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目錄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丨  周憬功勋铭委性命于丨 (白石神君碑)  按即芒字变亡为   终然允丨 

曹全碑阴  李翊碑丨 (樊敏碑冠颖川丨就) 柯太守   履同丨    

 刘熊碑鬯  魏受禅表  校官碑丨夫  (韩芳
丨布)  丨观庶徵  □德之绝操  敕 
 碑丨伎皇代按五经文 (任伯嗣碑丨偟道□按字云旁经典相承隶 (第 46a 页)
 能开攻而能反于不同中久而能同者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五二同心为三/四所隔不得其)
(同然义理所同物/不得问故有此象)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理/直)也大师相
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五二本中正有何难同然二五同中五尤刚直天下
 唯中直之同最是不易五刚二柔刚柔相剂同归
 直方
得融合岂可速致故有先号咷之象又必有大
 师之克然后可以相遇象言相克见克之不易也即
 如人心本明何难符 (第 6a 页)
 尹和靖先生祠记(万历会稽县志/临海赵渊记)
 会稽山永兴公祠堂碑(嘉泰会稽志贞元元年四月/羊士锷撰韩杼材书 韩方
明) (第 4a 页)
  乃听文穆纳诸姬生子夫人皆均养之

 吴越备史顺德夫人吴氏钱塘人讳汉月 中直指挥
  
使珂女也幼婉淑奉文穆王性慈惠节俭居常被
  布练每闻王决断政事有及重刑者夫人常颦蹙
  以仁恕为言诸 (第 21b 页)
  王宗浩(营山/县人) 李兆翼(渠县/人) 明时举
  明之印(俱顺庆/府人)庞学魁   李 浣(俱西充/县人)
  寇 洁(渠县/人)  韩 芳   
王观化(俱顺庆/府人)
  吉 易(西充/县人) 杨文岳   李自新
  王先印(上俱南/充县人)(第 40a 页)
   书法
作书之法要在执笔知用笔之方然后可以语法度而
布位置矣凡执笔真书当去笔头一寸二分行草书去

笔头三寸一分虞世南云笔长不过六寸真一行二草
三指实掌虚即其法也执笔有双钩单钩二法 韩方

云双钩以双指包管亦当五指共执要在实指虚掌钩
擪抵送若以单指包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此言双钩
之胜单钩 (第 11a 页)
初封越国庄睦夫人天福四年
薨年五十敕谥曰恭穆葬于衣锦军之庆仙乡良山村
恭懿夫人吴氏名汉月钱塘人父珂官 中直指挥
使幼
以婉淑侍文穆王忠懿王盖其所出也恭穆夫人绝怜
爱之夫人善鼓琴性慈惠而节俭颇尚黄老学居常被
道士服 (第 3b 页)
 撰薛邕八分书(金石/录)
沈千运吴兴人所为文皆与时异故朋友后生稍见师

 效(元结箧/中集序) 千运善八分(书史/会要) 韩方
明著授笔要说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
 年校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
 (书苑/菁华) (第 37a 页)
 唐新开隐山记 韩方
明八分书(墨地/编)
裴律(德宗/时人)唐宣歙薛邕去思颂裴律八分书(墨池/编)
薛希昌(德宗/时人) (第 37a 页)
浪太守少子恺新)
(息令凤子冯鲖阳/侯相皆有名于世)秦周(平邱人名在八/厨官至北海相)谢弼(濮阳/人 中)
(直方
正为乡邑所宗建宁二年诏举有道之士弼/对策除郎中时青蛇见前殿大风拔木弼上封事)
(言窦氏之诛太后幽隔空 (第 40b 页)
阿妻白氏闲散蔡成妻边氏刘锦妻贾氏巴/哈妻萧氏朱德妻郭氏五十二妻关氏兵图明阿)
(妻何氏李凯妻王氏闲散 韩芳
妻宁氏王化久妻/潘氏教二小妻卢氏刘永铎妻苑氏辽阳正黄旗)
(闲散黄英妻关氏笔帖式西特洪阿妻关氏兵达 (第 28b 页)
守节贞女徐氏汪殿扬聘妻张氏周厚垂聘/妻高氏均未嫁夫亡守贞烈女徐氏未嫁夫亡殉)
(烈俱乾隆/年间/旌) 韩方
川妻吴氏(奉贤人夫亡守节同县/吴振元妻周氏陆康龄) (第 54b 页)
客晨夜追种及之于/太原遮险格杀送史因下马与种斌自步从一日)
(一夜行四百馀/里遂得脱归)谢弼(武阳人 中直方
正为乡邑所/宗建宁初诏举有道之士对)
(策除郎中时青蛇见前殿大风拔木诏公卿以下/陈得失弼上封事左右恶 (第 38a 页)
 (太守尝以直言坐罪陈蕃上疏讼瓆志于去/恶欲释其罪不许瓆竟死狱中天下冤之)谢弼(东/郡)

 (武阳人 中直方
正为乡邑所宗师灵帝时举有道对/策除郎中时青蛇见前殿大风拔木弼上封事言切)
 (直去官归家曹节从子绍忿 (第 17a 页)
  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豪齐力先临告誓次
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直槊勒为横钉虚专
妥帖殴斗峥嵘开张凤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
纤微向背豪发死生工之未尽已擅时名(墨池编)

  唐 韩方
明授笔要说

  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
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由来远矣自伯英以 …… (第 10a 页)
  吴郡张旭言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
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
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不然何以知古人之词云尔
携按永禅师从侄纂及孙涣皆善书能继世张怀瓘书
断称上官仪师法虞公过于纂矣张志逊又纂之亚是
则非独专于陆也王叔明书后品又云虞褚同师于史
陵陵盖隋人也旭之传法盖多其人若韩太传滉徐吏
部浩颜鲁公真卿魏仲犀又传蒋陆及从侄野奴二人

予所知者又传清河崔邈邈传褚长文 韩方
明徐吏部
传之皇甫阅阅以柳宗元员外为入室刘尚书禹锡为
及门者言柳公常未许为伍柳传方少卿直温近代贺
(第 14a 页)
  已见二百九十卷

  唐李华论书

  已见二百七十五卷

  唐司空图书屏记

  已见二百九十卷

  唐 韩方
明授笔要说

  已见二百七十六卷 (第 34b 页)
  孙过庭书谱曰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
衄挫于毫芒 篆尚婉而通𨽻欲精而密草贵流而
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
以枯劲和之以闲雅 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䆒始

终之理镕铸虫篆陶钧草𨽻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
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
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于
曲直

   韩方
明授笔要说曰第一执管其法以双指包管亦当
五指共执要在实指虚掌钩擪衄送亦曰抵送若以
单指包之则力不足而 (第 5a 页)
  用笔 卫夫人云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
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
画芟波屈曲须尽一身之力送之又云有心急而执
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𦂳者
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
者胜 虞世南云笔长不过六寸真一行二草三指
实掌虚  韩方
明云五指撮管末可大草书 姜尧 …… (第 3a 页)
 韦荣宗云搦破管画破纸飞锋结体 唐太宗云
腕竖则锋正正则四面锋全次实指实则节力均平

次虚掌虚则运用便易 卢隽云拓大指擪中指敛
食指抵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以大指节
外置笔令转动自在名指抵中指小指拒名指此细
要也 张敬玄云运腕不可大𦂳𦂳则腕不能转而
字体粗细上下不均不可悬臂气力有限若行草须
悬腕大草书须悬臂笔势无限也  韩方
明云双指
包管五指共执实指虚掌钩撇托送若以单指包之
则力不足而无神气 山谷云能使笔力悉从腕中 (第 4a 页)
  张旭草书为世所重有人家贫因卜旭为邻数四致
简于旭得其报章遂鬻于市后获富足焉(金壶记)
张颠以善草得名余曾见小楷乐毅虞褚之流(历代名画
记)



  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至于永禅师而至张
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 (韩方
明授笔要说)

  陆彦远传父书法以传张旭旭彦远之甥也(书史会要)
旭之传法盖多其人若韩太傅滉徐吏部 (第 9a 页)
  崔邈清河人邈论书云山川草木反覆于寸纸之间日
月星辰回环于尺牍之上(书苑菁华)

  崔邈师张旭(书史会要) 邈传储长文 韩方
(卢携临池妙诀) …… (第 3b 页)
  徐凝进士也亡其系喜作诗当时赋庐山瀑布泉者
无虑千百辈而凝为诗韵颇为时辈所推许其卒章
云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白居易以元

老词客为时领袖亦作诗美之以为不可跂及自尔
凝声名藉甚而后世想见其风采者独得此一诗也
盖其宗居易者其论如此而或者有恶诗之目以此
方之李杜之域则特为凡陋耳凝之字画有行法固
当因时而见况其笔意自具儒家风范非规规于学
字者存而论之亦一种人物也今御府所藏行书二
 黄鹤楼诗 荆巫梦思等诗(宣和书谱)

   韩方
(第 20b 页)
   韩方
明著授笔要说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
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
(书苑菁华)

  (第 21a 页)
 崔邈传储长文 韩方
(临池妙诀) 新开隐山记 (第 21a 页)
韩方

八分书

  林藻

  贞元中杜黄裳知贡举试珠还合浦赋进士林藻赋
成凭几假寐梦人谓之曰君赋佳但 (第 21a 页)
)
述书赋注(窦蒙/)     法书论(蔡希综/)
法书要录(张彦远/)    翰林禁经
授笔要说 (韩方
明/)    临池妙诀(卢携/)
书屏记(司空图/)     古今法书苑(周越/)
十八体书(释梦英 (第 40b 页)