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經解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法制類
載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器用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詩文評類
事彙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續道藏
(及即位追尊为穆皇后配享太庙又立后庙于邺高/宗时相州刺史高闾表脩后庙诏曰妇人外成理无)
(独祀阴必配阳以成天地未闻有莘之国立 太姒 之/飨此乃先王所立一时之至感非经世之远制便可)
(罢祀是古人罢祖宗之庙而不以为嫌也王莽尊元/帝庙号 (第 32b 页)
(独祀阴必配阳以成天地未闻有莘之国立 太姒 之/飨此乃先王所立一时之至感非经世之远制便可)
(罢祀是古人罢祖宗之庙而不以为嫌也王莽尊元/帝庙号 (第 32b 页)
偃风裁化暅日敷祥信星含曜秬草流芳七庙观德
六乐宣章惟先惟敬是飨是将
穆皇后神室奏穆德凯容之乐辞 大姒 嫔周涂山
俪禹我后嗣徽重规叠矩肃肃閟宫翔翔云舞有飨
德馨无绝终古
高宗明皇帝神室奏明德凯容之乐 (第 50b 页)
六乐宣章惟先惟敬是飨是将
穆皇后神室奏穆德凯容之乐辞 大姒 嫔周涂山
俪禹我后嗣徽重规叠矩肃肃閟宫翔翔云舞有飨
德馨无绝终古
高宗明皇帝神室奏明德凯容之乐 (第 50b 页)
四时荐祀以魏郡太后所生之邑复其调役后甘露
降于庙庭高宗时相州刺史高闾表修后庙诏曰妇
人外成理无独祀阴必配阳以成天地未闻有莘之
国立 太姒 之享此乃先皇所立一时之至感非经世
之远制便可罢祀
高祖本纪太和十九年四月太和庙成五月庚午迁文
成皇 (第 44b 页)
降于庙庭高宗时相州刺史高闾表修后庙诏曰妇
人外成理无独祀阴必配阳以成天地未闻有莘之
国立 太姒 之享此乃先皇所立一时之至感非经世
之远制便可罢祀
高祖本纪太和十九年四月太和庙成五月庚午迁文
成皇 (第 44b 页)
蕙田案元宗先以生母祔庙继以肃明并祔也
文献通考唐制追赠皇太后皆别立庙
旧唐书礼仪志开元四年令以仪坤庙为中宗庙寻又
改造中宗庙于太庙之西贞节等以肃明皇后不合与
昭成皇后配祔睿宗奏议曰臣闻于礼宗庙父昭子穆
皆有配座每室一帝一后礼之正仪自夏殷而来无易
伏惟昭成皇后有 太姒 之德已配食于睿宗则肃明皇
后无启母之尊自应别立一庙谨案周礼云奏夷则歌
小吕以享先妣先妣者姜嫄是也姜是 (第 2b 页)
文献通考唐制追赠皇太后皆别立庙
旧唐书礼仪志开元四年令以仪坤庙为中宗庙寻又
改造中宗庙于太庙之西贞节等以肃明皇后不合与
昭成皇后配祔睿宗奏议曰臣闻于礼宗庙父昭子穆
皆有配座每室一帝一后礼之正仪自夏殷而来无易
伏惟昭成皇后有 太姒 之德已配食于睿宗则肃明皇
后无启母之尊自应别立一庙谨案周礼云奏夷则歌
小吕以享先妣先妣者姜嫄是也姜是 (第 2b 页)
(富水/郡)汉将军纪信(华阳/郡)已上义士八人
周太王妃太姜(新平/郡)周王季妃太任(扶风/郡)周文王妃
太姒(长安县配/享文王庙) 鲁大夫妻敬姜(鲁/郡)邹孟轲母(鲁/郡)陈宣
孝妇(睢阳/郡)曹世叔妻大家(扶风/郡)已上孝妇七人 (第 15b 页)
周太王妃太姜(新平/郡)周王季妃太任(扶风/郡)周文王妃
太姒(长安县配/享文王庙) 鲁大夫妻敬姜(鲁/郡)邹孟轲母(鲁/郡)陈宣
孝妇(睢阳/郡)曹世叔妻大家(扶风/郡)已上孝妇七人 (第 15b 页)
(太姒 身为公子迎在殷世未可据此以为天子礼也孔/子之对哀公自论鲁国之法鲁周公之后得郊祀上帝)
(故以先圣天地 …… (第 35b 页)
蕙田案以上天子昏
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朱子诗传嘉昏礼也大邦莘国也子 太姒 也 (第 39a 页)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
显其光(笺文王闻 太姒 之贤则美之曰大邦有子女可/以为妃乃求昏 传伣罄也 笺既使问名还)
(则卜之又知 (第 39b 页)
太姒 之贤尊之如天之有女弟问名之后/卜而得吉则文王以礼定其吉祥谓纳币也亲迎于渭)
(贤女配圣人得其宜故备礼 (第 39b 页)
也可传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造舟然后 以显其光辉 笺迎) (太姒 而更为梁者欲其昭著示后世敬昏礼也天子造/舟周制也殷时未有等制 疏知 (第 39b 页)
太姒 之贤言大邦之)
(有子女言尊敬之罄作是天之妹然言尊重之甚也卜/而得吉行纳吉之礼言 (第 39b 页)
太姒 之有文德文王则以礼定)
(其卜吉之善祥谓使人纳币则礼成昏定也既纳币于/请期之后文王亲往迎之于渭水之傍 …… (第 39b 页)
迎之礼诸侯有故若妃/疾病则使上卿迎上公临之许氏案高祖时皇太子纳)
(叔孙通制礼以为天子无亲迎玄驳之云 太姒 之家在/渭之涘文王亲迎于渭引此记为证又诗说云文王亲)
(迎之时犹为西伯郑驳未定此以答哀公所问故解先 …… (第 51a 页)
乃卜卜昏之礼盖亦如之然则告庙始于纳采问名
之后矣异义云戴礼说天子亲迎左氏天子不亲迎
上卿迎之诸侯亦不亲迎使上大夫迎之郑驳异义
云文王娶 太姒 亲迎于渭又孔子答哀公合二姓之
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冕而亲
迎何谓已重乎此天子诸侯有 (第 52b 页)
蕙田案此记使者反命之辞
父醮子(注子婿也在疏父/醮子用酒 寝)命之辞曰往迎尔相承我宗
事(注相助也宗/事宗庙之事)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注勖勉/也若犹)
(女也勉帅妇道以敬其为先妣之嗣女之/行则当冇常深戒之诗云 太姒 嗣徽音) (第 35b 页)
父醮子(注子婿也在疏父/醮子用酒 寝)命之辞曰往迎尔相承我宗
事(注相助也宗/事宗庙之事)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注勖勉/也若犹)
(女也勉帅妇道以敬其为先妣之嗣女之/行则当冇常深戒之诗云 太姒 嗣徽音) (第 35b 页)
(马氏晞孟曰纳女者嫁女之家谦辞也备百姓者以/嗣续为重备酒浆者以祭祀为重备埽洒者以宾客)
(为/重)
(陆氏佃曰备百姓则百斯男 太姒 之事也曰备酒浆/诸侯宜有礼乐之事焉曰备埽洒下于夫人有事人)
(之道/而已)
(陈氏祥道曰传曰凡公 (第 13a 页)
(为/重)
(陆氏佃曰备百姓则百斯男 太姒 之事也曰备酒浆/诸侯宜有礼乐之事焉曰备埽洒下于夫人有事人)
(之道/而已)
(陈氏祥道曰传曰凡公 (第 13a 页)
和郡县志故莘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十五里古
莘国地计其去汤都南亳(今商邱县/榖熟镇)不过四百里所
以汤使可三往聘若 太姒 所产之莘国则在今西安
府合阳县南三十里道遥远矣
虞虢虞虢二国杜注虞国在河东大阳县谓山西之
平陆 (第 57b 页)
莘国地计其去汤都南亳(今商邱县/榖熟镇)不过四百里所
以汤使可三往聘若 太姒 所产之莘国则在今西安
府合阳县南三十里道遥远矣
虞虢虞虢二国杜注虞国在河东大阳县谓山西之
平陆 (第 57b 页)
为重备酒浆者以祭祀为重备埽洒者以宾客为重
山阴陆氏曰备百姓则百斯男 太姒 之事也曰备酒
浆诸侯宜有礼乐之事焉曰备埽洒下于夫人有事
人之道而已若殷其雷能劝其夫以义汝坟能勉其 (第 39b 页)
山阴陆氏曰备百姓则百斯男 太姒 之事也曰备酒
浆诸侯宜有礼乐之事焉曰备埽洒下于夫人有事
人之道而已若殷其雷能劝其夫以义汝坟能勉其 (第 39b 页)
子至庶人皆亲迎左氏谓天子至尊无敌无亲迎之
礼诸侯有故若疾病则上卿逆上公临之许氏案高
祖时皇太子纳妃叔孙通制礼以为天子无亲迎玄
駮之云 大姒 之家在渭之涘文王亲迎于渭引此记
为證然诗文王亲迎之时犹为西伯郑駮未定以答
哀公所问故解先圣为周公 …… (第 17a 页)
以立上下之敬物有所屈而能振之国有所屈而能
兴之若是之迹其礼岂中才者之所可为然有 大姒
之心则不亦可乎
庐陵胡氏曰易于咸恒明昏姻夫妇之义于咸曰天
地感而万物化生于恒曰天地之道是配天地之 …… (第 23a 页)
而兴其国耻者也又曰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
梁不显其光此文王所以敬 大姒 而继先圣也君子
所以敬其身非谓我而自尊也身虽在我其气与性
则受之于亲传之于祖非己得以轻而辱之也故 (第 25b 页)
礼诸侯有故若疾病则上卿逆上公临之许氏案高
祖时皇太子纳妃叔孙通制礼以为天子无亲迎玄
駮之云 大姒 之家在渭之涘文王亲迎于渭引此记
为證然诗文王亲迎之时犹为西伯郑駮未定以答
哀公所问故解先圣为周公 …… (第 17a 页)
以立上下之敬物有所屈而能振之国有所屈而能
兴之若是之迹其礼岂中才者之所可为然有 大姒
之心则不亦可乎
庐陵胡氏曰易于咸恒明昏姻夫妇之义于咸曰天
地感而万物化生于恒曰天地之道是配天地之 …… (第 23a 页)
而兴其国耻者也又曰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
梁不显其光此文王所以敬 大姒 而继先圣也君子
所以敬其身非谓我而自尊也身虽在我其气与性
则受之于亲传之于祖非己得以轻而辱之也故 (第 25b 页)
以行礼焉 又曰异义云戴礼说天子亲迎左氏说
天子不亲迎上卿迎之诸侯亦不亲迎使上大夫迎
之郑駮异义云文王娶 大姒 亲迎于渭又孔子荅哀
公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
之主冕而亲迎何谓已重乎此天子诸侯有 (第 29a 页)
天子不亲迎上卿迎之诸侯亦不亲迎使上大夫迎
之郑駮异义云文王娶 大姒 亲迎于渭又孔子荅哀
公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
之主冕而亲迎何谓已重乎此天子诸侯有 (第 29a 页)
君故曰备酒浆埽洒者有家之事不如是不足以配
大夫故曰备埽洒凡此皆主人之谦辞耳故每言备
备者所以备其乏也 陆氏佃曰备百姓则百斯男
太姒 之事也曰备酒浆诸侯宜有礼乐之事焉曰备
埽洒下于夫人有事人之道而已 (第 57a 页)
大夫故曰备埽洒凡此皆主人之谦辞耳故每言备
备者所以备其乏也 陆氏佃曰备百姓则百斯男
太姒 之事也曰备酒浆诸侯宜有礼乐之事焉曰备
埽洒下于夫人有事人之道而已 (第 57a 页)
为兹覆败也(孔疏栽读如文王初载之载者案诗大/明云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彼注云载识)
(也言文王生适有所识天为之生配谓生 大姒 此载/为栽殖者载容两义亦得为识亦得为殖此对倾者)
(覆之故以为殖云筑墙立版亦曰栽者案庄/二十九年左 (第 47b 页)
(也言文王生适有所识天为之生配谓生 大姒 此载/为栽殖者载容两义亦得为识亦得为殖此对倾者)
(覆之故以为殖云筑墙立版亦曰栽者案庄/二十九年左 (第 47b 页)
轮三周御者代之婿自乘其车先道之归也共牢而
食合卺而酳成妇之义又驳异义引左氏谓天子诸侯不
亲迎夫文王娶 太姒 亲迎于渭又孔子答哀公云合
二姓之好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冕
而亲迎何谓己重乎此天子诸侯有 (第 21b 页)
食合卺而酳成妇之义又驳异义引左氏谓天子诸侯不
亲迎夫文王娶 太姒 亲迎于渭又孔子答哀公云合
二姓之好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冕
而亲迎何谓己重乎此天子诸侯有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