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別集類
优叙等因钦此钦遵在案此次书成除(臣)等总裁
不敢仰邀议叙外前任提调总纂官今任江南河
道总督(臣)潘锡恩等前任总纂纂修官 工部尚书
廖鸿荃 等均系一二品大员另缮清单恭
呈
御览所有应得议叙伏候 (第 3b 页)
不敢仰邀议叙外前任提调总纂官今任江南河
道总督(臣)潘锡恩等前任总纂纂修官 工部尚书
廖鸿荃 等均系一二品大员另缮清单恭
呈
御览所有应得议叙伏候 (第 3b 页)
东陵,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辛丑,吴椿病免,调何淩汉为户部尚书,以陈官俊为工部尚书,龚守正为礼部尚 书,廖
鸿荃为左都御史。癸卯,上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裕陵,诣端慧太子园寝奠酒。乙巳,陶澍病免,调林 ……为云贵总督。癸未,命刑部尚书隆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调邓廷桢为闽浙总督,桂良为云贵总督。戊子,陈官俊免 ,以廖
鸿荃为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文庆免。
是岁,朝鲜、琉球入贡。
二十年春正月壬辰朔,加王鼎太子
是岁,朝鲜、琉球入贡。
二十年春正月壬辰朔,加王鼎太子
,耆英奏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海口,与英国定议通商。戊子,麟庆以贻误河防,褫职留任。命敬徵、 廖鸿荃
赴江南查勘河工。是月,贷巴里坤地震灾修屋费。
九月丁未,沈岐乞终养,允之。以李宗昉为左都御史。 ……召驻藏大臣孟保来京,以海朴代之。以潘锡恩为江南河道总督。授慧成河东河道总督。丙辰,允周天爵回籍守制, 以廖鸿 荃署漕运总督。甲子,命怡良查办达洪阿等妄杀被难洋人。丁卯,牛鉴论斩。甲戌,给江苏滨江被兵等丹徒六县贫 ……三州县厅额赋有差。是月,给江苏萧县、徐州卫水灾口粮。蠲缓浙江淳安等三县新旧额赋。
十二月辛巳, 召廖鸿 荃来京,以李湘棻署漕运总督。己丑,设通永镇总兵,驻芦台,以向荣为通永镇总兵。庚寅,召程矞采来京,以孙 ……,中牟决口未塞,命枷慧成河干。以钟祥为河东河道总督。丙戌,召法丰阿来京,以德兴为西宁办事大臣。丁亥, 命廖鸿 荃往河南,会同督办河工。己丑,起麟庆赴东河督办河工。庚寅,命敬徵等议制纸钞。甲午,调吴其浚为云南巡抚 ……耆英为两广总督,以壁昌署两江总督。庚子,以谒东陵命肃亲王敬敏等留京办事。庚戌,以中牟坝工复蛰,褫麟魁 、廖鸿 荃职,给七品顶戴,仍留河工,钟祥褫职,留东河总督任,鄂顺安降三品顶戴。以特登额为礼部尚书,文庆为左都
九月丁未,沈岐乞终养,允之。以李宗昉为左都御史。 ……召驻藏大臣孟保来京,以海朴代之。以潘锡恩为江南河道总督。授慧成河东河道总督。丙辰,允周天爵回籍守制, 以廖鸿 荃署漕运总督。甲子,命怡良查办达洪阿等妄杀被难洋人。丁卯,牛鉴论斩。甲戌,给江苏滨江被兵等丹徒六县贫 ……三州县厅额赋有差。是月,给江苏萧县、徐州卫水灾口粮。蠲缓浙江淳安等三县新旧额赋。
十二月辛巳, 召廖鸿 荃来京,以李湘棻署漕运总督。己丑,设通永镇总兵,驻芦台,以向荣为通永镇总兵。庚寅,召程矞采来京,以孙 ……,中牟决口未塞,命枷慧成河干。以钟祥为河东河道总督。丙戌,召法丰阿来京,以德兴为西宁办事大臣。丁亥, 命廖鸿 荃往河南,会同督办河工。己丑,起麟庆赴东河督办河工。庚寅,命敬徵等议制纸钞。甲午,调吴其浚为云南巡抚 ……耆英为两广总督,以壁昌署两江总督。庚子,以谒东陵命肃亲王敬敏等留京办事。庚戌,以中牟坝工复蛰,褫麟魁 、廖鸿 荃职,给七品顶戴,仍留河工,钟祥褫职,留东河总督任,鄂顺安降三品顶戴。以特登额为礼部尚书,文庆为左都
塘河下注。未几,十五堡挂淤,萧家庄口刷宽百九十馀丈,掣动大溜,正河断流。河督麟庆意欲改道,遣尚书敬徵 、廖鸿
荃履勘。敬徵等言,改河有碍运道,惟有汛堵漫口,挽归故道,俟明年军船回空后,筑坝合龙,从之。十一月,以 ……府尹李德会勘。六月,决中牟,水趋朱仙镇,历通许、扶沟、太康入涡会淮。复遣敬徵等赴勘,以钟祥为东河总督 ,鸿
荃督工。旋以尚书麟魁代敬徵。二十四年正月,大风,坝工蛰动,旋东坝连失五占,麟魁等降黜有差,仍留工督办
户部。
二十二年,南河扬河漫口,水由灌河入海。有议即改新河,河督麟庆以河流未定,遽难决议,命敬徵偕 尚书廖鸿荃 往勘。疏言:「改河之议,在因势利导。今查灌河海口至萧庄口门三百六十馀里。新河正溜,由六塘出达灌口,其
二十二年,南河扬河漫口,水由灌河入海。有议即改新河,河督麟庆以河流未定,遽难决议,命敬徵偕 尚书廖鸿荃 往勘。疏言:「改河之议,在因势利导。今查灌河海口至萧庄口门三百六十馀里。新河正溜,由六塘出达灌口,其
南、江苏、山东水灾,奏请蠲缓,如所请行。二十三年,擢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河决中牟,命偕 尚书廖鸿荃
往督工,东西两坝成而屡蛰,褫职,予七品顶戴,仍留工,以料缺水增请缓,复褫顶戴。召还,予三等侍卫,
甲申官泰安时,郡守为闽中杨蓉峰先生(惠元)。至壬辰年,先生作古人,而余以升高唐州去。世兄长士琮、次士珩,皆佳公子;琮,戊子孝廉。越甲辰,余巡闽漳,复晤于侯官,皆颓然老矣。门庭衰落,为之戚戚。后琮亦逝。丁未,余服阕,复以巡台至闽,珩欲同渡,不果。庚戌九月乃至台,赠朝珠、文具等件,皆蓉峰先生手泽。又眉道人草书一卷。接谭之下,笑语宛如先生复生。延至幕中,亦无忘故旧,以志今昔之感耳。余家与闽人最有缘,乡荐座师为廖仪卿师。出仕后,侍蓉峰太守,共事将十年,亦保荐卓异。师后苏鳌石(廷玉)、梁芷林(章钜)、杨雪秽(庆珠)、陈叙斋(功),皆山东上官而受知者。季弟则 廖钰夫
师 (第 64 页)
(鸿荃) 取弟子员,侄(锡淳)荐卷出廖(名)鸿苞房中,皆仪卿师昆仲也。其先人官于闽而有造于闽之报欤!
十月 (第 64 页)
(鸿荃) 取弟子员,侄(锡淳)荐卷出廖(名)鸿苞房中,皆仪卿师昆仲也。其先人官于闽而有造于闽之报欤!
十月 (第 64 页)
蔡徵藩字价期,号薇堂,侯官人.父以成字乔木,号韶九,嘉庆壬戌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选授四川冕宁.十二年,充同考试官,调署理番直隶同知.十八年,调署会理州.十九年,调署铜梁县事:皆有政声.二十四年,卒.徵藩其第四子也.久困童试,幕游台湾,就近在台应试.二十五岁,方为县诸生;是年,即举于乡.历应苏抚林则徐、江苏学使 廖鸿荃
之聘;返闽,复就凤山县曹瑾之聘渡台,兼主凤仪书院.道光二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五 …… (第 270 页)
尚先当官尽瘁,年未及艾,须发尽白.长于书法,一日能书数百轴,论者谓当颉顽元、明两文敏;常以一夜临醴泉铭一通.书帖鉴别甚精,有旧拓,辄重价购之.本学欧阳,后兼颜、楮,求书者屦满户外;一时碑板文字,非尚先书不乐.尝有某以重赀乞铭其父,却之;又介显来者,拒益峻.故书名益重,高丽人尤争购之.仆谢升承值书房,收尚先书最富,高丽贩蔘者辄以蔘易尺幅.孙宝、陈忠磨墨伸纸,不胜其劳,求书者每一楹帖酬铜钱若干;故某公外任,招孙宝随往而宝辞之.在蜀取士给赏日各袖纸求书,
尚先大笑,悉书与之.典试粤东,既撤棘,有以同乡来谒者,持白金八百为贽;力辞弗受.自山左归,竹箧仅馀银一两.侯官 廖鸿荃 督学江苏,陛辞,宣宗曰;『汝问郭尚先为学政,如郭尚先便不错』.吴某督楚学,上又谕之曰:『汝曾与郭尚先 (第 275 页)
尚先当官尽瘁,年未及艾,须发尽白.长于书法,一日能书数百轴,论者谓当颉顽元、明两文敏;常以一夜临醴泉铭一通.书帖鉴别甚精,有旧拓,辄重价购之.本学欧阳,后兼颜、楮,求书者屦满户外;一时碑板文字,非尚先书不乐.尝有某以重赀乞铭其父,却之;又介显来者,拒益峻.故书名益重,高丽人尤争购之.仆谢升承值书房,收尚先书最富,高丽贩蔘者辄以蔘易尺幅.孙宝、陈忠磨墨伸纸,不胜其劳,求书者每一楹帖酬铜钱若干;故某公外任,招孙宝随往而宝辞之.在蜀取士给赏日各袖纸求书,
尚先大笑,悉书与之.典试粤东,既撤棘,有以同乡来谒者,持白金八百为贽;力辞弗受.自山左归,竹箧仅馀银一两.侯官 廖鸿荃 督学江苏,陛辞,宣宗曰;『汝问郭尚先为学政,如郭尚先便不错』.吴某督楚学,上又谕之曰:『汝曾与郭尚先 (第 275 页)
先生席前人荫,少年时,意气自豪,不屑屑于名缰利锁;长而历游辇下,所以益壮
。夫以履丰席厚之身,而贤母独能忍慈割爱,使之习舟楫之劳、阅风霜之苦,卒克和平心性、历练才华,大变少小之习气;贤母苦衷于是乎慰,先生诗学亦于是乎进。观杂感、写情诸作,其不忘母氏之劬勤,非学有心得,弗能道也。而又感念于妻孥之溘逝、友朋之翻覆、世难之凋伤,前后十数年间不胜聚散离合之异,故其抑塞无所告语,恒藉诗以遣之;此先生诗所以发乎性情,非雕虫小技比也。至七古如「谭生行」、「哭黄香铁」诸篇,置之吴梅集中,几不可辨;其工力犹为深造。他日或一遇其人,当为永叔之倒屣,岂苦罗威之偷「江东集」哉!
咸丰十年孟冬,愚弟 廖鸿荃 拜撰。
何必争追唐与宋,能言情性即诗人。十年泉石常怀国,千首词章半忆亲;残月晓风皆寄托,春花秋柳 (第 9 页)
。夫以履丰席厚之身,而贤母独能忍慈割爱,使之习舟楫之劳、阅风霜之苦,卒克和平心性、历练才华,大变少小之习气;贤母苦衷于是乎慰,先生诗学亦于是乎进。观杂感、写情诸作,其不忘母氏之劬勤,非学有心得,弗能道也。而又感念于妻孥之溘逝、友朋之翻覆、世难之凋伤,前后十数年间不胜聚散离合之异,故其抑塞无所告语,恒藉诗以遣之;此先生诗所以发乎性情,非雕虫小技比也。至七古如「谭生行」、「哭黄香铁」诸篇,置之吴梅集中,几不可辨;其工力犹为深造。他日或一遇其人,当为永叔之倒屣,岂苦罗威之偷「江东集」哉!
咸丰十年孟冬,愚弟 廖鸿荃 拜撰。
何必争追唐与宋,能言情性即诗人。十年泉石常怀国,千首词章半忆亲;残月晓风皆寄托,春花秋柳 (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