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簡帛類
器用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詞曲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辛用辛则鲁之礼也鲁有祈榖郊无圜丘正郊
    凡春秋戴记言鲁郊处皆入祈榖门兹不载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 夏后氏
亦禘黄帝而郊鲧
殷人禘喾而郊冥周人禘喾而郊稷
 (陈氏浩集说配/天必以始祖)
 附论注疏诸家九祭八祭 (第 26a 页)
 近而祖其远周以文而尊尊故郊其远而祖其近郑

 康成谓虞夏宜郊颛顼商宜郊契其说非也
国语鲁语展禽曰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
夏后氏
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
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陈氏礼书言虞氏郊宗 …… (第 9a 页)
 (蓐收冬曰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以下稍用其姓氏之)
 (先后之次有虞氏 夏后氏
宜郊颛顼殷宜郊契孔疏/此一经论有虞氏以下四代禘郊宗祖所配之人经)
 (传之文称禘非一其义各殊论语云禘 …… (第 9b 页)
 唐之祖故推喾以配天而舜之世系出自颛顼故以
 为始祖情礼之至也舜宗尧当禹身亦宗舜凡祖者
 创业传世之所出也宗者德高而可尊其庙不迁也
  夏后氏
禘黄帝义同舜也郊鲧者禹尊父且以有水
 土之功故以配天祖颛顼者禹世系亦出于颛顼也 …… (第 11b 页)
 播植之功且为始祖故郊稷当武王身亦未有宗
 杨氏复曰尝以大戴礼帝系及司马史记考之乃知
 赵伯循之言确乎不可易也祭法有虞氏禘黄帝
 后氏
亦禘黄帝殷人禘喾周人禘喾者黄帝生昌意
 昌意生帝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至瞽瞍皆微为庶 …… (第 12a 页)
 自出也故禘黄帝于帝颛顼之庙而以帝颛顼配之
 也昌意生帝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者黄帝之元
 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故 夏后氏
亦禘黄帝于帝颛顼
 之庙而以帝颛顼配之也殷祖于契契母曰简狄有
 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吞玄鸟而生契帝喾者 …… (第 12b 页)
 于稷稷之母姜嫄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郊见巨人迹

 践之而生稷帝喾者稷之所自出故周亦禘喾于后
 稷之庙而以稷配之也祭法有虞氏郊喾 夏后氏

 鲧殷人郊冥周人郊稷者黄帝生元嚣元嚣生蟜极
 蟜极生高辛是为帝喾帝喾生尧帝喾即尧之父也
 帝颛顼 …… (第 13a 页)
 无功也但以蔽于自用而绩用弗成禹能修鲧之功

 则前日未成之功至是成矣故 夏后
以鲧配天也冥
 者契六世孙也冥勤其官而水死祭法推其功烈至
 与先圣并称故殷人以冥配天也礼以祖配天后稷 (第 13b 页)
 周之太祖克配彼天此则无可疑也有虞氏祖颛顼
 而宗尧 夏后氏
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
 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者帝颛顼者有虞氏异代之祖
 以功德而祖之也有虞氏宗尧 (第 13b 页)
亦以功德而宗之也
 国语注曰虞以上尚德是也 夏后氏
之祖颛顼犹有 (第 13b 页)
 虞氏也禹启夏祚既以颛顼为祖故 夏后氏
祖颛顼
 而宗禹至其后世子孙乃以禹为受命之祖书曰明
 明我祖是也汤革夏命为殷之祖然殷之功始于契
 故 …… (第 14a 页)
 (周氏谞曰孔子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今以周人禘郊祖宗之法推之则有虞)
 (氏郊喾 夏后氏
郊鲧殷人郊冥皆为配天于圜丘而/祖颛顼与契之类疑为配帝于明堂然昊天尊于五)
 (帝而后稷先于文王则后稷 (第 21a 页)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四
   圜丘祀天
礼记王制有虞氏皇而祭(陆德明释文作䍿/音皇本又作皇) 夏后氏

而祭殷人冔而祭周人冕而祭(注皇冕属也画羽饰也/凡冕属其服皆玄上纁)
(下有疏皇与下冕相对故为冕属 (第 1a 页)
 (而视之涖之省之故待其既共然后使肆/师以洁告加徽识而宗伯亲奉以揭虔焉)
          右祭日陈设省视
礼记祭义郊之祭 夏后氏
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
日以朝及闇(注闇昏时也阳读为曰雨曰旸之晹谓日/中时也朝日出时也 (第 4b 页)
夏后氏
大事以昏殷) (第 4b 页)
(人大事以日中周人大事以日出亦谓此郊祭也/以朝及闇谓终日有事 疏此经止明郊祭之礼)
 (方氏悫曰闇者日既没而黑 夏后
尚黑故祭其闇阳/者日方中而白殷人尚白故祭其阳朝者日初出而)
 (赤周人尚赤故以朝及闇焉言闇则知阳之为 …… (第 5a 页)
 (黄氏度曰王者有三年之丧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至祭祀则宗伯摄其意为可知矣)

夏官量人凡宰祭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注言宰祭/者冢宰佐)
(王祭亦容摄祭郑司农云斝读如嫁娶之嫁斝器名明/堂位曰爵 夏后氏
以盏殷人以斝周人以爵元谓斝读)
(嘏尸之嘏宰冢宰王疏凡宰祭者冢宰摄祭非一故云/凡也郑云冢宰佐 祭亦 …… (第 41b 页)
   极体天之心而报祭焉所以明天道定天位
    事上帝而仁鬼神也其所配之帝祭法有虞
    氏郊喾 夏后氏
郊鲧殷人郊冥周人郊稷家
    语孔子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大
    报本返始也故以配上帝是也 (第 43b 页)
 乐曲皆万石与太史令姚元辩增损之
旧唐书礼仪志乾封初高宗东封回又诏依旧祀感帝
及神州司礼少常伯郝处俊等奏曰显庆新礼废感帝
之祀改为祈谷昊天上帝以高祖太武皇帝配检旧礼
感帝以世祖元皇帝配今既奉敕依旧复祈谷为感帝
以高祖太武皇帝配神州又高祖依新礼见配圆丘昊
天上帝及方丘皇地祇若更配感帝神州便恐有乖古

礼案礼记祭法云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 夏后氏
亦禘
黄帝而郊鲧殷人禘喾而郊冥周人禘喾而郊稷郑玄
注云禘谓祭上帝于南郊又案三礼义宗云夏正郊天
者王者 …… (第 13b 页)
经称宗祀文王文王当祖而云宗包武
王以言也知明堂以祖考配与二经合伯仪曰有虞氏
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夏后氏
禘黄帝而郊鲧
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
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郑玄曰禘郊祖宗皆配食 (第 14b 页)
五月干进议
状为十诘十难曰归崇敬薛颀等称禘谓冬至祭天于
圜丘周人则以远祖帝喾配臣干诘曰国语曰有虞氏 夏后氏
俱禘黄帝商人禘舜周人禘喾俱不言祭昊天 …… (第 2b 页)
诗商颂曰长发大禘也又不言祭昊天于
圜丘二也诗周颂曰雍禘太祖也又不言祭昊天于圜
丘三也礼记祭法曰有虞氏 夏后氏
俱禘黄帝殷人周
人俱禘喾又不言祭昊天于圜丘四也礼记大传曰不
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又不言 …… (第 3a 页)
祖明矣我神尧拔出群雄之中廓清隋
室拯生人于涂炭则夏虞之勋不足多成帝业于数年
之间则汉祖之功不足比夏以 大禹
为始祖汉以高帝 …… (第 9a 页)
    不妨监殷者夫

二年春夏旱言事者云太祖景皇帝追封于唐高祖实
受命之祖百神受职合依高祖今不得配享天地所以
神不降福以致愆阳代宗疑之诏百寮会议太常博士
独孤及献议曰礼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凡受命始封之君皆为太祖继太祖已下六庙则以亲
尽迭毁而太祖之庙虽百代不迁此五帝三王所以尊
祖敬宗也故受命于神宗禹也而 夏后氏
祖颛顼而郊
鲧缵禹黜夏汤也而殷人郊冥而祖契革命作周武王 (第 12a 页)
 (洛阳县圜丘东大魏郊天之所准汉故事为圜丘坛/八阶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此则魏世合祭天地)

 (之明验也唐睿宗将有事于南郊贾曾议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 夏后氏
禘黄帝而郊鲧郊之与庙皆)
 (有禘也禘于庙则祖宗合食于太祖禘于郊则地祇/群望皆合食于圜丘以始祖配享盖 (第 14a 页)
 (于郊祀君子惧马平王以前未之有也记礼者以为/成王赐之以康周公案卫祝鮀之言曰周公相王室)

 (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 夏后氏
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以昭周公之德予之土田)
 (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册官司彝器则成王命鲁不/过如此 (第 32a 页)
    之文次详诸儒之说以朱子说为宗其历代

    制度典礼备载于后
考工记 夏后氏
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注世室者宗/庙也鲁庙有)
(世室夏度以步令堂修十四步其广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广 …… (第 2a 页)
 (三之一以十四步裂为三分/而得其一则为四步六尺也)
 (王氏昭禹曰其居有堂其处有室升降有阶出入有/门虑其不彻也夹窗以为明虑其不洁也白盛以为)
 (饰 夏后氏
如此则/商周之制亦然矣)
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注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
(寝也其修七寻 (第 4b 页)
五丈六尺放夏周则其广九寻七丈二/尺也五室各二寻崇高也四阿若今四柱屋重屋复笮)

(也北疏虽言放夏周经云堂修七寻则广九寻若周言/南 七筵则东西九筵是偏放周法而言放夏者七九)
(偏据周 夏后氏
南北狭东西长亦是放之故得兼言放/夏也四阿若今四柱屋也者燕礼云设洗当东霤则此)
(四阿四霤者也云重屋复 …… (第 5a 页)
 陈氏祥道曰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
 其名虽殊其实一也所谓世室非庙所谓重屋非寝
 以其皆有所谓堂者故也言 夏后氏
世室矣而曰堂
 修七寻则重屋非明堂乎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有堂
 斯有室有室与堂斯有屋矣曰世室者以室言之曰 …… (第 7b 页)
 五室九阶其下同四户八窗其旁同四阿重屋其上
 同自经之所记而互见者言之夏周五室则商可知
 矣殷人四阿重屋则夏周可知矣 夏后氏
九阶四旁
 两夹窗有门堂有室则商周可知矣四隅之阿四柱
 复屋则上圆下方又从可知矣以 (第 8a 页)
夏后氏
之堂修二
 七广益以四分修之一周人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
 筵观之则知商人重屋堂修七寻其广九寻明矣或 …… (第 8a 页)
 以法天地之形此三代明堂之大致也
    蕙田案凡书言制度必详于近而略于远今
    记文独详于夏而略于殷周盖其大局 夏后
    氏
已定殷人特加重屋周度以筵耳加重屋
    则室已崇而非如夏之卑也度以筵则其制
    数有别耳陈氏不 …… (第 8b 页)
    一百五尺重屋修五十六尺其广当七十二
    尺明堂修六十三尺广八十一尺然三代制
    度由质而文何 夏后
之宽而殷周反狭欤郑
    贾亦知不得通故注云令堂修十四步疏云
    知用步无正文故郑以假令言之夫 …… (第 10a 页)
    依而南乡立可知月令之文尤不可泥也已
玉藻天子玄端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
于其中(注南门谓国门也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明堂在国之阳每月就其时之堂而听朔焉卒)
(事反宿于路寝亦如之闰月非常月也听其朔于明堂/门中还处路寝门终月 疏云南门谓国门者孝经纬)
(云明堂在国之阳又异义淳于登说明堂在三里之外/七里之内故知南门亦谓国城南门也云天子庙及路)

(寝皆如明堂制者案考工记云 夏后氏
世室郑注云谓/宗庙殷人重屋注云谓正寝也周人明堂郑云三代各)
(举其一明其制同也又周书亦云宗庙路寝明堂 …… (第 14b 页)
(政之宫周公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上帝五精之帝/太微之庭中有五帝座星其古周礼孝经说明堂文王)
(之庙 夏后氏
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东西九筵筵九/尺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谨案)
(今礼古礼各以其义说 …… (第 15b 页)
 三辅黄图周明堂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

 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总章 夏后氏
 
曰世室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先儒旧说其制不
 同或曰明堂在国之阳大戴礼云明堂九室一室有
 四户八牖凡三 …… (第 25a 页)
    论乃定
 附诸儒辨明堂太庙灵台辟雍路寝异名同事
 (蔡邕明堂论明堂者天子太庙所以崇礼其祖以配/上帝者也 夏后氏
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
 (东曰青阳南曰明堂西曰总章北曰玄堂中央曰太/室昜曰离也者明也南方之卦 (第 36a 页)
 二也又复以世代验之即虞夏尚朴殷周稍文制造

 之差每加崇饰而夏后世室堂修二七周人之制反
 更促狭岂是 夏禹
卑宫之意周监郁郁之美哉以斯
 察之其不然三也又云堂崇一筵便基高九尺而壁
 户之外裁四尺五寸于营制之法 …… (第 8b 页)
    纷争不定斯亦泥矣其辨康成之注却极明
    透
 贾思伯传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案
 周礼考工记云 夏后氏
世室殷重屋周明堂皆五室 …… (第 10b 页)
   当馀不足观矣
 封懿传清河王怿表修明堂辟雍诏百寮集议轨(懿/之)
 (族/孙)议曰周官匠人职云 夏后氏
世室殷人重屋周人 …… (第 13a 页)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祭义云祀于明堂教诸侯孝也

 黄帝曰合宫尧曰五府舜曰总章布政兴治由来尚
 矣周官考工记曰 夏后氏
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
 郑元注云修十四步其广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广
 十七步半也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四阿重 …… (第 21b 页)
 五室凡室二筵郑云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
 举明堂互言之明其同制也马融王肃干宝所注与
 郑亦异今不具出汉司徒马宫议云 夏后氏
世室室 (第 21b 页)
 显于堂故命以室殷人重屋屋显于堂故命以屋周
 人明堂堂大于夏室故命以堂 夏后氏
益其堂之广
 百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序间 (第 22a 页)
夏后氏
七十
 二尺若据郑元之说则夏室大于周堂如依马宫之
 言则周堂大于夏室后王转文周大为是但宫之所
 言未 …… (第 22a 页)
 今案不得全称周书亦未可即为秦典其内杂有虞
 夏殷周之法皆圣王仁恕之政也蔡邕具为章句又
 论之曰明堂者所以宗祀其祖以配上帝也 夏后氏
 
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曰青阳南曰明 …… (第 23b 页)
 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注云唐虞之天府
 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之明堂皆同矣尸子曰有虞
 氏曰总章周官考工记曰 夏后氏
世室堂修二七博
 四修一注云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今堂修十四
 步其博益以四分修之一则明堂博十七步半也 …… (第 31a 页)
 类例不同山东礼本辄加二七之字何得殷无加寻
 之文周阙增筵之义研覈其趣或是不然雠校古书
 并无二字此乃桑间俗儒信情加减黄图议云 夏后
 氏
益其堂之大一百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序
 间马宫之言止论堂之一面据此为准则三代堂基
 并方得为上圆之 (第 31b 页)
 民宜人严父之道陟配于天躬行孝告有孚于先
礼志九月大享于明堂犹寓大庆殿
徽宗本纪政和五年秋七月丁丑诏建明堂于寝殿之
南八月己酉以秘书省地为明堂

礼志政和五年诏宗祀明堂以享上帝寓于寝殿礼盖
云阙崇宁之初尝诏建立去古既远历代之模无足循
袭朕刺经稽古度以九筵分其五室通以八风上圆下
方参合先王之制相方视址于寝之南僝工鸠材自我
作古以称朕昭事上帝率见昭考之心既又以言者明
堂基宜正临丙方近东以据福德之地乃徙秘书省宣
德门东以其地为明堂又诏明堂之制朕取考工互见
之文得其制作之本 夏后氏
曰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 …… (第 36b 页)
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考 夏后氏

制名曰世室又曰堂者则世室非庙堂脩二七广四脩
一则度以六尺之步其堂脩十四步广十七步之半又
曰五室三 (第 37a 页)
          右宋明堂
明史世宗本纪嘉靖十七年六月丙辰定明堂大飨礼
九月辛卯大享上帝于元极宝殿奉睿宗配
礼志明初无明堂之制嘉靖十七年六月致仕扬州府
同知丰坊上疏言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请
复古礼建明堂加尊皇考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

下礼部会议尚书严嵩等言昔羲农肇祀上帝或为明
堂嗣是 夏后氏
世室殷人重屋周人作明堂之制视夏
殷加详焉盖圣王事天如子事父体尊而情亲故制为
一岁享祀之礼冬至圜丘孟春 (第 22a 页)
 社谓之立者前故未有也
春秋襄二十五年左氏传郑子产伐陈入之陈侯免拥
社以待于朝(注免丧服拥社/抱社主示服)
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 夏后氏
以松殷人以
柏周人以栗(朱注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
 (蔡氏清曰既曰各树 (第 8a 页)
其土之所宜木为主则 夏后氏/
以松未必举天下之诸侯社皆以松也殷人以柏亦)
 (未必举天下之诸侯社皆以柏也周人以栗亦未必/举天下之诸 …… (第 8a 页)
 大夫民二十五家以上则得立社故云今之里社又

 郑志云月令命民社谓秦社也自秦以下民始得立
 社也其大夫以下所置社者皆以土地所宜之木则
 论语云 夏后氏
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故大司徒
 云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是也其天子大
 社之等案尚书无逸篇曰大社 …… (第 36a 页)
 舞帗舞其鼓灵鼓凡皆因其物以致其义非深知礼

 乐之情者孰与此哉先儒有以王社有稷壝原隰为
 稷神有以句龙为社而非配社柱为稷而非配稷后
 世又有以 夏禹
为社配有以戌亥为社日有以先农
 为帝社有以大稷为稷社皆臆论也
 又曰有天下之社有一国之社有众人之社有 (第 38b 页)
 相中二千石二千石以下令长侍祠
文献通考成帝初衡谭奏罢雍旧祠社主有五祠置其

汉书平帝本纪元始三年夏立官稷
郊祀志平帝时大司马王莽上书帝王建立社稷百王
不易社者土也宗庙王者所居稷者百榖之主所以奉

宗庙共粢盛人所食以生活也王者莫不尊重亲祭自
为之主礼如宗庙诗曰乃立冢土(师古曰大雅绵之诗/也冢大也土土神谓)
(大社/也)又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师古曰小雅甫田之诗/也田祖稷神也言设乐)
(以御祭于神为/农求甘雨也)礼记曰唯祭宗庙社稷为越绋而行事
(李奇曰引棺车谓之绋当祭天地五祀则越绋/而行事不以私丧废公祀师古曰绋引车索也)圣汉兴礼仪稍
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臣瓒曰高帝除秦社稷立汉社/稷礼所谓大社也时又立官社)
(配以 夏禹
所谓王社也见汉祀令而未立官稷/至此始立之世祖中兴不立官稷相承至今也)遂于官
社后立官稷以 (第 3a 页)
夏禹
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稷种榖 …… (第 3a 页)
    王为群姓立之大社也又有官社而未立官
    稷王莽立之亦犹古王社矣但古者大社王
    社皆以勾龙配而莽又以 夏禹
配之妄矣
          右汉社稷
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元年八月壬子祭社稷 二年
正月壬子建社稷于 …… (第 3b 页)
          右陈社稷
北魏书太祖本纪天兴元年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
建宗庙立社稷十有一月辛亥诏仪曹郎中董谧撰郊
庙社稷之仪
礼志天兴二年冬十月置太社太稷帝社于宗庙之右
为方坛四陛祀以二月八月用戊皆太牢句龙配社周

弃配稷皆有司侍祠
刘芳传芳以社稷无树又上疏曰依合朔仪注日有变
以朱丝为绳以绕系社树三匝而今无树又周礼司徒
职云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社之所宜木
郑玄注云所宜木谓若松柏栗也此其一證也又小司
徒封人职云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郑玄云不
言稷者王主于社稷社之细也此其二證也又论语曰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 夏后氏
以松殷人以柏周 …… (第 18a 页)
方皆有树别之明据也又
见诸家礼图社稷图皆画为树惟诫社诫稷无树此其
七證也虽辩有树之据犹未正所植之木案 夏后氏

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便是世代不同而尚书无逸篇
则云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
槐如此便 …… (第 19a 页)
 宜于东郊乃耕于东郊
旧唐书高宗本纪咸亨五年五月己未诏春秋二社本
以祈农如闻此外别为邑会此后除二社外不得聚集

有司严加禁止
唐书武后本纪长寿元年九月大赦改元改用九月社
中宗本纪神龙元年五月乙酉立太庙社稷于东都
礼乐志先农唐初为帝社亦曰籍田坛垂拱中武后籍
田坛曰先农坛神龙元年礼部尚书祝钦明议曰周颂
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礼天子为籍千亩诸侯百亩则
缘田为社曰王社侯社今曰先农失王社之义宜正名
为帝社太常少卿韦叔夏博士张齐贤等议曰祭法王

者立太社然后立王社所置之地则无传也汉兴已有
官社未立官稷乃立于官社之后以 夏禹
配官社以后
稷配官稷臣瓒曰高纪立汉社稷所谓太社也官社配
以禹所谓王社也至光武乃不立官稷相承至今魏以 (第 24b 页)
社为土总神稷为原隰之神勾龙以有平水土之功故
配社祀之稷以有播种之功故配稷祀之二说为不同
汉元始五年以 夏禹
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唐宋及 …… (第 29a 页)
义商汤欲迁之而未果汉尝易以 夏禹
而今以列祀帝
王之次弃稷亦配享先农请罢勾龙与弃配位谨奉仁
祖配享大社大稷以成一代之盛典以明社尊而亲之 (第 31a 页)
          右孙皓封禅附
晋书礼志武帝平吴混一区宇太康元年九月庚寅尚
书令卫瓘尚书左仆射山涛右仆射魏舒尚书刘寔司
空张华等奏曰臣闻肇自生灵则有后辟年载之数莫
之能纪立德济世挥扬仁风以登封泰山者七十有四
家其谥号可知者十有四焉沈沦寂寞曾无遗声者不

可胜记大晋之德始自重黎实佐颛顼至于夏商世序
天地其在于周不失其绪金德将升世济明圣外平蜀
汉海内归心武功之兴实由文德至于陛下受命践祚
弘建大业群生仰毓惟独江湖沅湘之表凶桀负固历
代不宾神谋独断命将出讨兵威暂加数旬荡定羁其
鲸鲵赦其罪逆云覆雨施八方来同声教所被达于四
极虽黄轩之征 大禹
远略周之奕世何以尚今若夫元
石素文底号前载象以数表言以事告虽古河图洛书 (第 3b 页)
心将何以克厌哉且陛下即位以来十有四载创九
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兄弟文王之慈惠
也卑宫室菲饮食 夏禹
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
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
和轩皇之至理也至如日月星辰山河 (第 17b 页)
 (林氏之奇曰薛氏云受天下于人必告于其人之所/从受者此论当矣然而所祖之人不可得而知也祭)
 (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舜典 大/禹
谟皆虞书也既是虞书则所称祖宗必自虞世言)
 (之神宗即尧也神宗为尧则文祖亦可指为/颛顼然而去古远矣不 (第 10a 页)
可以为必然之论)
归格于艺祖用特(传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言祖则考/著 正义以上受终在文祖之庙知)
(此以告至文祖之庙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艺为文也/文祖艺祖史变文耳此时舜始摄位未自立庙故知告)
(尧之文/祖也)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传舜服尧三年丧毕将即政故/复至文祖庙告 疏此文又承)
(三载之下故知舜服尧丧三年毕将欲即政复至文祖/庙告前以摄位告今以即政告也此犹是尧之文祖自)

(此以后舜当自立文祖之庙尧/之文祖当迁于丹朱之国也) 大禹
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传受舜终事之命神宗/文祖之宗庙言神尊之)
(受正义舜典说舜之初受终于文祖此言若 …… (第 10b 页)
 伯之言曰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

 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 夏禹

 平水土以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
 姓者也周弃能播殖榖疏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
 为王公 …… (第 13b 页)
 乃更郊尧而宗舜此说非也当是禹郊尧而宗舜尔

 三圣揖逊以天下相传祀以为宗以有天下之大统
 也自 夏后氏
子孙继世以有天下商周征伐以有天
 下固异于是而诸儒之说亦始胶矣
 朱氏鹤龄曰摄位受终于文祖巡守归格于 …… (第 16a 页)
    其来自远说不可易也

国语鲁语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 
后氏
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杼能率禹者也 (第 20a 页)
夏后氏
报焉
礼记祭法 (第 20a 页)
夏后氏
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赵氏匡曰 (第 20a 页)
夏后氏
禘黄帝义同舜也郊鲧者禹尊父/且以有水土之功故以配天祖颛顼者禹世系亦出)
 (颛顼也宗禹者当禹身/亦宗 (第 20a 页)
舜子孙乃宗禹)
 (吕氏大临曰瞽鲧皆有恶德虞不郊瞽/而夏郊鲧以鲧有以死勤事之功也)
 (周氏谞曰有虞氏 夏后氏
既同一禅让得天下则有/虞氏郊喾而宗 (第 20a 页)
夏后氏
亦当郊喾而宗舜今 (第 20a 页)
夏)

 (后氏
反谓祖颛顼而宗禹何也舜之受禅止于一世/故就舜之身言之则不得不郊喾而宗尧禹之受禅)
 (传于数世故就禹 …… (第 20a 页)
    不免于毁非也

 张子曰夏郊鲧以其祖也杞之郊禹者必系时王之
 命不使郊鲧祀私庙犹可也
 杨氏复曰 夏后氏
之祖颛顼犹有虞氏也禹启夏祚
 既以颛顼为祖故 (第 21a 页)
夏后氏
祖颛顼而宗禹至其后世
 子孙乃以禹为受命之祖书曰明明我祖是也
 金氏履祥曰古史谓舜宗祀尧至舜之子孙则 …… (第 21a 页)
    之论足以正韦之失矣

          右四代七庙之制
周礼考工记匠人 夏后氏
世室(注世室者宗庙也鲁庙/有世室此用先王之礼)
(用疏郑云此用先王之礼者世室/ 此经夏法是用先王之 (第 48b 页)
 德庙而自立亲庙五祀瞽瞍以上史记瞍父曰蟜牛
 蟜牛父曰勾芒勾芒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
 即帝颛顼之子故亲庙止于五也 夏禹
之时增立舜
 为功德庙而自立亲庙五祀鲧以上汉书律历志鲧
 为颛顼五世孙则可具五庙若史记以鲧为颛顼之 (第 54a 页)
 俟于霤南门内两塾间可知矣李巡曰宁正门内两
 塾间义与郑同谓之宁者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
 则于此宁立故耳周人门与堂修广之数不著于经
 案匠人云 夏后氏
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堂修谓
 堂南北之深其广则益以四分修之一也门堂三之
 二室三之一门堂通谓门与塾其 (第 13b 页)
广与修取数于堂

 门得其三之二室三之一者两室与门各居一分也
 以 夏后氏
之制推之则周人之门杀于堂之数亦可
 得而知矣
 (陈氏礼书尚书大传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食货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