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陈仁锡八编类纂
顾梦麟 中庵琐录
田汝成炎徼纪闻
王圻稗史汇编
章潢图书编
唐顺之稗编
山堂肆考
册府元龟
事 (第 39b 页)
顾梦麟 中庵琐录
田汝成炎徼纪闻
王圻稗史汇编
章潢图书编
唐顺之稗编
山堂肆考
册府元龟
事 (第 39b 页)
(重孙矣曰诸父不列名乎等于侄之下乎曰名不可/废等于侄下可也曰丧次出入谁先曰诸父先重长)
(孙谓与祖为体尊祖也故名先孙弟为尸之义也让/诸父谓与父为行尊父也故先庶父庸敬之礼也)
(顾梦麟 曰案叶梦得石林燕语父没称皇考于礼本/无所见王制言天子五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
(考庙祖考庙则皇考 (第 23b 页)
(孙谓与祖为体尊祖也故名先孙弟为尸之义也让/诸父谓与父为行尊父也故先庶父庸敬之礼也)
(顾梦麟 曰案叶梦得石林燕语父没称皇考于礼本/无所见王制言天子五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
(考庙祖考庙则皇考 (第 23b 页)
谓乡人者乡之人耳与乡饮酒义乡人士君子之
乡人注以为乡大夫者亦别 顾麟士 曰乡人饮酒
与乡饮酒礼无预是也姜氏序贤序齿之辩甚善
若其释为天子乡大夫兴贤能之礼而谓侯国亦 (第 4a 页)
乡人注以为乡大夫者亦别 顾麟士 曰乡人饮酒
与乡饮酒礼无预是也姜氏序贤序齿之辩甚善
若其释为天子乡大夫兴贤能之礼而谓侯国亦 (第 4a 页)
总论(辅氏广曰三章皆有浅深其美也无夸辞其祷/也无侈说此又可见众妾性情之正也○徐氏)
(光启曰天保定尔亦孔之固绥也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将也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成也○ 顾氏梦麟)
( 曰三章大旨以称愿不已为义黄才伯谓称/者称其所已然德也愿者愿其所未然福也)
樛木三章章四句
(第 30b 页)
(光启曰天保定尔亦孔之固绥也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将也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成也○ 顾氏梦麟)
( 曰三章大旨以称愿不已为义黄才伯谓称/者称其所已然德也愿者愿其所未然福也)
樛木三章章四句
(第 30b 页)
(为己子不言其死也然传言又娶者盖谓媵也/左传曰同姓媵之异姓则否此陈女得媵庄姜)
(者春秋之世不能如礼○ 顾氏梦麟 曰案春秋/书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九月卫人杀州吁于)
(濮杜预注戊申三月十七日则皆桓王之元隐/公之 …… (第 19b 页)
集传比也终风终日风也㬥疾也(孔氏颖达曰释天/云日出而风为㬥)
(孙炎曰阴云不兴而大风㬥起/然则为风之㬥疾故云疾也)谑戏言也浪放荡也
(顾氏梦麟 曰谑而浪非常/谑也笑而敖非诚笑也)悼伤也○庄公之为人狂
荡㬥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㬥为比 …… (第 24b 页)
(徐氏光启曰勉君子而曰百尔诗人词不迫切处且/众人皆知德行然后朋侪之閒和气充溢推贤让美)
(两俱无伤也○不敢望其归而但愿其以善处得全/王风苟无饥渴亦此意○ 顾氏梦麟 曰六帖云念其)
(久处不常但得保全亦幸正思之最/深最切处汉书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第 40a 页)
(者春秋之世不能如礼○ 顾氏梦麟 曰案春秋/书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九月卫人杀州吁于)
(濮杜预注戊申三月十七日则皆桓王之元隐/公之 …… (第 19b 页)
集传比也终风终日风也㬥疾也(孔氏颖达曰释天/云日出而风为㬥)
(孙炎曰阴云不兴而大风㬥起/然则为风之㬥疾故云疾也)谑戏言也浪放荡也
(顾氏梦麟 曰谑而浪非常/谑也笑而敖非诚笑也)悼伤也○庄公之为人狂
荡㬥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㬥为比 …… (第 24b 页)
(徐氏光启曰勉君子而曰百尔诗人词不迫切处且/众人皆知德行然后朋侪之閒和气充溢推贤让美)
(两俱无伤也○不敢望其归而但愿其以善处得全/王风苟无饥渴亦此意○ 顾氏梦麟 曰六帖云念其)
(久处不常但得保全亦幸正思之最/深最切处汉书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第 40a 页)
集说(孔氏颖达曰传言琚佩玉名瑶玖亦佩玉名瑶/言美石玖言玉名明此三者皆玉石杂也故丘)
(中有麻传云玖石次玉是玖非全玉也○ 顾氏梦麟/ 曰玉重石轻惟最贵者用玉以纯故有非全玉之说)
总论(黄氏櫄曰木瓜木桃木李皆微物也而诗人欲/以琼琚琼瑶 (第 82a 页)
(中有麻传云玖石次玉是玖非全玉也○ 顾氏梦麟/ 曰玉重石轻惟最贵者用玉以纯故有非全玉之说)
总论(黄氏櫄曰木瓜木桃木李皆微物也而诗人欲/以琼琚琼瑶 (第 82a 页)
附录(严氏粲曰既不继/声问亦不来访)
○挑(他刀/反)兮达(他末反叶/他悦反)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
月兮
集传赋也挑轻儇(烜平/声)跳跃之貌达放恣也
集说(季氏本曰男子好游而不来也○ 顾氏梦麟 曰/一日不见即如三月之久而况不止一日也则)
(思何/能已)
附录(郑氏康成曰君子之学以文会友以友 (第 74a 页)
○挑(他刀/反)兮达(他末反叶/他悦反)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
月兮
集传赋也挑轻儇(烜平/声)跳跃之貌达放恣也
集说(季氏本曰男子好游而不来也○ 顾氏梦麟 曰/一日不见即如三月之久而况不止一日也则)
(思何/能已)
附录(郑氏康成曰君子之学以文会友以友 (第 74a 页)
(之称骄者以其轻世肆志而言彼人指当国之人也/以当国者为是则同流合污之类所以为不知我也)
(○吕氏楠曰如其思之则知所以用其民者盖在德/教而不在区区之小俭矣必不以我忧为非也○ 顾)
(氏梦麟 曰歌而且谣者只是不一歌而足之意自此/以下每二句为一转既诉已之难怀亦望人之有悟) (第 40a 页)
(○吕氏楠曰如其思之则知所以用其民者盖在德/教而不在区区之小俭矣必不以我忧为非也○ 顾)
(氏梦麟 曰歌而且谣者只是不一歌而足之意自此/以下每二句为一转既诉已之难怀亦望人之有悟) (第 40a 页)
也(朱氏公迁曰清而明之则讨论宣布而文王之典/益以著矣清明之功时时继续之是则所谓缉熙)
(也/)故自始祀(张子曰肇禋始大祀文王也○ 顾氏梦/麟 曰谓武王有天下始祀文以王礼之)
(时/)至今有成实维周之祯祥也(曹氏粹中曰文王之/法实启有周之祥也 …… (第 10a 页)
集说(辅氏广曰祭毕则饮福受胙故于其献助祭诸/侯而歌此言我之所以获此福者实维诸侯助)
(祭而得之○朱氏公迁曰此归德于诸侯之辞○ 顾/氏梦麟 曰宗庙之祭主之者王助之者辟公今烈文)
(之辟公诚敬以格神而降我以/福实辟公锡兹祉福之大也)
附 …… (第 12b 页)
(公迁曰此/播种之事)
或来瞻女(音/汝)载筐及筥其饟(式亮/反)伊黍
集传或来瞻女妇子之来馌者也(钱氏文子曰/瞻犹省也)筐筥
饟具也(许氏慎曰周人谓饷曰饟○ 顾氏梦麟 曰前/篇饷耕在播种之前此饷耘在播种之后○)
(何氏楷曰或载筐或载筥/见耕者之多故馌者众也)
集 (第 84a 页)
(也/)故自始祀(张子曰肇禋始大祀文王也○ 顾氏梦/麟 曰谓武王有天下始祀文以王礼之)
(时/)至今有成实维周之祯祥也(曹氏粹中曰文王之/法实启有周之祥也 …… (第 10a 页)
集说(辅氏广曰祭毕则饮福受胙故于其献助祭诸/侯而歌此言我之所以获此福者实维诸侯助)
(祭而得之○朱氏公迁曰此归德于诸侯之辞○ 顾/氏梦麟 曰宗庙之祭主之者王助之者辟公今烈文)
(之辟公诚敬以格神而降我以/福实辟公锡兹祉福之大也)
附 …… (第 12b 页)
(公迁曰此/播种之事)
或来瞻女(音/汝)载筐及筥其饟(式亮/反)伊黍
集传或来瞻女妇子之来馌者也(钱氏文子曰/瞻犹省也)筐筥
饟具也(许氏慎曰周人谓饷曰饟○ 顾氏梦麟 曰前/篇饷耕在播种之前此饷耘在播种之后○)
(何氏楷曰或载筐或载筥/见耕者之多故馌者众也)
集 (第 84a 页)
罗近溪曰大人者以天下为一人者也身心即是天
下国家而天下国家即是身心
大学之道章总旨 顾麟士 曰此章书虽以纲领统条
目以条目隶纲领语有轻重然大段是两扇对文字
首节大学之道四字对第四节古之二字 …… (第 3b 页)
体至从纲领中标出明德为本从条目中标出脩身
为本两本字即又相照应已开后人片段比偶法门
当不易也 按 麟士 说虽大槩是如此然首节虽与
第四节对而第四节即兼本末终始说了首节只说
得纲领未有本末终始意第二节虽 …… (第 4a 页)
句或问大全蒙引存疑浅说俱不主武公言盖恂慄
威仪盛德至善原非武公所及不过借其词以发其
义耳惟吴季子主武公言而 麟士 本之然终不妥也
余初误收 翼注曰自字亦不轻自家身心何可不
自家脩理 吴因之曰自脩者本来原是乾净的 …… (第 32b 页)
先入则莫能用好中之恶用恶中之好而周知其微
暧之变盖正心者犹难言之而天下不亦鲜乎 双
峰以章句七章八章之察字即诚意章之谨独似谬
麟士 收之殊惑盖谨独是在念头初动处察此两个
察字是在身心上察 翼注曰上章注云然一有之
而不能察此章注云 …… (第 54b 页)
恶者焉犹知苗莫若农然贪得者无厌有莫知其苗
之硕者焉 顾麟士 曰谷之始生曰苗硕大也言苗
之大也诗大田既庭且硕亦是说苗之大时文皆透
用蕃熟满家千仓万箱等非是 章 …… (第 55b 页)
君子说而国人之孝弟慈及事君事长使众皆当在
本文三句末补出觉不妥 顾麟士 曰时说沿袭如
移孝作忠之类在一人身上说者殆起于蒙引谆谆
与章句大全辨不知何意故虽前贤之书观之亦当 …… (第 60b 页)
有分别 又曰大全吴氏季子说颇两骑又为蒙引
作俑 又曰大段文义要作两三层看我之上有亲
我之下则有臣臣事上有君有长臣使下又有众也
按依 麟士 则本文孝弟慈主君子说本君事 …… (第 60b 页)
弟慈处好 癸亥八月依仇沧注之说定从蒙引存
疑 孝弟慈事君事长使众自万历以前先辈无有
不主蒙引存疑之说在君子一人身上看者 顾麟士
说约始将孝弟慈属君子事君事长使众属国人又
有谓上下截俱不著国人亦不著君子只空说理者
数十年来学者 …… (第 62a 页)
为忠实心为信实实落落尽了此心按以此解三省
章忠信甚明以解此章忠信似难 必忠信以得之
即所谓惟仁人放流之君子先慎乎德也 按 顾麟
士 曰惟命不于节及此节两结束处虽是大段然以
惟命傍理财此节傍用人毕竟正说惜尚未有甚阐发 (第 91a 页)
之者 麟士 之说亦本东阳许氏最为误人断不可从
生财有大道节 翼注曰此一段大意谓大道生财自
可发身是义中自有利也 …… (第 91b 页)
仁虽谓上以仁感下以仁应如此说亦得但民以分
言还须说义为妥
畜马乘节 孟献子二节不当专利是正意理财用人
相关是旁意须辩 顾麟士 曰人君仲春则用冰命 …… (第 95a 页)
说甚妙但当置在此节下以其说利害也 小人所
以必言利者玉溪卢氏以其喻利言蒙引以欲中其
君言当兼用 顾麟士 曰彼君也彼反以小人为善
翼注曰彼为善之即或问所谓赏其纳忠嘉其任
怨也 吴因之曰小人之使为国家内 (第 96b 页)
下国家而天下国家即是身心
大学之道章总旨 顾麟士 曰此章书虽以纲领统条
目以条目隶纲领语有轻重然大段是两扇对文字
首节大学之道四字对第四节古之二字 …… (第 3b 页)
体至从纲领中标出明德为本从条目中标出脩身
为本两本字即又相照应已开后人片段比偶法门
当不易也 按 麟士 说虽大槩是如此然首节虽与
第四节对而第四节即兼本末终始说了首节只说
得纲领未有本末终始意第二节虽 …… (第 4a 页)
句或问大全蒙引存疑浅说俱不主武公言盖恂慄
威仪盛德至善原非武公所及不过借其词以发其
义耳惟吴季子主武公言而 麟士 本之然终不妥也
余初误收 翼注曰自字亦不轻自家身心何可不
自家脩理 吴因之曰自脩者本来原是乾净的 …… (第 32b 页)
先入则莫能用好中之恶用恶中之好而周知其微
暧之变盖正心者犹难言之而天下不亦鲜乎 双
峰以章句七章八章之察字即诚意章之谨独似谬
麟士 收之殊惑盖谨独是在念头初动处察此两个
察字是在身心上察 翼注曰上章注云然一有之
而不能察此章注云 …… (第 54b 页)
恶者焉犹知苗莫若农然贪得者无厌有莫知其苗
之硕者焉 顾麟士 曰谷之始生曰苗硕大也言苗
之大也诗大田既庭且硕亦是说苗之大时文皆透
用蕃熟满家千仓万箱等非是 章 …… (第 55b 页)
君子说而国人之孝弟慈及事君事长使众皆当在
本文三句末补出觉不妥 顾麟士 曰时说沿袭如
移孝作忠之类在一人身上说者殆起于蒙引谆谆
与章句大全辨不知何意故虽前贤之书观之亦当 …… (第 60b 页)
有分别 又曰大全吴氏季子说颇两骑又为蒙引
作俑 又曰大段文义要作两三层看我之上有亲
我之下则有臣臣事上有君有长臣使下又有众也
按依 麟士 则本文孝弟慈主君子说本君事 …… (第 60b 页)
弟慈处好 癸亥八月依仇沧注之说定从蒙引存
疑 孝弟慈事君事长使众自万历以前先辈无有
不主蒙引存疑之说在君子一人身上看者 顾麟士
说约始将孝弟慈属君子事君事长使众属国人又
有谓上下截俱不著国人亦不著君子只空说理者
数十年来学者 …… (第 62a 页)
为忠实心为信实实落落尽了此心按以此解三省
章忠信甚明以解此章忠信似难 必忠信以得之
即所谓惟仁人放流之君子先慎乎德也 按 顾麟
士 曰惟命不于节及此节两结束处虽是大段然以
惟命傍理财此节傍用人毕竟正说惜尚未有甚阐发 (第 91a 页)
之者 麟士 之说亦本东阳许氏最为误人断不可从
生财有大道节 翼注曰此一段大意谓大道生财自
可发身是义中自有利也 …… (第 91b 页)
仁虽谓上以仁感下以仁应如此说亦得但民以分
言还须说义为妥
畜马乘节 孟献子二节不当专利是正意理财用人
相关是旁意须辩 顾麟士 曰人君仲春则用冰命 …… (第 95a 页)
说甚妙但当置在此节下以其说利害也 小人所
以必言利者玉溪卢氏以其喻利言蒙引以欲中其
君言当兼用 顾麟士 曰彼君也彼反以小人为善
翼注曰彼为善之即或问所谓赏其纳忠嘉其任
怨也 吴因之曰小人之使为国家内 (第 96b 页)
王观涛曰多指乱视多言乱听若小臣聚
讼盈庭而无一元老主张事安得不眩章句小臣不
得以閒之句最可味 顾麟士 曰公卿大夫为大臣
则上中下士为群臣矣无体已仕之群臣则未仕之
士报礼重之说也 按或问小注三山陈氏又 (第 17a 页)
曰士
者百官之总称此在他处有之此处只依 麟士 为是
翼注曰报礼重只是尽职上见 赛合注曰报对
施言报礼重是以礼报君不敢轻也 劝勉也有欣
欣不 …… (第 17b 页)
用此之谓率性之能事 翼注曰折衷云合外内之
道要见仁固在内而知亦非外意最精切不可用仁
内也而未始不合于外知外也而未始不合于内之
说也 顾麟士 曰合内外之道坊本俱作合外内故
时文遂有合外于内之说而大全本止作合内外麟
与子常往时立论盖甚非之然 …… (第 56a 页)
贯何其大哉 蒙引曰此一节主天地言不主万物
及日月四时也故不害不悖处便见小德之川流并
育并行处便见大德之敦化 顾麟士 曰只此数语
此节了义备矣俗讲皆谓并育两句尚不足天地所 …… (第 108b 页)
指乎又曰万物并育以下五句只平平读去便佳此
是孔子赞不是别项文字又曰此天地之所以句断
总承一节不专指小德大德 麟士 说是 (第 109a 页)
讼盈庭而无一元老主张事安得不眩章句小臣不
得以閒之句最可味 顾麟士 曰公卿大夫为大臣
则上中下士为群臣矣无体已仕之群臣则未仕之
士报礼重之说也 按或问小注三山陈氏又 (第 17a 页)
曰士
者百官之总称此在他处有之此处只依 麟士 为是
翼注曰报礼重只是尽职上见 赛合注曰报对
施言报礼重是以礼报君不敢轻也 劝勉也有欣
欣不 …… (第 17b 页)
用此之谓率性之能事 翼注曰折衷云合外内之
道要见仁固在内而知亦非外意最精切不可用仁
内也而未始不合于外知外也而未始不合于内之
说也 顾麟士 曰合内外之道坊本俱作合外内故
时文遂有合外于内之说而大全本止作合内外麟
与子常往时立论盖甚非之然 …… (第 56a 页)
贯何其大哉 蒙引曰此一节主天地言不主万物
及日月四时也故不害不悖处便见小德之川流并
育并行处便见大德之敦化 顾麟士 曰只此数语
此节了义备矣俗讲皆谓并育两句尚不足天地所 …… (第 108b 页)
指乎又曰万物并育以下五句只平平读去便佳此
是孔子赞不是别项文字又曰此天地之所以句断
总承一节不专指小德大德 麟士 说是 (第 109a 页)
之则固有学而不习习而不时时习而未至于朋来
朋来而未至于不愠者后说是题中正解而前说则
深一层解也朱子常以知行分说而阳明言知行合
一亦然故 顾麟士 云学字少不得作主然体势三平
凡说家作串递语者自可芟却也其说极是 陆象
山曰论语中都无头柄说话如学 (第 7b 页)
朋来而未至于不愠者后说是题中正解而前说则
深一层解也朱子常以知行分说而阳明言知行合
一亦然故 顾麟士 云学字少不得作主然体势三平
凡说家作串递语者自可芟却也其说极是 陆象
山曰论语中都无头柄说话如学 (第 7b 页)
散钱索子之分讲下节只说得安勉之分合看便不
明白也 升忠恕为一贯降一贯为忠恕二意合说
方得集注借字之义蒙引极 明麟士 谓曾子初不与
门人说破自然勉然之别看来即在曾子口气中说
出二项亦不妨 总之未闻一贯之前则体用犹二 (第 25a 页)
明白也 升忠恕为一贯降一贯为忠恕二意合说
方得集注借字之义蒙引极 明麟士 谓曾子初不与
门人说破自然勉然之别看来即在曾子口气中说
出二项亦不妨 总之未闻一贯之前则体用犹二 (第 25a 页)
涛曰劳非在抚摩之外别有一术以苦他正是抚摩
之真心所踌躇图之者诲非在悃款之外别开一路
以烦他正是悃款之真心所委曲引之者 顾麟士
曰大全及虚斋说爱之忠焉本不专指父之于子臣
之于君然从众可也 (第 9a 页)
之真心所踌躇图之者诲非在悃款之外别开一路
以烦他正是悃款之真心所委曲引之者 顾麟士
曰大全及虚斋说爱之忠焉本不专指父之于子臣
之于君然从众可也 (第 9a 页)
则有之若后半截则此说都用不著矣
偃之言是也节
公山弗扰以费畔节 亦不必为不狃回护总之圣人
举动非可臆度
子路不悦曰两节 如有用我者句看来即贴公山说
亦不妨 顾麟士 谓岂徒哉决公山为东周决我也自
是两节若作一滚说则看公山之召太重矣此不必
从 吴省庵曰吾为东周非欲 (第 6a 页)
偃之言是也节
公山弗扰以费畔节 亦不必为不狃回护总之圣人
举动非可臆度
子路不悦曰两节 如有用我者句看来即贴公山说
亦不妨 顾麟士 谓岂徒哉决公山为东周决我也自
是两节若作一滚说则看公山之召太重矣此不必
从 吴省庵曰吾为东周非欲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