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又以颁 诏往康熙二十一年使林麟焻汪楫康
熙五十七年使海宝徐葆光乾隆十九年使全魁周煌嘉
庆四年使赵文楷 李鼎元
嘉庆十二年使费锡章齐鲲道
光丁酉六月记之
几颁赏陈于 午门先期咨内务府备赏物咨护军统领
弹压届期御史 (第 80a 页)
  庚申正月督兵海上往返天台未能入山
  天台山大雪三日守冻剡溪
  守冻
  送赵介山(文楷)殿撰李墨庄 (鼎元)
舍人奉
使册封琉球
  题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
  绿叶
  题西湖第一楼
  题徐碧堂司马(联奎) (第 12a 页)
  守冻
剡溪百步宽积雪寒流壅我舟陷其中尺寸不可
动岂无桨与楫力士失其勇非冰畴敢履少涉即
没踵此时计舂粮如珠但盈捧四顾绝人迹惟见
玉山耸南中春水煖岸草媚丰茸为想下天台轻
帆坐中拥岂料三日雪寒压山川重事势变莫测
及此乃深悚所以海上寇吾忧在瓯甬

  送赵介山(文楷)殿撰李墨庄 (鼎元)
舍人奉
使册封琉球
同是中朝第一流云螺彩蟒拂麟洲状元风度今
庄叔才子神仙旧邺侯四月西湖留驻节万人南 (第 2a 页)
泰生擒贼目龚文玉,给骑都尉世职。癸卯,罢明亮经略,命额勒登保以都统衔为经略。乙巳,命修撰赵文楷、中书 李鼎元
册封琉球国王尚温。己酉,庆成、永保以督军不力逮问,命那彦成往陕西督办。癸丑,编修洪亮吉致书成亲王私论
请袭封。是年,尚温建国学于王府北,又建乡学三,国中子弟由乡学选入国学。四年,命翰林院修撰赵文楷、编修 李鼎元
充正副使,往封琉球国世孙尚温为王,赐御书「海表恭籓」额。五年,尚温遣陪臣子弟四人入监读书。七年,琉球
       琉球入太学始末(王士祯)
       中山传信录(徐葆光)
       槎上存稿(赵文楷)
       使琉球记 (李鼎元)
       中山见闻辨异(黄景福)
       琉球实录(钱氏佚名)
       琉球说略( (第 31 页)
  本书(二册二八二面一六九、二00字)系一集刊,共收清代册封琉球「使录」及有关文献十二种。清代册封琉球凡八使,其正、副使为:康熙二年,张学礼、王垓;二十二年,汪楫、林麟;五十八年,海宝、徐葆光;乾隆二十一年,全魁、周煌;嘉庆五年,赵文楷、 李鼎元;
十三年,齐鲲、费锡章;道光十八年,林鸿年、高人鉴;同治五年,赵新、于光甲(其人选以翰林院侍讲、检讨、 …… (第 140 页)

李鼎元
「使琉球记」;此外,计有赵文楷「槎上存稿」(为纪行诗稿,非「使录」)、王士祯「琉球入太学始末」、黄景 (第 141 页)
  嘉庆三年,世孙尚温遣使入贡,兼请袭封.是年,尚温建国学于王府北,又建乡学;三国中子弟,由乡学选入国学.四年,命翰林院修撰赵文楷 、编修
李鼎元充正副使,往封琉球国世孙尚温为王;赐御书「海表恭藩」额.五年,尚温遣陪臣子弟四人入监读书.七年 (第 980 页)
    (臣等谨案:封舟自五虎山开洋,历来皆用乙针,或参用辰卯;今则专用辰卯。自五虎至马齿,三、四日可到,极为稳便。国朝使臣汪楫、周煌、 李鼎元
、齐鲲等各有纪录,备载前「续志略」,兹不具列。谨载道光十八年并此次前后针路如左:)
  道光十八年五 (第 333 页)
  本书收录,亦以「使录」为主。按清代册封琉球凡八使:康熙元年,遣张学礼、王垓封尚质;二十二年,遣汪楫、林麟封尚贞;五十八年,遣海宝、徐葆光封尚敬;乾隆二十二年,遣全魁、周煌封尚穆;嘉庆四年,遣赵文楷、 李鼎元
封尚温;十二年,遣齐鲲、费赐章封尚灏;道光十九年,遣林鸿章、高人鉴封尚育;同治五年,遣赵新、于光甲封 …… (第 1 页)
  (四)徐葆光撰「中山传信录」,亦为「使录」之一种。所撰条目纷繁,颇为详备;然类多不相统系,稍嫌凌杂。此录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五)赵文楷撰「槎上存稿」,为偕同副使 李鼎元
使琉所作的诗稿。副使另有撰述,目见后一种。至稿中自京赴闽陆行部分,已量予删节。此稿据「太湖赵氏家集丛 (第 2 页)
刻」本。
  (六) 李鼎元
撰「使琉球记」,亦为「使录」之一种。以日记体裁,详记出使始末。
  (七)黄景福撰「中山见闻辨异」, (第 2 页)
  三日天风便,遥看姑米山:五峰排水面,一线出云间。远目真空阔,狂涛若等閒。舟人齐举首,惊喜破愁颜!
     李墨庄
舍人自闽抚署携荔支二株渡海,种于使院

  种向扶桑国,来从牧荔园(牧荔园,闽抚署贡荔支处);孤根托 …… (第 101 页)
  妙画通灵溢顾厨,新诗戛戛探骊珠(寄尘善画能诗)。烟云胸已忘湘曲,金石声犹彻海隅。太白旧传开士句,杜陵原是赞公徒(寄尘为 墨庄
同行者)。从今领取沧溟阔,不数君山万顷湖。
  世界恒河不尽沙,谈空枉自住毗耶;手持香积如来钵,身上 …… (第 102 页)
  三山横踞水东流(前中山、山南、山北,国分为三;所谓三山也。今混一已三百馀年矣),地比真丹一小州;天外丸泥增蒂芥,水中菰叶共沈浮。向来战斗争蜗国,尽日烟云护蜃楼。谁信吾生太奇绝,此间还作半年留!



    约 李墨庄
游奥山

  夜来风雨过,天气近新秋;沙路净如拭,山光翠欲流。鹤头环紫翠,龙洞閟清幽。为问青莲客,犹 …… (第 107 页)
    吾师介山先生,禀刚直之性,负开达之材;少习幕务,谙练政事。今上御极之元年,以第一人及第,中外以名臣期之。岁庚申,诏举可册封琉球者,佥以先生对;遂与 李公墨庄
偕行。约束 (第 118 页)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下)
    使琉球记    李鼎元

  乾隆五十有九年(甲寅)四月八日,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取具通国臣民结状, (第 121 页)
于嘉庆三年(戊午)八月遣正使耳目官向国垣、副使正议大夫曾谟进例贡,表请袭封。四年二月,福建巡抚臣汪志伊以闻;礼部上其议,天子特命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都察院礼部堂官选举学问优长、仪度修伟者为正副使。时选得内阁中书四员、翰林院编修三员、都察院给事中四员、礼部主事三员,于八月十九日黎明引见乾清宫;奉旨遣赵文楷为正使,臣 李鼎元
为副使。
  先是,甲辰之岁 (第 121 页)
鼎元
假游浙江,秋九月四日泊舟温州城下,其夜梦乘舟出洋,舟极大,旗帜飞扬,人役甚夥,海天不辨。梦中一无所悸 …… (第 121 页)
带者仍许聘带从客。出都门,肩舆八人,例持节。诏敕前,有黄盖、龙旗等仪,皆由工部咨取;所以壮天威也』。 鼎元
曰:『跟役、顶带有例乎?八座有说乎』?先生曰:『有。麒麟为将军、提督之服,制军兼提督者亦服之。前驱, …… (第 122 页)
而波及前驱矣。既服此服,例宜八座。京师从无八座出都者,惟琉球、安南册使为然;全、周二先生已行之矣』。 鼎元
曰:『应具摺谢恩乎』?先生曰:『非一、二品以上,凡出使,例不具摺』。 (第 122 页)
鼎元
曰:『然则赐服之后应具摺谢乎』?先生曰:『此服为使而设,系朝廷体统;非有私于君等也,何谢焉!惟临行当 (第 122 页)
请训耳』。 鼎元
曰:『册使既遣文臣而服麟蟒,何也』?先生曰:『示武也;亦文武兼资之意也』。 (第 122 页)
鼎元
曰:『试学差,皆有路费;此独无,何也』?先生曰:『此差由兵部发先行牌,沿途供给,又何路费之有!吾闻之 …… (第 122 页)
  十一月十有六日,礼部题「为请旨事」:『先经臣部议准敕封琉球国世孙尚温为琉球国中山王,并赐恤故国王尚穆,遣正、副使臣前往。续经臣部遵将各衙门保送人员及臣部司员带领引见,奉旨:「正使著赵文楷去,副使著 李鼎元
去。钦此」。臣等业经行文福建督、抚遵照在案。该臣等议得此次往封琉球一应事宜,除赐恤故国王尚穆另行缮本 …… (第 123 页)
行开列进呈;恭候命下之日,臣部行文各该处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奉旨:『依议。钦此』。臣 鼎元
奉命后,即自备正一品顶带,制办行装;候正使假满回京,恭请圣训,择日起行。
  十二月望日,琉球使臣向 …… (第 125 页)
  初十日(辛卯),晴。丁未风,仍用单乙针。东方黑云蔽日,水面白鸟无数。计彭家至此,行船十四更。辰正,见赤尾屿;屿方而赤,东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小峰二。船从山北过。有大鱼二,夹舟行,不见首尾,脊黑而微绿,如十围枯木附于舟侧;舟人举酒相庆。巳刻,微雨从南来;雷一发,雨倏止。午刻,大雨;雷以震,风转东北。柁无主,舟转侧,甚危。接封大夫梁焕请曰:『水井漏,淡水将竭;如此风不止,当乘风回五虎门,再图风利』。余闻大鱼夹舟,若有神助,行海最吉;因令人视大鱼,尚附舟未去。意者风暴将起,鱼先来护舟;因与介山潜焚藏香,跪祷于天后曰:『使者闻命,有进无退;家贫亲老,志在蒇事速归!神能转风,当吁请于皇上加封神之父母。 鼎元
自元旦发愿,时刻不忘;想蒙神鉴』!祷毕,不半刻,霹雳一声,风雨顿止。申刻,风转西南,且大;合舟之人举 …… (第 159 页)
  国自元延祐间分为三:中山为中头,属间切(所属球名「间切」,不名府也;土名「抹极列」。「志略」作「府」,土名「间切」;俱误)十四;山南为岛尾(「志」作岛窟,误),属间切十二;山北为国头,属间切九。府所属,曰村(土名「母喇」。「志」作「村头」,误; 李鼎元
「记」别间切于属府之外,似更误)。明宣德时,合为一。按「中山谱系」:『明永乐二十年,尚巴志即位,勤政 …… (第 237 页)
  「旧录」:『男女无裤』;「志略」已云:『男妇皆无中衣』;今间有之。「潘录」

亦云:『古无襦裤,今皆有之』;则无裤,非近日风俗可知。乃 李鼎元
于嘉庆四年使琉球而记载「男女皆无裤,女衣又无钮、无带,且不束腰,势须以手曳襟而行」;岂第仍旧说而未之 (第 256 页)
、候补主事臣长清、候补主事臣维苏泰、候补主事臣林钟岱、候补主事臣王维钰、候补主事臣邱立和、候补主事臣 李鼎元
、额外主事臣昆騄、额外主事臣扎勒杭阿、额外主事臣尾皂保、额外主事臣何铮、额外主事臣尚政普、额外主事臣 (第 547 页)
  再,「文丛」刊出明、清两代有关琉球的纪录(间接与台湾有关)已有第二八七种「使琉球录三种」(明陈侃、萧崇业、夏子阳等三使录)、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包括张学礼、徐葆光、 李鼎元
等三使录)、第二九三种「琉球国志略」(周煌、赵新两使录)及第二九九种「清代琉球纪录续辑」,连同本书共 (第 278 页)
以我东。为绝洋外国。如琉球欧逻。中州人有时卤莽如此。
李懋官在墨庄座。徵诗潘秋楼。(墨庄。翰林庶吉士 李鼎元。
蜀锦州人。秋楼。潘庭筠号也。)潘曰。吾前为诗。颇费思索。苦困作。故诗苦未多。比览恽铁箫寒柳册子。王秋 (第 287H 页)
   雨中。怀玄川元子才(重举)。用唐人韵。
   秋夕。怀蟾洲诸公。
   寄赠舍弟士振(大集)
   县斋漫书
   赠 李和叔(春馥)
   寄李平瑞
   手写和靖诗集。敬呈丹室。兼以三律致意。
   奉和退石金公(仁谦)
   谢 ……   和卓异山人韵
   寄卓异山人
   真珠官斋用明人韵
   孟方归路望海。用杜韵。
   陟州旅舍。同 李和叔
用杜韵。
   用李颀韵
   官斋。用唐韵赠徐汉之(有升)
   限韵
   舟中用唐韵
  
心如水。清净无为治。吾师老聃氏。扫地焚香坐悠然。惟有青山入户里。月出秋空净无云。苍茫雁叫芦花涘。
李和叔(春馥)
桃源居士陟州游。弊布单衣雪满头。浊酒寒花沧海夕。白云红树故乡秋。山中道友横经俟。湖上仙官扫榻求。寥 …… (第 345L 页)
。玄云挟蜃楼。空中仙佛眩。物外地天浮。未骇无边浪。还怜不系舟。悄然收壮观。松下又清流。
陟州旅舍。同 李和叔
用杜韵。
疏篱引江色。星露树间明。客以诗书重。官因水石清。渔灯移远渚。更鼓动寒城。怅望西洲路。归云袅 (第 348L 页)
   上元夜。同进贺副使郑台道以(大容)游南海子十七桥。(太液池。即北海子。西山。即南海子。)
   自圆明园。向西山。渡十七桥。登望蟾阁。
   墨庄李
翰林 鼎元。
送示登岱图一帖。遂书泰山高歌一篇以归之。
   进贺使先归。诗以送别。
   纪晓岚宗伯。以清白文章
生云雨。飞阁连空挂画图。日月高悬仙佛界。烟花长拥帝王都。乘槎使者寻源到。天上人间定有无。
墨庄李翰林 鼎元。
送示登岱图一帖。遂书泰山高歌一篇以归之。
泰山高东海低。祥云遥擎日月轮。元气长浮乾坤倪。我居东海梦泰 (第 128L 页)
   蒙古太子率其嫔来朝。清帝处以五龙亭。嫔事佛甚谨云。
   太液池
   五龙亭
   法庄寺塔瞰皇城歌
   走草长歌。赠潘庭筠, 李鼎元
为别。
樊岩先生集卷之十四
 诗○含忍录[下]
   发皇城(六月十六日甲辰。晴。发燕京。宿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