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虎头山斗鸡台水侧其旁岁久剥落索弗获虑后
之君子无考焉因磨石重镌碑侧云
国朝 朱载震 修建太平堤记
成都府灌县之都江堰其水源来自松潘之上流
其利于民也成郫等九邑咸资灌溉昔人所称陆 (第 43a 页)
之君子无考焉因磨石重镌碑侧云
国朝 朱载震 修建太平堤记
成都府灌县之都江堰其水源来自松潘之上流
其利于民也成郫等九邑咸资灌溉昔人所称陆 (第 43a 页)
王复旦(江南进士康/熙九年任) 朱点(浙江监生康/熙十九年任)
赵之随(山东进士康熙/二十四年任) 张又良(直𨽻监生康熙/三十一年任)
朱载震(湖广岁贡康熙/四十二年任) 田邰茁(山西拔贡康熙/四十七年任) (第 65b 页)
赵之随(山东进士康熙/二十四年任) 张又良(直𨽻监生康熙/三十一年任)
朱载震(湖广岁贡康熙/四十二年任) 田邰茁(山西拔贡康熙/四十七年任) (第 65b 页)
似拭依微白云中忽见青山色入望犹迢遥倏然
豁胸臆今宵孤岭下茅屋聊偃息明发候晨霞攀
萝事登陟
和宋牧仲先生答盘山拙公见招 朱载震
闻说盘山里春风杏乱飘会须匹马去不待老僧
招明月红龙沼青松白板桥蓟门连潞水东望未
曾遥
(第 17b 页)
豁胸臆今宵孤岭下茅屋聊偃息明发候晨霞攀
萝事登陟
和宋牧仲先生答盘山拙公见招 朱载震
招明月红龙沼青松白板桥蓟门连潞水东望未
曾遥
(第 17b 页)
素笺本著色画款识云己卯二月仿唐六如笔
法于小云林娱晖老人高简引首有尹铻书探
梅图咏四字拖尾有宋荦邵长蘅冯景吴士玉
宋致 朱载震 诸题句
徐玫画江南春一卷(次等/地一)
素绢本著色画款识云壬午秋九月写吴趋徐 (第 27b 页)
法于小云林娱晖老人高简引首有尹铻书探
梅图咏四字拖尾有宋荦邵长蘅冯景吴士玉
宋致 朱载震 诸题句
徐玫画江南春一卷(次等/地一)
素绢本著色画款识云壬午秋九月写吴趋徐 (第 27b 页)
色眼貌俱在第二指臣今所画一身之力并
在拇指以故不敢辄改蜀主嗟赏其言此虽论画实文
章家要诀也
门人潜江 朱载震悔人 为顾舍人贞观梁汾以竹垆卷
索诗王舍人孟端物也垆在惠山听松庵吴文定及见
之与盛侍郎冰壑赋诗相倡和程篁墩 (第 12b 页)
在拇指以故不敢辄改蜀主嗟赏其言此虽论画实文
章家要诀也
门人潜江 朱载震悔人 为顾舍人贞观梁汾以竹垆卷
索诗王舍人孟端物也垆在惠山听松庵吴文定及见
之与盛侍郎冰壑赋诗相倡和程篁墩 (第 12b 页)
燕飞飞归画栋白鸥点点浴晴川年来
景物还依旧不见人生再少年其篇什最多壬午乱后
尽散佚矣
予旧为潜江门人 朱载震悔人 题小竹山人王叔楚画
竹卷云茅斋青壁几年成溪路无人略彴横一夜春雷
动崖谷四山风雨箨龙惊尔时但爱其画之潇 (第 16a 页)
景物还依旧不见人生再少年其篇什最多壬午乱后
尽散佚矣
予旧为潜江门人 朱载震悔人 题小竹山人王叔楚画
竹卷云茅斋青壁几年成溪路无人略彴横一夜春雷
动崖谷四山风雨箨龙惊尔时但爱其画之潇 (第 16a 页)
答曹实庵书
荦顿首复实庵足下七月廿八日得书知起居佳胜拜
惠春茗新烟荷荷往岁拙句奉送有云他时相忆如相
寄玄璧龙团色色佳何足下久要不忘乃尔耶每念足
下奇人黄山奇境必有不朽之篇为山灵增重今读纪
游诸什其高则天都信始诸峰拔地参天也其浩瀚无
际则文殊台下之云海也其离奇夭矫则扰龙卧龙诸
松之盘空耸翠骇人心目也此山名作寥寥虽有传者
今被实庵压倒矣熊封和章森秀雄恣有韩苏气掌霖
长短句骎骎夺玉田之席足下拍肩揖袂其乐可知荦
居此凡百任运极人世崎岖倾险皆以守拙二字处之
心地萧閒不废吟啸昨楚中 朱悔人 来盘桓经月偕至 …… (第 12a 页)
儿更唱迭和得诗数十首差慰岑寂今 悔人 归东浦至
儿亦将返里此后又当阁笔矣西江文官大小六百馀
人无一好文墨商风雅者昨一人过东林寺嘱其访王
新 …… (第 12b 页)
答 朱悔人
荦顿首复 (第 16a 页)
悔人 足下五年阔别两月盘桓文酒流连无
殊畴昔其乐可知足下解缆章江后讽咏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语真不觉黯然魂消矣 (第 16a 页)
荦顿首复实庵足下七月廿八日得书知起居佳胜拜
惠春茗新烟荷荷往岁拙句奉送有云他时相忆如相
寄玄璧龙团色色佳何足下久要不忘乃尔耶每念足
下奇人黄山奇境必有不朽之篇为山灵增重今读纪
游诸什其高则天都信始诸峰拔地参天也其浩瀚无
际则文殊台下之云海也其离奇夭矫则扰龙卧龙诸
松之盘空耸翠骇人心目也此山名作寥寥虽有传者
今被实庵压倒矣熊封和章森秀雄恣有韩苏气掌霖
长短句骎骎夺玉田之席足下拍肩揖袂其乐可知荦
居此凡百任运极人世崎岖倾险皆以守拙二字处之
心地萧閒不废吟啸昨楚中 朱悔人 来盘桓经月偕至 …… (第 12a 页)
儿更唱迭和得诗数十首差慰岑寂今 悔人 归东浦至
儿亦将返里此后又当阁笔矣西江文官大小六百馀
人无一好文墨商风雅者昨一人过东林寺嘱其访王
新 …… (第 12b 页)
答 朱悔人
荦顿首复 (第 16a 页)
悔人 足下五年阔别两月盘桓文酒流连无
殊畴昔其乐可知足下解缆章江后讽咏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语真不觉黯然魂消矣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