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彭祖寿考之所好也上焉者充其气若孟子所谓

  我知言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閒此养正之大也
  孟子言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 (第 15a 页)
  三在上下体之际限也限腰也带之所限三止之
  极止而不动艮其限也夤膂也一作䏖马融曰夹
  脊肉郑氏本作𦟘古之人不动其心者善 养吾浩
  
然之气而已进退绰然有馀裕故其心不动九三
  知止之止而不知无止之止坚强固止与物睽绝
  无安裕之理譬 (第 32a 页)
  共靡之非二有求于四也四于五其疏附之臣乎
  靡子夏传陆绩作縻巽为绳縻系之象当作縻孟
  子曰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庄子曰吾无食我无粮 (第 17a 页)
 之凡盘于游畋耽于声色可以动志之类皆蹶趋也

 圣明之主可不以此为戒与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敢问
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
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 …… (第 16a 页)
 反常直顺其自然以养之而不至有所害焉使其至
 大者犹夫初也至刚者犹夫初也则其气自然充塞
 于天地之间矣又试以其用言之盖天地间皆道义
 也惟能 养吾浩
然之气则其为气也配合乎吾心裁
 制之义义所当为者气即助之以有为配合乎吾心
 自然之道道所当行者气即助 (第 17a 页)
  王仔昔洪州人始学儒自言遇许逊得大洞隐书豁落
七元之秘出游嵩山能道人未来事政和中召见赐
号冲隐处士帝以旱祈雨每遣小黄门持纸求仔昔
画日又至忽篆符其上仍细书焚符汤沃而洗之黄
门惧不肯受强之乃持去帝盖默祝为宫妃疗赤眼
者用其说一沃立愈进封通妙先生居上清宝箓宫

献议九鼎神器不可藏于外乃于禁中建圆象徽调
阁以贮之仔昔倨傲又少戆帝尝待以客礼故其遇
巨阉殆若童奴及林灵素有宠忌之陷以事囚之东
太乙宫旋坐言语不逊下狱死仔昔之得罪宦者
力最多未死时书示其徒曰上蔡遇冤人其后浩
南窜至上蔡被诛(宋史)

  僧巨然钟陵人工山水深得佳趣知名 (第 6a 页)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死一也可以动天地可以感鬼神

可以贯日月可以孚木石可以正万世之人心位万世
之天常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以塞乎天地之间
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非浩然塞于天地之间者能与
于斯乎若宋丞相信国文公是矣公名天祥 (第 53a 页)
 陈德荣相继修理完备

 夷陵州儒学在州治东北宋故址在南门外明洪武
 初改建今所历知州 冯浩
刘本用林钺邬遂相继修
 明末兵燬
皇清顺治九年知州朱长应建修康熙四年九年二十
 三年知州鲍孜田恩远相 (第 19a 页)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一也可以动天地可以感鬼神
可以贯日月可以孚木石可以正万世之人心立万
世之天常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以塞乎天地
之间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非浩然塞乎天地之间
者能与于斯乎若宋丞相信国文公是己公名天祥 (第 3a 页)
  孝宗御制苏轼赞(并序之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 大节立天下之大节非)
  (其气足以高天下者未之能焉孔子曰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人欤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以)
  (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盖存之于身谓之/气见之于事谓之节节也气也合而言之道也以) (第 13b 页)
(陈淮平湖人/均恤如例) 冯浩(字养吾桐乡人乾隆戊辰进士/官户科给事中居台省屏绝声)
(气以病归足不至公庭子应榴官江西布政使浩/就养不见一属吏著孟亭诗文集及李玉溪诗文)
(集详注嘉庆七年/赐祀乡贤)
钱载(字坤一秀水人以副贡生/举博学宏词再举经学乾)
(隆壬申进士改庶常由编修官至礼部侍郎入直/尚书房 (第 17b 页)
(陈淮平湖人/均恤如例)冯浩(字 养吾
桐乡人乾隆戊辰进士/官户科给事中居台省屏绝声)
(气以病归足不至公庭子应榴官江西布政使浩/就养不见一 (第 17b 页)
属吏著 孟亭
诗文集及李玉溪诗文)
(集详注嘉庆七年/赐祀乡贤)钱载(字坤一秀水人以副贡生/举博学宏词再举经学乾) (第 17b 页)
问于士鞅曰晋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栾氏乎栾黡汰虐己甚犹可)
(以免其在盈乎秦伯以为丨丨孟/子我丨丨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楚言(左传县门不发丨丨而出/子元曰郑有人焉韩诗外)
(传楚之狂者丨丨齐之狂者齐言习使然也大戴 (第 11b 页)
 王事大恐孟子了这事不得便谓孟子动心不知霸
 王当甚閒事因论知言养气德脩谓养气为急知言
 为缓曰孟子须先说我知言然后说我善 养吾浩

 之气公孙丑先问浩然之气次问知言者因上面说
 气来故接续如此问不知言如何养得气德脩云先
 须养有 …… (第 19a 页)
 若仰不愧俯不怍看如何大利害皆不足以易之若

 有一豪不直则此心便索然公孙丑又问孟子所以
 不动者如何孟子遂荅以我知言我善 养吾浩
然之
 气若依序问当先问知言公孙丑只承孟子之言便
 且问浩然之气
问告子之不动心是否曰告子之不动心是 …… (第 20a 页)
 跌其气必逆而心不定是气之能动其心如人于忙
 急之中理会甚事亦是气未定也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 养吾浩
然之气公孙
 丑既知告子之失而未知孟子之所以得故问焉而 (第 27a 页)
  僮奴及林灵素有宠忌之陷以事下狱死仔昔之

  得罪宦者 冯浩
谮之甚力狱中书示其徒曰上蔡
  遇冤人其后浩南窜至上蔡竟被诛
宣和间林灵素希世宠幸数召入禁中赐坐便殿 (第 29a 页)
命是山也。必将有所养也。命是溪也。亦将
有所决也。吾将养吾志于道而不希于世。养吾行于德而
不眩于俗。 养吾浩
然之气以合自然之英。 (第 08a 页)
养吾
诚明之意
以入清明之赜。又将决吾心于仁义使不违。决吾志于中
正使不过。决吾身于天命使不忧。决吾迹于遁 (第 08a 页)
 不息体乾之道则行而无所碍动而无所
 逐信以主之也无信则不立此又至刚至
 大者之所能行也盖自虚心实腹弱志以
 养之至于此则所谓善 养吾浩
然之气充
 塞乎天地之间确乎其不可拔也孰能禦
 之经曰强行者有志此自养之以柔然后
 能至刚也易以先刚 (第 038b 页)
 圣人之行虚其心而不挂一物实其腹而

 养乎至精弱其志而常处谦和强其骨而
  养吾浩
然我心淳淳民心朴朴无欲无知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无为而无不为则无
 不治矣书曰颜子罢肢体黜聪明离形去 (第 025b 页)
  快活篇
有安城老叟言于危城公曰吾闻生太平之世为太平之人无
上无下居易居仁子亦知快活之事乎请为子小赋而陈之红
埃滚滚苦海滔滔循吾分守吾操 养吾浩
全吾高保太和兮淡
世虑灭争竞兮少气淘耐清寒兮增学养忘嗜欲兮住林皋出
为好官兮无罪戾入为达士兮免牢骚训 (第 10p072a 页)
云乾坤
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蓦呈如意召众
云者便是山且道宝在甚处灵利汉双眸觑的只手
拈来不但 养吾居士
功归有地更与圣泉加添一段
光彩个事且置因斋叙谢一句又作么生放下如意 (第 0417b 页)
者也宗密云元亨利贞
乾之德也始于一气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专
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若宗密者可谓善 养吾浩
然之气者也有太虚然后有气化有气化然后有知觉
知觉即心也太虚之气即浩然之气也知外无气气外
无知所谓知言 (第 0157c 页)
十六卷。姚培谦撰。李义山文集笺注十卷。笺,徐树谷撰;注,徐炯撰。玉溪生诗详注三卷,樊南文集详注八卷。 冯浩
撰。樊南文集笺注补编十二卷,附录一卷。笺,钱振伦撰;注,钱振常撰。温庭筠飞卿集笺注九卷。顾予咸撰,子 ……卷。陈景元撰。竹叶庵集三十三卷。张员撰。柚堂文存四卷。盛百二撰。兰韵堂诗集八卷,御览集四卷。沈初撰 。孟亭居
士文稿五卷,诗稿四卷 。冯
浩撰。述学内外篇六卷,诗集六卷。汪中撰。校礼堂集三十六卷。凌廷堪撰。无闻集四卷。崔述撰。授堂文钞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