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季麒光” 相关资源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范 协(娄县人/)  彭开祐(娄县人/)

   张启祚(上海人/)  张 集(青浦人/)
   朱 衮(松江人/)   季麒光(江阴人/)
   任弘嘉(宜兴人/)  张仕可(丹徒人/)
   刘 镳(丹徒人/)  荆元寔(丹阳人/)
  (第 27a 页)
  北园别馆,在永康里.伪郑为其母董氏建,后废.康熙二十五年,巡道周昌因其地有茂林深竹,乃结亭筑室为之记,且绘而图之.诸罗令 季麒光
颜曰「致彻」.二十九年,巡道王效宗、总镇王化行改为海会寺.
  陈氏别墅,在武定里.伪参军陈永华所筑 (第 44 页)
  癸丑,大兵下台湾。诸遗臣皆物故,公亦老矣。闽督姚启圣招公,辞之。启圣贻书讯曰:「管宁无恙」。因许遣人送公归鄞,公亦颇有故乡之思。会启圣卒,不果。而诸罗令 季麒光(按原文作李麟光)

(第 55 页)
  二十四日,阅杂记,园亭。曰北园别馆者(在台湾县治北五平壤,无丘壑亭台曲折之致。丙寅,台厦道周昌因其地结亭筑室,为之记,且绘而图之。 季麒光
颜曰致彻。按此园后改为海会寺),郑经为其母董氏建也。曰陈氏园者(在台湾县武定里),陈永华别墅也。曰梦 …… (第 79 页)
  二十九日晨,雨。作诸书竟,付差弁寄都门。又发德州书。夕阅杂记、杂著。目凡三十有九:东番记(无卷数,明莆田周婴撰),台湾舆图考一卷,文开诗集二卷,文集

一卷,台湾赋一卷,草木杂记一卷,流寓考一卷(皆明鄞县沈光文撰),靖海记二卷,平南事实一卷(皆国朝晋江施琅撰),台湾杂记一卷, 蓉洲
文稿一卷,山川考略一卷,海外集一卷(皆梁溪 (第 84 页)
季麒光
撰),省轩郊行一卷(铁岭沈朝聘撰),台湾纪略一卷(长乐林谦光著),赤崁集四卷(桐城孙元衡著),稗海纪 …… (第 84 页)
  七日晨,阅府志卷第二十二艺文。序十二,东吟社一篇,可存,为沈斯庵所筑,寻幽择胜,流连咏歌,寄意东山(序内云,余以此间东山为首题,盖台湾之山,在东极高峻)。月泉嗣响,入社者凡十四人:无锡 季麒光蓉洲
、华苍崖、宛陵韩又琦震西、会稽陈元图易佩、金陵赵龙旋苍直、林起元贞一、福州陈鸿猷克瑄、上虞屠士彦仲 (第 92 页)
美、无锡郑廷桂紫山、福州何士凤明卿、武陵韦渡念南、泉州陈雄略云卿、福州翁德昌辅生、宁沈光文斯庵(皆依元次),第列姓名、籍贯,而不纪官号。庚甲,其自序云尔。诗本名福台间咏,嗣以 季蓉洲
宰诸罗,取社题相率唱和,易名东吟,写本流传,今不可得。存此一序,非只遗老翰墨,字字可珍。且以著台海开 …… (第 92 页)
  八日晨,阅府志卷第二十三、二十四艺文。赋七篇,大部蹑班张,受命孙木,而力才疲苶,不称闳制。王必昌一篇(台湾赋),叙述较有条理。张从政、陈辉二篇(张名台山赋;陈述海,当曰台海,题曰台湾,似误),出于土人,亦为景庆,可存之。又骈体,沈斯庵平台湾序一篇, 季蓉洲
客问六则,一详兵事,一列境俗,略文究议,节取可也。文至是竟。以下至二十六卷皆诗。「中丞来,语及八议, (第 93 页)
       援台纪略(续修庐州府志)
第二一四种 清稗类钞选录(徐珂)
第二一五种 后苏龛合集(施士洁)
第二一六种 台湾舆地汇钞
      台湾杂记 (季麒光)
      台湾随笔(徐怀祖) (第 22 页)
  本书(三册三0二面一八一、二00字)凡十卷,高拱乾纂辑;通称「高志」。拱乾字九临,陕西榆林人;荫生。清康熙三十一年,由泉州知府升补分巡台厦兵备道。三十四年俸满,升浙江按察使。清代台湾自康熙二十三年设府,初未有「府志」,仅有诸罗 知县季麒光
所纂「台湾郡志稿」、知府蒋毓英所存「草稿」以及台湾贡生王喜所辑「台湾志稿」等编。三十三年,拱乾搜补资 …… (第 33 页)
       第二一六种「台湾舆地汇钞」


  本书(一册一四二面八五、二00字)为一集刊,收有清代台湾舆地文献十六种。(一) 季麒光
「台湾杂记」。作者无锡人,为康熙二十三年首任诸罗知县;除撰著此记外,并有「台湾郡志稿」六卷、「山川考 (第 98 页)
略」、「海外集」、 「蓉洲
文稿」各一卷,惜均已佚。(二)徐怀祖「台湾随笔」。作者华亭人,于康熙三十四年初至漳州,嗣有台湾之行; (第 98 页)
    引用书目

明史 清廷玉等
书壁诗 清范承谟
明史稿 清王鸿绪
平台纪略 清蓝鼎元 以下四部龙威秘书所收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
外国竹枝词 清尤侗
明纪编年 明钟悝
名家诗人小传 清郑芳坤
明季遗闻 清邹漪
莲坡诗话 清查为仁
中兴实录 明冯梦龙
行在阳秋 明人施氏失名 以下七部八家集所收
三藩纪事本末 清杨陆荣
粤游纪闻 明瞿共美
闽书 明何乔远
求野录 明人匿名称客溪樵隐
两朝从信录 清希福等
也是录 明人匿名称桐山樵隐冥鸿氏
台湾纪略 清林谦光 以下四部说铃所收
吴三桂传 以下三传清人某称外史氏
台湾杂记  清季麒光
尚之信传
谈往 清人匿名称花村肴行侍者
耿精忠传 (第 86 页)
    地有垦,即粮有升豁;且移新抵旧、析彼益兹,数目纠纷,不能以意断也。奈稽之志乘,嘉义之诸罗志编自雍正初年,已无可觅;府志与澎湖纪略、凤山县志,咸修自乾隆三十年以前;仅彰化、台湾二县志,刊于嘉庆、道光间;淡水、噶玛兰均尚无志。他若无锡 季蓉洲
大令 (第 18 页)
麒光
海外集、宛平黄玉圃观察叔璥赤崁笔谈、武陵朱幼芝太守景英海东札记、侯官谢退谷广文金銮蛤仔难记略、邵武朱 (第 18 页)
已罕觏。兹就书牍所见社名列之。至年徵番饷册,大半土人通事之耕其地者应名代纳,不足凭也。
    无锡 季蓉洲
大令台湾杂记言:「土番种类,有自海舶飘来及宋时零丁洋之败遁亡而至者」;郁沧浪稗海纪游言:「相传元人灭 (第 71 页)
  郑氏北园,去郡治五、六里;从海视之,则直北矣,故名。园在平壤,无丘壑亭台曲折凌峻之致。丙寅,台厦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结亭筑室,为之记,且绘而图之。 季麒光
颜曰「致彻」,有秋夜游北园记。昌于道署后筑小园,名「寓望」,盖取左史有寓望之言; (第 51 页)
麒光
亦有记。
  海中有石,皆咸卤结成,粗劣易腐,或置盆中,不足充玩。彭湖石完好,较文石尤细,可为 (第 51 页)
   赤崁笔谈
    杂著

  郡县志艺文,榆林高拱乾台湾赋率藉中土景物渲染,似不足以形容。无锡 季麒光
所著客问,独不作泛设语,颇极台地山川物产之胜;诸志略而不载,节录数则于左。一曰:「僭号承天,东锡字 …… (第 72 页)
  桐城孙元衡,字湘南,素工诗。官台湾同知,所著赤崁集,王阮亭司寇谓:裸人丛笑篇及禽鱼花草诸什,可作台湾图经风土志,竟可自为一书。而诸志绝不之及,余因摘录一帙,并无锡 季麒光蓉洲
文数十篇,书付陈观察大辇,续修府志,为之补入。
  东吟诗,一名福台新,四明沈光文、宛陵韩又琦、 (第 74 页)
关中赵行可、会稽陈元图、无锡华衮、郑廷桂、榕城林奕、丹霞吴蕖、轮山杨宗城、螺阳王际慧前后倡酬之作;吴有桴园诗集、杨有碧浪园诗、又东吟倡和诗、 季麒光
与台令沈省轩所作省轩郊行一集,多写民间疾苦。 (第 74 页)
麒光
著有山川考略、海外集,惜俱未见。今则兵燹之后,官僚救过不暇,无复寄情翰墨矣。 …… (第 74 页)
,东望层峦千里长;一片平沙皆沃土,谁为长虑教耕桑」。
  各志多取沈文开杂记,未得全书,亦不知其人。 蓉洲
文文开传:「名光文,四明故相文恭公世孙,字文开,别字斯庵;以恩贡历仕绍兴、福州、肇庆,由工部郎中加 (第 75 页)
  凤山县养济院:在土墼埕保.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杨芳远建.
  诸罗县养济院:在善化里东保.康熙二十三年, 知县季麒光
建.
  彰化县养济院:在县治东,距城里许.乾隆元年建. (第 113 页)
  祖谦光:浦城人,岁贡.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任.



    诸罗县知县

   季麒光:
江南无锡人,丙辰进士.康熙二十三年任;二十四年,以忧去(有传). …… (第 159 页)
  沈朝聘,辽东人.初任晋江县,迁四川茂州知州.康熙二十三年,以才能移知台湾县.为人方平廉介,不可干以私.初抵任,不费民间供应;催科抚字,调剂得宜.治奸史、莠民,法不少贷.以忧去,民醵金资其行,立碑志遗爱马.



   季麒光,
无锡人;康熙丙辰进士.二十三年,知诸罗县事.时县治初设,人未向学. (第 179 页)
麒光
至,首课儒童,拔尤者而礼之;亲为辨难,士被其容光者,如坐春风.博涉群 (第 179 页)
  天后庙:一在西定坊,即宁靖王故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将军施琅改建为庙(有碑记).雍正四年,御赐匾曰「神昭海表」.乾隆二年,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庙」.有香灯园二十一甲,在安定里,年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诸邑令 季麒光
置,交庙僧掌收.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庙前另置官厅一座.一在水港尾、一在西郭外海边砻米街、一在 (第 328 页)
    郑氏北园,去郡治五、六里;从海视之,则直北矣,故名.园在平壤,无丘壑、亭台曲折崚

峻之致.丙寅,台厦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结亭筑室,为之记;且绘而图之. 季麒光
颜曰「致彻」;有「秋夜游北园记」.昌于道署后筑小园,名「寓望」;盖取左史「有寓望」之言. (第 644 页)
麒光
亦有记(「赤嵌笔谈」)
    梦蝶园,在台湾府治.漳人李茂春,明季举人;遁迹来台,搆茅亭于永康里 …… (第 644 页)
  「流寓考」一卷,同上.
  「靖海纪」二卷,晋江施琅著.
  「平南事实」一卷,同上.
  「台湾杂记」一卷,梁溪 季麒光(蓉洲)
著.
  「蓉洲文稿」一卷,同上.
  「山川考略」一卷,同上.
  「海外集」,一卷,同上.
   (第 674 页)
  「流寓考」一卷,同上.
  「靖海纪」二卷,晋江施琅著.
  「平南事实」一卷,同上.
  「台湾杂记」一卷,梁溪季麒光 (蓉洲)
著.
   (第 674 页)
「蓉洲
文稿」一卷,同上.
  「山川考略」一卷,同上.
  「海外集」,一卷,同上.
  「省轩郊行」一卷 …… (第 674 页)
    「东吟诗」,一名「福台新咏」;四明沈光文、宛陵韩又琦、关中赵行可、会稽陈元图、无锡华衮、郑廷桂、榕城林奕、丹霞吴蕖、轮山杨宗城、螺阳王际慧前后倡酬之作.吴有「桴园诗集」、杨有「碧浪园诗」;又有「东吟倡和诗」, 季麒光
与台令沈省轩所作.惜俱未见(同上)(第 676 页)
  何期癸、甲之年,顿通声气;至止者人尽萧骚,落纸者文皆佳妙.使余四十馀年拂抑未舒之气、郁结欲发之胸,勃勃焉不能自已.爰订同心,联为诗社.人喜多而不嫌少

长,月有会而不辞风雨;分题拈韵,择胜寻幽.金陵赵苍直乃欲地以人传,名之曰「福台閒咏」,合省郡而为言也.初会,余以此间东山为首题.盖台湾之山在东,极高峻;不特人迹罕到,且从古至今绝无有题咏之者.今愿与诸社翁,共创始之.次,陈云卿即以「赋得春夜宴桃李园」命题.余尝惜李青莲当年仅留序而众诗不传,虽不若金谷园并序失之,似独幸「兰亭序」与诗迄今传诵也.鸿溪 季蓉洲
任诸罗令,公馀亦取社题相率倡和,扶掖后进;乃更名曰「东吟社」.曩谢太傅山以东重,兹社宁不以东著乎?会 …… (第 771 页)
  夫龙山「解嘲」可补,金谷失序又传;兹社友当前,诗篇盈箧,使无一序以记之,大为不韵.华苍崖以余马齿长,强属操觚;因不揣才竭,乃僭拟焉.颓然白发混入于名贤英畏中,而且妄为举笔,亦多不知量已.爰列社中诸公姓名、籍贯,而不纪其官号、庚甲云.
   季蓉洲(名麒光)
,无锡;华苍崖(名衮),无锡;韩震西(名又琦),宛陵;陈易佩(名元图),会稽;赵苍直(名龙旋),金陵 (第 771 页)
  于是立府、立县,治兹黔首;设道、设镇,釐尔东方.唐韩愈之治潮阳,愚顽讲学;汉文翁之守巴蜀,巷陌兴歌.从此阐明文教,媲美名区.是一十四省之外,再加外海;于五十七县之中,又增三邑.自古以来,山河之广远、疆域之辽阔,未有如今日者也;猗欤盛哉!猗欤盛哉!圣天子在上,海不扬波,德其溥矣;大将军柔远,重译来归,功实懋焉!



     客 问(六条)          
诸罗令  季麒光(无钖人)

(第 852 页)
国庇尼、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庙,有香灯园二十一甲,在安定里,年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诸邑令 季麒光
置,交庙僧掌收,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庙前另置官厅一座:一在水港尾,一在西郊外海边砻米街,一在船 (第 211 页)
    (附)凤山县养济院,在土墼埕保.康熙二十三年,凤山县知县杨芳声建.诸罗县养济院,

在镇北坊观音宫边.康熙二十三年,诸罗县 知县季麒光
建.凤山县义冢,在魁斗山后. (第 103 页)
,惨黑如墨,往往于樯端见神灯示祐,舟辄无恙云).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建(伪时为宁靖王府).诸罗县 知县季麒光
置园二十一甲(坐安定里,年收租粟一百二十五石),以供香灯(乾隆五年十一月,镇标左营游击石良臣于后殿左 (第 17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