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又集韵纡愿切正韵迂绢切𡘋音怨田亩)(唐韵集韵正韵𡘋居良切音䕬说文界也从疆三其界画也博雅畺)
(竟也周礼地官载师以大都之田任畺地注畺五百里王畿界也周语畺有寓望注畺境也)又集韵丘亮切音唴死不朽也 
(或从弓)(集韵都笼切音东地名)(字汇补与畚同列子殷汤篇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运于渤海之尾释文音本)(字汇补与毕同 饶伸
学海勒国人长三寸)按即毕字之讹 (集韵啬古作)
(注详口部十画)九畻(集韵神陵切音绳稻田畦也亦作塍塍 (第 95a 页)
  毛志尹(南昌人)章邦翰(南昌人)陈子贞(南昌人)王尚宾(南昌人知
府)
黎宪臣(南昌人华容知县)刘仕瞻(南昌人兵科给事)刘曰淑(南昌人宛
平知县)
邬应元(南昌人知县)张守颐(南昌人)黄子美(南昌人山东中式)
熊师夔(南昌人湖广中式)汪朝聘(南昌人河南中式)万爱民(南昌人山东中
式)
方民敬(南昌人贵州中式)张振叶(南昌籍南城人改名寿朋)乐继同(新建
人乐州通判)
周以敬(新建人通判)罗 相(新建人)谭曰选(新建人商河知

县)
方彭庚(新建人)喻 烛(新建人)吴九成(新建人山东中式)
袁 奎(丰城人)袁仕锐(丰城人河南通判)熊秉衡(丰城人河东运同)
游 圻(丰城人)陆 策(丰城人徐闻知县)徐君兴(进贤人改名自兴) 饶 伸(进贤人)
樊 毂(进贤人庆阳知府)孙羽侯(进贤人湖广中式宜之孙)
廖邦介(奉新人教谕)余孝基(奉新人教谕)刘德 …… (第 4b 页)
  叶 修(本姓龚南昌人照之子官肇庆知府)涂文奎(南昌人琼州知府)涂宗浚
(南昌人兵部尚书谥恭襄)张寿朋(南昌人刑部主事)陈良轴(新建人庶吉士)
万国钦(新建人御史)罗朝国(新建人南京刑部尚书)徐即登(丰城人河南按
察使)
李复阳(丰城人南京通政使参议) 饶 伸(进贤人刑部左侍郎)
饶 崙(进贤
人临川籍御史)
涂文焕(奉新人礼部郎中)聂应科(上高人御史)罗心尧(德化
人延平推官)
(第 12a 页)
  唐大章字伯和丰城人万历进士由庶常进编修历南

祭酒会逆珰魏忠贤乱政有请建逆祠于国学傍者
大章发愤抗言力持不可议遂寝竟以此忤珰意夺
职崇祯戊辰起南礼侍寻转吏侍擢礼部尚书教习
庶吉士纂修神宗熹宗实录旋充经筵讲官改南礼
部尚书卒于家享年八十遣官祭葬赠太子少保大
章没而俎豆于乡贤舆论允惬皓首请老六子三十
六孙绕膝一时所未有也文集若干卷藏于家(人物志)

   饶伸
(第 64b 页)
抑之
进贤人万历进士授工部主事十六年庶 (第 64b 页)
  万历十有六年春二月雨豆于豫章之北郛或黑或斑
水之则芽苗若原菽火之则熟味若银杏乃正月霖至
于夏四月恒阴冱寒大水灌湖堤败之既谷大踊贵米
斗值八千钱民禀廪莫必旦夕之命乃大攘夺吏拮据

荡舟大浸中导上流之粟严内讧之法且赈且劳来旋
定之民乃少安(万恭洞阳子集)

  汤义仍显祖疏参政府而及给事胡似山汝宁其词云
除参奏 饶伸
之外不过一虾蟆给事而已伸号豫章为
比部郎曾疏诋太仓而胡以言官纠之会亢旱祷雨禁
屠酤胡上章请并禁捕蛙可 (第 45b 页)
 时行柔和而锡爵性刚负气十六年子衡(字辰/玉)举顺

 天试第一郎官高桂 饶伸(字仰之/进贤人)
论之(时庶子黄洪/宪典试时行)
 (婿李鸿亦预选桂摘可疑者八人并及衡请俱覆试/礼部侍郎于慎行列甲乙以 (第 29b 页)
 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秉宪魏大中袁化中(字民谐/武定人)
 科道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李邦华孙居相 饶伸
王之寀 (第 26a 页)
 (锡爵初还朝申时行为首辅许国锡爵次之三人皆/南畿人锡爵又与时行同郡且同举进士政府相得)
 (甚然时行柔和而锡爵性刚负气十六年子衡举顺/天试第一郎官高桂 饶伸
论之锡爵连章辩讦语过)
 (忿桂伸皆得罪以是积与廷臣忤时群臣请建储者/众帝皆不听十八年锡爵疏请豫教元 …… (第 33a 页)
 (姜应麟等不报遂因旱灾自陈乞罢帝优诏留之及/浩尔齐犯边议者争请用兵锡爵与申时行主款失)

 (帝意未几又偕同列请建储不/得寻以母老连疏乞归许之)质实 (饶伸
字仰之进/贤人论王衡举)
 (顺天试第一时庶子黄洪宪典顺天乡试时行婿李/鸿亦预选桂𢳣可疑者八人并及 (第 33b 页)
 (见泉无子见泉允贞别号也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龁南星然当是时东林埶盛叶向高韩圹方辅政)

 (南星掌铨李腾芳陈于廷佐之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秉宪魏大中袁化中掌科道郑三俊李邦华孙居相)
  (饶伸
王之寀辈悉居卿贰而郎官邹维琏夏嘉遇张/光前任国祥刘廷諌等亦皆民誉众正盈廷激扬风)
 (议忠贤颇惮之子 (第 29b 页)
 (启蒙五卷传易考二卷卜筮/考一卷万历十八年庚寅序)
张元蒙读易纂五卷(字叔正万历/壬午自序)
管志道周易六龙解一卷
又六龙剖疑一卷
张献翼读易纪闻六卷(万历十年壬/午王俸等序)
又读易韵考七卷(万历七年己/卯王世贞序)
又张氏三易七卷(约说三卷杂说/二卷臆说二卷)

苏浚易经儿说五卷
又生生篇六卷
又冥冥篇五卷
张汝霖周易因指五卷(一作/八卷)
李贽九正易因二卷
冯时可易说五卷
沈一贯易学十二卷
吴炯周易绎旨七卷(号怀叔华亭人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序)

江一麟易说
方逢时周易外传一卷 饶伸
周易会解(进贤人刑/部侍郎)
宁威易观(衡阳人布衣诸学/士皆称大虚先生)
又易象四编
金隆图书定则七 (第 15b 页)
 (为一正前史之蹖驳删/其繁芜分类凡十有四)
又学史会同三百卷(起黄帝三代以迄于隋依郑氏/通志别为纪传而加以论断)

吴统史类六百卷(字汝秀号甘/泉长兴人)
邓元锡函史上编九十九卷函史下编二十卷
魏国显史书大全五百十二卷(帝纪一百七卷/列传四百五卷)
祝叔祺二史会编十六卷(合史/汉)
杨寅冬历代史汇一百四十卷(泰和人杨寅秋/弟有孝行称)
张萱西园汇史 饶伸
学海君道部二百三十四卷(世系一百四十三卷/创业五十卷中兴五)
 (卷继统二十五卷馀氛五卷全书甚多行世 (第 13a 页)
  杨 材(直𨽻怀宁县人/天启三年任)
  李若圭(北直南和县人甲/辰天启三年任)
  魏应嘉(南直兴化县人甲/辰天启三年任)
   饶 伸(江西进贤县人癸/未天启三年任)
  韩继思(陜西泾阳县人癸/丑天启三年任)
  胡汝政(四川井研县人乙/未天启三年任) (第 71b 页)
兵败倭于乌猪外洋
福建海寇袁进听抚巡抚王士昌奏闻令立功海上自赎起升原任都给
事中钟羽正太仆寺少卿郎中 饶伸光禄寺少卿
主事秦聚奎光禄寺丞
都事刘文炳尚宝司丞知县满朝荐刑部郎中主事万建昆南礼部主事
羽正以论储教降极边伸以 (第 4a 页)
卷各贴浮签实封随本进呈御览伏乞圣裁奉
圣旨这覆试举人你们既会同看阅文理俱通都准会

刑部云南司主事 饶伸
疏谓邪臣朋奸欺君徇私灭法 …… (第 31a 页)
披沥干冒天威不胜战慄陨越之至奉圣旨
科场之事已经各官条议积弊已革王衡等又经覆试
若有欺弊科道岂无言者 饶伸
这厮妄言排击大臣刁
讦辅相好生无理显是党护高桂朋奸逞臆甚失国体 (第 34a 页)
饶伸
著拿送镇抚司究问朋党主使来说 …… (第 34a 页)
镇抚司奏奉圣旨既究问明白 饶伸
憸邪小人出位逞
臆诬谤大臣混淆国是本当重处念辅臣奏救姑着革
了职为民高桂虽未主使亦是朋党着降二级调边 (第 34b 页)
   (乙卯方近沙都宪/己丑)
 (丁卯贺万祚山东学宪以公正入名/壬子 宦升福建大恭宪长) (戊午 饶伸/
戊午 卿)
 (辛巳盗/戊戌) (第 45b 页)
 其能以非时谢之

百龄馀庆 明太宗赐姚广孝七十寿诗百龄有馀庆
 写此寿仙翁
百岁乞养 明史稿进贤 饶伸
与兄位并官侍郎母年
 百岁先后以侍养归先是任邱刘元震元霖兄弟俱
 官九列以母年近百岁俱乞养亲与伸兄弟 (第 7b 页)
  又
前有小启附工部赍奏人去方疮在腕指不能执笔托
之侍儿歉甚歉甚前晚本部官役回得三月十四日书
今晨复有官役回得念九日书相距半月而尚以科场
事芥慸及读辰玉兄书亦然盖辰玉之才与老兄之无
意天下之人能信之而主试与诸生之冤尚未尽白老
兄之力救 饶伸
尚未尽著宜乎贤桥梓之方寸五岳也
今旷然若发朦矣弟满期在六月二日拟以陆路避热 (第 10b 页)
  史记元鼎六年汉兵至南粤粤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

䍐馀万口降 通典曰贵州古西瓯骆越又曰襄阳县
汉之中卢骆越人徙此 益州记曰交阯有骆田仰潮
水人为骆人有骆侯或自名骆将汉代蜀王子将兵来
讨骆侯自称安阳王尉佗灭之 路史曰今贵治郁平
盖古瓯骆(周书)载言云潘州古瓯骆越之地而史记亦有
西瓯骆交阯九真之域(十道记)号骆侯姚姓(李奇说)故九真
有骆田邕有骆越水其散居襄或云瓯闽误 (饶伸
学海下同)

  且瓯 (第 2a 页)
  南越武王赵佗真定人秦始皇初并天下略定杨越置
桂林南海象郡以谪戍民与越杂处十三年以佗为南
海龙川令(即今博罗县之东乡)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
佗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

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秦已破灭即击并桂林象
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饶伸
学海下同)

  赵光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令自定属
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 (第 1b 页)
之于赵贞吉王世贞吴国伦徐阶之于茅坤申时行之
于汤显祖郭正域之于焦竑张问达之于李贽李三才
之于汤宾尹 饶伸
高桂之于王衡孙振基刘策于玉立
之于韩敬冯铨之于缪昌期温体仁之于张溥郑鄤黄 (第 35a 页)
   论劾险佞科臣疏(万历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题为险佞科臣惑乱主听恳乞圣明速赐罢斥以杜衅
端事昨者臣接邸报见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参论两
京中卷一二可疑及吏部推升一事臣不胜骇异夫汝

宁见任諌垣言事自其职掌而臣顾骇异者何也谓汝
宁之言投间抵隙假公济私非真为皇上发奸摘伏也
臣意皇上必能洞烛奸胆以折乱萌乃反听若转圜臣
又不胜骇异岂皇上不知汝宁之罪状而误听其言耶
臣不暇辩其言请先诛其心且汝宁之为给事已数年
于此矣自有参论 饶伸
之疏而謟䛕已不容于众口继
有辅臣相戕之奏而奸邪益大犯乎公评别号秽名至
不可道自古小人未有狼狈若此者举 …… (第 1b 页)
所不至他日举动更有异于此者臣
言未几而二疏相继上矣此二疏也立言在此寓意在
彼臣试为皇上分明之昔者部臣 饶伸
发科场之弊而
汝宁劾之人人未有不为伸称屈者皇上亦鉴伸无他
准其起用矣故汝宁亦洗瘢索垢发科场之弊若借此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