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良” 相关资源
古籍库
今在华州治大门内 旧唐书李元谅本名骆元光
尝在潼关领军积十数年军士皆畏服德宗居奉天
贼泚遣伪将何望之轻骑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城走
望之遂据城将聚兵以绝东道元谅自潼关将所部
乘其未设备径攻望之遂拔华州望之走归元谅乃
修城隍器械召募不数日得兵万馀人军益振以功
加御史中丞贼泚数遣兵来寇辄击却之迁华州刺
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与副元帅
李晟进收京邑力战坏苑垣而入遂复京师赐姓 李
改名 元谅终陇西节度使(金石文字记)
李元谅者骆元光赐姓名也以朱泚之乱能镇定华
州将徙治陇右故华州人 (第 4b 页)
尝在潼关领军积十数年军士皆畏服德宗居奉天
贼泚遣伪将何望之轻骑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城走
望之遂据城将聚兵以绝东道元谅自潼关将所部
乘其未设备径攻望之遂拔华州望之走归元谅乃
修城隍器械召募不数日得兵万馀人军益振以功
加御史中丞贼泚数遣兵来寇辄击却之迁华州刺
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与副元帅
李晟进收京邑力战坏苑垣而入遂复京师赐姓 李
改名 元谅终陇西节度使(金石文字记)
李元谅者骆元光赐姓名也以朱泚之乱能镇定华
州将徙治陇右故华州人 (第 4b 页)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革职留任臣浦霖谨题为禀报事:据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戚蓼生呈详:窃照凤山县民杨 俊昌,
于乾隆五十六年三月初九日夜,被不知姓名窃贼拒伤身死一案,经凤山县知县史必大会营诣勘杨 (第 383 页)
俊昌 住屋,一排三间,坐东向西,屋旁牛栏一间,左右两边俱有土墙,西面设有木栅一道,中开栅门,以通出入。据尸 (第 383 页)
侄杨秀华指称:贼从栅门挖入,牵牛欲出,伊叔杨 俊昌 在栅门口拦捉,被贼打倒等语。查看栅门有挖损形迹。该处离县城四十里,离南路下淡水营十五里,离阿里港汛五 …… (第 383 页)
声明等情具详到臣。
据此,除武职疏防各职名应听闽浙总督臣觉罗伍拉纳另疏题参外,该臣查得凤山县民杨 俊昌 被不知姓名窃贼拒伤身死一案,经凤山县知县史必大会营诣勘杨 (第 384 页)
俊昌 住屋,一排三间,坐东向西,屋旁牛栏一间,左右两边俱有土墙,西面设有木栅一道,中开栅门,以通出入。据尸 (第 384 页)
侄杨秀华指称:贼从栅门挖入,牵牛欲出,伊叔杨 俊昌 在栅门口拦捉,被贼打倒等语。查看栅门有挖损形迹。该处离县城四十里,离南路下淡水营十五里,离阿里港汛五 (第 384 页)
俊昌 住屋,一排三间,坐东向西,屋旁牛栏一间,左右两边俱有土墙,西面设有木栅一道,中开栅门,以通出入。据尸 (第 383 页)
侄杨秀华指称:贼从栅门挖入,牵牛欲出,伊叔杨 俊昌 在栅门口拦捉,被贼打倒等语。查看栅门有挖损形迹。该处离县城四十里,离南路下淡水营十五里,离阿里港汛五 …… (第 383 页)
声明等情具详到臣。
据此,除武职疏防各职名应听闽浙总督臣觉罗伍拉纳另疏题参外,该臣查得凤山县民杨 俊昌 被不知姓名窃贼拒伤身死一案,经凤山县知县史必大会营诣勘杨 (第 384 页)
俊昌 住屋,一排三间,坐东向西,屋旁牛栏一间,左右两边俱有土墙,西面设有木栅一道,中开栅门,以通出入。据尸 (第 384 页)
侄杨秀华指称:贼从栅门挖入,牵牛欲出,伊叔杨 俊昌 在栅门口拦捉,被贼打倒等语。查看栅门有挖损形迹。该处离县城四十里,离南路下淡水营十五里,离阿里港汛五 (第 384 页)
地仙閒。见几最是韩惟汉。携隐妻孥智异山。(平章事致仕崔谠。年未衰乞退。扁其斋曰双明。与弟诜及张自牧, 李俊昌,
白光臣,高莹中,李世长,玄德秀,赵通等。为耆老会。人谓地上仙。韩惟汉见忠献擅政肆凶曰。难将至矣。携妻 (第 146L 页)
卫好诚。事舅姑。勖夫子。孝敬弥勤。举一男二女。男廷荩。女适郑文淑,郑澕县监。孙男澼。曰时相,时遇。曰 俊昌,
俊亨。二婿所出。曾孙重镒,南镒,万镒。以下不尽录。呜呼。公学行纯笃。志操高洁。世浊而敛迹不污。有道而 (第 17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