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金石類
別集類
倪运惠(上虞人丰/润教谕) 陈溥(天台人癸/己进士)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
詹铨吉(遂安人己/丑进士) 方楘如(淳安人丙/戌进士) 张云鹏(建德人富/平知县) 孙观垲(嘉善人永/丰知县)
王霖(山阴/人) 江 (第 18a 页)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
詹铨吉(遂安人己/丑进士) 方楘如(淳安人丙/戌进士) 张云鹏(建德人富/平知县) 孙观垲(嘉善人永/丰知县)
王霖(山阴/人) 江 (第 18a 页)
东阳本
宋理宗所藏百十七种其一集十三刻第一为旧梅华
十二为新梅华今东阳何氏本石裂为三号三段石世
所称梅华本者是也但未知其新旧何居耳吾友淳安 方楘如文辀 云曾至东阳亲见此石质坚如玉字里涂
金何氏子孙各执一片冬至祠祭已乃会为一处拓数
本以传其矜重如此余谓此 (第 18b 页)
宋理宗所藏百十七种其一集十三刻第一为旧梅华
十二为新梅华今东阳何氏本石裂为三号三段石世
所称梅华本者是也但未知其新旧何居耳吾友淳安 方楘如文辀 云曾至东阳亲见此石质坚如玉字里涂
金何氏子孙各执一片冬至祠祭已乃会为一处拓数
本以传其矜重如此余谓此 (第 18b 页)
汤/斌称之曰冰清玉洁实心爱民海内第一廉吏也)
(擢知济宁州岁饥赈恤全活十/万馀人卒于官嵩济民并祀之) 方楘如(字文翰淳/安人康熙)
(丙戌进士官丰润知县博闻强记钩贯百家尝摘/汉儒笺注之舛者论祫禘郊庙之制尤精确制艺)
(第 32a 页)
(擢知济宁州岁饥赈恤全活十/万馀人卒于官嵩济民并祀之) 方楘如(字文翰淳/安人康熙)
(丙戌进士官丰润知县博闻强记钩贯百家尝摘/汉儒笺注之舛者论祫禘郊庙之制尤精确制艺)
(第 32a 页)
为醒斋李公寒溪周
公西崖汤公他山查公暨族祖心斋公所知其从容宴
咏日扬㩁文史则万九沙黄主一卢六以林吉人 方文
辀
诸公分承书籍则约斋张公而总裁陈恪勤公尤器
之曰博学精勤沈子为最书汇成不少更昜恪勤公性
扩裕尤喜下交寒 (第 19b 页)
公西崖汤公他山查公暨族祖心斋公所知其从容宴
咏日扬㩁文史则万九沙黄主一卢六以林吉人 方文
辀
之曰博学精勤沈子为最书汇成不少更昜恪勤公性
扩裕尤喜下交寒 (第 19b 页)
歙胡孝廉墓志铭(并序)
胡君讳 字受谷其先鄞人康熙中有武进士璋迁
歙生行人司行人廷凤廷凤生岁贡生铭恭铭恭生廪
膳生与修一统志凝鼎凝鼎生君君少孤受学于淳安 方先生楘如 工文章中乾隆已卯科乡试名著于远迩
矣而屡踬会闱迄母丧终君遂绝志求进吏部符取为
知县亦不就惟日与诸生讲 (第 26a 页)
胡君讳 字受谷其先鄞人康熙中有武进士璋迁
歙生行人司行人廷凤廷凤生岁贡生铭恭铭恭生廪
膳生与修一统志凝鼎凝鼎生君君少孤受学于淳安 方先生楘如 工文章中乾隆已卯科乡试名著于远迩
矣而屡踬会闱迄母丧终君遂绝志求进吏部符取为
知县亦不就惟日与诸生讲 (第 26a 页)
御制诗雨猎篇有儒冠著制候和门之句知制为雨衣
而忘所出因捡康熙字典则注引六书正讹乃覆捡六
书正讹方知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成子衣制杖戈
立于阪上杜预注制雨衣也韵会小补亦详载左传于
制字韵下不知字典何以据正讹而不明徵正讹所引
之左氏至邵长蘅韵略并不载杜注一解但云衣也北
山移文焚蕙制而裂荷衣弥增陋略矣刘司寇延清典
丙子京兆试朱卷中有变本加厉及少双寡二语诘诸
同考皆不能对但有谓曾见 方朴山 时文中用此者既 (第 23a 页)
而忘所出因捡康熙字典则注引六书正讹乃覆捡六
书正讹方知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成子衣制杖戈
立于阪上杜预注制雨衣也韵会小补亦详载左传于
制字韵下不知字典何以据正讹而不明徵正讹所引
之左氏至邵长蘅韵略并不载杜注一解但云衣也北
山移文焚蕙制而裂荷衣弥增陋略矣刘司寇延清典
丙子京兆试朱卷中有变本加厉及少双寡二语诘诸
同考皆不能对但有谓曾见 方朴山 时文中用此者既 (第 23a 页)
戚哉
赠淳安 方文辀 序
文章之传代降而卑以为古必不可复者惑也百物技
巧至后世而益精竭心焉以求其善耳然则道德文术
之所以衰 …… (第 7b 页)
人
其务学属文之方具于其书者可按验也然则今之人
苟能学韩子之学安在不能为韩子之文哉吾同姓在
淳安者曰 文辀 以时文名天下其于三代两汉之书童
而习焉及成进士则一以为古文其仕也始出而颠人
皆惜其年力之盛强吾独谓天 …… (第 8b 页)
再送佘西麓南归序
雍正八年议开博学鸿辞科
诏阁部院司府寺三品以上暨直省督抚学臣举学与
行兼者诸公多叩余以所举余应之曰称此者实难而
辨所应举则易夫行必有迹学与辞尤艺之外襮而与
众共之者非若德蕴于心或深潜而不易识也然必乡
国莫不知天下莫不闻然后举者无怍在人不疑是则
匪易耳因自计执友之存者惟南昌龚缨孝水歙县佘
华瑞西麓游好之久者则嘉善柯煜南陔淳安 方楘如
文辀 乃以四人者汜询于群公皆曰是诚无怍矣或曰
其学与行信称矣而举者则非宜 (第 14b 页)
文辀 前挂吏议例不
得与于斯其三人皆就耄矣徵之不能至至矣能入试
哉余曰虽然使士知实至而名必附无求而志自通于 (第 14b 页)
赠淳安 方文辀 序
文章之传代降而卑以为古必不可复者惑也百物技
巧至后世而益精竭心焉以求其善耳然则道德文术
之所以衰 …… (第 7b 页)
人
其务学属文之方具于其书者可按验也然则今之人
苟能学韩子之学安在不能为韩子之文哉吾同姓在
淳安者曰 文辀 以时文名天下其于三代两汉之书童
而习焉及成进士则一以为古文其仕也始出而颠人
皆惜其年力之盛强吾独谓天 …… (第 8b 页)
再送佘西麓南归序
雍正八年议开博学鸿辞科
诏阁部院司府寺三品以上暨直省督抚学臣举学与
行兼者诸公多叩余以所举余应之曰称此者实难而
辨所应举则易夫行必有迹学与辞尤艺之外襮而与
众共之者非若德蕴于心或深潜而不易识也然必乡
国莫不知天下莫不闻然后举者无怍在人不疑是则
匪易耳因自计执友之存者惟南昌龚缨孝水歙县佘
华瑞西麓游好之久者则嘉善柯煜南陔淳安 方楘如
文辀 乃以四人者汜询于群公皆曰是诚无怍矣或曰
其学与行信称矣而举者则非宜 (第 14b 页)
文辀 前挂吏议例不
得与于斯其三人皆就耄矣徵之不能至至矣能入试
哉余曰虽然使士知实至而名必附无求而志自通于 (第 14b 页)
潭菖蒲山(见家/谱)
八年庚戌先生年六十三岁是年议开博学鸿辞科寻
诏三品以上诸臣各举学与行兼者诸公问先生以所
举先生以执友南昌龚孝水缨歙县佘西麓华瑞游
好之久者嘉善柯南陔煜淳安 方文辀楘如 四人应
之(见送余/西麓序)安溪官献瑶来受业(见官献瑶所撰/读经史文序)
宁化雷鋐见先生于漳浦蔡文勤 (第 22a 页)
八年庚戌先生年六十三岁是年议开博学鸿辞科寻
诏三品以上诸臣各举学与行兼者诸公问先生以所
举先生以执友南昌龚孝水缨歙县佘西麓华瑞游
好之久者嘉善柯南陔煜淳安 方文辀楘如 四人应
之(见送余/西麓序)安溪官献瑶来受业(见官献瑶所撰/读经史文序)
宁化雷鋐见先生于漳浦蔡文勤 (第 22a 页)
书二首 答某公书 与李觉庵书 学案序 重
订礼能纂言序 送佘西麓序 赠潘幼石序 赠
淳安 方文辀 序 赠李立侯序 李母马孺人八十
寿序 李刚主墓志 郑友白墓志 胡右邻墓志
梅徵君墓表 黄际飞墓 (第 6b 页)
订礼能纂言序 送佘西麓序 赠潘幼石序 赠
淳安 方文辀 序 赠李立侯序 李母马孺人八十
寿序 李刚主墓志 郑友白墓志 胡右邻墓志
梅徵君墓表 黄际飞墓 (第 6b 页)
卷。刘飞鹏撰。离骚图一卷。萧云从图并注。离骚经注一卷。李光地撰。离骚正义一卷。方苞撰。离骚经解一卷。 方楘如
撰。离骚解一卷。顾成天撰。离骚笺二卷。龚景瀚撰。离骚解一卷。谢济世撰。离骚辨一卷。朱冀撰。离骚节解一 ……十卷。吴麟撰。桑韬甫集八十四卷。桑调元撰。堂集六十一卷,香屑集十六卷。黄之俊撰。集虚斋学古文十二卷 。方楘
如撰。绿萝山房文集二十四卷,诗集三十三卷。胡浚撰。海峰文集十卷,诗集四卷。刘大櫆撰。鲒埼亭文集三十八
碑传选集(四)
汪继
奉直大夫巡视台湾吏科给事中汪君继墓志铭 方楘如
雍正六年四月初八日,吏科给事中巡视台湾掌河南道监察御吏汪君以疾终于里第。余闻而哭之;其尝同僚者咸 …… (第 465 页)
及罢官,留闽。有以叶文康公「礼经会元」乞先生订定者,即发其沿袭注疏之误;陈京兆兆崙时在闽,见之曰:『射人射马,批驳当舍叶而就郑』。先生然之;且告以欲著「疑义」十种。十种者,「易」、「诗」、「书」、「三礼」、「三传」及「史记」
也。陈曰:『君年垂老,恐不能遍。所记疑义,「三礼」为多;请自「礼」始』。阅三年,归里;「周礼」、「仪礼」已具稿矣。盖先生幼读注疏,见冢宰「九赋」注「口率出泉」说,疑而质诸师;师曰:『郑氏以汉法注「周礼」,非经本义』。因悟注疏未尽合经,遂精研其奥,笔而存之;其考订已数十年,多发先儒所未发。时相国鄂文端尔泰、朱文端轼、张文和廷玉、侍郎 方先生 苞、李公绂方为「三礼」总裁,延访通经士,有以先生「周礼疑义」达书局者;朱公曰:『吴君昔在阁中,吾稔知 (第 471 页)
其经学湛深』。欲奏请独任之。公薨, 方先生 为具奏,报可;乃赴馆。诸公询纂修事宜,先生曰:『读三代以上书,当别真伪;读三代以下书,当别是非。就「 …… (第 471 页)
大纲既举,则彼此无混淆而成不刊之典矣』。诸公韪之。顾开馆逾二载,稿得什之三、四;先生仅司考订而已。及 方先生 去,侍郎李公清植继为总裁;以「三礼」「二节」、「四图」属为编纂。先生欲取全书校对,俾图说与经本合;仍 (第 471 页)
汪继
奉直大夫巡视台湾吏科给事中汪君继墓志铭 方楘如
雍正六年四月初八日,吏科给事中巡视台湾掌河南道监察御吏汪君以疾终于里第。余闻而哭之;其尝同僚者咸 …… (第 465 页)
及罢官,留闽。有以叶文康公「礼经会元」乞先生订定者,即发其沿袭注疏之误;陈京兆兆崙时在闽,见之曰:『射人射马,批驳当舍叶而就郑』。先生然之;且告以欲著「疑义」十种。十种者,「易」、「诗」、「书」、「三礼」、「三传」及「史记」
也。陈曰:『君年垂老,恐不能遍。所记疑义,「三礼」为多;请自「礼」始』。阅三年,归里;「周礼」、「仪礼」已具稿矣。盖先生幼读注疏,见冢宰「九赋」注「口率出泉」说,疑而质诸师;师曰:『郑氏以汉法注「周礼」,非经本义』。因悟注疏未尽合经,遂精研其奥,笔而存之;其考订已数十年,多发先儒所未发。时相国鄂文端尔泰、朱文端轼、张文和廷玉、侍郎 方先生 苞、李公绂方为「三礼」总裁,延访通经士,有以先生「周礼疑义」达书局者;朱公曰:『吴君昔在阁中,吾稔知 (第 471 页)
其经学湛深』。欲奏请独任之。公薨, 方先生 为具奏,报可;乃赴馆。诸公询纂修事宜,先生曰:『读三代以上书,当别真伪;读三代以下书,当别是非。就「 …… (第 471 页)
大纲既举,则彼此无混淆而成不刊之典矣』。诸公韪之。顾开馆逾二载,稿得什之三、四;先生仅司考订而已。及 方先生 去,侍郎李公清植继为总裁;以「三礼」「二节」、「四图」属为编纂。先生欲取全书校对,俾图说与经本合;仍 (第 47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