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宋学郊(华州/人)     孙必显(潼关卫/人侍郎)
 宋师襄(耀州人/府尹)    寇慎(同官人/参政)
 朱国贞(武功人/知县)     马鸣世(武功人/巡抚)
 马之升(绥德州/人参政)    常任贤(米脂人/布政)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庄际昌榜
 倪启祚( (第 85b 页)
 王懋学(南郑人/进士)    李仙风(高陵人/进士)
 李象斗(葭州人/知县)    徐柄(华阴/人)
 赵之璧(宁羌人/知州)     马鸣世(武功人/进士)

(第 138a 页)
 进士仕山东潍县调掖县两邑各建祠擢吏科给谏

 危言正论多所建白常劾逆珰魏忠贤几罹祸赖当
 事营救得免遂称病乞归(贾/志) 马鸣世
(第 115a 页)
声希
武功人万历丙辰进士历官操江副都
 御史初为御史时抗疏劾魏珰党人魏广微顾秉谦
 言甚剀切又疏称孙慎行伸 (第 115a 页)
 梓之以广其传题曰逸园新诗逸园即孟诸结庐处
 也(本书康/万民序)
中丞奏疏       防江疏草(俱右副都御/史 马鸣世
撰)
因应掇存一卷(耀州李/景沆序)
 序曰饮公屡试弗售殚精六典洞窥九流发为序记
 诗歌词赋调炳朗而 (第 117a 页)
 (云南安/宁人)马孟祯(南直桐/城人)毕懋康(前巡盐政南直歙县/人以上俱万历间任)
 陈九畴(北直/人)魏光绪(山西武/乡人) 马鸣世(北直/人)
黄宪卿(江/西)
 (人以上俱/天启间任)王政新(南直丹/阳人)王邦直(山西高/平人)高捷(北直/宁 …… (第 70a 页)
 (禹州人/举人)冯有年(南直无/锡人)林应奎(福建龙/溪人)钱嘉猷(贵州/镇远)
 (卫/人)黄宪卿(南直武/进人)邵龄(南直休/宁人)谢教(南直武/进人) 鸣世
 (湖广京/山人)
张大化(北直宛/平人)杜鹏翔(北直霸/州人)孙一正(陜西/渭南) (第 77b 页)
     慎行 陈于廷 何士晋 周起元 王之采 梅之

    焕 万燝 缪昌期 李应升 王允成 文震孟(祖/徵)
(明)成勇 钱元悫  马鸣世 
吴适
   卷十四 讽谕诸臣列传
    吴客 秦裕伯 李实(王复/赵荣)杨善 康海 李谭
     (第 84b 页)
视日影
时惜叔夜浪费于广陵散耳明年毅宗即位珰败有旨释
狱时柄政者尚多魏珰馀孽世扬经释尚谪戍陇西明年 马鸣世
等复为讼冤召还复其官历刑部侍郎与 官徐
同官徐石麒论狱不称旨落职去世扬性矫激戟戟与人
一揖外不轻有所 …… (第 173a 页)
 论曰崇祯初第一骂魏口存之


   马鸣世
(第 239b 页)
马鸣世
字 陕西人崇祯初以进士历官通政使四年
陕西盗蔓督臣讳之欲以𣢾塞贡朝廷泄泄 (第 239b 页)
鸣世
有远见
乃上疏略曰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阳为陕西屏翰榆
林又为延庆藩篱无榆林必无延庆无延庆必无关中矣 (第 239b 页)
振曹文诏忠勇善战承畴与下同甘苦得
士卒心转战四载斩级三万西人稍稍休息然亦惫甚
矣 甲子陜西原任通政使 马鸣世
奏曰三秦为海内 (第 16a 页)
由麻黄往安庆命刘荣嗣驰赴泗州趋狼山副将王
佐才以兵设防毋再误陵寝刘泽清倪宠各以其地守
要害护漕帝特敕 马鸣世
敛盐艘于南岸防江吕维祺
时以台省拾遗中考功法落职为民改用南都察院右
都御史范景文为南兵部尚书而朱大典 (第 6a 页)
凡遇会推一遵祖宗成宪无少变易庶存旧章于勿湮留清
议于一脉奏入降三级大学士韩爌以申救抵触内旨切责引疾归 御史
马鸣世
请饰计吏谓贪以济贪上下相蒙日甚一日贪吏之才不用以理
政事而用以析秋毫贪吏之慈不用以爱小民而用以纵衙蠹 (第 13a 页)
      马林
  马孔英      马孟祯
  马康叔      马逢皋
  马士英       马鸣世
  马世龙      马如蛟〈兄如虬 如虹〉
  马之骥      马炯
  马爌〈弟飙〉   马杰 ……。士英为人贪鄙无远略,日以锄正人引凶党为务。大兵至南京,王出走,士英奉王母妃,走浙江,被获,斩之。 马鸣世
按《陕西通志》: 鸣世,
字岫旭,武功人。万历丙辰进士,历官操江副都御史。初为御史时,抗疏劾魏珰党人魏广微,顾秉谦言甚切,直上
首,西门为尾,南北四门为足。
护池沙堤 明弘治间知县郑选创基,嘉靖间知县陈宗仁补筑,万历四十五年知县 马鸣世
修,垒石堞,上下亘五七里,高厚二丈,内外夹树。皇清顺治九年知县金贵补筑,康熙三十四年地震,
后知县杜
诏忠勇善战,承畴与下同甘苦得士卒心,转战四载,斩级三万,西人稍稍休息,然亦惫甚矣。甲子陕西原任通政使 马鸣世
奏曰: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阳为关中,藩屏榆林又为延庆,籓篱无榆林必无延庆,无延庆必无关中矣。乃自盗
勇善战,承畴与下同甘苦、得士卒心,转战四载,斩级三万,西人稍稍休息;然亦惫甚矣。甲子,陕西原任通政使 马鸣世
奏曰:『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 (第 503 页)
    次年,袁崇焕伏法,兵部员外郎陆澄源疏参羽健为崇焕党同,法应同坐。有旨:『革职提问』。
    时王永光起补高捷史为御史; 御史马鸣世
疏劾之,略曰:
    『王永光以逆珰馀孽,作神奸领袖,违旨拂众,荐用高捷、史两邪臣:夫捷为霍维华 (第 106 页)
  以上岁该银五千三百二十八两、米五百一十六石。
  川沙营旧额官兵六百一十员名,今止设五百三十四员名。守备一员,月支银七两, 马鸣世(系都司,管守备事)
。千总一员,月支银二两。把总二员,各月支银二两。马兵六十名,各月支银一两五钱、米三米。步兵八十名,各 (第 44 页)
  当永光于天启年癸亥任南总宪,比匪范得志参处南台王永成、李希孔,因得罪公论。先忠毅时初任西台,特疏参其阴阳闪烁诸奸状。永光始以病归,至乙丑春,逆珰既逐诸正人去,崔呈秀、徐大化荐之起,位大司马,即有两疏颂珰,四海抄传,邸报共睹。丙寅以天变修省,司属王升、张履端二人,力劝其疏救大狱,因之去任,然非彼意也。崇祯元年,起位冢宰,犹护持珰局。至上命同辅臣据发出红本、定逆案诸罪,永光因已亦有疏在内,力为诸人覆庇,以自为掩饰地。廷臣交章劾之,以为永光身为颂逆之人,不可以定从逆之案。又言永光为逆臣崔呈秀、徐大化诸人所荐,为正人李应升所参,邪正已自了然,今雪消晛见,终抱狐兔之悲,虽换面改妆,尚在鹰眼之疾等语。前后参论者,如吴性、张国维、陈良训、李长春、王继廉、毛羽健、 马鸣世
、顾其国、王象云、王永吉、张继孟,公疏单疏,几有百馀。永光既以年例钳制科道,复荐起史、高捷、袁宏勋 (第 55 页)
  册封以海为鲁王,并颂发仪仗。

  起用兵部主事成德,引疾,不允。
  壬戌,吏部荐原任南京操江 马鸣世
堪任枢边,奉召陛见,疏辞。 (第 33 页)
鸣世,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由县令选授御史,荐历抚事以至巡江。
  原任兵部右侍郎王业浩卒,浙江巡抚董象恒以闻 (第 33 页)
  庚申,以傅淑训为通政使。
  逮故巡抚孙元化、余大成。秋七月,元化伏诛;明年,戍大成。
  甲子,通政使 马鸣世
等奏言:『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阳为关中藩屏,榆林又为延、庆藩篱;无榆林必无延、庆,无延、庆必无关 (第 111 页)
  正月,宁塞逸贼,合环庆诸寇,屯镇原之蒲河,欲犯平原,走凤翔汉中,陕抚练国事、总兵董志义,遣兵各守要害,贼遂不敢出。既而,洪承畴从鄜州间道至,曹文诏以临洮兵至,贺虎臣兵亦至,会于西澳,各夹击贼,大小十馀战,追奔数十里,斩首千馀级,伤坠无算;而宁塞之寇息矣。惟浑天猴等尚据襄乐,练国事遂移镇宁州,时以西澳之捷,为用兵来第一。



    马鸣世
论三秦

  正月,陕西原任通政 (第 126 页)
马鸣世
上言: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阳为关中屏藩,榆 (第 126 页)
林又为延庆屏藩,无榆林必无延庆,无延庆必无关中矣;仍自盗发以来,破城屠野,四载于兹,良以盗众我寡,盗饱我饥,内鲜及时之饷,外乏应手之援。揆厥所由,缘庙堂之上,以延庆视延庆,未尝以全秦视延庆。以秦视秦,未尝以天下安危视秦;而且误视此流贼为饥民,至今势焰燎原,莫可扑灭。若非亟增大兵,措大饷,为一劳永逸之计,恐官军惊于东,贼驰于西。师老财匮,揭竿莫御,天下事尚忍言哉!
    ★后十年,自成定三秦,蹂燕赵,而天下随之;马生之言,若操左券。
     马鸣世,
号岫旭,武功人,万历丙辰进士,除洪洞知县,清廉慈惠,士民尸祝之,以治行高等,徵拜御史。天启甲子,巡按 (第 1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