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者也臣曰昭素虽掠褚庄之美其论乾坤消息阴
  阳六位周而复始得易之象虞翻陆绩推六十卦
  以解太元八十一首于中言象 中孚
于周言象复
  是于六日七分卦气之学既笃信之矣而翻注七
  日来复曰消乾六爻为六日刚来反初七日来复 (第 18a 页)
 二三刚柔之间非以礼自防使为众所信取悔之道
 也故必防其萌使志不乱孚交如则威如乃吉(易/说)
  蓝田吕氏曰初九 中孚
之初刚而有应虑未孚于 (第 12b 页)
  不应在南北且做水火居南北兑也不属金如今
  只是见他底惯了一似合当恁地相似 文王八
  卦有些似京房卦气不取卦画只取卦名京房卦
  气以复 中孚
屯为次复阳气之始也 (第 51b 页)
中孚
阳实在
  内而未发也屯始发而艰难也只取名义文王八
  卦配四方四时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若卦画则不 (第 51b 页)
  说矣故次之以涣涣者险难离散也离者必聚散
  者必合物无终离者也聚者离之节合者散之节
  节之则无离散故次之以节(易/传)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 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 (第 41a 页)
 兴犹尊尚也(又周礼地官旅师颁其兴积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又掌均平其兴注所徵赋)又州名五音集 

 韵汉置武都郡魏立东西州粱为兴州因武兴山而名(又县名 李颙
涉湖诗旋经义兴境)又殿名张衡西京赋龙兴含章 
 注龙兴殿名 又姓姓谱汉济阴王谒者兴渠(又广韵集韵韵会 (第 76a 页)
疏甘者不苦之名也(甘毛本误苦) 中孚

彖曰乃化邦也(案程朱俱连上孚字为句)
注各得其所也(得误当从卢本挍)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案郭氏京云及 (第 16b 页)

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
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正义)北海郑氏曰言 (第 34a 页)
 集说(孔氏安国曰亶甲子圯于相迁于耿河水所毁/曰圯○孔氏颖达曰此三篇皆是迁都之事并)
 (陈迁都之义如盘庚之诰民也发其旧都谓之迁到/彼新邑谓之居迁于嚣与居相亦事冂也 李颙
云嚣)
 (在陈留浚仪县皇甫谧云在河北或曰今河南敖仓/未知孰是○孔以河亶甲居相祖乙即亶甲子故以) (第 18b 页)
 (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孙炎/曰载取万物终而更始是年之别名)九载三考功用
 不成故黜之
 集说(孔氏颖达曰人有性虽不善才堪立功者众皆/据之言鲧可试冀或有益故遂用之 李颙
曰尧)
 (虽独明于上众多不达于下故不得不副倒悬之望/耳○鲧既无功早应黜废而待九年无成始退之者) (第 33b 页)
之本爻其中亦有各成义𧰼
不可通会者然多为一卦之主爻或其卦有合六爻方
成𧰼义者是以偶有不能相合也如 中孚
以三四两爻
为全卦之中大过以初上两爻为本末皆自成象义不
与别卦通但必亦有相通之义𧰼细玩贞悔二卦自得 (第 10b 页)
 喜也四处内外损益之间故爻传之辞如此盖重在
 损上以益下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
上祐也
 六五变为 中孚
之九五在中孚之五以阳变阴为损
 系以有孚挛如挛如者拳拳服膺弗矢也故无咎非
 损而惩忿窒欲焉能乎
 本 (第 67b 页)
爻阴变阳为 中孚
系以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 (第 67b 页)
 元吉何也卦名有孚变 中孚
而孚存于五矣此所谓
 十朋之龟也有此灵龟以卜攸往弗违焉必大吉也
 盖上下之间所重者君心之仁周及下民耳 …… (第 68a 页)
 多福也然后上锡尔景福焉上下之感应与神人之

 昭格一心一理而外谅无他端矣此爻全兼 中孚

 元吉
上九弗损益之元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象曰弗
损益之大得志也
 上九变为临之上六在临之上爻 …… (第 68b 页)
 召之者则自上也所以云自外来也重上之损上以
 益下也即忠臣义士之心亦与小民之财力相同必
 有以诚相孚者而后不自靳惜耳爻兼 中孚
义故耑 (第 77a 页)
 兑宜在上巽初利武人之贞励巽进之始兑上三引
 兑来兑戒兑苟悦于终也亦可以主乎巽进兑悦之
 义矣
 巽兑二卦交则为 中孚
由中孚交而巽兑二阴卦归 (第 69a 页)
  得中为中实中虚则无我中实则无伪唯此心洞然
  而虚则至诚充然而实矣充然者𤼵于中而孚于外
  所以为 中孚
也六爻惟取柔而正刚而中者初 (第 1a 页)

  孚
之初上应六四阴阳皆居正位而有六三之阴柔 (第 1a 页)
   (二相偶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覆惟成一卦则变以对之)
   (乾坤坎离大过颐 中孚
小过之类是也且圣人本定/先后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则不应非覆即变然则)
   (康伯所云因卦之次托象以明 …… (第 1a 页)
   (作不是精不得曰此正是事事夹杂有在里面正是/蕴须是自一个生出来以至于无穷便是精○问易)
   (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多寡不均何也曰卦有/正对有反对乾坤坎离颐大过 中孚
小过八卦正对)
   (也正对不变故反覆观之止成八卦其馀五十六卦/反对也反对者皆变故反覆观之共二十八 …… (第 1b 页)
   (对卦合反对卦观之总而为三十六卦其在上经不/变卦凡六乾坤坎离颐大过是也自屯蒙而下二十)
   (四卦反之则为十二以十二而加六则十八也其在/下经不变卦凡二 中孚
小过是也自咸恒而下三十)
   (二卦反之则为十六以十六加二亦十八也其多寡/之数则未尝不均也○问序卦 (第 1b 页)
足以象之求其可象者其唯豚鱼乎盖豚鱼柔物而刚质生于大泽中风起则迎之乘乎波而拜乎浪一似物之相信不移者五之 中孚
能若是则物无不孚而吉矣然五以中孚于二而二亦当以中孚于五卦中上为坎(上卦本体为坎) (第 1b 页)
 甫曰初上二阳即上下两卦之主爻万物始乎震成
 乎艮天地养物之功终始于二卦之内四时八卦之
 用皆包于颐故卦气始于 中孚
终于颐此颐之所以
 为大○冯时行曰颐上辅下车辅不动艮也车独运
 用震也辅上九象车初九象○雷西仲曰此卦 (第 20b 页)
  上经
(巽下/兑上)  中爻重乾
 项平甫曰过者越而过之非过误之过○胡双湖曰
 或疑颐与大过对何不名为小过 中孚
与小过对何
 不名为大过盖大过以四阳在中言小过以四阴在 (第 1a 页)
 卦之次托象以明义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
 即变覆者表裹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
 是也变者反覆惟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
 过颐 中孚
小过之类是也○邵子曰乾坤天地之本
 坎离天地之用是以易始于乾坤中于坎离终于既 (第 54a 页)
 未济而泰否为上经之中咸恒为下经之首皆言乎
 其用也○朱子卦有正对有反对乾坤坎离大过颐
  中孚
小过八卦正对也正对不变故反覆观之止成
 八卦其馀五十六卦反对也反对皆变故反覆观之
 共二十八卦合正卦 (第 54b 页)
隋书三十二) 集解十二卷(释文一) 十卷


(旧唐书四十六)


周易略论一卷(新唐书五十七) 李颙 
字长林江夏人本郡太守(释文一)

尚书集解十一卷(隋书十二) 集注十卷(旧唐书四十六)


尚书新释 (第 34a 页)
 曰位不当今解多重视履失其旨矣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四变 中孚
遇巽愬愬虽非和然兢兢守礼久则相安
 故不曰吉而曰终吉夫子曰志行也同一履虎尾也
 然卦词与爻词异三爻与 (第 4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