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刘 觡
(庐陵人)彭行简(庐陵人)刘瑞之(庐陵人)胡 阳(庐陵人)刘仲庚
(庐陵人)尚震午(庐陵人) 朱称 孙(庐陵人)罗正可(庐陵人)张日跻
(庐陵人)罗 嵎(庐陵人)郭景张(庐陵人)胡梦明(庐陵人)彭士元 (第 53b 页)
(庐陵人)彭行简(庐陵人)刘瑞之(庐陵人)胡 阳(庐陵人)刘仲庚
(庐陵人)尚震午(庐陵人) 朱称 孙(庐陵人)罗正可(庐陵人)张日跻
(庐陵人)罗 嵎(庐陵人)郭景张(庐陵人)胡梦明(庐陵人)彭士元 (第 53b 页)
马云戛。栎也。(正义云郑玄以戛击鸣球三者。皆总下乐擽击此四器也。乐器唯敔当擽耳。四器不擽。郑言非也。)〇伏云以韦为鼓。谓之搏拊。(书大传)梅云实之以糠。所以节乐。〇马云此是舜除瞽瞍之丧。祭宗庙之乐。〇梅云丹 朱称
宾。〇疏云此堂上之乐。〇镛案堂上之始。戛敔击柷。乃鸣玉磬。(唯磬为乐音)又拊韦鼓。乃进琴瑟诗歌。(正 (第 72H 页)
心犹阴阳云云。
心为太极。自是一处说。性犹太极。心犹阴阳。又自是一处说。看书皆当就本文上领取立言之意。不可将来比并。要做一滚说。此讲论之大病。切戒之如何。盖心为太极四字。自邵子已有此云。而 朱先生称 述之。只此一句而已。未尝对性说。亦未尝带阴阳说。则此自是通贯全体该括动静之论。岂合单指作未发之心耶。 …… (第 539L 页)
于阴阳。此周子善恶分之意也。盖以本然之妙为体。动静之不息者为用。亦自是一说。然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 朱先生 之自以为未安者。退陶只以已发之善恶。配象于阴阳。非以静为阴。亦谓是已发事也。缘此而曰性犹太极。以未发 (第 540H 页)
言。心犹阴阳。以已发言。则性为未发。心为已发。而未发者恒乘在已发上。此非 朱先生 已弃之见耶。
气质形质云云。
所谓心合理气者。非谓仁义礼智之理。精神魂魄之气耶。以统体之心而言则恐 (第 540H 页)
心为太极。自是一处说。性犹太极。心犹阴阳。又自是一处说。看书皆当就本文上领取立言之意。不可将来比并。要做一滚说。此讲论之大病。切戒之如何。盖心为太极四字。自邵子已有此云。而 朱先生称 述之。只此一句而已。未尝对性说。亦未尝带阴阳说。则此自是通贯全体该括动静之论。岂合单指作未发之心耶。 …… (第 539L 页)
于阴阳。此周子善恶分之意也。盖以本然之妙为体。动静之不息者为用。亦自是一说。然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 朱先生 之自以为未安者。退陶只以已发之善恶。配象于阴阳。非以静为阴。亦谓是已发事也。缘此而曰性犹太极。以未发 (第 540H 页)
言。心犹阴阳。以已发言。则性为未发。心为已发。而未发者恒乘在已发上。此非 朱先生 已弃之见耶。
气质形质云云。
所谓心合理气者。非谓仁义礼智之理。精神魂魄之气耶。以统体之心而言则恐 (第 540H 页)
致蔓延。然万分历中。亦自有通分之算。闰率之积。亦不妨一番理会。蔡西山用康节十二万九千六百分之历。而程 朱称
其冠绝古今。此则以三百六十分。又细分三百六十分。大抵分数愈细。其法愈密也。
十九岁七闰。气朔分齐。元 (第 385L 页)
十九岁七闰。气朔分齐。元 (第 385L 页)
忧之。殆不得近乎膝下。当此境界。虽有两兄主之风采。恐亦无以自树于其中也。子约之事。尤不与此相近。尝观 朱先生称
道之辞。有曰 …… (第 155H 页)
子约此举。不失为臣之义。未尝以为师言为许可。见其意之所在。况黄李陈张诸公。于 朱先生 门最为高弟。而何无一言。肯使疏如子约者专其美而自为义门之罪人耶。子约自是有官守者。不当举而比之于一寒 …… (第 155L 页)
形之说。今若曰其所以赋形与性。莫非天命之所为云则未知名义何如。虽有所以二字。而形与性既对举而为说则终 觉未 莹矣。
此段之义。可谓精矣。从古以来言理气者。只是如此。无以有加矣。虽然推极其原。则理有造化。故气有 (第 162L 页)
子约此举。不失为臣之义。未尝以为师言为许可。见其意之所在。况黄李陈张诸公。于 朱先生 门最为高弟。而何无一言。肯使疏如子约者专其美而自为义门之罪人耶。子约自是有官守者。不当举而比之于一寒 …… (第 155L 页)
形之说。今若曰其所以赋形与性。莫非天命之所为云则未知名义何如。虽有所以二字。而形与性既对举而为说则终 觉未 莹矣。
此段之义。可谓精矣。从古以来言理气者。只是如此。无以有加矣。虽然推极其原。则理有造化。故气有 (第 16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