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政書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

 此者也
 后汉书荀淑传淑子爽延熹元年 太常赵典
举爽至
 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曰臣闻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
 后 (第 25a 页)

加焉
伏湛传湛卒赐秘器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脩冢
侯霸传霸卒帝深悼惜之亲自临吊
张禹传禹卒使者吊祭 赵典
传典病卒使者吊祠
梁啇传商薨帝亲临其丧及葬赠轻车介士中宫亲送
帝幸宣阳亭瞻望车骑 (第 13a 页)
 舆衣服已御辄藏之崩皆以敛
光武纪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
赵熹傅帝崩憙为太尉受遗诏典丧礼时藩王皆在京
师自王莽篡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海王等杂止同
席憙乃正色扶下诸王以明尊卑显宗崩憙复典丧事
再奉大行礼事脩举
顺帝纪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帝崩遗诏无起寝庙藏
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

冲帝纪帝崩太后以扬徐盗贼强盛恐惊扰致乱欲须
所徵诸侯王到乃发丧李固对曰帝虽年幼犹天下之
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乎昔秦皇
亡于沙丘胡亥赵高隐而不发卒害扶苏以亡国近北
乡侯薨阎后兄弟及江京等亦共掩蔽遂有孙程手刃
之事此天下大忌不可之甚也太后从之 赵典
傅典 (第 10b 页)
厨亭侯
帝崩时禁藩国诸侯不得奔吊典
独慨然解印绶符策付县而驰到京师州郡及大鸿胪 (第 10b 页)
 年置(又姓广韵东晋有谕归豫章人撰西河记何承天云音树)又玉篇他口切偷上声诱也 集韵或作喻 咨
(广韵即夷切集韵津私切𡘋音资与咨同谋也问也诗小雅周爰咨诹释文咨本亦作咨左传桓六年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
(难也 后汉赵典
传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辄咨问之)(广韵职缘切集韵类篇朱遄切𡘋音专说文数也一曰相让也)
 又吕览任地篇 (第 87b 页)
 也哉
春秋时晋中牟论
河南今日之中牟县即郑之圃田春秋定哀时属晋三

卿分晋时属魏前汉地理志谓 赵献侯
自耿徙此非也
志既言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皆魏分地既系
魏地赵安得而都之自相矛盾矣至春秋定九年齐侯 (第 61a 页)
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则与今日之中牟绝不相
涉据本注云救夷仪也夷仪前本邢地传云邢迁于夷
仪在今顺德府邢台县西去河南之中牟六百馀里道
里远不相及一也卫侯如晋过中牟卫本在河北适晋
安用更过河南之中牟非途次所经二也孔子适赵闻

赵简子杀窦鸣犊舜华临河而返此时赵界明在大河
以北中牟不得更在河南境三也国语晋侯问赵武曰
中牟邯郸之肩髀吾欲其令良谁可武曰邢伯可是中
牟与邯郸接近日后 献侯
自耿徙中牟敬侯又自中牟
徙邯郸相去本不甚远今河南中牟距邯郸里数与所
云肩髀者不合四也赵鞅与范中行相攻 (第 61b 页)
庶具百物备诸侯长十有再献
注飨诸侯而用王礼之数者以公侯伯子男尽在是兼
飨之莫敌用也诸侯长九命作伯者也 献公侯
以下如 …… (第 23a 页)
彼亦非一帝总飨五帝莫适卜也/云诸侯长九命作伯者也者大宗伯云九命作伯注云)
(上公有功德者加命为二伯云 献公侯
以下如其命数/者大行人云上公飨礼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是也)
王巡守殷国则国君膳以牲犊令百官百牲皆具从 (第 23b 页)
献长丁丈反(飨诸侯而用王礼之数者以公侯伯子男尽在是兼飨之莫敌用也诸侯长九命作伯者也) (献公侯
以下如其命数)王巡守殷国则国君膳以牲犊令百官百
牲皆具从者三公视上公之礼卿视侯伯之礼大夫视
子男之礼 (第 6b 页)
 服景伯对曰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
 之大数也上公以九为节则十二者是王礼之数
 郑氏曰诸侯长九命作伯者也故十有再 献公侯
(第 33a 页)
 荥阳有中牟县回远疑(案孔颖达正义云此中牟在/晋境内也赵世家云献侯即)
 (位治中牟汉书地理志云河南郡有中牟县 赵献侯/
自耿徙此又云三家分晋河南之中牟魏分也杜言) …… (第 35a 页)
 (今荥阳有中牟县谓此河南之中牟也晋世分河南/为荥阳郡中牟属焉此地乃在河南计非晋境所及)
 (故云回远疑非也又三家分晋中牟属魏则非赵得/都之 赵献侯
治中牟亦非河南之中牟也此言晋车)
 (在中牟哀五年赵鞅伐卫围中牟论语佛肸为中牟/宰与 (第 35b 页)
赵献侯
所都中牟或当是一必非河南中牟当)
 (于河北别有中牟但不复知其处耳臣瓒作汉书音/义云河南中牟春秋在郑 (第 35b 页)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璧英与嵘泠惊精为韵琴操处女吟变化垂枝含蕤英兮)
 (与荣名并清生为韵袁山松后汉书天下忠贞魏少英天下才英 赵仲经
此为变韵之始)
(第 15a 页)
 位治中牟三家分晋河南之中牟属魏则非赵得都
 之此言晋车在中牟又哀五年赵鞅伐卫围中牟论
 语佛肸为中牟宰与 赵献侯
所都中牟或当是一必
 非河南中牟也此中牟在河北但不复知其处臣瓒
 云赵界自漳水以北中牟当在漯水之上今 (第 29b 页)
  (疑非也赵臣谨按齐语桓公筑中牟以卫诸夏哀/五年晋 鞅伐卫围中牟又赵襄子时佛肸以中)
  (牟叛汲冢周书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臣瓒曰当/在漯水之北战国策楼缓以中牟反入梁史记 赵)

  (献侯
徙居中牟又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索/隐曰此中牟当在河北非郑之中牟也正义荡阴)
  (县西五十八里有牟 (第 19a 页)
 非杜撰然何以谩诞乃尔
大过上六过涉灭顶以兑上为泽口故涉之然而遁以
 乾易兑则乾首因兑泽而灭故曰灭顶此推易之最
 明者若 后汉赵典
传其兄子温与李傕书曰于易一
 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则一二三次第在 (第 13a 页)
为韵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与嵘洽惊精为韵琴操处女吟与荣名并清生为韵袁山松后汉书天下忠贞魏)
(少英天下才英 赵仲经
此为变韵之始○又曰烹字自魏陈思王矫志诗始与名为韵○又曰京字自汉韦孟)
(讽谏诗始与宁征平为韵韦玄成自 (第 61b 页)
正义曰此中牟在晋竟内也赵世家云献侯即位治中牟汉书地
理志云河南郡有中牟县 赵献侯
自耿徙此又云三家分晋河南
之中牟魏分也杜言今荥阳有中牟县谓此河南之中牟也晋世
分河南为荥阳郡中牟属焉 (第 6b 页)
此地乃在河南计非晋竟所及故云
回远疑非也之三家分晋中牟属魏则非赵得都之 赵献侯
治中
牟亦非河南之中牟也此言晋车在中牟哀五年赵鞅伐卫囲中
牟论语佛肸为中牟宰与 (第 6b 页)
赵献侯
所都中牟或当是一必非河南
中牟当于河北别有中牟但不复知其处耳有臣瓒者不知其姓
或云姓傅作汉书音义云臣 (第 6b 页)

臣幸托属掖庭陛下仍加爵土此为亲戚受赏国人计
功也帝从之
桓帝时恩泽诸侯以无劳受封群臣不悦而莫敢谏
鸿胪赵典
独上奏曰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忝下辱
乱象干度且高祖之誓非功臣不封宜一切削免爵土
以存旧典帝不从 (第 11a 页)
废在里巷刘祐冯绲 赵典
尹勋正直多怨流放家门李
膺王畅孔翊絜身守礼终无宰相之阶至于钩党之衅
事起无端虐贤伤善哀及无辜今兴改善 (第 49b 页)
   宋弘(则/)蔡茂(郭/贺)冯勤 赵熹 牟融 韦彪(族/子)
   (义豹义/兄)宣秉 张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郭丹(范/迁)吴良 承宫 郑均  赵典(典兄子谦/ 谦弟温)
   桓谭 冯衍(子/豹)申屠刚 鲍永(昱/)郅恽(子/寿)苏竟 (第 63a 页)
  宣秉 张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郭丹(范/迁)

  良 承宫 郑均  赵典(典兄子谦/ 谦弟温)
桓谭 冯衍
  (子/豹)申屠刚 鲍永(昱/)郅恽(子/寿)苏竟 杨厚 郎顗
  (宗/)襄楷 郭伋 …… (第 1b 页)
酒明年帝东巡过任城乃幸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
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永元中卒于家 赵典
(第 47b 页)
仲经
蜀郡成都人也父戒为太尉桓帝立以定
策封 (第 47b 页)
厨亭侯典
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
建和初四府表荐徵拜议郎侍讲禁内再迁为侍中时
帝欲广开鸿池典谏曰鸿池汎 …… (第 47b 页)
租自赎诏
书许之再迁长乐少府卫尉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
备国师会病卒使者吊祠窦太后复遣使兼赠印绶谥
献侯典
兄子谦谦弟温相继为三公谦字彦信初平
元年代黄琬为太尉献帝迁都长安以谦行车骑将军
为前置明年病罢复为司 (第 48b 页)
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
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徵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
氏八龙慈明无双延熹九年 太常赵典
举爽至孝拜郎
中对策陈便宜曰臣闻之于师曰汉为火德火生于木
故其德为孝其象在周易之离夫在地为火在天为日 (第 4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