(诗宋黄庭坚/因以名亭)来薰亭(在荣县治/旧土城内)栗亭(在荣县南五/十里郡人蔡)

(廉讲易/于此)歌凤台(在峨眉县西南峨山神水/上又睹光台 在峨
山绝顶)啸台(在/荣)
(县治东号/孙登啸台)钓鱼台(在荣县东南十/里荣川之滨)凤翔台(在威远/县西 …… (第 24a 页)
 ︹关隘︺安庆关(在乐山县东大江/东岸淩云寺侧)平羌关(在乐山县北/唐书地理志)
(平羌县有平羌关旧志白崖山/南有废临江关盖即平羌之讹)嘉禾关(在乐山县/北又有紫)
(石关当嘉眉二州分/界处山石皆赤因名)土地关 (在峨
眉县西/南四十里)大围关 (第 24a 页)
(在峨
眉县西/南八十里)竹箐关(在洪雅县西竹箐山与雅州/府接界宋置关后废明嘉靖)
(二十七年置/巡司今裁) (第 24a 页)
   山 (在峨
㟤山左蜿蜒起㐲环峙十数里/通志相传蒙诏时有凤鸣其上故名)文殊山 (第 53b 页)
(在/峨)
(
㟤山南石壁崚嶒石泉/甘冽山石击之有声)薇溪山(在楚雄县西三十/里高千仞峰峦百)
(馀溪箐如之每溪有泉 (第 53b 页)
  (陷营州羌浑奴剌陷梁州且河东/河中军皆乱故首言戎马交驰际)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俗本/作目)念此别惊
(一云念别/意惊神)地阔峨眉晚(一作晓/或作远)天高岘首春为(去/声)
耆旧内试觅姓庞人(上四惜郑之别下四赠赴襄阳门/杜臆当戎马交驰之际有此柴)
(老病之身无可销愁惟把君诗以过日耳今又远去能/不念此别而神惊乎自兹一别我 在峨
眉君在岘首地)
(阔天高何由会面所以惊神也倘耆旧中有如庞德公/觅以相报吾亦将与之偕隐襄阳矣 把君诗 (第 61a 页)
端嫁署教谕陈国琦曰廷端嫁廖超奉
旨旌表曰璋端皆公女也监生在㟶在华廪生正青监
生在衡 在峨
在岍公之孙也适庄宏者曰淑嘉适庄应
琳者曰淑平适陈朝爵者曰淑和适陈圣恩者曰淑禧
公之孙女也曾孙男十二人 (第 33b 页)
之较正道德经深加礼待呼为道兄凡是
观中供养金银器皿悉归降赐自御扎批答
表书往来不绝天宝初蜀人薛季昌昔 在峨
嵋山注道德经二卷后隐居衡岳华盖峰撰
玄微论三卷并大道颂一首乃注得司马弟
子王仙峤写进上诏住降真观供器 (第 017b 页)
太上北上大道君此太清北宫之太上
高真 此七条并太清之高真领理兆民者
悉应是学道所得
皇人此为太帝所使 在峨
嵋黄帝往受真一
五牙者
玄成清天上皇此太清玄成清天中之皇君
元始天王此盖太清元始天中之王西王母
初学 (第 006a 页)
痛哉。

先师一日谓余曰。马祖百丈。教人牧牛。此事大不容
易。盖根蒂既久。未能卒断。岂可孟浪哉。老僧 在峨

时。自谓天下事。无能动其心者。后在寿昌。因修造买
木。业成券矣。约其人来取价。及期。无以应之。正 (第 0573b 页)
桩。法是疮疣纸。禅是孟八郎。
参方行至此。始是到家乡。更须知有未后句。细看杨
花逐夕阳。

** 师 在峨
峰坐禅有感

茫茫四海中。那个心如铁。不是铁心肠。安能狂心歇。 (第 0212a 页)
葛由
按《尚友录》:由,羌人也。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忽一日,骑羊入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 在峨
嵋西北最高无极,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谚曰:若得西山一眺,虽不得仙亦豪。

葛婴
按《汉书·陈
在台东南旧路岭,宋建。嘉靖间,重修。
西台外曰秘密寺,在秘魔崖岩,谷最深,唐木义和尚始建。
圭峰寺, 在峨
谷,隋建。
豹子寺,
熊头寺,
向阳寺,
育王寺,
望台寺,
石门寺,六寺并 在峨
谷,隋唐所建。
铁勒寺,台西南六十里,铁勒山唐慧洪大师建。北台外曰宝积寺,在台北谷中。
木瓜寺,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