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書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正一部
 训人君揄策庙堂剬有司(又唐韵旨兖切集韵主兖切𡘋音膞义同)(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乌谷切音屋广韵)
(诛也前汉班固叙传底剭 鼎臣
注服虔曰剭者厚刑谓重诛也)又通屋周礼秋官司烜氏邦若屋诛注谓所杀不于市而以 
 适甸师氏(又集韵韵会𡘋 (第 51b 页)
 珙璧徐邈读(又集韵韵会𡘋胡公切音洪玉也同玒)又韵会人名唐有王珙 (集韵都迥切音堆治玉也五音)
(集韵亦作追)(集韵因莲切音烟玉名山海经 傅山
谷水出焉其中多珚玉注珚玉名水经注作珉玉一统志引经)
(作雕玉)(字汇徒卧切音惰玉名)(唐韵集韵𡘋 (第 14b 页)
水乱流南入于洛


今谷水东入千金渠涧水与之俱东入洛矣谷水


出弘农黾池县南墦冢林谷阳谷(山海经曰 傅山
之西有林焉曰)


(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今谷水出崤东马头山谷阳谷)东北流历黾池川


(亦或谓之 (第 14a 页)
 序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
陟彼岵(上/声)兮瞻望父(上/声)兮父曰嗟(读/)予子行役夙夜无

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赋也尔雅多草木岵无草木峐/毛 傅山
无草木曰岵有草木曰)
 (屺二说未知孰是登山以望望而不见因记忆其临/行教戒之语以当涂中晤言上犹尚也旃 (第 6a 页)
九方歅古善相马者又真韵)(喉也一作胭与屑韵义异)
(塞也左传郁湮不育又落也又真韵)(玉名山海经 傅山
多珚玉)(精意以享也禋之言烟也周祭)
(尚臭故以烟又真韵)(獓□三危山兽)(马白尻也见尔雅又霰 (第 1b 页)
 其误也
 按此碑久已不存欧赵亦未见隶释云凡欧赵录中
 所无者世不复有之矣今林宗墓侧有一碑乃近人
  傅山
所为体既杜撰迹复丑恶无知者以为中郎书
 争相传拓可笑也闻郑簠又书一碑与 (第 73a 页)
傅山
并峙岂
  (第 73a 页)
傅山
为非其人而欲自拟中郎耶以五十步笑百
 步则何如
杨叔恭碑  建宁四年 (第 73a 页)
  瑟居索居也 梁武帝诗瑟居超七净瑟通作索按索
居之索本色窄切如易之一索再索史记留侯世家
之大索地名之京索皆作此音绳索之索其字从□
从糸作□求索(音瑟)之索其字从□从索作□两字形
虽相近而音义俱别今字既通混用索而声亦概读
为苏各切矣互见前瑟瑟条


  柞狭迮狭窄狭也 周礼考工记轮人毂小而长则柞
郑司农曰辐间柞狭也郝京山曰柞窄通三国志蜀张
傅山
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迮亦同窄

  排笮排迮也 唐书文艺李商𨼆傅牛李党人蚩谪商
𨼆以为诡薄无行共排 (第 46b 页)
 之子昭四年南遗季氏家臣则南氏亦在再世主之
 之列是又当为集注补其阙尔
 又按孔疏固详博疏以解名物制度犹多未备亦试
 举一事壬子秋过阳曲松庄 傅山先生
(第 12b 页)
青主
者适
 读左传以哀二十五年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下
 问曰古人既脱屦复脱袜乎虽杜注古者见君解袜 …… (第 12b 页)
 者离之于礼书之离者合之皆学者所当知也余谓

 合者离之即上经二卷傅十卷悉还孔氏之旧者是
 离者合之则答应 仁仲
书谓仪礼难读只是经不分
 章记不随经而注疏各为一书者是近时马公骕著
 绎史内仪礼十七篇分章句附传记又 (第 33b 页)
 距羊牧隆城五里结阵诸将方知堕敌计势不可留
 遂前格斗怿驰犯其锋福阵未成列贼纵铁骑突之
 自辰至午阵动众 傅山
欲据胜地俄伏发自山背下
 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福力战身被十馀矢小校
 刘进劝福自免福曰吾为大将兵败以 (第 55a 页)
  题龙泉旧读书处
忆昔栖名山日日赏空翠山寒常晏起听泉夜不寐兹
来憩兰若云萝增我愧无心天一君期结千秋契
  初入石壁仝 石道人
作     白孕彩
澹红一树里疑信是石壁取径得刻秀雕岩倒平柏泉
声幽壑深塔影立小白野桥更精神延伫忘前 (第 124a 页)
  古柏歌           陆豹雯

麓台山前新雨痕春郊芳草游王孙西南数里挥鞭去
川原明媚古胡村胡村田舍通长陌绀宇嵷隆古仙柏
天然一本五枝生十围腾跃几千尺蜿蜒苍龙西倒垂
偃蹇俯枕泰和石洪荒既剖谁植来历数周秦莫能白
彷佛疑有神灵集生死先期知兴革饱经霜雪几千秋
错节盘根万古愁食叶服脂真妙诀神仙何须沧海求
吾闻秦官汉秩爵长松此柏胡为不受封又闻孔子庙
前廿四株偶然砍伐直须臾物生浩劫有时数盘踞得

地无夭殂太谷之柏应如此整襟肃穆澹容止主人坐
卧不欲归为和新诗杂宫徵
  郭林宗祠下观 傅青主
郑谷口重书蔡中郎二碑
   歌用少陵李潮八分小篆歌韵 周在浚
轩颉文字不可见金石之刻飘残云劫灰之后若 (第 95a 页)
瑰宝
西汉以来珍八分欧赵当时已叹息后之宝者谁为真
太原 傅山
笔力健以意摹写多丰神我友郑八号稽古
秦碑汉碣身相亲当时客都下砚山曾卜邻石经遗字 …… (第 95a 页)
  五老峰           王含光
虞乡西南五老峰一峰一朵玉芙蓉层城乱插樱桃树
绝顶斜篸罗汉松中峰孤秀凌空起矗矗去天一握耳
四峰却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翊帝子罗列石笋似儿孙
或载云旂骖騄駬我欲步虚叩仙寰绝巘萝飏不可攀
但见流风吹素气悬泉飞薄戛佩环玉窦穹嵌钟乳滴
香雨溟濛非人间西过林坳登欹 石道人
指点罗公迹
柯烂丹成去不回至今樵者闻流奕月照前峰云影飞 (第 98a 页)
   第四参领第一旗鼓佐领初系杨名升管理杨名
   升出包衣籍以张嘉谟管理张嘉谟故以程武管
   理程武缘事革退以张万禄管理张万禄故以张
    鼎臣
管理张 (第 30a 页)
鼎臣
缘事革退以马良管理马良升
   任御史以鄂尔珲管理鄂尔珲拨𨽻公主属下以
   董殿邦管理董殿邦升任 (第 30a 页)
   张鸿烈李澄中庞垲毛奇龄吴任臣陈鸿绩曹宜
   溥毛升芳黎骞高咏龙燮严绳孙二十七人共五
   十人俱充史馆官纂修明史又奉
谕旨杜越 傅山
王芳榖等文学素著念其年迈从优加衔
 以示恩荣因俱授为内阁中书听其回籍
   二十年以军兴旁午准抚臣所 (第 7a 页)
 毕振姬撰振姬见史类
   (臣/)等谨按振姬集纵横疏宕颇有奇气然浑厚则
   不足其云西北文者太原 傅山
所题以东南之人
   谓之西北之文也
   涑水编五卷
   翟凤翥撰凤翥字象陆闻喜人顺治丙戍进士官 (第 22a 页)
  名城之东门曰太乙西曰金嶂南曰薰时北曰拱

  极康熙十二年知县曹 鼎臣
改今址仍旧制也二
  十三年夏南城门灾各门楼俱圮二十五年知县
  施□曾重建四门修筑雉堞
 镇海县城 (第 30b 页)
  乔世臣(字丹葵山东滋阳人康熙/辛丑进士雍正七年任)
  秦炌(字叔子镶黄旗汉军康熙/丁酉举人雍正九年任)
   嘉兴府知府
  钟 鼎臣(广东南海人进/士顺治二年任)
 王尔翼(直𨽻南乐人举/人顺治三年任) (第 4a 页)
  明洪武三年县丞丁宪即净因院建
国朝顺治五年知县姜会昌重修
 渊廉庙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响应山下相 傅山
  
有碧玉潭神龙所居唐元和八年令刘汭祷雨而
  应因建庙祀之宋元符初赐今额 (第 17a 页)
  陈汉山在宿松县西北八十里与蕲黄界昔有陈
  汉者结砦于此因名
  严恭山在宿松县北三十里上有石长数十寻俨
  如人立号 石道人
相传以为修真者所化也又县 (第 14a 页)
  张圣运(会稽人举人/顺治十年任)  刘士模(翼城人贡生顺/治十一年任)

  周 霖(太原人进士顺/治十二年任) 马 刚(睢州人进士顺/治十六年任)
  段 鼎臣(奉天人荫生/康熙八年任)
  崔 宦(奉天人贡生康/熙十四年任)
  崔维衡(奉天人监生康/熙二十年任) 张君弼(襄陵人举人康 (第 3a 页)
  昆崙山在德安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山前有东西二湖
上有王乔礼斗台元阳观后有牡丹一本色如丹砂
传为王仙手植明周在游记云昆崙石山也其势无
层峰叠翠遥望如长城逼汉然山戴土厥土惟乌极
膏腴物产甚丰山麓有桃大泉由泉十馀折约三里
许至山巅可与相并者惟东佳樱桃羊肠马脊数山
而已观后有磐石可坐百人东行里许有巨石名流
涕石虽烈日暴烁石不减润


  石沃山在瑞昌县北二十五里赤湖中其水沃润因名
又湖中有 青竹山
上多产竹

  榜山在瑞昌县南五里形如挂榜县南四十里有甪里
山相传汉甪里先生尝游此

  白龙山在瑞 (第 3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