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樂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洞玄部
 者象钟形薄旁有二十四铣宫县用之饰以流苏盖
 应律音而和乐也
    蕙田案以上金铙
以金铎通鼓(注铎 大铃
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铎)
 聂氏三礼图乐记曰天子夹振之注云王与大将夹
 舞者振铎以为节也
  …… (第 50b 页)
 鼓振铎司马法曰鼓声不过阊鼙声不过阊铎声不

 过琅郑康成许慎皆曰铎 大铃
也盖铎有金铎木铎
 金铎舌以金木铎舌以木金铎振武事若司马之振
 铎摝铎(掩上振之/谓之摝)黄池之会官 (第 51a 页)
 案夏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周礼大
 司徒乡师以木铎徇于市朝明堂位振木铎于朝天
 子之政也许慎郑康成皆曰铎 大铃
也陈氏祥道曰
 铎有金铎有木铎金铎舌以金木铎舌以木金铎振
 武事若司马之振铎摝铎是也木铎振文事若书礼 (第 41b 页)
 横客也
续汉书礼仪志礼登遐羽林孤儿巴俞擢歌者六十人
晋书礼志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新
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

送终之礼虽音曲摧怆非经典所制违礼设衔枚之义
方在号慕不宜以歌为名除不挽歌挚虞以为挽歌因
唱和而为摧怆之声衔枚所以全哀此亦以感众虽非
经典所载是历代故事诗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以歌
为名亦无所嫌宜定新礼如旧诏从之
成帝咸康七年皇后杜氏崩有司奏依旧选公卿以下
六品子弟六十人为挽郎诏停之○孝武帝太元四年
皇后王氏崩有司奏选挽郎三十四人诏停之

 续晋阳秋武陵王晞未败四五年中喜为挽歌自摇
  大铃
使左右唱和
 陶潜拟挽歌辞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
 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 (第 22a 页)
 人(又集韵徒结切音耋利铁也)(广韵户关切集韵正韵胡关切𡘋音还广韵指镮集韵金镮正字通凡圜郭有)
(孔可贯系者谓之镮扬子太玄经锤以玉镮)又集韵随恋切音㳬车镮也本作鋗 䥡(广韵徒协切音牒广雅铤也)
(集韵虚涉切音偞铤也镮也)(集韵与铩同)(广韵力冬切集韵卢冬切𡘋音䃧鼓声本作鏧)
 (又集韵鲁宋切䃧去声又五音集韵七役切音𥄎义𡘋同)(唐韵待各切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𡘋音度说文 大)

(铃
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玉篇所以宣教令也释名铎度也号令之限度也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传)
( (第 67a 页)
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木释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
 金铎又地官封人以金铎通鼓注铎 大铃
也振之以通鼓(又牛铎世说晋荀勖逢赵贾人牛铎鸣识其声及掌乐音未调曰)
 得赵贾牛铎则谐矣下郡国悉送牛铎 (第 67b 页)
  (弓鞬矢服也/ 小雅采薇)
鼓人以鼖鼓鼓军事(大鼓谓之鼖/鼖鼓长八尺)以金錞和鼓以金镯
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
(相和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司马职曰/军行鸣镯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司马)
(职曰鸣铙且郤铎 大铃
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铎 地官) 大司马中春教振
旅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 (第 25b 页)
(铎 大铃
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铎 地官) 小师掌六乐声音之节与
其和(和錞于/ 春官) 天子夹振之 (第 6a 页)
 曰军行鸣镯
○以金铙止鼓
 注曰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司马职
 曰鸣铙且却
○以金铎通鼓
 注曰铎 大铃
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铎
 疏曰通鼓者两司马振铎军将已下即击鼓故云通 (第 27a 页)
(符钁切击也)(之若切酌酒又益也挹也
行也取也沾也)
(他各切寄也)(息约切刻削)(徒落切 大铃
又木铎释名铎度也号令之限度
也又姓)
(之若切烧也炙也热也)(在各切錾也说文穿木也)(去约切退也 (第 1b 页)
 军行鸣镯
以金铙止鼓(铙音呶/女交切)
 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司马职曰
 鸣铙且却
  疏进军击鼓退军鸣铙
以金铎通鼓
 注铎 大铃
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铎
  疏此是金铃金舌在军所振金铃木舌者为木铎 (第 24b 页)
 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镯钲也形

 如小钟即春秋传所谓丁宁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
 鸣之铎 大铃
也四金皆师田所用地官与司马联事
 故鼓人兼掌之
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
 兵谓干戚帗列五采缯为之 (第 59a 页)
○铎(惰咢切 大铃
也周礼大司马执铎释名铎度也号令之限度也又书道人以木铎徇于路文事振木)
(铎武事振金铎又姓)(谋也左 (第 6a 页)
 透一托(广韵他各切集韵闼各切今用他郝切○说文寄也)(说文囊也)(正韵判也又夜行所)

(击者说文作柝亦作柝)(集韵手推物或作𢷌托)(集韵落魄无节)(说文草木凡皮叶陊地为)
(萚)(集韵竹皮)(说文衣祄广韵开衣领也)(广韵鱼名说文哆口鱼也)(集韵馲驼畜名或作)
(驼驼通作橐)(集韵馎饦饼属)(集韵跅落无检局或作)(广韵赭也又磓也)(集韵矺鼠)
(木名一曰王棘)
定一铎(广韵徒落切集韵达各切今用惰咢切○说文 大铃
也)(集韵谋也)(说文判也尔雅)
(木谓之剫)(广韵跣足蹋地集韵乍前乍却)(集韵冰结也楚辞冬 (第 2a 页)
   和鸾雍雍
朱传和鸾皆铃也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皆诸侯车马之
饰也周礼大驭凡御路仪以鸾和为节玉藻君子在车

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明堂位鸾车有虞氏之路也注鸾有鸾和也少仪鸾和
之美肃肃雍雍韩诗内传云鸾在衡和在车轼升车则
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禽经注周之文物大备
法车之上缀以 大铃
如鸾之声埤雅说文曰鸾赤神灵
之精也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一曰青
凤为鸾孔疏云燕雀有啁噍之感鸾 …… (第 16a 页)
汉制非古也乘车鸾在衡和在轼禽经注云缀以 大铃
不必有八鸾即汉制亦止为一鸾鸟衔铃耳左传疏谓
诗词每言八鸾当谓马有二鸾鸾若在衡衡唯两马安
得置八即如仲 (第 18a 页)
 金镯节鼓(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以金铙止鼓(铙如铃无舌有)
 (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以金铎通鼓者(铎 大铃
也振之以通鼓)所以和军
 旅正田役也四金唯錞于为乐器故大司马辨鼓铎
 镯铙之用独无錞而凫氏为声郑注云 (第 11a 页)
                     
大铃
也金铎舌以金木铎舌以木金铎振武事木铎 (第 18a 页)
  为喇吧俗名殆未详考

(增/)
 明制皇城四面巡更诸铺周流传警每夜内发 大铃
 
从东华门出至厚载门收一一交递尽七十二枚天
 明矣又宫人有罪罚提铃每夜自乾清门至日精门
 月华门仍还乾 (第 19b 页)
 官有丞相侍郎客省等使(镠有宠姬郑氏其父犯法/当死左右为之请镠曰岂)

 (可以一妇人乱我法出其女而斩之镠自少在军中/夜未尝寐倦极则就圆木小枕或枕 大铃
寐熟辄欹)
 (而□名曰警枕置粉盘于卧内有所记则书盘中比/老不倦或寝方甜外有白事者令侍女振纸即寤时) (第 49a 页)
  歌钟钟之至小者登之于堂上两楹之间所以和
歌与编钟无异唐段安节云雅部十二钟每架各
编十二各依律吕盖古凡悬钟磬不过十二而旋

宫备矣实用编曰歌悬在北取近于堂上以和歌
四悬之钟各以十二应十二律至挂于架也又各
有半声于颂钟取歌钟为半声以次而推之每悬
皆有二十四钟乃能旋相为宫而君臣民事物之
间乃不相凌犯惟歌钟无清声以合歌盖歌声至
十二律而穷若加清声则歌不去矣今歌章有六
字是为黄钟清声若止十二钟则不能成章要当
依编钟制以十六枚为准十二为正四为清乃无

遗音也通典云铎 大铃
也周礼以金铎通鼓三礼
图云其匡以铜为之木舌为木铎金舌为金铎牙
铎振文事书言徇以木铎是也乐记云天子夹振 (第 12a 页)
  (臣/)等谨按内市今无考
原光禄卿赵健以携僧入东安门被纠夺俸三月神庙
末年禁网疏阔游人得直穷西苑矣(国史/唯疑)

(补北京皇城四面巡更诸铺周流传警每夜内发 大铃/
从东华门出至厚载门收一一交递尽七十二枚天明)
(矣内戒庵漫笔共原在宫室门今移改名昼夜看守铜/补 皇 (第 2a 页)
  与铁鼎同时铸造者也
(补京师天宁寺塔建于隋开皇木规制特异实其中无/阶级可上盖专以安佛舍利非登览之地也其址为方)
(台广袤各十二丈高可六尺缭以周垣南北有门鐍之/台上为八觚坛高可四尺索如黄琮塔建其上觚如坛)
(之数塔之址略如佛座雕刻锦文华葩鬼物之形上为/扶阑阑四周架铁灯三层凡三百六十盏每月八日注)
(油然之阑之内起八柱缠以交龙墙连于柱四正琢为/门夹立天王像四隅琢为牖夹立菩萨像皆陶甓为之)
(仰望者疑为燕山夺玉石也自塔址至柱楣为第一层/其高约全塔三分之一自是以上飞檐叠栱又十二层)
(每椽之首缀一铃八觚交角之处又缀一 大铃
通计大/小铃三千四百有奇风作时铃齐鸣若编钟编磬之相)
(和马最上一层其南有碑不知何年所立修塔时寺僧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