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夏光洛” 相关资源
古籍库
书仓颉)
(变古写鸟迹作鸟迹篆少昊作凤书高阳作蝌/蚪书○古文之见于法帖者录于左以备考)
苍颉书
  夏禹书
史籀书          (○此为/大篆) (第 33b 页)
 淮海亦有了不与科斗相类乃近大小二篆之疑虞
 世南书旨述云苍颉象形传诸典策世绝其迹无得
 而称以此而言其伪决矣
   夏禹书
大禹书传于世者惟衡岳岣嵝峰七十二字笔法奇古 (第 2a 页)
  东库别本
法帖谱系云此帖与东库本绝相似或是一石但庾亮
帖内亮字皆无右边转笔盖避逆亮讳也亦名亮字不

全本  新绛本
法帖谱系云右一帖二十卷首尾规模段眼字号并同
东库本独卫夫人宋儋二帖无燥笔又字画较东库本
微局促墨法虽与东库本同然实是两石
石刻铺叙云绛帖前后各十卷相传潘驸马以阁帖增
损翻刋閒摹淳化被旨岁月于卷末然不见跋尾无自
稽考编次多有不同阁以汉章帝为首列苍颉 夏禹书

于第五绛则苍颉夏禹书为首卷置列历代帝王书于
后帖之二卷阁 (第 24a 页)
  东库别本
法帖谱系云此帖与东库本绝相似或是一石但庾亮
帖内亮字皆无右边转笔盖避逆亮讳也亦名亮字不

全本  新绛本
法帖谱系云右一帖二十卷首尾规模段眼字号并同
东库本独卫夫人宋儋二帖无燥笔又字画较东库本
微局促墨法虽与东库本同然实是两石
石刻铺叙云绛帖前后各十卷相传潘驸马以阁帖增
损翻刋閒摹淳化被旨岁月于卷末然不见跋尾无自
稽考编次多有不同阁以汉章帝为首列苍颉夏禹书

于第五绛则苍颉 夏禹书
为首卷置列历代帝王书于
后帖之二卷阁总二王帖为五 (第 24b 页)
  大禹岩在湖广黄州金简峰东吴越春秋云禹伤父
功不成乃处衡山获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故
其间有石高数丈而中断之听石下有水声号断石
源崖上有刻字云玉砂之水如乳甘香人得一啜比
久天长(名山记)

  禹篆

   夏禹书
十二字见法帖未详出处(金石略) (第 9a 页)
  十卷淳化三年壬辰翰林院所镌侍书王著编次绪正
以历代帝王帖为初卷而冠以汉章帝书博古者多议
此乃汉代章草耳非章帝所书又谓自汉章而下至梁
简文七帖并一手伪为之二之四卷则历代名臣帖寘
苍颉 夏禹书
于第五卷六之八卷悉王羲之书七卷误
搀入智永一帖九之十则献之书米元章黄长睿辨其 …… (第 20b 页)
  前后各十卷相传驸马潘正夫以阁帖增损翻刋间摹
淳化被旨岁月于卷末然不见跋尾无自稽考编次多

有不同阁以汉章书为首列苍颉 夏禹书
于第五绛则
以苍 (第 27b 页)
夏禹书
为初卷寘历代帝王书于后帖之二卷
阁总二王帖为五卷绛则前后帖皆有之衍而为十且
以第二卷张芝王洽书析为第 …… (第 27b 页)
  二十二卷绍兴十一年辛酉十月郡守张斛集秘阁法
帖合潭绛临江汝海诸帖参校有无补其遗阙以成此
书后列郡官名衔以本朝太宗御书冠于首卷二卷至
四则古帝王书增隋炀帝绛阁之所无者五卷又苍颉 夏禹书
暨古钟鼎款识六卷以后则历代名臣帖十卷
之末即二王书亘十七卷之首而止二十卷则颜鲁公 (第 36a 页)
  述异记云颉葬北海呼为藏书台周时得其书莫识遂
藏之书府至秦李斯识八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

叔孙通识十二字杜子美云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
化如浮云则颉之书亡久矣周宣王时史籀变古文为
大篆李斯又减籀体为小篆作苍颉篇谓之秦篆斯所
作篇首有苍颉二字因以名篇非能传颉书迹也颉之
文字一变于籀再变于斯而绝矣此字疑是梵书前代
译经中国梵书无数皆漆书贝多叶与此同

   夏禹书(十二字)
  子坐行齐春(阙)(第 1b 页)
  苍颉书 苍颉黄帝史也帖目当称黄帝史苍颉书
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苍颉通
于神明仰观奎文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

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
章苍颉仿象是也今此书字虽不可识按其书法风
力短浅全乏古意乃与后世小篆无异并非古文故
秦淮海亦有了不与科斗相类乃近大小二篆之疑
虞世南书旨述云苍颉象形传诸典策世绝其迹无
得而称以此而言其伪决矣

   夏禹书 
大禹书传于世者惟衡岳岣嵝峰七十二字
笔法奇古多不可识然鉴者尚有字奇而不合法语 (第 2a 页)
   禹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史记夏/)

(禹本纪/)
夏后氏作钟鼎书以钟鼎形为象也(墨薮/)
衡山岣嵝峰神禹治水碑在长沙凡七十七字小孤山
禹刻在扬子江中庐山洞中禹刻在庐山上霄峰七十
二字(周必大庐山后录云归宗后峰/半右石室中有夏禹刻字百馀)仅有鸿荒漾□檋
六字可辨阳明洞禹书淳化阁帖禹书十二字(杨慎法/)
(帖神品目/) 夏禹书
石壁篆文在平江县昌江山(同上/) (第 62a 页)
    新绛本
右一帖二十卷首尾规模段眼字号并同东库本独卫
夫人宋儋二帖无燥笔又字画较东库本微局促墨法
虽与东库本同然实是两石吾家与毛希元皆有之(法/)

(帖谱系/)
绛帖前后各十卷相传驸马潘正夫以阁增损翻刊间
摹淳化被旨岁月于卷末然不见跋尾无自稽考编次
多有不同阁以汉章帝书为首列仓颉 夏禹书
于第五
绛则仓颉 (第 68b 页)
夏禹书
为初卷寘历代帝王书于后帖之二
卷阁总二王帖为五卷绛则前后帖皆有之衍而为十
且以第二卷张芝王洽书析为第 (第 68b 页)
六字可辨。阳明洞禹书,淳化阁帖禹书,十二字。 夏禹书
石壁篆文,在平江县昌江山。
《古今篆隶》:周武王因丹乌入室,作鸟书。又因白鱼之庆,作鱼书。
《坛山石
下有印文,皆古篆字,作九州山川之字。禹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元龟印其上。
《法帖神品目》: 夏禹书
石壁篆文在平江县昌江山。《拾遗记》:武王伐纣,樵夫牧竖探高鸟之巢,得玉玺,文曰:水德将灭,木祚方盛。
《新绛本》
绛帖前后各十卷,相传驸马潘正夫以阁增损翻刊间摹,淳化被旨岁月于卷末,然不见跋尾无有稽考,编次多有不同,阁以汉章帝书为首列,仓颉 夏禹书
于第五绛,则仓颉 夏禹书
为初卷,寘历代帝王书于后帖之二卷,阁总二王帖为五卷,绛则前后帖皆有之衍而为十,且以第二卷张芝王洽书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