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別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而去天君法师来住是山予辄以告法师乃欣然/命辟而加治之吴兴虚斋赵侯为作古篆榜其室)
  (之内曰简斋读书处室/之外曰南轩本其旧也)
  陆闳
宅 旧浙江通志在平湖县东北二十七里 (第 38a 页)

  陆闳
隐处闳为颍川守致凤凰之瑞因名凤凰基
 张纮宅 天启平湖县志去县南百步元至正间里
  人张纮别号南村多 (第 38a 页)
   丁清惠祠在青浦县南祀明都御史丁宾
  汉濮阳王墓在小蒸西四里
   庐江太守陆康墓在府西北二十里
   颍川太守 陆闳
墓在华亭县西北四十里
  三国吴丞相陆逊墓在府西二十三里
   大司马陆抗墓 尚书陆瑁墓 左丞相陆凯 (第 10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姑苏志卷四十四     明 王鏊 撰
   人物二 陆闳
(第 1a 页)
子春
吴县人畅之子也笃行好学聪明有令德
 选尚宁平公主辞疾不应为颍川太守致凤凰甘露
 之瑞建武中为尚书令闳 (第 1a 页)
  杂贡
会稽于禹贡属扬州贡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
木厥篚织具厥包橘柚周官职方氏实为东南巨镇其
利金锡竹箭班固志地理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

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而土贡杂物无所登载至
唐颇多若编文纱宝花纹等罗白编交梭十样花纹等
绫轻容生縠花纱吴绢丹砂石蜜橘葛粉瓷器纸笔皇
朝务从蠲省以祥符图经元丰九域志参考之承平之
久虽微有增益然以匹贡者为绫二十排花纱十轻容
纱五表纸千张瓷器五十事今贡轻容纱五疋越绫十
疋而已当汉建武时光武因 陆闳
所着越布单衣敕会
稽郡尝献此殆所谓锡贡非故常也 (第 27a 页)
 (案淑豫章人范/具载更始传中)

    陆闳
吴郡 (第 2a 页)
陆闳
为颍川太守致凤凰甘露之瑞
 (案闳字 (第 2a 页)
子春
会稽吴人谢作吴郡以吴郡于/顺帝时始分会稽置也附见闳孙续传中)
闳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上见 (第 2a 页)
  闸(在上海县西六里又有薛家浜石/闸在县东南门外俱明万历中置)黄浦口闸(在/上)
(海县东北黄浦口/本朝康熙十二年建)
 ︹陆墓︺︹ 汉︺陆闳
(在华亭县西/北四十里)陆康墓(在娄县/北二十/西/里)笮融
  墓(在上海县北亭乡/其旁有笮墓泾 (第 23b 页)
断叹丨丨)
(汉书董贤传上置酒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丨丨/兄弟侍中西京赋丨丨争于坐侧汉载安而不渝) 陆闳(后汉/书丨)
(续传祖父丨字子春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光武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会稽郡献越布)
𡊮闳(后汉书/丨丨传)
(闳字夏甫少励操行苦身修节见时险乱而家门富盛常对兄弟/叹曰此即普之三郤矣遂 (第 54b 页)
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丨丨/兄弟侍中西京赋丨丨争于坐侧汉载安而不渝)陆闳(后汉/书丨)
(续传祖父丨字 子春
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光武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会稽郡献越布)𡊮闳(后汉书/丨丨传)
(闳字 (第 54b 页)
   好尚
传曰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则知好尚有殊率性皆异莫
窥其际有以见执德不回乐在其中有以知所趣惟适
不违本性但任所怀无或害人聊以成志则何往而不

利焉
董父舜时人实甚好龙能求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
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叶公子高楚人好龙门亭轩牖皆画龙形一旦真龙垂
头于窗掉尾于户叶公惊走失措焉
汉辛庆忌为左将军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
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
王吉字子阳为谏大夫谢病去吉子骏为御史大夫骏

子崇为司空自吉至崇禄位弥隆皆好车马衣服 后汉陆闳
为尚书令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光武见而
好之自是尝敕会稽郡献越布
晋嵇康为中散大夫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 (第 2a 页)
四十五日 东观
汉记曰明帝夜梦见先帝太后觉悲不能寐明旦上陵
树叶有甘露上令百官采之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
为颍川太守致凤皇甘露之瑞 又曰吴郡沈丰为
零陵太守到官一年甘露降泉陵洮阳五县流被山林
膏润草木 又曰 (第 4b 页)
 书曰张苍肥白如瓠 又曰直不疑状貌甚美 又曰

司马相如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又曰车千秋姓田长
八尺馀体貌甚丽 又曰霍光白晰疏眉目美须髯
后汉书曰马援眉目若画 又曰 陆闳
(第 2a 页)
子春
姿容如
玉威仪秀异光武常登台见而伟之叹南方故多佳人
 又曰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封小子侯每与朝会容
姿趋 (第 2a 页)
 文中子衣弋绨伤乎礼中焉可也 张安世
传安世尊为公侯身衣弋绨注弋黑色绨厚缯 光
武身衣大练色无重䌽  陆闳
善著越布单衣光武
好之敕会稽献越布 唐元和圣德诗斥遣浮华好
此绨纻 (第 9a 页)
观如神祸如膏火不可不慎也
吴地记曰 陆闳
(第 4a 页)
子春
畅子也姿容如玉威仪秀异光
武升台见而伟之笑曰南方故多佳人
三国典略曰李绘仪貌端伟神情朗俊舅河间邢晏每 (第 4a 页)
谢承后汉书曰 陆闳
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著越
布单衣上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会稽郡献越布
又曰陈留尹苞字延博与同郡范史云善二 (第 3a 页)

布燃马惊奔突贼阵
又曰董卓获山东兵以猪膏涂布十馀丈用缠其身然
后烧之先从足起
又曰吴郡夲不献越布 陆闳
美容仪常衣越布单衣明
帝好之因敕郡献越布由此始也
华峤后汉书曰哀牢夷知染䌽䌷布织成文章如绫锦
(第 4a 页)
如玉 陆闳
(第 3a 页)
子春
吴县人畅之子也世为族姓笃行好
学聪明有令德欲尚宁平公主辞疾不应建武中为 (第 3a 页)

书令闳
姿容如玉喜着越布单衣先武升台见而伟之
叹曰南方固多佳人自是常敇会稽郡献越布焉(谢承/汉书)
(吴地 (第 3a 页)
 致美(乎黻/冕)服文彩不衷之衣 好絜其衣服(诗/序)狐裘
之陋(虽致诮/于齐相)麻衣之侈(亦见刺/于曹人)礼有以文为贵者(谓黼/黻玄)
(纁之/服)蜉蝣之刺(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俭不曳
(虽闻讽/于蟋蟀)奢而好絜(亦见刺/于蜉蝣)惟鹈讽其不称(相鼠刺/以无仪)
(春秋传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鹤氅 鹬冠 越布单衣 (后汉陆闳/
美姿貌喜)
(着越布单衣世宗见而好之/自后常敕会稽郡献越布)香囊(谢元常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 (第 3a 页)
  甘露
广雅曰湒湒瀼瀼湛湛泥泥露猊也
山海经曰轩邱凤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
礼记曰圣王所以顺而弗悖也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
膏露下

吕氏春秋曰甘露时雨不私一物又曰伊尹说汤曰水
之美者三危之露其色若紫
论衡曰儒者论甘露言其味甘必然也若甘雨霁而阴
翳者谓之甘雨谓水味之甘也
三辅故事曰汉武以铜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十围上有
仙人掌承露和玉屑欲以求仙也
汉武故事曰承甘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为取云表之露
东观汉记曰明帝夜梦见先帝太后觉悲不能寐明旦

上陵树叶有甘露上令百官采之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 陆闳
为颍川太守致凤皇甘露之
瑞又曰吴郡沈丰为零陵太守到官一年甘露降泉陵
洮阳五县流被山林膏润草木又曰山阳 (第 10a 页)
 楚辞鱼鳞衣而白蜺裳注鱼鳞衣杂五采为衣如鳞
文也 山堂肆考薜荔衣即女萝衣𨼆者之服也 拾
遗记员峤山南有池移国人长三尺寿万岁茅为衣衣
服皆长裾大袖因风以升烟霞若鸟用羽毛 洞冥记
支提国人结海苔为衣 拾遗记渠搜国人缀草毛为
绳结网为衣似今之罗纨也元狩六年来献网衣一袭
帝焚于九达之道恐后人徵求以物奢费烧之烟如金
石之气 拾遗记董贤著雾绡单衣飘若蝉翼帝入宴

息之房命易轻衣小袖不用奢带修裾使宛转便易也
宫人皆效其断袖 应劭汉官仪虎贲中郎衣纱縠单
衣 后汉本传 陆闳
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世祖见而
好之自后常敕会稽郡献越布 董巴舆服志虎贲骑
皆衣虎文单衣襄邑岁献织成虎文 (第 13b 页)
 疑耀逸周书有火浣布赞火浣之布入火不灭布则
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皎然疑乎雪是白色也山
海经云布出火山国火中有白鼠毛可作布敝则以火
烧之如新与十洲记同此即周书所称疑雪者也玄中
记又云南中有炎山其山有木取以为薪烧之不烬取
其皮绩之为火浣布是火浣布有二种也今海外诸国
入市岭南者往往有之余尝见乃灰色者未及询其为
木皮为鼠毛也今回纥之野马川有木曰锁锁烧之不

烬亦不作灰妇人取根为帽入火不焚亦岂炎山木之
类耶 阅耕馀录火浣布诸书所载不同异物志以为
出斯调国南海中有火洲其上有野火木生其中采其
皮以为布也搜神记则云昆崙之墟有炎火之山草木
鸟兽皆生于炎火中故有火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
则其鸟兽之毛也
各种布 明德马后传赐诸贵人白越三千端注白越
越布也 汉书 陆闳
为尚书令美姿貌著越布单衣世 (第 34b 页)
以边文礼为九州被则不足为襜褕则有馀言遮一
身也岂蔽膝乎汉书盖宽饶断其襌衣江充衣纱縠单
衣马援都布单衣 陆闳
越布单衣方言江淮曰襟关东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