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曾洋和尚”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右诸侯学
诗郑风子衿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世乱则学校不修焉
(疏校是学之别名非谓郑国称校也言学校废/者谓郑国之人废于学问耳非谓废毁学宫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传青衿学/子之所服)

(嗣习也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也笺学子/俱在学校之中已留彼去故随而思之嗣续 女 曾不)
(传
声闯我以/恩责其忘已)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笺君子之 (第 36a 页)
 附录(毛氏苌曰青衿学子之所服嗣习也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郑氏康成曰学子)
 (俱在学校之中已留彼去故随而思之嗣续也女 曾/不传
声问我以思责其忘己○程子曰世乱学校不)
 (修学者弃业贤者念之故曰悠悠我心纵我不可以/反求于汝谓往教 …… (第 73a 页)
  (莫敢定也夫圣人编诗原以正乐非以说义入汉而/齐鲁韩毛以训诂相高而声音之道日微然太乐氏)
  (肄业仲尼三百篇瞽史例或能歌逮东汉末雅乐郎/杜夔已老只记习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馀声 不)
  (传
太和末又失其三至晋室而鹿鸣又无传是诗存/而声失盖已久矣朱子止据理与词以求诗诚为卓) (第 85a 页)
废而
犹谓学宫不废乎经序固一意耳
  嗣音
毛传曰嗣习也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郑
笺曰嗣续也女 曾不传
声问我以恩责其忘己孔氏申
释毛义(谓诵之背文闇诵之歌之引声长咏之/弦之以琴瑟播之舞之以手足舞之)又引 (第 90a 页)
公朴世采长子虽死。次子若存。则代主其祀。宜若无大段窒碍。而今其长子次子俱亡。而移宗于次子之子。则其父 曾不传
重。而其子传重。将隮其父入祀耶。将不隮其父。而只奉其祀耶。弼渭虽为罪贼之人。其父则无故。而因弼渭之故 (第 163L 页)
罪。议罢其继后与移宗次房。府君以为父子一定。不容变改。不可因其子之得罪。而追黜其父。且次子之子。其父 曾不传
重。而隮其父入祠。非礼也。唯当不改主祀之名。而使其支孙摄行祀事。议虽不行。知礼家皆是之。因俞正基妻离 (第 53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