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钟峨” 相关资源

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方楘如撰楘如见楚词类

  蓼村集四卷
  王苹撰苹字秋史历城人康熙丙戌进士
  雪鸿堂文集二卷
   李钟峨
(第 11b 页)
钟峨
(第 11b 页)
芝麓
通江人李蕃之子康熙丙
  戌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臣/)等谨按是编亦如其兄钟璧以父集为名首也
   (第 11b 页)
 癸未科(王式/丹榜)
  朱斯裕(阆中/县人)
 丙戌科(施云/锦榜)
  陶仁明(建始/县人)     李钟峨(通江县人历/任太常少卿)

(第 52b 页)
  任尔琼(富顺/县人) 何 掞(洪雅/县人) 张 㫛(威州/人)
  陆世宣(合江/县人) 张 旌(泸州/人) 高之梅(垫江/县人)
   李钟峨(通江/县人)
 李占春(龙安/府人) 丁时英(荣县/人)
  王又旦(遵义/府人) 李先立(遵义/府人) 王用予( (第 73b 页)
 赋

   李钟峨
经史赋(文献徵于册府礼乐备于明廷稽/帝王以立则考贤圣以垂型爰编)
  (年以成史乃吐辞而为经别理欲于 …… (第 9a 页)
  (人代乎余友青夕于中唐人中独取数家可谓矜/重矣而山人在焉非其介然之节义有合而取之)
  (也耶青夕谓余曰此蜀人也子序之余/乌足以知山人姑就其大节论之如此)
  陈书跋 李钟峨
太史所录保宁志序(志者古郡国/史也吾蜀自) …… (第 49a 页)
  (又何可尽考耶顾其体例正大去古未远犹存三/太史遗意爰摘录潼川志一册以备他日参考而)
   (吾友 雪原
李君亦抄其保宁志一帙可谓有同心/矣夫士君子于身所经历一草一木犹将识之况)
   (其在父母之邦乎独是 …… (第 50a 页)
   (纵不能全蓄于一家犹得散见于三蜀无如吾蜀/居京师者既落落晨星而遇是书者又未必如吾)
   (两人同志而吾两人卒不能谋佣写之资使此书/完璧以归蜀也可胜慨哉故叙而志之为 雪原
笔)
   (诸简至若风土之宜甲第人物之美与夫山川之/秀丽物产之繁赜编中具载览者自知皆略而不)
   (第 50a 页)
  之不是以见
皇考之付托于朕为误允祀虽具此深心大力但向既遇
皇考睿照烛奸之
圣父今又遇朕才力能与相当之兄不能逞其伎俩益自增

  其愧恨耳虽然过而能改则无过矣朕仍望其改悔
   又
 谕大学士九卿等前日 李钟峨
奏称翰林为储材重地自
  康熙四十五年至康熙六十年会试七科不分省分大
  小远近每省俱有庶吉士查雍正 …… (第 11b 页)
  筹画务求当理而选择翰林更为留意实欲使人人勿
  枉其材各效所长庶国家得收器使之效岂计及于各
  省翰林之多寡有无也今览 李钟峨
所奏是必外人有 (第 12b 页)
 此议论故 李钟峨
遂以入告朕甚嘉之大凡国家政事
 朕有不及见闻者若臣下不言朕何由而知朕正欲尔
 等尽心陈奏朕因得以察其 (第 13a 页)
    鼎晋(臣/)朱启昆(臣/)涂天相翰林院检讨(臣/)
    周望(臣/)万民钦(臣/)谢履忠(臣/)卫昌绩(臣/)彭维
    新(臣/) 李钟峨(臣/)
马豫(臣/)王思训(臣/)谢履厚(臣/)
    王玫(臣/)曹抡彬(臣/)陈会(臣/)曾谨(臣/) (第 6b 页)
    谢履忠(臣/)王士钥(臣/)柯乔年(臣/)吴相(臣/)万民
    钦(臣/)卫昌绩(臣/)彭维新(臣/)马豫(臣/) 李钟峨(臣/)

(第 8a 页)
  歌颂二十三(词臣十五/)
 万寿诗(七言排律四十韵/有序)
     翰  林 院 编  修(臣/) 李钟峨
    (臣/)
闻三多之祝愿首肇于封人五福之陈畴实
    衍于箕子稽长年于帝牒自大电绕枢以来考
    永命于王编 (第 1a 页)
  (沈翼机撰见山堂诗/钞乃其子廷荐撰)集虚斋学古文十二卷(方楘/如撰)
  茧斋诗选三卷(张谦/宜撰)蓼村集四卷(王革/撰)雪鸿堂文
  集二卷 (李钟/峨
撰)王石和文集无卷数(王玫/撰)十峰集五
  卷(徐基/撰)蓬庄诗集六卷(沈虹/撰)雄雉斋选集六卷( (第 19a 页)
   地因才递有增减历科沿之
世宗雍正三年四月

谕大学士九卿等曰前日 李钟峨
奏称翰林为储材重地
 自康熙四十五年至六十年七科每省俱有庶吉士雍
 正元年癸卯科汉军及河南四川进士无 …… (第 34a 页)
 人或有他长反无以自见矣朕凡于用人行政无不审

慎筹画务求当理而选择翰林更为留意实欲使人人
勿枉其才各效所长庶国家得收器使之效岂计及于
各省翰林之多寡有无也今览 李钟峨
所奏是必外人
有此议论故以入告朕甚嘉之嗣后馆选庶吉士或应
考试文义选取或应每省额选几人或应分为南北两 (第 35a 页)
院向来教习止派满汉各一员今若按省分各选庶吉
士或亦按省分各设教习可乎至各省未得馆选之进
士中或有文义可充翰林之选者尔等确有所知即行

举出毋使人有逸才之论寻议历科馆选之法尽善尽
美更无遗逸之才 李钟峨
条奏无庸议从之
  五年五月令进士殿试后复试论诏奏议诗各一
  篇先是进士殿试毕即待选庶吉士自顺治丙 (第 35b 页)
   (大理寺少卿/臣吴隆元)梧冈翙羽来凤鸣(少詹事臣/伊尔敦)桥门璧
   水波澄泓(少詹事兼国子监/祭酒事臣张廷璐)蓼萧燕誉莪菁菁(太/常)
   (寺少卿臣 李钟峨)
卷阿献赋钦
睿评(翰林院侍读学/士臣阿尔赛)青坛祇肃侍
躬耕(侍读学士/臣逢泰)夙夜精白臣心盟(侍读 (第 24a 页)
  彭维新(湖广茶陵人/) 钱荣世(江南武进人/)

   李钟峨(四川通江人/)
 马 豫(陜西绥德人/)
  诸起新(浙江馀姚人/) 张懋能(江西奉新人/)
  王思训(云南昆明人 (第 30b 页)
  蕊榜邀荣
宠锡稀编摩秘殿奉
恩辉厕名千叟尤深幸接迹期颐侍
紫微

           检 讨(臣/) 李 钟 峨
  瑞雪晴颁
 凤诏新紫宫春宴逮微臣九霄此日闻
天语真是蓬莱岛上人
           编 修(臣 (第 13a 页)
知参用,廷对后,亲试文艺。雍正元、二年间,汉军、蒙古、山西、河南、陕西、湖南及诸边省每不入选。三年, 太常寺少卿李钟峨
疏请分省简选,广储材之路。廷议驳之。五年,诏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寻议照雍正癸卯科例,殿试后,集诸进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臣〉文志鲸、翰林
院侍读〈臣〉樊泽达、通政使司左参议〈臣〉张大有、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讨〈臣〉范光宗、翰林院编修〈臣〉车鼎晋、〈臣〉朱启昆、〈臣〉涂天相、翰林院检讨〈臣〉李周望、〈臣〉万民钦、〈臣〉谢履忠、〈臣〉卫昌绩、〈臣〉彭维新、〈臣〉 李钟峨
、〈臣〉马豫、〈臣〉王思训、〈臣〉谢履厚、〈臣〉王
〈臣〉王士钥、〈臣〉柯乔年、〈臣〉吴相、〈臣〉万民钦、〈臣〉卫昌绩、〈臣〉彭维新、〈臣〉马豫、〈臣〉 李钟峨
、〈臣〉张懋能、〈臣〉诸起新、〈臣〉李日更、〈臣〉王思训、〈臣〉李掌圆、〈臣〉陈均、〈臣〉史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