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春秋類
詩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編年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真部
 (戴氏震曰案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汉以来步算家/之通说也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宋)
 (儒张子朱子之创论也稽之于古 夏历
已有列宿日/月皆西移之言求之于今又得梅氏反覆申明其义)
 (然执是以告步算家知其必不从试就赤道黄道论 (第 44b 页)
 子何观之有故下备述夫子所言四封之异以慰燕
 人远观之心使以为法也 孔氏颖达曰此一节论
 葬夫子封坟之法舍住也燕国人来住子夏家也子
  夏历
述孔子之言又引今会古言今孔子坟止用一
 日之功俭约如此者是庶几慕行于孔子平生所志
 也孙毓云孔子墓鲁 (第 33a 页)
 (尚德为哉○王氏充耘曰王者德足以盖天下而天/下皆化之所谓黎民于变时雍之气象也则王岂不)
 (赫然章/显矣乎)
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式勿替有殷
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集传其亦期之辞也君臣勤劳期曰我受天命大如
 有 (第 31b 页)
夏历
年用勿替有殷历年欲兼夏殷历年之永也 (第 31b 页)
 宿见于正南否二者相合可见仲夏得正阳之气矣
 于一夏之中又验之于民因其析而又析气之愈温
 可知验之于物毛渐希而革易气之愈热可知如是
 而 夏历
无差羲叔之职尽矣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
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此一节书是命 (第 7a 页)
 之民无一非用德之民于王之德不益以显著乎所
 谓有功者如此岂可敢于殄戮以自损君德㦲
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式勿替有殷
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此一节书是言祈天永命之道在于勤民而其实则
 当君臣分任之也其 (第 66b 页)
 (壮中国之气盖是时陈郑服于楚矣宋伐陈而卫救/之卫又贰于楚矣归父会宋鲁又即于楚矣楚之势)
 (足以移周鼎而中国诸侯无有敢抗者矣宋杀楚使/楚子投袂而起势将吞宋乃自前秋至于今 夏历
时)
 (成岁而宋人坚志城守盟主不救邻国无援极而易/子而食析骸以炊犹不肯为城下之盟则宋楚之平)
 ( (第 32b 页)
三/四)十七日蚀(三无/甲乙)
黄帝历得四百六十六日    一蚀
颛顼历得五百九日      八蚀 夏历
得五百三十六日     十四蚀
(第 7b 页)
夏历
得四百六十六日    一蚀
殷历得五百三日       十三蚀 (第 7b 页)
本毛传云其来如有期节其多如有法度尔谨荷几望
也如几如所愿望也如式如所效法也召诰曰其曰我
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其曰者期之辞也即几也丕若
者效之辞也即法也
倬彼甫田倬之明而甫之大也曰倬大也韩诗云箌彼
甫田尔雅云 (第 9a 页)
 此则四月之后周历无闰可知而安得以内辰为四
 月晦哉若日食必朔而历家疏谬或前或后故杜氏
 曰不书朔官失之言历官之也孔子志行 夏历
以立
 万世之法故或言朔或不言朔以著其失范宁小儒
 恶足以知之
邲 水经注济水合荥渎东南流得宿须口济 …… (第 8a 页)
 气盈朔虚之实而月唯死守经朔一大一小乃以二
 日月见西方四日未见为灾异其疏谬诬天如此此
 夫子所以欲行 夏历

善道 宿州有善道驿盖古名之仅著于今者宋地也
 正吴西北以会中国之便道与龙亢之向濠之钟离
 相栉比 (第 19a 页)
 已成于分命则云此下四节言历既成而分职以颁
 布且考验之恐其推步之或差夫分职颁布云者岂
 以羲仲颁春历羲叔颁 夏历
和仲和叔颁秋冬历乎 (第 68b 页)
上下勤恤,
其曰,我受天命,
丕若有 夏历
年,
式勿替有殷历年。
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第 2a 页)
  (观陈元直慨悼成绩先斥厥储初得太师韩王请/于朝赐内帑钱五百万已而循和二王复与巨室)
  (之所向慕者益以金帑佐其役始事于是/年之 夏历
三岁而克成规模视前益侈)
 周元公祠 钱塘县志在清波门外钱家湾祀宋濂 (第 39a 页)
为虞帝敷陈其说后千
有馀年箕子始以为武王告使箕子蒙难而不获信其
志又无武王者兴则九畴将遂堙而无传乎自 夏历
(第 11b 页)
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
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
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式勿
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拜首稽首曰予小
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王
末有 (第 42a 页)
 吴澄曰归藏商之易 又曰夏商二易盖因羲皇所
 画之卦而用之以占筮卦序与先天自然之序不同
 故连山首艮归藏首坤朱子易赞曰降帝而王传

 历
商有占无文民用勿彰以为二易无繇辞也或曰
 春秋左氏传所载繇辞与周易不同者盖夏商之易
 则有繇辞矣然今 (第 8b 页)
 兴而天地阴阳之道乖矣故予断以周王无建子之

 制 夏历
为百王之书而春秋无冠月之训自以谓足
 以破千载不决之疑不知博古君子以为何如也虽
 然得圣人之意而出于 (第 6a 页)
七八
百里委折而南则万马奔腾澶漫而抵开平为上都
迤逦至大都今燕京即元上都也自是隐嶙磅礴背
荒裔而奔中 夏历
独石马营龙门纾徐起伏为黄花
古北火焰灰岭柳沟红门居庸诸山以拥护天寿文 (第 2a 页)
  武宗正德五年春太平府地震夏苍梧县地震地
长白毛三四寸七年夏六月北流县地震冬十一
月漓江冰合八年北流县蝗大饥秋八月宣化县
田州地震声隐如雷九年北流县旱仍饥十年甘
露降梧州府学宫秋九月富川县雷震西山崩七
处冬十二月夜苍梧天鼓鸣十一年苍梧博白二

县皆大水自 夏历
秋霪雨淹人畜公署民居多倾
颓二旬乃霁大平府大旱饥越明年仍饥十二年
夏四月十二日来宾县迁江县昼晦大雨雹 (第 14a 页)
  敕谕余叨衡西粤下车之日驰檄各郡即以葺建学宫
为首事私心以为读圣人之书学圣人之道而使
为士者为民者有血气者有心知者不得一见圣
人之宫而瞻拜起敬是将使圣人之道升堂而入

室者待之何人也既而思之而深有感于苏公之
作阳榖学记也苏公之言曰学宫之兴废是皆簿
书之所不责而阳榖尹之亟亟于此者诚可谓有
志之士也苏公殆亦有感而为是言也夫簿书之
与教化孰缓孰急而世俗以为簿书之所不责非
有志者其谁念及此今 夏历
左江浔扼其要桂平
者浔岩邑也旧有庙以事夫子有学以集书生背
城面江规模敞伟为衣冠文物奥薮向者文庙俱 (第 5b 页)
  (兆类孳盈爰自化辟俶庆胥庭轩辕曜哲伊祁载/形逮于有周实光洛徵川潜龙光山隐凤停三才)
  (凭微七曜依明人伦倾首百神柔诚造厥区 夏历/
兹三正应符代绩孰不斯营曰乎皇魏飞虬元并)
  (螭腾穹象用九黔嬴新邦兴略丕猷罔清佗琼指/阴淹翠湿亭河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